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手工制作课对学生的影响研究
——以人教版初中美术教材为例

2023-02-10 06:33:48徐志双
学周刊 2023年4期
关键词:手工美术材料

徐志双,魏 霞

(1.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区长城镇九年制学校,甘肃武威 733028;2.甘肃省武威市第二十五中学,甘肃武威 733000)

初中人教版美术教材中有很多需要学生动手操作的内容,美术教师要围绕人教版美术教材内容开展手工制作活动,引导学生内化美术理论知识,让学生在动手实践、联想创新的过程中运用美术知识,从中感知美术手工课程中蕴含的文化内涵、人文内涵,锻炼学生的想象能力、实践能力、创造能力,增强学生的文化意识、自主学习意识,从中获得理想的操作体验、学习体验,丰富学生的精神生活,全面拓展学生的美术知识视野,通过美术手工制作课落实素质教育理念,实现美术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相结合,促进优化、创新美术教学形式,取得最佳教育成效。

一、美术手工制作课对学生的影响

(一)培养学生良好的观察能力

开展初中美术手工制作课程活动能够培养学生良好的观察能力,引导学生自主发现新问题、新现象,善于发现事物的本质,产生更多新颖的学习想法、观点,激发学生的创造意识。在参与美术手工制作活动的过程中,学生通过准确、深入、全面分析事物的变化过程,获得良好的视觉学习感受,有计划性、目的性地参与美术实践活动,能够帮助学生增长知识、提升能力、认知世界。同时,通过参与美术手工制作活动,学生可以观察、分析、比较各种类型的制作材料,掌握材料的艺术结构、艺术形态,了解工艺品、材料的制作程序,最终创作出创新性的手工作品,无形中提升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在制作美术作品的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启发学生细致观察、深入探究,培育学生良好的观察习惯,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二)提升学生的想象能力

初中美术手工制作活动能够丰富学生的想象,提升学生的想象能力,让学生在想象、操作、探究的过程中深化记忆美术理论知识,构建完整的艺术知识体系,促进学生实现个性化成长。想象能力主要是学生在脑海中改造与加工表象事物,最终构建一个全新的形象,同样在开展初中美术手工制作活动之前,学生需要在脑海中进行联想、思考、想象,无形中能锻炼学生的想象能力,为他们后续的实践活动提供依据、导向,提高手工制作活动课的质量。著名教育家乌申斯基曾经说过:“强烈的、活跃的想象是伟大智慧不可缺少的属性。”学生在参与初中美术手工制作课活动时会在想象的过程中进行创新、实践,教师引导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最终用语言描述、动手操作的形式表达自己的想法,能够提升学生的想象能力、实践能力。美术手工制作活动相较于美术理论讲解教学模式具有多个方面的优势,能够给予学生更多想象、探索、实践的空间,尊重学生的想象差异,学生可以结合自己的想象、爱好制作手工品,激发表现意识、学习意识。

(三)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

初中美术手工制作活动能够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让学生以最佳状态学习知识、参与实践活动。弗洛伊德认为心理健康对于人的发展有很大的影响力,同样教师要展示初中美术课程教育活动的德育功能,利用美术手工制作活动增强学生的审美意识,让他们拥有一双善于发现美的眼睛。美术手工制作课活动能够完善学生的心智,让他们拥有严谨认真、一丝不苟的学习态度,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品质。教师通过为学生提供各种类型的手工材料、工具,让他们手脑并用制作美术作品,给予学生自由创作的空间,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能够舒缓自身的学习压力、课业压力,专心致志地投入创作美术作品。在参与初中美术手工制作活动的过程中,学生之间拥有更多交流、互动的机会,能增强学生参与社会交往的自信心、成就感,有效预防、治疗、疏导学生的心理问题,促进学生心理健康成长。

二、开展初中美术手工制作课程活动的必要性

手工制作课活动能够改变以往美术课程灌输理论的教育形式,而是用实践活动的形式让学生掌握美术技能、学习美术知识,增强美术课程教育的实践性、趣味性、生活性等特征,提高美术教育活动的有效性。首先,手工制作属于一种创新型实践活动,学生需要结合手工技能参与手工制作,无论是编扎、布艺,还是泥土、纸工,都需要学生亲自动手操作、实践,结合自己的构想、策划、创作完成选材料、剪裁材料、拼贴与粘贴材料、加工、整理等任务,为美术课程活动提供更多创新元素,让学生更专注、用心地参与美术实践活动;其次,手工制作课是美术课程中的实践性课程内容,也是一项需要手、脑结合的实践活动,学生在参与的过程中能够动态化地感知客观世界,把外部活动转化为内部语言形式,学生之间相互合作、借鉴、交流,营造温馨的美术教育氛围,改变以往美术教育形式、教育内容单一的情况,提高美术课程活动质量、效率;最后,美术手工制作课活动能够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手工材料、教育内容,让学生化被动学习为主动探究,学生、教师共同努力制作出优秀的美术手工品,真正实现深度整合教和学,围绕美术学科素养落实美术教育活动,实现优化、创新初中美术课程教育。由此可见,开展初中美术手工制作课程活动非常有必要,教师要把手工制作课作为锻炼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创造能力的重要途径,全面落实素质教育理念,实现美术教育和德育教育相结合,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美术教育环境。

三、初中美术手工制作课的教学策略

(一)借助问题引导开展手工制作活动

在初中美术教育工作中,教师要借助问题引导开展手工制作活动,以此增强手工制作活动的导向性、目的性,让学生带着问题操作、思考、实践,提高美术手工制作活动质量。首先,教师要精心设定、灵活提出课堂问题,让学生拥有足够的空间联想、思考,鼓励学生围绕人教版美术教材知识制作美术手工作品,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鼓励学生标新立异,敢于创作新颖、独特的美术手工作品,让学生在开放性的问题教学情境中实践,培育学生学科思维的创造性、广阔性。教师可以直接选用人教版美术教材知识展开提问,让学生在熟悉、了解美术教材知识的同时进行创作,让美术知识结构更加完整。同时,教师还可以围绕实际生活提出问题,让学生基于生活情境思考问题、制作美术作品,积极开发生活中的美术资源,达到变废为宝、拓展资源的教育效果。其次,教师要借助问题引导,促进升华学生的情感。教师要让学生在制作美术作品时积极思考如何融入环保、美感、实用等元素,以此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社会责任感、环保意识,展示美术手工制作课的教育优势、德育功能。最后,在初中美术手工制作活动中,教师要用问题引领学生动脑思考、动手实践,让美术手工制作过程更加具备艺术感、独特感,提高美术手工制作活动质量、效率。教师也可以鼓励学生在制作美术手工作品时提出问题,让学生化被动学习为主动思考,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促使他们成为美术课堂的重要成员,增强学生的注意力,师生共同打造理想的美术课堂,让学生在实践、探究的过程中获得发展与提升。

(二)利用多媒体技术创设美术手工制作情境

基于大数据时代背景,任何工作、学习活动都离不开运用信息技术,同样,教师在初中美术课程活动中也要善于运用多媒体技术,以此增强教育活动的趣味性、真实性,让学生更加认真地学习、实践。教师要利用多媒体技术创设美术手工制作情境,利用多媒体技术为学生展示美术手工作品的制作流程,节省更多课堂时间,消除学生畏惧参与美术手工制作活动的心理,让他们有准备、有目的地制作美术手工作品,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理解能力。一方面,教师可以利用动画、影片、图像、文字、声音等多媒体技术形式讲解美术手工制作的规则与流程,促使学生积极参与,优化美术手工制作课过程,改变以往口头传授、图画解释、动手示范的美术手工制作课形式,而是用学生能够理解的形式呈现知识、任务,提高美术手工制作课活动的质量;另一方面,利用多媒体技术创设美术手工制作情境,教师要围绕实际生活元素、人教版美术教材资源设定情境,引导学生把新的理念、方法、知识融入已知结构,保证美术手工制作教学情境符合学生的思维特征、认知规律,引导学生深入观察、思考,培育学生良好的发散性思维、逻辑性思维,让他们通过美术手工制作课真正获得提升、成长。

(三)在美术手工制作课中引导学生讨论、互动

在初中美术手工制作课活动中,教师要引导学生讨论、互动,营造趣味性的手工制作氛围,让学生更专注地操作、思考、想象,取得理想的美术手工制作课教育成果。首先,教师要借助教学情境引导学生讨论、互动,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完成美术手工制作任务,学生之间相互借鉴、讨论、合作,促使学生共同参与、共同研讨统一的美术作品制作流程、方法,激发学生参与美术实践活动的主观能动性,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创新能力;其次,在初中美术手工制作课活动中,教师要展示出指导者、合作者的教育角色,适当给予学生提示、暗示,让学生理清制作美术手工作品的流程、思路,鼓励学生共同完成美术手工作品,激发学生参与实践活动的成就感、自信心,取得最佳美术教育成效;最后,教师要采用独特、趣味的形式引发学生讨论与互动,可以用讲故事的形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用美术的形式绘画故事内容或者通过美术手工制作的形式呈现故事情境,师生共同营造趣味性教育氛围,增强学生的实践体验、学习体验,培育学生良好的美术学科核心素养。另外,因为每一个学生的观点、想法都存在差异,所以在制作美术手工作品时难免会出现一些分歧,这时教师要尊重、理解每一个学生的想法,给予每一个学生表达自己想法的机会,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想象能力,鼓励学生按照自己的想法制作美术手工作品,提高学生参与美术手工制作的自主性。

(四)科学投放美术手工制作材料

在初中美术课程教育工作中,教师要科学投放美术手工制作材料,确保能顺利开展美术手工制作活动,展示材料投放的导向功能、作用。首先,教师要确定美术主题,以此改造美术手工制作课材料,改变以往用成品材料的情况,而是选择一些废旧材料、环保材料,这样既能够激发学生的环保意识,还能够让学生参与材料投放活动,以此增强材料投放的层次化、准确性,满足不同学生的美术手工制作需求;其次,对于美术手工制作课材料投放工作来说,教师要把材料分类的主导权交给学生,对于不同的美术手工作品要选择对应的材料,学生在材料分类的过程中,既能够了解美术手工作品的制作流程,还能够锻炼归类能力、思考能力,体现学习的主导权,形成良好的动手操作习惯、思考习惯、学习习惯,促进学生实现综合化提升、成长;最后,在初中美术手工制作活动中,教师要让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投放材料,以此挖掘学生的学习潜力,让学生在合作、探究、思考的过程中把生活中的废旧材料、半成品材料运用于美术手工制作活动,利用身边的材料、元素美化教室与环境,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审美意识,展示手工制作课的德育功能。

四、结语

总而言之,伴随着社会不断进步、发展,我国也在逐渐创新、调整、优化教育机制、教育模式,基于素质教育理念的引导,目前更关注如何促进学生实现德、智、体、美、劳综合发展,学校、教师要强化重视美术教育,通过美术教育活动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鉴赏素养,引导学生以积极的状态投入现实生活、学习活动。初中美术教师要围绕人教版教材内容科学设定手工制作课目标、方案、活动,让学生通过手工制作实践活动收获更多美术理论知识、美术学科技能,锻炼创造能力、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全面展示美术课程教育的德育作用、功能,提高初中美术课程教育质量、效率。

猜你喜欢
手工美术材料
土木工程材料的认识和应用
创意美术
创意美术
创意美术
做手工
新材料赢得新未来
商周刊(2018年18期)2018-09-21 09:14:44
超萌的羊毛毡手工
快乐语文(2018年12期)2018-06-15 09:11:10
手工
儿童绘本(2017年10期)2017-07-05 18:44:29
最美材料人
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