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少卿
(泰国格乐大学 泰国曼谷 10220)
碳金融是目前为应对全球气候变暖问题,一些直接投融资或服务能够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技术、项目开展的金融活动。未来,在金融市场上会出现关于碳排放权交易及减碳行为的金融活动,其和目前金融市场金融产品大致一样,分为交易工具、融资工具和支持工具三大类;对于碳交易工具除碳资产类的碳现货外还包括碳元期、碳期货、碳掉期、碳期权,以及碳资产证券化和指数化的碳交易产品;对于融资工具主要分为碳质押、碳回购、碳托管;对于支持工具分为碳指数、碳保险[1]。
随着全球二氧化碳排放量不断增加,气候逐渐变暖,面对此情况,全球各国均出台了相应政策应对,碳金融随之产生,发展碳金融业务,支持节能减排,是商业银行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赢选择;对社会而言,碳金融有利于促进低碳经济发展,是商业银行积极践行社会责任的有效途径;对自身而言,碳金融开发了新的利润增长途径,有利于提升其业务创新能力,实现经济效益的增长[2]。新冠疫情的爆发,更是让人们感受到自然生态失衡带来的严重影响,给全国推动绿色发展带来重要启示。同时,近年来中国在积极倡导有利于环境保护的节能减排、资源节约等,促进绿色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发展进程。因此在政府和金融机构积极制定并落实了各种减少碳排放量的金融政策的多重利好环境下,发展碳金融势在必行。目前中国的碳金融市场有着巨大潜力,中国有着丰富的碳减排资源,并且是全球最大减排市场的提供者之一。相较发达国家,中国碳减排成本非常低。我国对传统经济增长方式进行转变、促进两型社会的形成是长期发展目标,而低碳经济正与这种趋势相符,有利于促进碳金融经济可持续发展。随着中国经济实力的不断提升,中国必然会承担相应的减排任务。这也就为碳金融市场的发展与相关业务拓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商业银行发展碳金融有利于提升商业银行业务发展,通过碳金融能够获得更多中间业务收入。同时,碳金融发展还可以促进商业银行创新能力的提升,目前随着低碳经济的快速发展,商业银行市场份额竞争更加激烈,这就使得银行必须提高自身创新能力,大力发展碳金融业务,不断提升市场价值[3]。
自2016年,“碳金融”一词首次被提出,各金融机构纷纷推出支持碳金融市场的交易产品,以及参与碳金融市场交易。在中国众多的金融机构中,作为主要金融市场中介的商业银行,不断创新相关的碳金融业务。目前商业银行碳金融业务主要分布在:碳资产融资产品、碳金融支持类产品及碳金融交易类产品。碳资产融资产品主要为“低碳发展”的企业提供绿色信贷、绿色债券、碳配额质押贷等;碳金融支持类产品主要包括商业银行为符合“低碳标准”的企业提供的有关碳金融方面的供应链服务、结算服务、咨询服务等;碳金融交易类产品主要是指企业在碳金融市场进行的碳配额远期、掉期等交易,银行方主要以结构性存款的形式体现,如绿色结构存款、碳金融结构存款等。
目前各大商业银行关于碳金融的产品不断创新,例如信贷业务方面,作为商业银行的基础业务,其运用于碳金融方面也相对比较成熟。但碳金融业务的主要运作体系不仅包括信贷,还包含碳金融交易类产品和支持类产品。有关碳交易方面的支持类产品,不同银行都做了首次尝试,主要包括与碳交易试点签订合作协议,提供资金存管和结算等金融服务。有关碳交易类产品,各大银行正在积极探索设计碳排放权远期、掉期以及期权产品。结合商业银行零售业务属性,多家银行推出“低碳”信用卡,比如光大银行推出“绿色零碳信用卡”,将“碳额度”与信用积分结合在一起,激励低碳,平安银行推出环保彩之制作的“绿靓卡”,将低碳运用到自身经营过程中。此外,碳融资产品层出不穷。多家股份制银行,比如兴业银行、上海银行以及浦发银行等开展了CDM项目,通过“资金+技术”的形式开展碳交换,为相关企业提供产业升级和可持续发展的可能性支持,兴业银行、农业银行等推出专项债券,融资支持节能环保项目[4]。
中国已于2021年在政府报告将“碳达峰、碳中和”双目标,发展“绿色经济”纳入重要的可持续发展的碳金融体系过程中,中国商业银行是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碳金融市场主要的交易标的是碳排放权。2021年2月中国正式推出《碳排放权交易管理办法(试行)》,2021年7月16日全国碳交易市场正式运行,累计成交额已超过8亿元。碳交易市场目前正在快速发展,不仅给中国商业银行带来了发展机遇,促使中国商业银行为相关行业提供更优质的产品,也提醒着中国商业银行在发展碳金融业务方面仍存在不足和难点。
中国国内碳交易试点工作如火如荼的进行过程中,试点工作的主要功能是发现交易过程中的问题,并针对性地提出解决办法,这也从另一方面说明,中国碳交易市场的制度建设仍在摸索中。从交易主体来看,目前参与主体主要集中在发电行业,主体参与度仍有待提高。其他行业比如石化、建材、钢铁、化工等高耗能行业还有待纳入碳交易市场。从交易工具来看,目前主要围绕碳配额信用交易展开,更有效的金融产品比如远期、期权、期货等衍生品较为欠缺,产品体系空缺较多,阻碍了碳价格发现功能。中国商业银行在开展碳金融业务时,缺少较为丰富的交易平台和交易市场,交易成本相对增加,不利于碳金融业务的开展。
中国商业银行目前开展碳金融业务主要围绕绿色信贷业务展开,碳金融衍生产品的设计和构建需要较长时间的模拟和测试,到完全试行仍需经过市场的考验。此外,虽然多家银行已推出质押贷款等业务,但运行时间较少,经验不丰富,可借鉴和参考的案例不足,后续配套的金融产品对接存在不足,难以实现更优质的融资服务。同时查找目前各大银行提供的“绿色金融”服务中,短期金融产品为主要业务,在市场占有率方面较低,对于现有能源行业不适用,尤其是“低碳发展”行业。碳金融业务所面对的参与主体更多的是环保类的中小型企业,企业自身信用等级较难判断,项目盈利能力预测存在困难,对中国商业银行开展碳金融业务具有一定的挑战性。
如何处理好经济收益和生态环境效益间的关系是实现“碳中和”目标最基本的难点。从人类发展的长远角度出发,若现在不控制碳排放速度,地球温度上升所引发的一系列生态恶化问题将严重威胁人类及其后代的生存。从这一角度看,商业性金融机构如商业银行等需付诸行动,在经济收益方面做出一定牺牲,为生态效益让步,响应国家政策履行社会责任。而从商业银行的本质来考虑,商业性是其本性,逐利是其本质,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生存”是其首要考虑因素。例如在绿色信贷方面,中国商业银行向低碳型产业投放信贷时会面临投资金额较大、回收周期长、产品不确定性强等一系列较高风险,绿色信货业务尚未形成可持续盈利的成熟模式,需进一步完善法律制度和政府激励机制。完善的法律体系有利于界定各参与主体和廓清参与主体的责任,避免参与方的互相推诿,为中国商业银行顺利开展碳金融业务保驾护航。同时,如上文所述,作为营利机构的商业银行更多时候追求的是利润最大化,当碳金融业务与盈利动机产生冲突,法律无强制要求且政府激励机制不到位时,银行可能会在拓展碳金融业务方面不够积极。因此,中国应加强相关的法律机制进行约束,对于全面规范绿色经济或碳金融,可以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此外,中国政府应结合成功的国外经验,制定行之有效的激励措施,例如,在绿色信贷方面,中国可以对积极执行绿色信贷政策的银行给予财政补贴、财政贴息或税收优惠等鼓励,也可通过舆论激励的方式宣传在绿色信贷方面有出色表现的银行,增强银行的公众认可度和竞争力,塑造中国商业银行“有责任有担当”的良好形象,以便更好地推进银行绿色信贷业务的发展。
基于现阶段中国间接融资为主的融资体系特点,绿色信贷在未来较长时间内仍将是中国商业银行最主要的碳金融业务。如上文所述,商业银行在开展绿色信贷业务时存在两大难处,一是关于“高碳”企业的存量信贷风险,是关于“低碳”企业的增量信贷风险,这些更加考验银行的风险识别和风险评估能力,银行一方面要承担产业转型过程中的信贷压力,另一方面又要避免因新兴领域的各种不确定因素而导致信贷误判,这就要求商业银行要建立一套针对绿色信贷的专业风险防范体系,从指导原则、评估标准、流程管理等多个方面有效控制风险。首先,商业银行应根据国家相关的法律法规、产业政策等规定不断完善本行在绿色信贷方面的方针原则、具体细则和各项流程,明确绿色信贷投放的重点领域,将高碳企业纳入银行的风险管理框架,加强存量信贷资产质量监控,从严控制增量贷款的审批和发放[5]。但并非是对高碳企业进行死板的全盘否决,而应尽可能地为传统高碳产业绿色改造升级提供支持,更多地从产业发展的不同阶段和资金需求来动态评估。例如,在企业发展初期阶段,资金主要投入于建设厂房,研发产品和市场开拓等方面,在这一环节若拒绝碳排放量过大且无治理措施的企业的贷款申请,则可有效避免环境污染的出现,其次商业银行在投放贷款前应加强授信尽职调查,针对不同客户进行分类风险管理,确保客户提交的文件及相应手续有效、真实、完整,满足实质合规要求;在资金拨付环节要在多个环节设置环境与社会风险评估关卡,用于考察客户对环境与社会风险的管理水平,对于出现重大环境风险隐患的,可立即中止或终止资金拨付[6]。在风险管理方面,例如借鉴中国工商银行全面推进“绿色信贷”政策,确定了严格的环保准入标准,实行“环保一票否决制”,还利用人行征信系统的企业信息细化了企业信贷风险类别。当下,工商银行还将环境与气候风险因素纳入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及评级体系,逐步建立气候风险数据库,建立环境与气候风险压力测试体系,不断提升数字化风控水平。
针对碳金融的创新产品,中国商业银行推出一系列产品,较之前产品有所丰富,种类均有涉及。但除了绿色信贷以外,中国对其他碳金融产品的挖掘深度略有欠缺,无法有更进一步的创新。创新匮乏已成为中国商业银行发展碳金融业务的一大痛点,这是因为我们尚未具备成熟的人才队伍。在碳金融方面,碳技术具有一定的专业门槛,碳金融产品的创新需建立在对碳市场和碳技术有充分的了解。并且发展碳金融业务如绿色信贷业务,需要既懂信贷业务又精通国家产业政策,能准确评估项目环境风险的综合型人才,这正是如今中国商业银行内部所缺乏的。因此,中国商业银行应抓紧步伐,积极培养和引进综合型人才,组建专业化队伍。同时,要借鉴西方国家开展的关于碳金融业务的探索经验。在秉承尊重中国实情的原则下,应多与国际金融机构进行交流与合作,借鉴国际先进经验,逐渐完善碳金融体系。此外,我们也应积极与监管机构、绿色金融国际组织等开展交流与合作,促进碳金融领域的发展,带动中国商业银行碳金融业务不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