《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的时代特征与时代启示

2023-02-10 14:59王晓晴
云南开放大学学报 2023年2期
关键词:毛泽东思想实事求是决议

王晓晴

(1.云南开放大学,云南 昆明 650500;2.云南国防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云南 昆明 650500)

习近平同志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的讲话》中要求,“要坚持以我们党关于历史问题的两个决议和党中央有关精神为依据,准确把握党的历史发展的主题主线、主流本质,正确认识和科学评价党史上的重大事件、重要会议、重要人物。”以史为鉴、察往知来,回看中国共产党百年历史。1981年6月27日至29日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以下简称《决议》)[1],立足用历史唯物主义的思想方法,实事求是,对中国共产党发展历史进程中的重要人物、重大事件、重要会议作出正确认识和科学评价[2],为总结中国共产党自我革命历史经验提供了重要历史依据和准绳。

一、关注关键词:实事求是、改革开放

(一)实事求是

毛泽东同志在《改造我们的学习》中对实事求是作了客观规范的解释说明。“实事求是,是无产阶级世界观的基础,是马克思主义的思想基础[3]。”“实事求是,就是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就是要把马克思列宁主义普遍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1]”。《决议》中对“实事求是”提到了五个地方,归纳分析主要观点是,一是在“1978年12月召开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建国以来我党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部分中提出“……确定了解放思想、开动脑筋、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指导方针”,将实事求是作为指导方针的一个内容提出来。接着在总结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用中指出正是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上提出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号召下,把当时的人们从思想中盛行的个人崇拜和教条主义的精神枷锁中解脱了出来。二是在“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是贯串于上述各个组成部分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它们有三个基本方面,即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把“实事求是”列为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的三个基本内容之一中的首个基本方面,并且把实事求是阐述为“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把马克思列宁主义普遍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1]”。三是在“……对毛泽东同志的言论采取教条主义态度,以为凡是毛泽东同志说过的话都是不可移易的真理,只能照抄照搬,甚至不愿实事求是地承认毛泽东同志晚年犯了错误,并且还企图在新的实践中坚持这些错误,这种态度也是完全错误的。”阐述从主观认识上或者可以说从思想态度认识上,不愿意实事求是地对待毛泽东同志晚年犯的错误,以教条主义的态度对待毛泽东同志的言论,在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继续坚持这些错误,从主观认识上或者可以说从思想态度认识上是完全错误的。在邓小平同志对起草《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的意见中同样有五个地方提到“实事求是”,归纳后主要是,一是邓小平同志阐述撰写《决议》时说到,《决议》撰写的中心意思应该是三条,即确立毛泽东同志的历史地位、坚持和发展毛泽东思想、对这一时期的错误进行实事求是的分析,主要是对建国三十年来历史上的大事,正确的、错误的,进行实事求是的分析,作出公正的评价。二是回归运用毛泽东思想中的马克思主义的思想方法,实事求是看待问题分析问题处理问题,恰如其分地对十年“文化大革命”进行认真客观地评价[4]。三是实事求是、恰如其分地对毛泽东同志的功过作评价[4]。

(二)改革开放

中国改革开放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为标志,《决议》则为改革开放提供了前期的政治思想、政治路线、政治方向的准备。文献搜索《决议》全文(以及邓小平《对起草〈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的意见》),以“改革开放”为查找关键词,基本与即将开始的“改革开放”的含义直接联系词语显示不多,但是《决议》却对即将开始的中国改革开放做好了前提及前期的思想上政治上的准备。主要是,1978 年11 月10 日中共中央工作会议召开。原计划20天的会期,由于与会人员发言积极、讨论热烈,会议延续到12 月15 日才结束。12 月13日,邓小平同志在闭幕会上作的题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重要讲话中指出,“如果现在再不实行改革,我们的现代化事业和社会主义事业就会被葬送。”“在实现四个现代化的进程中,必然会出现许多我们不熟悉的、预想不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尤其是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改革,不会是一帆风顺的,它涉及的面很广,涉及一大批人的切身利益,一定会出现各种各样的复杂情况和问题,一定会遇到重重障碍[3]”。“这次中央工作会议在思想、政治、国策、舆论、组织干部等多方面都为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做了准备[5]”。而《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被誉为“开辟新时期新道路、开创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理论的宣言书[6]”。其次是1978年12 月18 日-22 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邓小平同志在之前的中共中央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的主要精神内容,实际成为全会主题报告的主要内容[6]。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也成为中国共产党带领全中国人民实现“百年党史第二次伟大转折[2]”,中国式的社会主义改革和建设从此展现新的生命力。有学者认为“《决议》孕育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思想因子,为改革开放指明了方向[7]”。认为《决议》成为“中国改革开放的政治前提和理论基础[8]”。

二、时代特征:历史唯物、时间为轴、人物为核、成功经验

《决议》通过已四十余年,以“决议”的文书形式,梳理回顾了中国共产党在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后的奋斗历史,梳理总结了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历史经验;对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的一些重大事件、重要人物作了实事求是的客观评价,特别是以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视角对毛泽东同志个人、对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结晶的毛泽东思想进行了客观评价;对当时中国共产党党内出现的混淆是非的错误观点进行分清辨别,特别是对“左”“右”两方面的错误观点进行了纠正。《决议》为“对推动党团结一致向前看、更好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产生了重大影响[9]”。

(一)历史唯物:观点方法客观分析总结

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方法客观分析总结。《决议》以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客观历史分析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建国以前二十八年中取得的斗争胜利、建国三十二年取得的主要成就。对建党建国、新民主主义时期和社会主义改造时期的胜利成就经验做了客观历史地肯定分析。以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方法客观历史地总结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共产党人领导中国各族人民取得的胜利成就,历史唯物地阐明“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同样,没有中国共产党也就不会有现代化的社会主义中国[1]”。以历史唯物主义的正反观点客观分析中国共产党走过的六十年的历程,特别是以“成功和失败、正确和错误”分析看待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各族人民走过的建国三十二年的历史,“我们党敢于正视和纠正自己的错误,有决心有能力防止重犯过去那样严重的错误[1]”。

(二)时间为轴:回顾历史的总结

《决议》把握住时间节点,以时间为轴,主要是以“建国以前二十八年历史的回顾”为轴,切入1921年至1949年中国共产党二十八年的历史,回顾叙述中国共产党顺应中华民族复兴大势,不计政党私利,付出卓绝艰辛的奋斗和努力。以“建国三十二年历史的基本估计”为轴,切入1949年至1981年新中国建立后,中国共产党执政的三十二年的历史,其中又进一步将时间轴细致划分为1949 年至1956年“基本完成社会主义改造的七年”的时间段、1956 年至1966年“开始全面建设的社会主义的十年”的时间段、1966 年至1976 年“文化大革命的十年”的时间段、1976年至1978年“历史的伟大转折”的时间段,对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三十二年的历史进行了时间段的梳理分析。时间为轴,细致客观回顾、深刻分析总结了两个大时间轴、四个小时间段中国共产党的奋斗历史,主要是细致客观回顾了中国共产党1921年建党至1949年建国历史、着重分析梳理了1949年建国至1978年“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走过的历程、深刻分析总结中国共产党六十年发展历史中特定时期取得的成功经验以及出现的各种类型的“错误”。

(三)人物为核:实事求是的总结

毛泽东同志的历史地位和毛泽东思想是《决议》内容中,对重要人物重要思想进行重要评价的核心内容。《决议》实事求是、客观梳理分析了毛泽东同志个人的历史成就、历史错误[4];实事求是分析总结毛泽东同志个人历史错误的产生原因。分析总结毛泽东同志个人功过的同时,实事求是客观分析了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结晶的毛泽东思想,其中重点分析了所蕴涵的历史内容、历史意义和历史作用[1];分析了实事求是作为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作为中国共产党宝贵精神财富,确立为中国共产党必须长期坚持的行动指南的重要性及重要意义;分析了中国共产党在新中国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通过运用毛泽东思想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研究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出现的新情况、破解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遇到的新问题[2]。

(四)成功经验:数据、成果等对比分析总结

以数据、成果等对比分析总结党的成功经验。第一是建国三十二年的成功经验“是党和人民创造性地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结果,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表现,是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继续前进的基础[1]”。成功经验总结主要包含社会主义国家政权的建立和社会主义国家政权得到的巩固;全国范围内实现了国家的统一;社会主义国家安全保证和国家政权的独立;实现了旧制度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形成了具有社会主义国家特色的独立自主的外交方针以及倡导和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等十个方面。在对十个方面的分析总结过程中,主要以数据对比的方法,对比分析总结建国三十二年成功经验。第二是以系统成果对比分析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国家十年的伟大成就和重要经验。比如对新中国成立以来全国工业固定资产进行计算,以原价计算,增长了三倍;特别是1965年工业生产原料石油实现了全部自给等等。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陈云、邓小平等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同志也分别从自己负责的工作职责角度总结了取得的重要经验。第三是丰富完善了毛泽东思想的内容。毛泽东思想丰富的内容体现在毛泽东同志斗量车载的著作中,独特的创造性地结合当时中国实际,使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内容得到了丰富和发展。比如毛泽东思想中对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独创性地提出人民民主专政理论,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分析的成果呈现;对军队建设从新型人民军队建设的宗旨、原则,新型人民军队建设的政治工作的方针和办法等方面形成中国特色军队建设理论,并对革命战争时期形成的战术战略和解放战争时期的军事原则做了总结[1],系统创立形成建设人民军队的思想[4];比如毛泽东思想中的建党学说,实践性创造性地实现了组织建党与思想建党的统一,党的作风建设与人民性的统一,创立形成常态化的批评与自我批评的中国式马克思列宁主义政党自我思想教育的整风形式[1]。第四是确立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正确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道路。主要是对错误指导方针“两个凡是”的有力批判,确定了新的指导方针,即解放思想、开动脑筋、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1];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提出对即将开始的改革开放时期国民经济实行“调整、改革、整顿、提高”的方针。同时开始复查和平反“文化大革命”阶段造成的冤假错案,纠正了错划右派分子的案件,包括刘少奇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各族各界的领袖人物恢复了名誉[1]”。逐步确立了适合中国当时国情条件下十个方面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道路。确立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是当时阶段的主要矛盾[1];总结“文化大革命”带来的经济政治等方面造成损失的经验教训;客观分析查找当时中国共产党自身建设存在的问题,确立必须把中国共产党建设成为具有健全的民主集中制制度的马克思主义政党[1]等等。

三、时代启示:政治定位、实事求是、改革开放、党的建设、自我革命

(一)政治定位的启示

确定坚持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确定毛泽东思想的指导、确定毛泽东同志的历史地位。首先《决议》作为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的第二个决议,政治定位的作用清晰显现,对政党指导思想的明确确定、对中国共产党领袖人物历史地位的客观评价,为中国共产党领导即将进入的改革开放时期做好了政治思想指导的准备。其次《决议》中对建国以前二十八年历史进行的客观鲜明的梳理定位,实践的回溯中国共产党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政党,是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与当时一定条件下中国实际的工人运动实践相结合的结果;第三《决议》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三十二年历史的客观评述,实践客观地回溯中国共产党领导新中国人民,在三十二年前无古人的社会主义建设探索中取得的巨大的历史成就。第四是中国共产党始终把政治立党放在首位。《决议》通篇回溯中,以自我革命的精神,对政治建党政治指导政治定位的根本蕴含其中,政治先行凸显在《决议》的各个章节,确立了正确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组织路线。中国共产党是一个有鲜明政治思想政治信仰的政党,是肩负历史使命时代重任的先进纯粹的马克思主义政党。

(二)实事求是的启示

确定实事求是的唯物主义历史观的方法。首先是通过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确定了新的指导方针,即解放思想、开动脑筋、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实事求是作为唯物主义历史观的方法论表现,通过《决议》的历史回溯表达实事求是的重要意义重要作用,为即将开启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改革开放新时期做好了指导方针上的明确。其次是坚持辩证唯物主义的根本立场,把实事求是与解放思想并提。实事求是以解放思想为前提,历史唯物主义地看待毛泽东思想所蕴含的丰富的辩证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以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历史唯物主义方法进一步实践化具体化丰富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内涵,也就是从实践和理论的视角,以实事求是、解放思想的历史唯物主义思想方法,梳理总结中国共产党建党以来六十年历程中,实现把新民主主义革命实践、新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融会贯通。第三,实事求是是中国共产党实践马克思主义理论,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的理论硕果;是中国共产党自我革命成功历史经验中,政党政治思想自主形成的理论实践结果。《决议》成为中国共产党开辟政党革命中自信自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实践和实践理论新里程的里程碑。

(三)改革开放的启示

确定中国发展进步的政治方向和实践方向。首先是《决议》确保了中国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实施改革开放的政治方向,即“四项基本原则”。“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为“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奠定了方向性、政治性的理论和实践基础。其次是《决议》确保了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中改革开放的实践方向就是坚持社会主义制度,改革不适应生产力发展需要和人民利益需要的部分,以实现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充分展现。中国共产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和社会主义政党,实践社会主义制度是改革开放社会实践的必然结果。《决议》中坚持的社会主义制度以及实现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为之后提出的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下了坚实的实践基础和理论基础。第三是《决议》是中国共产党带领全中国人民实践中国改革开放新时期的开始,是中国共产党实现马克思主义政党纯粹性自我发展的新开始。改革开放作为中国基本国策,确定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等整体发展进步的政治方向和实践方向,是改革开放时期中国共产党实践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实现特定时期中华民族复兴的全新路径的探索。

(四)党的建设的启示

确定新时期民主集中制和集体领导制度。首先是梳理清楚1956年9 月党的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提出的党的建设强调坚持民主集中制和集体领导制度,丰富了毛泽东思想的建党学说,即以批评与自我批评进行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教育的整风形式,为新时期党的建设提供了实践和理论的准绳。批评与自我批评成为中国共产党自我革命的重要途径和重要经验,为中国共产党警醒自我、完善自我、提升自我提供了实践的经验基础。其次是《决议》对新时期民主集中制和集体领导制度的明确,是中国共产党自我革命过程中核心组织制度的新确立和新实践,赋予了中国共产党政党建设新的内涵和新的要求,是中国共产党政党自我建设过程中政党经验的新总结,是中国共产党新时期党的建设实现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的前期准备。第三是通过《关于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等为代表的党内法规制度的制定和建设,站在全新的政党制度建设、政党组织建设的高度,为党的建设适应新时期中国改革发展建设的需要做好了制度的准备。配套《决议》,党的建设的制度建设、法规建设为中国共产党政党建设的制度化规范化提供了实践的前期准备。

(五)自我革命的启示

《决议》是中国共产党对改革开放以前,政党自我革命重要途径和重要经验的历史总结。首先《决议》的拟写出台是中国共产党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自我革命的自觉。《决议》的作用就是“总结过去是为了引导大家团结一致向前看[10]”。政党自身的自觉在于政党自身能清晰地看清自己过往,看清自我发展中存在的不足,看清自己今后要往哪里去;敢于查找自身存在的错误、正视自身存在的错误、校正自身存在的错误,有自我革命的能力从政党的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上防止重犯过去那样给党和国家带来严重损害的严重错误。其次《决议》拟写过程是中国共产党总结建党六十年自我革命的自信过程。比如对毛泽东思想指导作用的坚定,“毛泽东思想这个旗帜丢不得。丢掉了这个旗帜,实际上就否定了我们党的光辉历史[10]”。清楚中国共产党是什么样的政党,中国共产党要成就什么样的理想信念。最后《决议》拟写进一步坚定了中国共产党要始终保持自我革命思想上清醒的方法就是学习。思想建党就是保证思想上的不退缩,必须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学习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实现思想理论上的武装,才能最终保证实现中国共产党思想方法、工作方法等自身能力的持续提高。

四、结语

“先进的马克思主义政党不是天生的,而是在不断自我革命中淬炼而成的[11]”。中国共产党百年历史蕴含着百年政党成长发展的经验成就,也蕴含着百年政党成长发展的艰辛付出。回顾《决议》拟写的那段激情革命的历史,回溯《决议》教科书式的文本结构,总结其中的时代特征与时代启示,将《决议》放回当时的时代、置于当今的时代,结合中国发展的实际,把握住时代特征与时代启示,为始终走在时代前列的中国共产党总结自我革命重要途径和重要经验提供实践基础和理论基础。

猜你喜欢
毛泽东思想实事求是决议
关于后真相时代秉持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思考
党的三个历史决议的经验启示
实事求是是“最大党性”
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
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现代思想的启蒙
“实事求是”定乾坤
我省干部群众坚决拥护全国两会各项决议决定
毛泽东思想的永恒价值
解放思想 实事求是 与时俱进
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