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彦奇 张光亚 魏国齐 陈竹新 任 荣 黄彤飞 喻志骅 刘计国 万宜迪
(1.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北京 100083;2.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 北京 100871)
“裂谷”一词是Gregory(1894)研究东非地堑时提出的,指由于整个岩石圈减薄和遭受伸展破裂而引起的,一侧或两侧为正断层限制的断陷盆地(Burke and Dewey,1973)。它是一类重要的含油气盆地,其面积仅占全球盆地总面积的5%,但蕴含的油气储量约占全球总储量的10%(Klemme,2007;窦立荣等,2011),是当前全球油气勘探最活跃的地区之一(Fraser et al.,2007;于开财等,2010;张宁宁等,2018;李鹭光等,2020)。同时,在引张应力作用下裂谷盆地边缘和内部的正断层在运动学上相互呼应,一条正断层与相邻的另一条或几条断层相互作用,导致断层之间的岩桥(Rock Bridge)发生构造变形。单条断层沿断层走向也可能因为产状、位移量等发生变化而诱发不同形式的构造变形,这种类型的构造变形均可称为变换构造(陈发景,2003)。变换构造(Transfer Zone)的概念是Dahlstrom(1970)在研究挤压变形中褶皱—逆冲断层的几何形态时首次提出的。20 世纪80 年代以来,一些学者将这种褶皱—冲断带中转换带的概念用于研究裂谷伸展构造(Scott et al.,1989;Morley et al.,1990;Faulds et al.,1998;漆家福,2007;陈发景等,2011)。
Fula 凹陷所在的Muglad 盆地属于中非裂谷系盆地群,开展该凹陷构造特征与形成演化研究对于该盆地及中非地区均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有助于深化断裂演化规律认识,并为类似成因机制下被动裂谷盆地断裂研究提供参考。而Fula 凹陷中央断裂带中部地区存在一变换构造(即Fula-Moga 变换构造),处在北部东倾主干断裂与南部西倾主干断裂之间的过渡区域,深化该地区断裂特征研究将有助于正确认识该地区油气成藏规律,指导下一步的油气勘探。对于该变换构造的几何形态,不同的学者有着不同的认识。其中张亚敏等(2006)认为该变换构造应属于Morley(1990)分类法中的同向趋近型,汪望泉等(2007)认为其应属于相向趋近型,吴冬等(2017)认为其应属于相向叠覆型。故有必要对其几何形态进行深入详细研究,并在此基础之上对其构造演化进行重新研究。
本文基于覆盖中央断裂带的Fula-Moga 连片三维地震资料,结合之前的钻、测井资料,利用断距回剥技术,对中央断裂带的断裂展布、断距变化特征及形成演化进行分析。
Muglad 盆地位于苏丹—南苏丹境内,构造位置处于中非剪切带(the Central Africa Shear Zone,简称CASZ)中段的东南侧,为前寒武系基底上发育起来的中、新生代陆内被动裂谷盆地(Rene and Jean,1992;张亚敏等,2002;童晓光等,2004;窦立荣等,2006;张亚敏等,2007;Dou et al.,2013)。Fula 凹陷位于Muglad 盆地东北部,面积约5 000 km2。凹陷整体呈近N-S 向长条状展布,而内部构造呈NW-SE 走向。根据凹陷结构和断裂特征,Fula 凹陷自北向南可划分为东北部断阶缓坡带、北部次凹与南部次凹等7 个次级构造单元(图1a;吴冬等,2015)。
中央断裂带的主干断裂整体呈NNW 走向,中央断裂带所处基底向上隆起,将Fula凹陷分隔为南、北两个次凹,目前该地区拥有两块三维地震资料,分别为Fula 三维区与Moga 三维区,面积合计约500 km2,探井与评价井数约30 口,这为本次研究提供了坚实的资料基础;西部陡坡带及东部斜坡带为两侧隆起向凹陷内部过渡的斜坡。东南部地区在中央断裂带与西南部断阶的共同控制下,呈槽状负向构造。Fula 凹陷为由东、西两个边界断层(图1a 中断裂①与②)控制下的地堑,但①断裂活动性较强,西部地层沉积厚度较大,可达11 400 m,凹陷整体为西部地层厚、东部地层薄的“非对称地堑”。
Fula 凹陷自早白垩世形成至今,先后受到大西洋分段张开、印度洋快速张开及红海裂谷张开等构造事件的影响,形成了大量高角度正断层,整体经历了3 期“断陷—坳陷”裂陷旋回(王秀林等,2000;张亚敏等,2002;童晓光等,2004;王彦奇等,2019)。每期旋回包括一次断陷阶段以及一次后裂谷期的热沉降阶段(图1b)。其中Abu Gabra 组(下文均简称AG 组)沉积期与Bentiu 组沉积期分别构成第一期裂陷作用的断陷阶段与热沉降阶段。AG 组从距今145 Ma 开始沉积,属于下白垩统,自上而下又可细分为AG1~AG5 段(吕延仓等,2001),而Bentiu 组从距今120 Ma 开始沉积,包括下白垩统顶部至上白垩统底部;Darfur 群沉积期与Amal 组沉积期分别为第二期裂陷作用的断陷阶段与热沉降阶段,Darfur 群从距今85.6 Ma 开始沉积,属于上白垩统,Amal 组从距今65 Ma 开始沉积,属于古近系;Senna-Tendi 组沉积期与Adok-Zeraf 组沉积期分别为第三期裂陷作用的断陷阶段与热沉降阶段,其中Senna 与Tendi 组分别从54.8 Ma 和23.8 Ma开始沉积,包括始新统至中新统中部地层。
图1 Fula 凹陷构造单元划分(a)及综合柱状图(b)(据Genik,1993;吴冬等,2015;王彦奇等,2019;张光亚等,2019 修改)Fig.1 Division of structural units(a)and comprehensive stratigraphic column(b)of Fula sag(modified after Wu et al.,2015;Wang et al.,2019;Zhang et al.,2019)
基于中央断裂带的钻井、测井及地震资料,首先完成研究区的地震合成记录标定、地震资料解释、构造图编制等工作,并在此基础之上对断裂的空间展布特征、地层构造特征及变换构造三维形态等方面进行研究。
受地震资料品质较低的限制,该三维区在AG3 段至基底顶部之间的地震同向轴识别不清,本次研究重点对Amal 组顶部、Darfur 群顶部、Bentiu 组顶部、AG1 段顶部、AG2 段顶部等5 个层位进行解释。
中央断裂带横跨Fula 及Moga 两个三维区,断裂整体走向为NW 向,呈斜列式展布,北部断裂倾向以东倾为主,南部断裂倾向以西倾为主(图2)。
A-A'剖面位于研究区北部,地层整体西倾,东部为一上盘向斜,倾向北部次凹。断裂走向为NW 向,断裂呈Y 字型,主干断裂为F2 断裂,倾向NE 向。东部的上盘向斜由深向浅倾向相同,但两翼的倾角逐渐变小,逐渐由AG2 段的10°到Bentiu 组的5°,最终在Amal 组减为2°,这表明随着基底断裂F2 的发育,向斜发生两翼旋转并且变长。同时在图2 中Bentiu 组顶部断裂展布图中也可观察到主干断裂存在多处走向快速变化的位置,认为主干断裂可能是由多个次级断层在此处连接而来。
B-B'剖面位于研究区北部,剖面自西向东分别穿过F2、F3、F6 与F7 断层,此位置靠近F2 断层的末端,故F2 断层断距较小,同时靠近F3 断层的中间位置,故此时F3 断层断距较大。此处断裂走向均为NNW 向,F2 断层与F3 倾向相近,均为NEE 向,呈断阶状。F6 与F7 断层与F3 共同构成Y 字型断裂。在图2 中可见,在F2 与F3 断层东侧,地层向西埋深快速加深,表明在地层在靠近两断层处分别存在一局部的沉积中心。
图2 中央断裂带典型地震剖面Fig.2 Seismic profiles across the central fault zone
C-C'剖面位于研究区中部,处于北部东倾断层与南部西倾断层的过渡地区,是Fula-Moga 变换构造发育地区,剖面自西向东依次穿过F2、F1、F3、F8 与F7 断层。中部为F1 断层与F3 断层所控制的地堑,同时F1 与F3 断层向外侧与次级断层构成地堑,从而在剖面上形成相间展布的“堑垒式”组合。F1 断层与F3 断层与次级断层组成Y 字型,向两侧逐渐演变为两宽缓的上盘背斜。东侧背斜向东逐渐被一西倾断层所控制。
D-D'剖面位于研究区南部,剖面自西向东依次穿过南部的西倾F9、F10 与F1 断裂。F1、F10 与F9 断层整体呈断阶状,走向逐渐由NNW 转向NW,且F10 断层向南逐渐中止于F1 断层。由该剖面可知,F1 断层西侧的地层较缓,并逐渐向南部次凹倾斜,表明该区域的区域沉积中心位于南部次凹,沉积过程中同时受到断层的控制。
E-E'剖面位于研究区南部,剖面自西向东依次穿过西倾的F1、F12 断层与东倾的F13 断层。F1 断层断距最大,活动性最强,同时在F1 断层西侧浅层发育多个次级同向断层,使地层复杂化,在F1 断层西侧发育一大型背斜,背斜走向与F1 断层平行,背斜西侧地层相互平行,且逐渐向西倾斜,此处地层表现为西倾的宽缓单斜。在F12 与F13断层的共同控制下,剖面中部形成地垒。
总之,中央断裂带断裂走向以NW 向为主,南部为西倾断阶,北部为东倾断阶,同时北部的次级断裂分别与F2 或F3 断裂组成Y 字型断裂,中部地区南、北主干断裂在此处形成多个Y 字型组合,使中间地层发育堑垒式组合。地层整体向西倾斜,北部剖面可见清晰的上盘向斜,南部地区可见与F1 断层平行发育的背斜,并在此基础上发育多个次级断层使地层复杂化。
从F1、F10 到F9,断层倾向逐渐旋转朝向南部次凹。F3 与F2 断层平面上以斜列式展布,东北部地层逐渐向北部次凹倾斜。Bentiu 组顶部地层倾角较小,整体约为0~8°(图3),其中南部地区地层较为平缓,倾角约为0~5°,高倾角地区主要沿断层分布,倾角约为10°~15°,北部低倾角地区主要集中于北部次凹的西侧,倾角约为1°~3°。
图3 中央断裂带Bentiu 组顶部倾角斜视图Fig.3 Oblique views of the central fault zone at Bentiu Formation top in dip angle
(1)各组顶部构造特征
Amal 组顶部(图4a)整体东高西低,东部(包括F1 断层与F3 断层所围限的地堑)埋藏深度为0,表明该地区暴露地表接受剥蚀,Amal 组沉积时沉积中心位于南部次凹,深度可达360~420 m,并逐渐向东延伸至F1 断层上盘近断层面处,北部局部沉积中心位于F2 断层上盘近断层面处,深度可达600~660 m。F1 断层北部可见清晰的断距极小值点,F2 断层在北部也可见极小值点,Amal 组顶部的埋深在此点后向北快速加深。
Darfur 群顶部(图4b)埋深约为130~660 m,同样呈现出东高西低的单斜形态,东部埋深0~190 m,西部埋深约为540~660 m,F3 断层上盘埋深约为800~860 m。Darfur 群顶部在上述极小值点处也可见相似的现象,表明断层可能是由多个次级断层在此处连接而成。
Bentiu 组顶部(图4c)埋深约为540~1 650 m,其中东部地区埋深约540~930 m,南部次凹埋深约1 500~1 650 m,F3 断层上盘约为1 650~1 730 m。在该层顶部,除上述极小值点外,还可在F3 断层中间位置观察到两处极小值点,表明该断层可能也存在相应的规律。
AG 组顶部(图4d)埋深约为800~1 970 m,AG 组沉积时沉积中心分别为南北两个次凹,其中南部次凹埋深约为1 970~2 140 m,北部次凹埋深约为1 810~1 890 m。断层发育的断距极小值与之前的地层类似。
总之,从AG 组到Amal 组顶部,F1 主干断层的断距存在较为固定的极小值点,表明F1 断层可能由南北两个次级断层连接而来,同理F2 断层也可能是由多个小断层连接而来。
(2)地层厚度变化
Amal 组沉积厚度约为120~230 m(图5a),沉积中心主要沿工区西侧边缘分布,位于南部次凹内,沉积厚度可达220~240 m。另外在主干断层上盘存在多个次级沉积中心,厚度可达180~220 m,表明在Amal 组沉积期此处活动性较强。比如F1 断层便可分为南北两个次级沉积中心,其南部沉积中心沿F1 上盘的向斜分布,北部沉积中心位于图5a 中部标识的地堑西侧,两沉积中心处地层厚度均可达220 m。
Darfur 群沉积厚度约为420~730 m(图5b),发育两个区域沉积中心,分别位于南部次凹与北部次凹,沉积厚度分别可达800~1 000 m 与660~750 m。各断层均存在上盘厚度较大,下盘较小的现象,且等值线沿断层走向呈椭圆状分布,这表明断层在Darfur 群沉积期活动性较大,导致在上盘中间位置存在局部的沉积中心。以F1 断层为例,上盘厚度最深处可达690 m,下盘仅440 m。表明该断层在Darfur 沉积期断裂活动性较大。同时F1 断层南部上盘处存在一与断层走向平行的背斜,此处发育一沿背斜走向分布的沉积中心,表明在Darfur 沉积期F1 断裂在此处活动性较强。工区东南侧存在一受F12 与F13 控制的地堑,走向NW 向,此处Darfur 群厚度较小,约为300 m。
Bentiu 组(图5c)整体表现为西厚东薄的单斜形态,其处于第一坳陷期,Fula 凹陷整体沉降,工区厚度约为300~360 m,地层产状主要受西倾的单斜控制,断层上下盘地层厚度未发生明显变化,表明地层沉积主要受单斜而非断层控制。
AG 组厚度约1 210~3 210 m,其中AG1 段厚度为240~360 m(图5d),存在一个区域沉积中心,位于南部次凹,沉积厚度约420~480 m。北部地区整体表现为西厚东薄的单斜,东部厚度为230~280 m,西部厚度约为360~350 m,沉积厚度受断层控制较弱,表明AG 组沉积时中央断裂带整体为一倾向SW 的斜坡。在图2 的A-A'剖面中,AG1 段被F2、F4 与F5 断层所切割,说明在AG1 段沉积期,北部地区主要为一西倾的单斜,沉积后地层又被断裂所切割。
图5 中央断裂带各组地层厚度图Fig.5 Thickness map of layers in the central fault zone
总之,Amal 组与Darfur 群厚度分别约为120~230 m 及420~730 m,Amal 组沉积时区域沉积中心沿研究区西侧边缘分布,Darfur 群沉积时发育南北两个区域沉积中心,另外在主干断层上盘均存在多个局部沉积中心。Bentiu 组整体表现为西厚东薄的单斜形态,断层上下盘地层厚度未发生明显变化,表明地层沉积主要受单斜而非断层控制。AG1 段厚度为240~360 m,沉积中心位于南部次凹,北部整体为西厚东薄的单斜,厚度受断层控制较弱。
结合之前的研究,可以发现中央断裂带断裂走向以NW 向为主,整体呈斜列式展布,南部为西倾断阶,主干断裂为F1 断层,北部为东倾断阶,主干断裂为F2 断层与F3断层。Fula-Moga 变换构造位于中央断裂带中部,平面上处于F1 断层与F3 断层的过渡地区,两者之间的几何关系为背向倾斜,位移变换方式为缓冲式,中部地区以堑垒式结构向东、西两侧过渡,故按照陈发景(2011)的分类方案,该变换构造属于背向叠置型(图6)。同时地垒上发育少许次级断层,断层走向或平行于主干断裂走向,或与其斜交。同时西北部可见两处与主干断裂近垂直的小型背斜。
图6 Fula-Moga 变换构造核心区三维地震体(a)及模式图(b)(地震体位置见图1)Fig.6 3D visualization of the seismic geobody(a)and interpretation(b)showing detailed fault structures in Fula-Moga transfer zone(location is shown in Fig.1)
对中央断裂带的主干断裂进行断层面断距分析(图7a~图7c)。这些图记录了从Amal 组顶部到AG2 段顶部共计5 个层位的断点,即同一层位的上盘与下盘分别用相同颜色不同形式的线条表示,这也为我们研究断层面上断距的二维空间变化提供了可能。
F1断层(图7a)长约27 km,各层断距整体均表现为中间高、两侧低的特征。AG2段到Bentiu 组,与F10 断层(图7a 最大值旁近垂直的白线)交线往北,断距突然减小,这与F10 断层在此处分配部分伸展量有关。对于同一地层,F1 断层自南向北分布有2 处断距极大值点,这些极值点在纵向上稳定分布,代表了该时期所对应的局部沉积中心,由此可看出F1 断层是由2 个小断层连接而来。F1 断层各层的断距最大值点位于断层的南侧,并随着埋深的变浅逐渐向断层中部迁移,表明随着埋深的变浅,沉积中心缓慢向北迁移。各层的最大断距值先由Amal 组顶部的240 ms 升至Bentiu 组顶部的517 ms 与AG1 段顶部的469 ms,之后逐渐降低,在AG2 段顶部降为453 ms,该断层的最大值位于Bentiu 顶,即F1 断层可能于Darfur 群沉积期开始活动。
F3 断层(图7b)长约20 km,断距整体表现为中间高、两侧低的特征。各层从南向北,断距首先缓慢增加,后在中间部位先后两次断距阶梯式快速增加,断距平面变化明显,这说明该断层可能是由3 个小断层发展而来。F3 断层各层的断距最大值点位于断层的北侧,AG 期内断层的最大值点位置相近,到Bentiu 期后最大值迅速向南迁移,后逐渐向北迁移恢复至原位置附近。各层的最大断距值先由Amal 组顶部的178 ms 升至Bentiu 组顶部的377 ms 与AG1 段顶部的363 ms,之后逐渐降低,在AG2 段顶部降为289 ms,该断层的最大值位于Bentiu 顶,表明F3 断层可能由Darfur 群沉积期开始活动。
图7 中央断裂带主干断裂断层面断距平面图Fig.7 Fault-plane throw diagrams for main faults of the central fault zone
F2 断层(图7c)长约20 km,各层的上下盘断距有3 个极大值点,且下降盘与断层面的交线在此处向两侧均呈椭圆形分布,表明该断层主要由3 个小断层发育而来。F2 断层各层的断距最大值点位于断层的北侧,由深至浅,断距最大值点逐渐向南迁移。各层的最大断距值先由Amal 组顶部的306 ms 升至Darfur 群顶部的356 ms 与Bentiu 组顶部的350 ms,之后逐渐降低,在AG2 段顶部降为180 ms,该断层的最大值位于Darfur 群顶,推测该断层开始活动时间较晚,可能是从Amal 组沉积期开始活动的。另外本三维地震未近覆盖F2 断层南段,故在图7c 中F2 断层北段断距发生突然减小。
总而言之,中央断裂带的3 条主干断裂的断距最大值均未位于本层的中间位置,且平面上均发现有断距的突然变化,这表明3 条主干断裂均是由多个小断层连接而来。其中F1 断层是由2 个小断层连接而来,F3 断层是由3 个小断层连接而来,F2 断层是由3 个小断层连接而来。
根据之前研究所得出的中央断裂带主干断裂的分段性生长过程,分别在每个小断层的断层面上选择相应的剖面(剖面位置具体见图7),定量研究各个小断层的生长过程,并利用最大断距相减法这一断距回剥技术恢复整个断裂带的形成演化。
目前古断距恢复主要有两种方法:垂直断距相减法(Chapman and Meneilly,1991;Childs et al.,1993)、最大断距相减法(Rowan et al.,1998).垂直断距相减法是指沿断层延伸方向从下部层位断距减去其上部层位相对应测线位置的断距,该法仅适用于“位移累积—长度固定”的断层生长模式,使用范围受限。最大断距相减法是指沿断层延伸方向从下部层位断距分别减去上部层位各断层段相应的最大断距。对于构造成因断裂,断层分段生长过程中最大位移与延伸长度呈线性递增(Watterson,1986;Walsh et al.,1988;Cowie et al.,1992;Xu et al.,2004),故最大断距相减法更能真实反映断层分段生长演化历史。
剖面A 和剖面A('图7a)分别过组成F1 断层的两个小断层,其断距随层位变化的特征可代表这两个小断层在不同沉积时期的演化历史。这两个剖面的断距(图8a)均在Bentiu 组顶部断距达到最大值,分别为396 ms 与244 ms,表明组成F1 断层的两个小断层A 与A'在Bentiu 组顶至Darfur 群顶沉积期间(即Darfur 群沉积期)开始活动。剖面B、B'与B”(图7b)分别过组成F3 断层的3 个小断层,这3 个剖面的断距(图8b)也均在Bentiu 组顶部达到最大值,分别为124 ms、171 ms 与266 ms,表明组成F3 断层的3 个小断层也在Darfur 群沉积期开始活动。同理剖面C、C'与C”(图7b)分别过组成F2 断层的3 个小断层。F2 断层的3 个剖面(图8c)较为复杂,其中剖面C 的断距在Bentiu 组顶部达到最大值,约为180 ms,剖面C'的断距在AG 组顶部达到最大值,约为103 ms,剖面C”的断距在Darfur 群顶部达到最大值,约为362 ms,这表明这3 个小断层分别在Darfur 群沉积期、Bentiu 组沉积期与Amal 组沉积期开始活动。
图8 中央断裂带主干断裂断距随深度变化图(剖面位置见图7)Fig.8 Vertical throw profiles of main faults in the central fault zone(profile locations are shown in Fig.7)
同时对比各时期的南北部主干断裂的断距可知,南部主干断裂(即F1 断层)断距较大,活动性较强。比如在Bentiu 组顶,F1 断层的平均断距约320 ms,远大于F3 的187 ms与 F2 的 204 ms。F1、F3 与 F2 断层的断距最大值分别为 396 ms、266 ms 及 362 ms,且与对应断层的其他剖面断距最大值相差较大,说明每个主干断层的局部沉积中心均较稳定,沿着上述断距最大值分布,该规律也可在图7 中的断层面断距平面图中观察到。
基于之前研究所得到的典型剖面资料和各地质时期的沉积时间(张光亚等,2019),利用最大断距相减法这一断层回剥技术,可得到组成中央断裂带各主干断裂的小断层在各个地质时期的断距变化速率统计图,借此可对这些小断层的形成演化过程进行定量研究。
纵向对比同一剖面的不同时间的断距变化速率值(图9),可以发现第一期裂陷时断层活动性最弱,仅有C'断层活动,断距变化速率也仅为0.2 ms/Ma,第二期裂陷期断层活动性较强,3个主干断裂的小断层均开始强烈活动,断距变化速率平均值可达3.9 ms/Ma,其中以F1 断层的南侧小断层A 为甚,断距变化速率达到了8.4 ms/Ma,之后第三期裂陷时断层活动性快速降低,断距变化速率平均值仅为2.1 ms/Ma,甚至断层B 此时的断距变化速率仅有0.2 ms/Ma。总体而言,各个小断层的活动强度在3 期裂陷作用中表现为“极弱—最强—较弱”的特征。
图9 中央断裂带各构造期断距变化速率统计图Fig.9 Statistical chart of throw accumulation rate of the central fault zone
第二期裂陷时F1 断层的小断层A 活动性最强,其位于中央断裂带的南侧,断距变化速率达到了8.4 ms/Ma,第三期裂陷时,F3 断层的小断层C”活动性最强,其位于中央断裂带的北侧,断距变化速率达到了5.9 ms/Ma。由此可见在中央断裂带内伸展作用在平面上表现并不均衡,从第二期裂陷到第三期裂陷伸展裂陷中心发生了向北的快速迁移。
总之,中央断裂带各主干断裂主要从第二期裂陷时开始活动,并在这两期裂陷作用中主干断裂活动强度表现为“由强转弱”的突变特征,同时研究区内伸展作用并不均衡,伸展中心发生了向北的快速迁移。
(1)Fula 凹陷中央断裂带的南部主干断裂F1 与北部主干断裂F3 的几何关系为背向倾斜,位移变换方式为缓冲式,中部地区以堑垒式结构向东、西两侧过渡,属于背向叠置型变换构造。
(2)Fula 凹陷中央断裂带的主干断裂均是由多条数目不等的小断层连接而成,其中F1、F3 与F2 断层分别由2、3 与3 个小断层首尾相接而成。
(3)Fula 凹陷中央断裂带的3 条主干断裂均在第二期裂陷时开始活动,并在这两期裂陷作用中主干断裂活动强度表现为“由强转弱”的突变特征,同时研究区内伸展作用并不均衡,伸展中心发生了向北的快速迁移。
致 谢在论文写作过程中,参考了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非洲研究所的部分研究成果,并得到了刘爱香、客伟利、邹荃、史艳丽等专家的热忱帮助,在此表示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