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基跑道式鳗鱼养殖+贝苗培育混养试验

2023-02-10 09:16张磊胡高宇方军肖国强
科学养鱼 2023年1期
关键词:养殖池鳗鱼苗种

张磊,胡高宇,方军,肖国强

(1.三门县张磊青蟹养殖专业合作社养殖场,浙江 台州 317108;2.浙江省海洋水产养殖研究所,浙江 温州 325005)

本研究在平面流技术的基础上构建了一套养殖系统,该系统将生态养殖池塘、跑道式养殖池以及平面养殖水槽相连接,利用贝苗的滤食作用,对池塘中的有机物质进行吸收利用,不仅资源利用率高,能有效解决传统养殖中存在的养殖尾水问题,还能增加新的养殖品种,提升养殖效益。

一、材料与方法

1.养殖系统构建 该养殖系统由平面流水槽、跑道式养殖池、生态养殖池塘及相关进排水系统组成。平面流水槽为顶部开口且底部为平面的容器,水槽设计大小为12米×4米×0.5米,在平面流水槽两边各装有3米长的纳米曝气管用于整个水池的增氧,其进排水由PVC管连接。跑道式养殖池为25米×2米×0.5米的长方形水泥池,侧面开口并接入平面水槽的进水口,开口大小为75毫米直径圆管开关,进水口与水泵相连。进排水系统由水泵浮台、水泵、高位水塔和进排水管等组成,其中进水管安装阀门调节流速,排水管可通过调节高度来控制养殖水槽内水位。生态养殖池塘为鱼、虾、贝混养的多生态位海水养殖池塘,主要起为流水槽提供饵料的功能。养殖系统中水循环的过程为:先通过水泵将池塘水抽到高位水塔,在高度差的作用下从高位水塔自行流到跑道式养殖池中,再经跑道式养殖池流向平面水槽,最后从平面流水槽的排水口回到池塘。

2.试验设置 试验地点位于三门县浦坝港镇桃峙村三门县张磊青蟹养殖专业合作社养殖场,试验开始前使用漂白粉对平面流水槽和跑道式养殖池等设备进行消毒,清洗并曝晒后开始投放苗种。试验期间在跑道式养殖池中养殖鳗鱼(日本鳗鲡),放养鳗鱼苗400尾(规格为100克/尾),在该养殖区中每间隔10米放置1个纳米曝气盘用来增氧;在平面流水槽中放养泥蚶和毛蚶苗种进行中间培育。试验时间为2021年5月27日-12月31日,鳗鱼养殖时间为2021年6月1日-12月31日,泥蚶苗种培育时间2021年5月27日-9月24日,毛蚶苗种培育时间2021年10月25日-11月13日。

贝苗的中间暂养分3批,第一批放养规格40万颗/千克的泥蚶苗种,分别养在6个试验池中进行不同密度的养殖试验,1~2号池放养密度为1万颗/米2;3~4号池放养密度为5万颗/米2;5~6号池放养密度为10万颗/米2,养殖周期为1个月,试验结束后统计各养殖密度下的生长效率和成活率。第二批苗种放养规格8万颗/千克,放养密度为4万颗/米2,养殖周期1个月,试验结束后统计其生长率和成活率;毛蚶苗种放养规格8万颗/千克,放养密度为4万颗/米2,养殖周期19天,试验结束后统计生长率和成活率。

3.日常管理 每天观察水泵及相关设备的运行,日常注意浒苔的清理,进行池塘水质调节,观察苗种生活是否正常。日常投喂鳗鱼饲料,观察跑道式养殖池内水质变化以及鳗鱼的生长情况。定期对供水池塘进行养殖肥水,以确保有充足的藻类供应贝类苗种摄食生长,也可以稳定池塘水质,确保养殖顺利进行。

二、结果分析

1.生长效益分析 第一批泥蚶在不同养殖密度下的中间培育结果见表1。从表1中可以看出,3个密度梯度下泥蚶养殖效果具有差异性,泥蚶苗种在10万颗/米2养殖密度下的生长率和存活率均最低,而1万颗/米2和5万颗/米2养殖密度的成活率均超过80%;在养殖密度1万颗/米2和5万颗/米2之间,泥蚶苗种的培育效果相差不大,但1万颗/米2的生长率要高于5万颗/米2。综上所述,本试验中,泥蚶在养殖密度为1万颗/米2下的中间培育效果最好。

表1 泥蚶苗种培育效果

第二批泥蚶和毛蚶中间培育效果见表1和表2,两种贝类苗种放养规格均是4万颗/千克,泥蚶的养殖周期是30天,毛蚶的养殖周期为19天。由于两种苗种的成活率相近,在不考虑养殖期间的饵料浓度和养殖时间的差异,泥蚶的体重日平均生长率0.328%,毛蚶的体重日生长率0.166%,泥蚶的生长效果要优于毛蚶。

鳗鱼的生长效果见表3,本试验中鳗鱼的成活率有70.75%,捕获的鳗鱼中达到商品率的个体仅占39.58%。

表3 鳗鱼苗种培育效果

综上所述,泥蚶的养殖效益好于毛蚶,泥蚶在1万颗/米2的养殖密度下养殖效益最高。

2.效益分析。本次共购买贝苗38.4千克,计18 760元,电费1个月花费900元,苗种在中培结束后均以当时的市场价格进行出售,总产值42 235元,共获利22 575元,利润率53.45%,收益较为可观。

2021年底开始收获鳗鱼上市,共计抓捕鳗鱼283尾,成活率70.75%,其中达到商品规格的比率为39.58%,尽管鳗鱼成活率不高,但通过计算养殖效益,由于海水养殖鳗鱼单价在240~300元/千克,每立方米水体鳗鱼养殖产值能达到240~300元,依旧能达到预期的经济效益目标。

三、讨论

陆基跑道鳗鱼与苗种培育混养技术可以利用不同贝类的繁育时间进行分时间段培育,以达到养殖效益的最大化,而且苗种中间培育周期比较短,出苗比较方便,能有效解决本地苗种供应不足的问题。跑道式养殖池不仅可以为贝苗中间培育提供蓄水功能,也能在养殖池中养殖鳗鱼等其他经济鱼,从而达到额外的养殖效益。此模式还能有效处理养殖尾水,减少换水频率,利用养殖塘中富余的藻类,提高养殖效益,降低环境负荷。此养殖方式技术操作简单,便于掌握,易于推广。

鳗鱼属江河性洄游鱼,在海水中交配、产卵,成体主要生活在淡水环境或者咸淡水交界处。本试验在海水环境中养殖鳗鱼,由于海水的盐度较高,导致鳗鱼生长速度受到了较大影响,从而生长比较缓慢,成活率下降。因此若是考虑后续的推广,可以搭配其他经济品种进行配套养殖。贝苗中间培育是这个养殖系统的核心,为保证贝苗的生长,整个养殖系统的关键在于维持池塘饵料浓度,在养殖冬季池塘饵料浓度偏低的情况下,会增加池塘藻类培育的难度,对池塘养殖生物和培育系统内的苗种都会造成一定的影响。而且一般海水池塘也会定期使用药物,若没有控制好水流与药物浓度,会一定程度上限制或者杀死鳗鱼或者贝苗而导致产量降低,从而使得养殖效益受到影响,所以对水质控制与藻类的培育要求比较高。另外,本养殖系统需要一定的建设面积,一般养殖塘周边没有能够建设培育区域的空间,这个局限性也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此模式的推广。

四、结论

陆基跑道鳗鱼与苗种培育混养技术,主要在养殖池塘边设置集约化平面流水槽和跑道式养殖池,通过提取养殖池塘水,进行24小时流水中间培育,解决了鳗鱼与滩涂贝类苗种培育和供应的问题。本次养殖带来了鳗鱼每立方米水体240~300元的产值,也实现了贝苗50%以上的利润,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值得后续进行更深入的研究。在养殖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因其良好的养殖效益,也适宜对养殖户进行推广。

猜你喜欢
养殖池鳗鱼苗种
水体消毒防病用药称量分配的简捷方法
相对弧宽比对双通道方形养殖池的流场优化研究
杂交翘嘴鲂苗种培育及成鱼养殖关键技术
持续阴雨期间鳜鱼养殖池常见问题及管理措施
1989—2019年环渤海地区养殖池的空间变化特征
春季苗种放养与管理“五六七”
我国鳗鱼产业2019年发展趋势与建议
水中鳗鱼机器人
泥鳅苗种繁育及疾病防治(上)
善待“对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