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海奔,黄淑燕
(福建林业职业技术学院,福建 南平 353000)
2023年1月,《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做好2023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强调要大力发展面向乡村振兴的职业教育,深化产教融合和校企合作,为职业教育助力乡村振兴指明了方向。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明确提出“十四五”将持续推动搭建提升林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的长效机制,打造新时代林草职业教育“工匠之师”。林草职业教育对推动乡村振兴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但查阅文献发现当前林草职业教育如何助力乡村振兴发展的理论与实践研究仍较为缺乏。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扎实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2022年,教育部发布的《中国职业教育发展白皮书》指出职业学校百分之七十以上的学生来源于农村。乡村振兴发展需要技术技能人才的支撑,同时技术技能人才的培养离不开职业教育。职业教育作为乡村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主要阵地,其人才培养会直接影响到乡村的发展[1]。但当前很多乡村地区受到人文、经济、环境等限制,导致技术技能人才缺失,无法“留人”“用人”。
乡村振兴战略和美丽中国建设为新时代林草职业教育赋予了新的内涵和定位,高职院校林草类专业具有较强的技术性,在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方面可以发挥举足轻重的作用。林草职业教育应充分发挥自身发展特色与优势,着重培养一批乡村发展需要的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高素质林草技术技能人才,持续服务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建设,为乡村振兴持续赋能,源源不断注入新的生机与活力。
通过调研,发现当前大多数职业院校大学生不愿去了解传统农业和农村,对于“生态农业”“绿色农业”“田园综合体”等新兴农业农村概念也较为模糊[2]。虽然职业教育的生源很多来自农村,但返乡就业、从事林草行业的意愿仍较弱。大学生“学农”但不“爱农”,缺乏乡村文化自信,对于服务乡村、服务农林业、服务农民的意识也较为欠缺。
目前很多乡村地区的基础生活设施、医疗教育、文化休闲等领域发展较滞后,就业环境较艰苦,导致大学生认为乡村落后、封闭。在校园的学习生活已经让大学生逐渐适应便捷的生活环境,不愿返乡“吃苦”,忽视了中华民族艰苦奋斗的优良精神实质。同时,乡村专业技术人才持续流失,带来乡村“空心化”及人才“空壳化”,技术人才“招不来”“下不去”“留不住”“用不好”等现象成为常态。
乡土社会是涉林、涉农教育的逻辑地点,农林教育与乡村社会会形成交互的关系[3]。人才培养是林草职业教育的关键,在培养定位上要把握好学什么、怎么学、学后用的方向,有清晰的人才培养定位才会促进大学生的学业和职业发展,但部分高职院校在职业教育人才培养上更多面向城市需要,容易忽视乡村需求[4],进而导致乡村人才输入减少。
当前农村地区的产业发展日新月异,林草职业院校在专业设置上存在滞后性,难以形成具有竞争力的特色专业群,已逐渐不能满足乡村林草行业发展需要。部分专业与行业实际脱节,导致部分学生毕业即失业,所学专业无用武之地。因乡村发展的多维度性,当前林草职业教育的专业设置无法满足日益变化的实际需求,需完善专业发展机制,促进林草职业教育与新时代乡村多元化发展相结合[5]。
职业教育是培养技术技能人才的重要途径,林草类专业具有较强的实践性,不仅需要掌握基础理论知识,还需要深入乡村、深入林业基层开展调查研究、技能实践,不断提升专业技术能力。
许多林草类职业院校注重在校园环境里开展理论和实践学习,专业实践教育体系不够完善,缺少与实际应用场所相联系的实践机会,例如基层林场、苗圃基地等。学生在理论课堂上虽学习了一些实践知识,但并没有亲身参与实践,无法将理论与实践有机融合,学到的知识在技能比赛中局限于固定区域、内容、场所,在业务能力的拓展上缺乏开放性与多元性。
林草职业教育作为为乡村振兴发展输入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教育体系,需坚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围绕乡村振兴战略,建立新农科价值导向,加强思想价值引领。通过组织乡村振兴主题教育班会、林草主题教育活动、“三农”专业讲座等活动传播“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将乡村文化、红色文化融入思想政治教育,促进学生思维方式转变。同时,可在乡村建立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红色文化教育基地,开展各类传统文化学习教育活动。以立德树人为根本,引导学生参与乡村文化研学,扎根新农村展开调研,感受乡村发展新变化,厚植家国情怀。
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思想价值引领,营造学农爱农、强农兴农氛围,持续增强涉林专业学生的专业认同度与幸福感,培养扎根乡村基层的心态,树立为乡村振兴事业奋斗终生的职业目标。将乡村文化自信植入学生内心,引导学生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建功立业。
结合当前产业与乡村发展需求,开设符合乡村振兴发展与产业需求的专业,其课程与实践安排与岗位相匹配,探索构建林草职业教育实践育人体系。以学校、企业、乡村基地为主体,深入研究人才培养规律,坚持以“做”为中心,教师在“做”中教、学生在“做”中学,坚持工学结合、知行合一。建立课程学习、企业实习、技能竞赛、乡村实践相融合的人才培养体系,打造具有林草类专业特色的理实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同时,根据职业院校发展定位与林草职业特色,积极推进学校与企业、乡村深度合作与全面互动,进行“一校一模式”实时调整及优化,以适应乡村振兴发展与乡村产业体系构建。
在产教融合方面,让企业、乡村“能手”参与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专业实训方案、专业课程方案等的制定,让企业高级工程师、高级技师等参与专业课讲授与实训指导,共享企业人才与技术资源。打造“双主体”协同育人体系,共建“第二课堂”,让人才培养能够适应社会、乡村的实际需要。在产业需求对接方面,通过引入“企业工作室”“技工实训室”,让林草类企业入驻学校、林草类专业学生入驻乡村,开展学校与企业、学校与乡村相关工作。在课程中还可将企业工作案例、乡村建设经验拆解为任务情境融入专业教学,指导学生在课堂中完成社会实践。
根据2021年《中国林业和草原统计年鉴》公布的相关数据,在林草类职业教育专业设置上以林业技术、园林技术两大专业为主,在校人数平均保持在1.1万人和4.5万人左右。因此,在专业群建设上,以林业技术、园林技术两大专业为中心,结合新时代乡村特色产业发展目标、产业需求,融入物联网、大数据、建筑与规划、电子商务、乡村艺术、乡土美学等,将生态保护、基础建设、园林绿化有机融合,推进林草职业教育现代化、信息化,使专业链与产业链深度融合,探索构建林草职业教育特色专业群。
依托专业群开设理论知识丰富、专业技术强、内容涵盖面广的专业课程,通过专业群内课程学分互认、自主选修等方式展开多维度、全方位学习,持续优化调整专业群的课程与人才培养方案,以增强学生专业基础能力,丰富学生服务乡村的专业技术储备,使学生逐渐发展成为适应乡村需求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以精准服务现代农业和农村发展,推动专业建设与乡村振兴共同发展。
打造企、校、村一体化实践协同联动模式,结合信息化教育技术开设技能应用平台,实现资源汇集、产学研协同创新。与企业合作,联合乡村搭建智能乡建工作坊、生态园艺苗圃产业园、林场实践中心等,共建各类乡村产业综合实训基地、乡村产业学院、乡村振兴学院,打造具有乡村特性的“教学做”一体化应用新平台,创新产教育人载体。学生在修完基础专业理论后可直接参与企业、乡村项目实践,由企业高技术人才、乡村能手结合校内专任老师组成理论加实践导师团队,指导学生参与实践全过程。工作坊、实践技术平台的学习成果与专业课程成绩互认互通,培养学生服务乡村发展的专业实践能力,增强与乡村、企业的连接性,形成理论与实践一体化培养的新机制。
同时,通过实践技术平台为乡村提供专业技术指导、课程培训、党团建设等服务,满足乡村涉农涉林人群的技能提升需求,促进高职院校科技成果推广落地,为乡村振兴提供坚实的技术支撑。
以传统乡村为基础,深入挖掘村落传统文化与地域文化。以“一师一班一村一品”为载体,采取田间课堂、定向培养、专项培训、技术服务等多种方式“送技下乡”“送策入户”。联合村落开展“一村一景”“一村一品”“一村一花园”村落基础建设,美化村容村貌,修复乡村生态系统,打造独具特色的景观品牌。通过实施空间(课程)命题—村落与企业方案遴选—施工可行性分析—项目空间落地—后期维护的竞赛实操模式,持续强化林草专业学生实践能力。
同时,建立特色乡村宣传模式,开设林草职业教育成果展示空间。将学校各类文化艺术活动成果送进乡村,打造高品质“网红村”新地标,开发乡村特色旅游,丰富乡村基础生活,带动乡村文化和经济发展。
生态文明建设和美丽中国建设为新时代林草职业教育赋予了新的内涵和定位,林草职业教育应持续发挥自身优势,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为乡村输送具备学农爱农、强农兴农情怀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为乡村振兴注入源源不断的生机与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