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动儿童心理健康问题探究及干预策略
——基于心理健康双因素模型视角

2023-02-10 16:42刘嵩晗刘丽源辽宁师范大学心理学院大连116029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2023年3期
关键词:儿童心理心理疾病主观

◎ 刘嵩晗 刘丽源(辽宁师范大学心理学院,大连 116029)

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社会人口的流动数量越来越大,这种流动不仅是个体的流动,而且存在以家庭为单位整体向城市流动的情况。跟随父母进城务工的18 周岁以下学龄儿童被称为流动儿童。流动儿童跟随父母走向城市意味着他们要离开自己的家乡,到新的地方生活和学习,在这个过程中,他们可能面临频繁地转学、更换生活住址,这些都非常不利于他们心理安全感的建立及学习的连贯性。

以往关于流动儿童心理健康的探究大多建立在传统的消极心理健康模型上。有研究者在积极心理学的基础上,提出了心理健康双因素模型(The Dual-Factor Model of Mental Health,DFM),这一模型同时关注个体心理的消极方面和积极方面。本文基于心理健康双因素模型,探讨流动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并提出了有针对性的教育建议。

一、流动如何影响儿童的心理健康

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中将流动儿童定义为“居住在本乡镇街道半年以上,户口在外乡镇街道”或者“在本乡镇街道居住不满半年,离开户口登记地半年以上”的 18 周岁以下儿童[1]。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显示,2020 年我国流动儿童的总数量是7109 万人,比2010 年的3581 万增长了约一倍[2]。

流动儿童跟随父母离开家乡来到城市中生活,一方面,父母可以经常陪伴在他们身边,城市中的新鲜事物吸引着他们的目光,他们的视野和眼界被打开了。另一方面,来自身份的双重性等方面的问题,使得部分流动儿童很难融入新的生活环境中。在学校中,他们面临的困境有:很难与陌生的老师和同学建立新的人际关系,流动儿童身份有时会让他们感到自己被歧视,进而产生焦虑、自卑等心理;新学校所使用的教材与他们原来使用的教材不一样,教师的授课速度较快,跟不上课程进度,作业完成困难,容易产生学习挫败感等。这使流动儿童对于新的生活和学习环境缺乏归属感,久而久之,他们会树起一道心理防线来保护自己,而这又会进一步加剧他们归属感低下的现状。

二、心理健康双因素模型及流动儿童心理健康

(一)心理健康双因素模型的含义

心理健康双因素模型是基于积极心理学提出的,以精神病理学作为消极指标、以主观幸福感作为积极指标的模型。其中,精神病理学指标包括内化问题和外化问题两个维度,主观幸福感包括生活满意度、积极情绪及消极情绪三个维度[2]。研究者的主要观点是,心理健康不仅仅是心理疾病的缺失,也不仅仅是拥有较高的主观幸福感,而是一种将两者相结合的更完全的状态。心理健康的积极指标(例如生活满意度、主观幸福感)和消极指标(例如抑郁、焦虑等精神病理学症状)作为相互独立又相互关联的结构,是一对统一体。

(二)心理健康双因素模型的结构分类

根据心理健康双因素模型,可将人群分为四类:完全心理健康者、部分心理健康者(也叫易感者)、部分病态者(也叫有心理疾病症状但满足者)及完全病态者(也叫患病者)[3]。其中完全心理健康者的特点是具有低心理疾病症状及高主观幸福感,这样的个体在未来的十二个月内将会免于心理疾病侵扰,且表现出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部分心理健康者的特点是具有低心理疾病症状及低主观幸福感,这样的个体虽然暂时没有心理疾病方面的困扰,但是他们缺乏积极的心理能量,所以在未来很有可能会出现抑郁、焦虑等症状;部分病态者的特点是具有高心理疾病症状及高主观幸福感,这样的个体虽然当下会因为心理疾病产生困扰,但是由于他们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及对于生活中幸福感的高感知力,心理疾病很有可能在未来自愈;完全病态者的特点是具有高心理疾病症状及低主观幸福感,这样的个体不仅易患心理疾病,同时因为他们感知幸福的能力低下,很容易形成“心理疾病—幸福感低—加重心理疾病”的负性循环,这样的个体需要寻求专业人士的帮助[4]。

(三)心理健康双因素模型下的流动儿童心理健康

流动儿童作为社会发展中的弱势群体,他们中的大多数没有严重的心理疾病,只是对于生活的满意度比较低,主观幸福感比较弱[5],这恰好符合心理健康双因素模型中易感者的心理特点。而他们的父母工作繁忙、受教育水平低,认为孩子跟在自己的身边有饭吃、有学上已经很好了,只关心孩子的身体健康,关注孩子物质需求的满足,没有认识到心理健康的重要性。在这种家庭教育观念下,流动儿童很容易从低心理疾病症状、低主观幸福感的易感者转变为高心理疾病症状、低主观幸福感的患病者。

三、流动儿童心理健康问题的干预策略

对于流动儿童在适应新环境中出现的心理健康问题,家庭、学校和社会应携起手来,帮助他们渡过难关,提升适应能力。

第一,流动儿童父母要关注子女的心理健康状况,给予子女情感支持。

流动儿童父母应该加强自身的文化修养,转变教育理念,多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认识到环境变化可能给孩子带来的心理压力;了解孩子在不同成长阶段的心理需求,加强与孩子的沟通,有问题及时疏导或向专业人士求助。

父母不要唯成绩论,尤其是在孩子刚刚转学进入新学校的时候,如果孩子出现成绩下滑、上课注意力不集中等情况,要及时与学校沟通,了解清楚具体原因,而不是一味指责孩子;当孩子情绪低落、不愿与师长沟通时,父母应该耐心陪伴孩子,给予孩子情感支持,让孩子有足够的安全感。

第二,学校要为促进流动儿童心理健康提供专业保障。

学校应多组织集体活动,为流动儿童创设人际交往的机会,让本地儿童和流动儿童相互了解,帮助流动儿童构建良好的人际关系,促使他们尽快融入新的学校和班级。在学期初、学期中及学期末,采用社会支持量表、16PF、SCL-90 等专业心理量表进行心理测验,及时了解学生尤其是流动儿童的心理健康状况。对于得分异常的流动儿童给予足够的关注,为他们建立心理健康档案,并通过家访深入了解具体情况,进行心理辅导。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主题班会,引导流动儿童通过健康的方式排解压力、释放自我,增进他们的自我认同。科任教师特别是班主任,应该给予新转学过来的流动儿童足够的关心,帮助他们更好地适应当前的学习。

第三,社会各界应多关注流动儿童:媒体要起到正面宣传作用,政府有关部门要出台相关政策,社区要负责将政策落到实处。

新闻媒体要加强正面宣传,使民众多关注流动家庭,同时发掘流动儿童身上的优点,如自立自强等,呼吁人们正确认识流动儿童这一群体,从而避免他们被污名化。政府有关部门应出台相关政策来保障流动儿童的权益,例如,帮助流动儿童解决入学难的问题;对于暂时出现就业困难的务工人员,发放一定数量的生活补贴,保障他们的基本生活。社区要负责将政府出台的有关政策落到实处,切实保障流动儿童的合法权益,协助家长做好流动儿童入学工作及各种相关证件的办理。社区工作人员应主动了解流动家庭的基本情况,以便流动儿童在遇到困难时能够找到可以求助的人。

总之,家庭、学校和社会应该携起手来,共同帮助流动儿童尽快适应新的生活和学习环境,把心理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提升主观幸福感,促进身心健康。

猜你喜欢
儿童心理心理疾病主观
爱与职责——关于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及其教育的思考
“美好生活”从主观愿望到执政理念的历史性提升
莫擅自贴上心理疾病标签
加一点儿主观感受的调料
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策略探究
能治疗心理疾病的耳机
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探究
研究称心理疾病史与癌症死亡风险相关
对立与存在
国内留守儿童心理弹性Meta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