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金莲
(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区高坝镇高坝九年制学校,甘肃武威 733051)
语文教学是综合学习文字、文章乃至中华传统文化,同时初中教育还担负着树立学生正确“三观”、培养学生科学取向、引导学生建立较高道德要求与综合素养的使命。基于此,初中语文课堂是“以文化人”的最佳载体,“以文化人”也是对初中语文课堂的进一步要求。当前通过学科教育达成“双育”目标已经成为学术界以及一线教师的广泛共识,但在落实“以文化人”的方法及探索路径上仍存在一些不足,本文以此为切入点探讨“以文化人”的具体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应用“以文化人”要求教师能够较深刻地理解这一概念,这就需要以三维的视角立体解析“文”“化”“人”的概念,进而为后续制定实践原则与方法奠定坚实的基础。
“文”包括有形的文与无形的文两种形式,其中有形的文主要是指语文课堂上的文字、文章以及文本中展现的人物、事件、情感等,“以文化人”通过有形的形式承载情感及道德,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还原及强化情感与道德,进而达到培养学生情怀的根本目的;无形的“文”来源更广泛,主要是指无形的文化,包括传统、文化、道德观念、历史传承、思想体系、优良品德等多个方面的内容,教师可以通过环境营造、舆论干预、行为表率、言传身教等多种方式形成无形文化的有效载体,对学生展开教育。
“化”在初中语文教育语境中体现了教化、感化以及浸化等三个基本过程。其中教化主要是指通过学习语文学生能够树立正确的榜样,了解并认同中国传统的价值观与道德观;感化则是引导学生与文字及文章中的人物、情感产生共鸣,利用认同与共情等方式深度干预学生的情感,在形成共鸣、促进思考的同时让学生有效获得情感熏陶,从而升华学生的行为与思想;浸化要求语文教学通过氛围、环境对学生形成“全包围”,让学生时刻处于道德要求与道德带动的积极氛围中,从而实现潜移默化的影响与干预。
无论何种载体、何种方法,最终都要落实到引导与教育人上,因此“以文化人”中的“人”代表最终所要达成的目标。教育工作者要考虑需要什么样的人、需要培养什么样的人以及为谁培养人。从这个角度进行探析,初中语文课堂需要培养全体学生,作为义务教育的收口阶段,初中向社会输出人才的道德水准决定了普适道德观念的“底线”,是提升平均道德水平的关键一环,这就要求“不缺一个人”是培养目标的核心要求;初中阶段培养学生的要求是符合社会基本道德观念、能够为推动社会发展做出贡献的优秀个体,这是“社会主义建设接班人”的基本要求,也是人才培养的目标;而对于为谁培养人的问题,初中生是未来社会建设的主体,也是我国民族崛起与持续繁荣的“接棒人”,“以文化人”正是为我国社会发展培养必备的人才。
“以文化人”具有潜隐性、情感性、间接性以及持久性等四个方面的特征。潜隐性主要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深度解读或提炼文字与文章中的价值观以及道德体系,能够润物细无声地引导学生成长与行为,有效避免对学生说教过程中可能引起的逆反与抗拒,调动学生学习兴趣、产生有效体悟,从而达成发自内心的自我约束与提高;情感性主要是指教师利用文字与文本传达的情感与学生产生共鸣,在共情的基础上提高学生对于精神及道德的认同感,进而提升学生接纳语文课堂内容的程度,在完成知识性教学的同时丰富学生的情感;间接性主要是指“以文化人”是一种潜移默化的形式,与直接说教、灌输不同,是在引导学生产生共情之后自我感悟与自我总结出的一整套人生目标与行为准则,是学生发自内心地追求认同的美好,不仅学生接纳的程度更高,还允许学生基于自身的实际情况与所述环境进行自我“二次加工”,合格的教育并非将个体统一化,而是在个性的基础上找寻共同点,进而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持久性主要是指“以文化人”是一个长久的复杂过程,不能产生“毕其功于一役”的错误思维,要建立“百年树人”的根本理念,长期不懈地利用“文”的载体进行正向引导,同时持久性还表现在“以文化人”的结果上,提升学生的道德素质同样也具有持久的效应,不仅有利于学生当下的发展,对学生的未来甚至是一生更会产生积极的作用。
初中语文课堂具有“以文化人”的独特优势,同时也具有其他学科不具备的特征。在将“以文化人”理念引入初中语文课堂时需要遵循如下几个方面的原则:(1)“以生为本”原则。教师可以提炼、深化与教育正向精神,但要以学生的自我感悟为主要方式,避免直接说教与干预。在“化”的过程中要重视引导,避免应用过激的方法,要善于观察并通过探讨等方式从根源上解决学生的思想问题。(2)“实践内化”原则。在“以文化人”的过程中要重视学生的心理建设,以学生的心理充分认同及行为主动实践为判定标准,与传统的知识性教学不同,不能片面追求学生记忆与书写,更多情况下要从课堂内外的实践出发,引导学生将认同的正向价值引入学习与生活,而非简单流于表面。(3)“感染熏陶”原则。教师要正视“化人”是一个缓慢而隐性的过程,进而在“以文化人”的过程中重视营造总体环境,利用环境对学生的熏陶作用达到潜移默化影响学生认知、干预学生行为的根本目的。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充分联系文字内外的世界,找到文章情感的现实表达,鼓励学生将现实情感引入文章,从而形成“环境共建、强化熏陶”的根本目的。
在初中语文课堂上应用“以文化人”对教师把握教材文本的情感有较高的要求,需要教师梳理教材文本的情感内涵与底蕴。只有在有效梳理以及分类的基础上,才能构建科学、合规、高质量的“以文化人”体系。可以试想教师对于文本情感理解得不深,“以文化人”根本无从谈起。以“人教版”语文教材为例,其中的“化人”情感大致包括如下五种。
爱国情怀是初中语文教材中的“常青树”,爱国是公民的基本素养,也是未来学生树立牢固的民族自信、文化自信的根本源泉,更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路径。初中语文教材通过回顾历史、描写抗战的艰苦、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成就等充分传达了爱国情怀与爱国思想。如《己亥杂诗》中龚自珍宁愿身死也心系国家的家国情怀;《黄河颂》中中华儿女如黄河之水般奔流不息的激昂斗志;《“两弹”元勋邓稼先》中赞颂新中国取得的伟大成就等均是树立学生爱国情怀的充分“养料”,不断滋养着学生。
对待人生的态度包括乐观豁达以及中国人传统的朴素善良,这些人生感悟已经成了影响中国人的思想底蕴,是学生成长并获得社会认同的基本属性。深挖人生态度有助于学生建立正确、健康的世界观,对于提高学生的抗挫折性以及直面生活困苦的勇敢精神均具有积极意义。如《社戏》中描写了农村少年的淳朴与无私;《老王》则描述了一个身在困境中却无比热爱生活的善良形象;《游山西村》中的名句表达了陆游身在绝境却有“柳暗花明”信念的豁达精神。
人与人之间最亲密的情感无外乎亲情、友情以及爱情,文本中从来不会缺少歌颂亲密情感,初中语文教材也不例外。通过梳理情感与教育能够拉近学生与亲人之间的关系,促进社会关系及家庭关系的和谐,树立牢固的亲情观。如《秋天的怀念》中作者用生动的文字记录了母亲的慈爱与宽容,表达了对母亲深沉的爱意;《背影》则深刻描写了父爱如山;《麦琪的礼物》描写了朴素夫妻对爱情的奉献精神;《陌上桑》描写女性渴望美好爱情等,都能极大地提升学生情感丰富的程度,也为学生树立健康的情感观奠定坚实的基础。
自强不息与勇敢坚毅是初中语文课程倡导的优良品质,自强不息强调人在处于困境时更要积极进取、克服困难,进而坚持取得更大的胜利与成就,如《龟虽寿》阐述了生命意义的同时也强调了对雄心抱负的永恒追求,《满江红》表达了在国破家亡的情况下忧国者不甘堕落与心怀家国的远大理想;勇敢坚毅强调人在面对困难事物时要勇于奋斗、不畏艰难,具有坚强的意志和长久的毅力,其中最典型的便是《愚公移山》,愚公的坚毅品质感动上天,最终达成了人力不可为的伟大奇迹。
初中语文中有大量文本表达了作者对于自然风光的喜爱,也强调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这与习近平同志的“两山论”遥相呼应。作为社会未来的接班人也应该寄情于景,认同可持续发展以及基于自然核心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如《春》表达了作者喜爱春天景色,凸显了不断追求美好事物的思想底蕴;《寂静的春天》则表达了担忧自然环境,也表达了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重要意义。
在具体的教学实践过程中可以引入多种教学方法落实“以文化人”理念,重点在于营造丰富的情感环境、引发学生的情感共鸣。
人文意识从感性角度来讲,是对人的理解与接纳、对人的尊重与关怀;从理性角度来讲,是人对最高价值的追求。建构主义的学生观认为学生在学习新内容之前头脑中已经积累了丰富的生活和学习经验,这些生活体验就像学生情感与作者情感之间的连通器,能够帮助学生增强与文本的交流,更好地理解作者通过课文传达出来的思想观念。学生要学会转变学习观念,把教学内容融入生活元素中加以理解,形成自己独特的阅读体验。语文中无处不有生活的气息,因此语文不应该被束缚在象牙塔内,应该密切联系学生的日常生活,促使语文教学更加生动有趣,更具有现实意义。
利用学生思辨深挖文本的精神与情怀内涵,并在学生思辨的过程中切实将“文”的实质转变为自己的体悟与思想,从而更好地引发认同,更好地指导学生的行为。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不同视角、不同维度解读人物或事件的发展,也可以在必要时假设不同情感内涵下事物的走向。当学生的意见或想法出现不同甚至是冲突时,教师可以有效组织学生充分用表达或辩论等方式有效暴露内心的想法,并在辩论过程中引导学生自主思考。“真理越辩越明”,学生通过充分互动能够有效发挥主观能动性,从而产生更大的认同。除此之外,引导思辨的方式还能有效将学生的注意力从学习具体的知识点中“解放”出来,促使他们更关注文本的情感表达与深层内涵,对于“以文化人”而言具有积极意义。
初中阶段的学生具有极大的可塑性,正处于塑造正确价值观念的关键时期,在这个阶段给予他们正确的引导至关重要。初中语文教材中塑造了许多人物形象,他们个性鲜明,极具人格魅力,闪烁着人性的光辉,能带给学生不同的思想启迪。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正确把握人物的形象,学习人物身上熠熠生辉的精神品质,塑造学生的思想品格。
语文的“以文化人”并不仅仅局限于课堂,也不局限于教师传授,学生也可以成为“以文化人”的实践主体。教师要引导学生表达内心的情感,从而通过表达将情怀内化于心,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予以呈现。活动可以课堂为载体,如组织学生在课堂上表演“舞台剧”,充分体验教材文本中不同人物形象在面对具体事物时的深层情感,通过贴近学生生活的表达形式有效传递情感。活动也可以课外为载体,如带领学生走出课堂,在红色基地中讲授先烈艰苦斗争的故事,让学生流连于文字之外的文化传承与表达形式,带给学生内心更大的触动,从而切实完成情怀从外部向内化的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