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王海宾 苏继超 郭际鹏
如何提高经济运行质量、降低生产成本、实现提质增效,是煤炭企业必须面对的最迫切、最现实的问题。山东能源西北矿业正通煤业所属矿井地质条件复杂,多种自然灾害耦合叠加,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进行灾害治理、系统和工艺优化等工作。为此,正通煤业构建了以控本挖潜为抓手的企业多维创效体系,取得了显著成效,为企业安全高效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一是降低库存限额指标。对区队库存材料下达限额,根据各区队的不同实际,每月把库存材料按5万元至300万元不等进行划分,每季度末对区队库存材料进行一次盘点,库存金额超过公司下达限额指标时,按制定的标准对承包组组长进行罚款。
二是加强材料管理考核。细化材料考核范围,明确“公司管、区队管”材料的划分范围和标准。扩大区队材料的考核范围,明确职能科室、公司分管领导的经济责任,进而减少材料消耗。
三是提高材料回收复用率。将采煤工作面顺槽、扩修巷道、回撤巷道等材料回收重点地点作为突破口,明确材料回收各层级责任,划分责任区域,制定考核细则,严格回收、复用奖罚制度,提高各单位回收回撤的积极性。
一是减少外委工程。按照精益化市场化工作实施要求,充分优化机制,结合矿井实际,挖掘降本空间,针对外委工程费用高、人员杂、管理难度大等问题,减少外委工程,能自行施工的项目不外委,如此既保证了工程质量,又节省了资金。
二是实施项目化管理。通过内部市场化竞标的方式在矿区推广项目化管理,制定下发《项目制工程管理办法》,聚焦公司生产经营中遇到的突发性、焦点性问题,通过竞标锁定成本上限。实施项目化管理工程主要包括巷道扩修、设备安撤、设备维修、加工制作等质量可追溯、便于考核的临时性工程。2022年度,公司共发布项目制工程262项,完成163项,节省外委施工费640万元。
一是严格回采标准,落实责任分工。结合公司井下现场实际,制定《关于加强煤炭质量管理的规定》,严格、细致地规定综采工作面回采率。采煤队根据工作面实测数据测算月产量,设专人对工作面煤厚、采高及推进速度进行严格统计。月底由技术部门、调度室及有关单位统一汇总。
二是强化现场管理,优化回采工艺。加强地质分析预报,强化对煤炭开采的管理。每月25日前形成书面地质预报,提供给技术部门,提前对次月生产范围内的地质情况进行研究分析,尽量少丢煤或不丢煤,使煤炭资源回收率达到最大化。
一是不断完善两化融合体系架构。在构建以5个价值链为核心、3个载体为抓手、4个机制为支撑、6项融合为框架的“5346”管理模式总体导向和框架下,持续健全体制机制、完善组织机构、推进精益管理工具使用、深化市场化机制流程再造。
二是不断深化数字赋能。确立精益先行、数字引领的总体思路,以价值为导向,在现有两化融合数字化平台的基础上,不断推进各模块规范使用,促进市场化和精益化管理高效融合。
三是持续优化管理流程。遵循“制度管人、流程管事”的原则,持续开展管理流程梳理并完善相应制度,并将优化后的管理流程进行固化,推进三四级结算、物资管理等线上流程化运行,实现管理效能的数据可视化,推动打破“部门墙”,实现管理流程最短、效率最高。
一是持续深化使用精益管理“四大工具”。6S管理、标准化作业、全员生产维护、提案改善这“四大工具”是集团推行许久的精益管理工具,在工作中发挥了显著作用,因此要持续深化这“四大工具”。通过推行6S管理,不仅要提高现场面貌和安全系数,还要通过定点、定容、定量提高设备、物资的管理和使用效率,减少浪费,规范员工行为。
二是推动精益管理工具深入岗位。从机关部室到区队班组,把精益管理工具的使用体现到现场、体现到降本提效上。将精益管理的触角延伸到机关部室,理顺各部室、各岗位职责分工,优化部室及岗位工作流程,分析部室之间沟通协调的阻碍,削除重复交叉的工作职责,促进协同工作步调一致。
三是拓展使用其他精益管理工具。拓展使用KPI、价值流分析、均衡化生产、写实分析、对标管理等其他精益管理工具,进一步完善精益管理体系,从主体上做细、做实、做出成效,推进安全生产经营不断改善。
一是进一步做实市场主体。切实发挥各级市场主体作用,尤其是三四级市场,也就是区队和班组层面的自主权和分配权,通过市场化调动区队内部资源合理配置。同时,对副队长、班组长进行市场化考核,并结合实际体现出市场化收入差距,推动班组由“生产型”向“经营型”转变。
二是规范要素市场运营。不断完善产品、物资、电力、加工维修、租赁、服务、技术、资金、安全质量等市场要素运营流程和制度,形成以市场化调节为主、管理为辅的市场化运营体系。
三是不断完善结算体系。不断完善四级市场价格体系、价格调整机制,将市场和工作现场变化通过价格反映出来。切实发挥劳动定额、劳动定员的经营基础作用,以劳动定额、劳动定员为基础,遵循简单高效的原则,综合运用浮动单价、间接计件、项目制等多种结算方式激发市场活力,提高职工工作积极性。
一是处理好“两种关系”。从组织领导、责任落实、机构人员等方面不断强化措施,正确处理生产经营与节能减排的关系、近期效益和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关系,把节能减排融入企业的发展战略、管理体系和日常经营活动之中。
二是制定节能减排规划。按照与集团公司签订的节能减排目标责任书的要求,把节能减排、循环经济发展纳入矿井发展总体规划,编制节能减排规划和矿井综合利用规划,各部门结合实际细化分解、层层落实,构建起上下联动的节能减排管理运作机制。
一是加强矿井水深度处理,实现外排水零污染。积极实施矿井水综合利用工程,通过在井下修建水仓、沉淀池,进行污水简易处理,使处理后的矿井水达到生产要求。
二是提高矿井水的综合利用率。正通煤业年用水量为175万立方米,为充分利用处理后的矿井水,公司对用水管网进行改造,把经过深度处理后的矿井水再利用,矿井水复用率达到100%。
三是加强矸石处置及综合利用。正通煤业每年排矸约15万吨,选煤厂排洗矸30万吨,共计45万吨。为减少矸石对环境的污染,矿井不设永久矸石山,设临时矸石堆场。临时矸石堆场周围设围墙,防止矸石堆向外扩散。利用矸石回填塌陷区复土造田,填筑被破坏的公路路基、河堤。
一是加快先进设备引进。积极从科技创新上下功夫,不断改造升级设备,提高其性能。同时,选用先进的节能环保生产工艺和高效低耗设备,确保新上项目的能耗达到同行业先进水平,从源头上控制能耗和新污染源的产生。
二是开展矸石利用研究。积极开展矸石制备混凝土、喷浆料、注浆料等项目研究,与专业机构签订合作协议,目前矸石喷浆料已进行井下应用,矸石混凝土完成现场改进试验。2022年,矸石制备喷浆料消耗矸石1.78万吨,节约成本209.57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