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体态度对流动儿童同伴交往的影响及教育建议

2023-02-10 16:42董文丽闽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漳州363000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2023年3期
关键词:同伴态度流动

◎ 董文丽(闽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漳州 363000)

一、引言

随着我国城市规模的扩大,对城市建设的需求也在增加,于是,大量农村人口进城务工,流动儿童的数量也随之上升。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截至2020 年,中国流动儿童人口规模为7109万,相比2010 年的3581 万人增长了约一倍[1]。

流动儿童是指户口在农村,随父母或监护人在流入城市生活的未满18 周岁的儿童青少年[2]。流动儿童从原来熟悉的家乡来到一个陌生的城市,需要适应各种新的变化,包括生活习惯、文化、价值观念等的变化。其中,对于流动儿童来说,更重要的是适应同伴关系的变化给其带来的影响。

同伴关系是指心理发展水平相近的个体在交往过程中建立和发展起来的一种人际关系[3],在儿童青少年的发展和社会适应中起着其他群体无法替代的作用。良好的同伴关系能促进个体自我同一性的形成和人格的发展,儿童青少年时期的同伴关系对个体在成年时期的人际关系和社会交往能力有预测作用[4]。研究表明,良好的同伴关系有助于提高流动儿童的主观幸福感水平[5-6]。来自朋友的支持能够缓解压力事件对流动儿童孤独感和社交焦虑的消极影响,是流动儿童情绪适应的保护性因素[7]。

总之,良好的同伴关系对流动儿童学习投入[8]、学校适应[9]、心理适应[10]等都有预测作用,同伴关系也成了流动儿童社会适应情况的一个指标。因此,对于流动儿童来说,原有同伴关系的中断,使其迫切需要在流入城市形成新的同伴关系。

群体态度是指个体对某一群体的态度,包括内群体态度和外群体态度[11]。内群体态度是指个体对自己所属群体的态度,常见的内群体态度即内群体偏好和赞赏;外群体态度也称群际态度,指个体对自己所属群体以外的群体的态度,常见的外群体态度有对外群体的厌恶和贬损等。

对于流动儿童及本地儿童来说,在交往的初始阶段,双方会互认对方为外群体成员,而思想还不太成熟的儿童青少年缺乏自己的判断标准,对某一群体的判断会受到老师、家长及同学的影响,对某一群体的印象很可能来自“道听途说”的非客观信息。奥尔波特(Allport)认为非客观、非真实的认知会令个体对其他群体产生消极态度和消极情绪倾向,即群际偏见。无论是内群体偏好还是外群体的偏见和厌恶都是群体态度的一种,而群体态度不可避免地会影响不同群体之间的交往和友谊的形成。研究表明,积极的外群体态度与跨群体友谊的形成呈正相关[12]。

流动儿童和本地儿童在交往的初始阶段会互相视对方为外群体成员,由此产生的群体态度将会影响之后的同伴交往,而与同伴的交往和接触是这两个群体从文化、社会以及心理等各方面融入社会的重要途径[13]。因此,本文将从群体态度视角出发,分析群体态度对流动儿童跨群体同伴交往产生的影响,并为促进流动儿童跨群体交往提供建议。

二、群体态度对流动儿童跨群体同伴交往的影响

(一)交往对象的选择

与本地儿童相比,流动儿童处于一个相对弱势的地位。由于这种感知到的心理弱势地位的差异,以及对内群体的偏好,可能促使流动儿童在选择交往对象时,会选择同样是流动儿童或与自己有相似经历的人成为交往对象。这也符合影响友谊形成的原则之一的相似性原则,即人们愿意和自己相似的人成为朋友。国外对少数族裔的研究表明,由于其相对地位较低,为了获得更多的社会支持,在同伴选择时有着更强的内群体偏好[14]。陈晓晨、蒋薇和时勘[12]通过考察不同群体(本地、外地)青少年选择朋友的特点发现,外地学生在选择朋友时存在一定的本群体偏好,积极的外群体态度有助于外地群体与本地群体形成跨群体友谊,且这种影响只存在于外地群体中。

(二)感知到的歧视与社交焦虑

歧视知觉是一种主观体验,当个体知觉到由于自己所属的群体成员身份而导致个体遭受不公平的消极性或伤害性对待时就会产生歧视知觉[15]。关于移民儿童的种族歧视知觉的研究发现,群体偏见会使移民儿童增加对指向其群体的歧视的敏感度,进而提升其歧视知觉;群体态度会使移民儿童更容易把偏见和刻板印象这些消极结果归于其所处群体,感知到的歧视也相对越高[16]。与移民儿童的相关研究相似,我国学者在对流动儿童的研究中也发现,流动儿童持有的群体态度会调节其感知到的歧视[15]。此外,流动儿童的歧视知觉与其社交焦虑呈正相关[17-18];而感知到的歧视也正向预测了流动儿童的社会疏离感,被歧视感越强,社会疏离感就越高[19]。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流动儿童与本地儿童的交往和友谊的建立。

(三)身份认同整合和交往意愿

流动儿童身心各方面都处于一个发展的阶段,其自我认同也处在不断构建的过程中。而处于发展中的流动儿童从农村文化环境迁入到城市文化环境,要面临着对老家文化和迁入地文化的双文化身份认同整合[20]。根据符号互动理论,个体有关自我的概念是在与其所处环境中的人和事的互动中发展而来的,在互动中,内外群体的态度会对其自我认同和群体认同产生影响。

对少数民族学生的研究表明,该群体的领悟外群体态度将会影响到其民族认同的建构,进而影响其跨民族的交往意愿。具体来说,领悟到外群体对其的消极态度将通过民族认同负向预测跨民族交往意愿,而领悟到外群体成员的积极态度将通过民族认同正向预测其跨民族交往意愿[21]。与该群体相似,流动儿童在迁入地也要面对文化和价值观等的碰撞,如果此时的流动儿童在与迁入地儿童的相处过程中,感受到外群体成员对其消极的态度和行为,那么将导致流动儿童对迁入地文化的排斥,进而影响其与本地儿童的交往。研究表明,流动儿童的城市身份认同影响其同伴接纳和同伴关系状况[20,22],而对城市文化的适应也会应影响其友谊质量[23]。

三、促进流动儿童同伴交往的对策建议

群体态度会影响到流动儿童和本地儿童之间的交往和友谊的建立,因此从群体态度角度出发提供相应的对策建议,有助于流动儿童更好地适应城市生活。

第一,帮助流动儿童和本地儿童群体正确认识对方。

在刚到一个新的环境时,流动儿童和本地儿童彼此接触不多,且其情感和认知处于发展的关键期,极易受刻板印象、碎片化信息和“道听途说”等影响而对外群体成员形成偏见。因此,在两个群体刚接触的阶段,学校教师应帮助两个群体客观、全面地认识彼此。例如,对双方信息进行正确、客观的传递,包括彼此的文化、生活习惯、价值观念等方面的信息,以减少双方因对彼此主观的认知和群际偏见造成的拒绝交往现象。

第二,组织相关活动,促进流动儿童和本地儿童的接触。

群际接触假说认为,不同群体成员之间的互动可以有效改善群体之间的关系。研究表明,对儿童青少年来说,群体之间的直接接触可以有效改善群际偏见[24]。因此,学校应组织相关活动促进流动儿童和本地儿童的接触,进而减少群际偏见,促进群际交往。

第三,引导流动儿童进行积极想象接触。

研究表明,积极想象接触(即通过心理意象与外群体进行积极的模拟接触)可以改善儿童青少年对外群体的态度,能使他们将先前的外群体成员范畴化为与自身具有相同群体身份的更大社会群体的一部分,进而改善其对先前外群体成员的态度[25]。刚迁入到城市的流动儿童往往会畏惧与外群体成员的直接接触,学校教师可以鼓励其与本地儿童进行积极想象接触,当他们把外群体成员范畴化为与自身具有相同群体身份的更大社会群体的一部分时,可能会改变对本地儿童的态度,更愿意和与本地儿童进行交往。

第四,实施“一带一”帮扶政策,发挥内群榜样和外群榜样的作用。

对于流动儿童来说,已存在的内群体成员与外群体成员良好的友谊关系也会影响到其与外群体成员的交往。一方面,与这些积极的内群榜样的沟通可使流动儿童减少对外群体的不正确认知和偏见;另一方面,也可以使其学习榜样在与外群体交往时的行为和态度,减少社交焦虑。因此,对于新流入的儿童,学校可以实施“一带一”帮扶政策,使其在已适应良好的内群体成员的帮助下与外群体的同伴进行交往。

与积极的内群榜样相对应的是积极外群榜样,即与内群体成员建立朋友关系的外群体成员也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外群榜样向流动儿童传递了与其交往的积极态度,有助于流动儿童身份的认同与整合,增加与之交往的意愿,减弱流动儿童对与外群体互动的消极预期,如被外群体排斥、拒绝等。因此,教师可使积极外群榜样与流动儿童多相处,例如,安排他们与流动儿童坐在一起,消除流动儿童被排斥和被拒绝的恐惧心理。

第五,开展团体心理辅导,促进两个群体相互了解,提升人际交往能力。

学校还可以开展人际交往方面的心理团辅活动,一方面,在活动中使流动儿童与本地儿童多交流,更深入地了解彼此所属的群体,改善已存在的群体偏见;另一方面,传授给学生一些人际交往技巧,让他们在同伴交往中更自信和更有勇气。

猜你喜欢
同伴态度流动
红薯会给同伴报警
专题·同伴互助学习
流动的光
态度
别人对你的态度,都是你允许的
寻找失散的同伴
夏天好烦 懒也能穿出态度
为什么海水会流动
态度决定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