耿文燕,姚 越
(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河南 郑州 451460)
2017年,《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中首次在国家政策层面提出鼓励职业院校设立产业学院。2019年,国家“双高计划”建设明确提出高职院校要吸引企业联合建设产业学院。2020年,教育部和工信部印发《现代产业学院建设指南(试行)》,进一步为产业学院的规划建设和运行模式提供指南。在省域层面,山东、河南等省份也相继出台了产业学院的推进指导意见,并开展省级示范性产业学院的立项建设。在此背景下,各高职院校纷纷成立产业学院,作为推进校企合作及产教融合的重要平台和载体。由于产业学院特有的多元主体属性、不同于传统的办学模式,其首要问题是如何构建适应产业学院的建设运营管理机制,才能实现自身良性发展和培养产业人才的初衷。
建立科学有效的产业学院管理机制,厘清其本质内涵是逻辑起点。而产业学院的内涵逻辑需要从产业需求、职教需求两个维度进行分析。
现代化的产业链是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而掌握核心技术的企业在产业链中占据主导地位,在地理上以产业园区为载体和形式,对外产生产业集聚和虹吸特点。从企业视角看,吸引企业和产业在区域中扎根发展的因素包括政策环境、技术环境、地区环境、人才环境等[1]。且区域中产业需求的人才质量、人才密度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企业的运营成本和发展潜力。产业学院是面向产业的集人才培养培训、技术创新积累于一体的重要产教融合载体,是区域产业集群的重要服务支撑,只有做到了扎根区域、服务产业才是产业学院的立足之本和发展之要。
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即推动职业教育培养的人才链与产业链深度融合,支撑并促进产业的发展,体现在教育教学形式和内容上为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三个对接”。产业学院定位突出企业这一教育主体,根据企业的需求量身打造定制化的职教服务是其主要产出内容,在形式上则采用订单班、冠名班、学徒制班等产业特色鲜明的培养模式。在开展学历教育的同时,职业教育育训并举为企业在职职工和社会人员提供技能培训也是其重要使命[2]。因此,在促进产教融合校企双元育人的职教改革中,产业学院承担着先行示范、积极探索职教新模式、新路径的历史使命。
国内对于产教融合的职教办学模式开展了多方面探索和实践,在学术研究层面,以产业学院为研究主题的文献逐渐增多,将产业学院作为一个组织对其内在要素、机理、功能、运行等展开探索,产业学院作为多元主体合作、多元利益共建共享的实体组织,注定了其运行方式复杂多样。目前,产业学院如何定位、如何运行、如何评价,在我国仍然是一项具有挑战性的课题。在实践层面我国高职产业学院可以分为以二级产业学院为典型的“小混合”模式和以全产业学校为典型的“大混合”模式,又可对其细分为公立民办型、公有民营型、民办公助型、“部分混合”型。无论哪种模式,面临的首要阻力是合作企业的参与意愿问题。尽管国家和地方相继出台了产教融合型企业的建设培育政策,从财政、税收、土地等方面给予了优惠,但对需要投入各项资本的企业来说,思想观念、产权问题、短期盈利、经营风险等难题使其合作意愿不强,而欠缺企业主动投入的短板使得很多产业学院 “一头热”“两张皮”的痼疾仍然存在,在运营体制和管理机制中仍然以校方二级学院为主,进而缺乏“自我造血”和营利机制,无法将产业学院的优势转化为优质的教育驱动力。
产业学院作为多元主体合作、多元利益共建的实体组织,产权结构具有多元化的特点。混合所有制的产业学院具有典型的经济属性,其基本特性包含了产权、交易、成本、资源配置及市场化运作等,制度经济学认为制度是经济绩效的决定性因素,而产权制度则是影响经济组织效率和公平的根本问题。因此,明晰产权结构是产业学院建设和发展的关键所在,尤其对于公办高职院校举办产业学院,不仅有公有资本的投入,也有产业资本、社会资本的融入,有的还有外资、私有等资本的加入。不同的资本在产业学院中的价值取向也大有差别,企业资本要求规避投资风险,实现资本保值增值,教育资本的目的则是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提高教育教学效益。依据产业学院中校企互利合作、谋求共赢的原则,明晰产业学院多元办学主体的产权结构,对企业来说保障了资本的权利和效益,对院校来说实现育人质量的提升,同时也保护国有资产产权,解决后顾之忧,从而解决了营利性与公益性之间的矛盾。
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看,产业学院是由利益相关主体(核心为学校和企业)共同组建的利益共同体,具有营利的内生诉求,同时也具有市场化运作的特点。产业学院多元投入的属性决定了其必须满足以持股份额进行利益分配的诉求。我国高职院校多数为公办院校,办学资金多为财政拨款,缺乏市场化办学经验和模式,与企业相比校方在产业学院的营利诉求上往往缺乏市场意识、主动意识,这也是职业院校校企合作不长久、不深入的问题之一[3]。但产业学院仍然是以公益的教育属性为先,不能完全按照市场模式进行利益分配,合理的资本收益分配制度在保证教育公益性的前提下,给予社会资本合理的利润和收益,这是保障产业学院长久发展的良性动力机制。因此,产业学院的利益分配应综合考虑各方的利益和诉求,遵循积累与分配并重的原则,以股权、现金、红利等多种方式进行利益分配。
产业学院的治理一般施行校企理事会领导、院长负责制的模式,理事会由参与各主体的负责人组成,对内调节各主体的利益分配、资源互补形成合力,对外担负着实现教育服务的公共价值和社会公共利益最大化的重任。现代化的产业学院治理结构和运行机制应当以利益融合、技术融合、资源融合、人员融合、制度融合为实施路径[4],实现校企共赢目标,研究解决好资产产权处置、收益分配、交易流通、资本退出的问题,通过多元共治实现战略协作与统筹服务,构建决策、执行、监督三大权力制衡的新型治理结构,构建质量评价多元化、反馈渠道立体化的办学保障制度,充分发挥市场在产业学院发展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建立和完善产业学院市场化运行机制,形成现代化治理体系。同时,产业学院是一种新的职业教育组织形态,是市场与教育深度融合具体形式的表现,资源共享、互惠共赢是产业学院的基本目标,而招生的不确定、运行成本的不可控、契约的不完全是产业学院运行过程中不可避免的问题,只有不断完善产业学院独立运行机制、“自我造血”机制、监督评价机制等自我完善与发展机制,才能使产业学院保证持久的活力,实现可持续发展[5]。
推动产业学院建设是高职院校破解校企合作难题的有效模式和重要路径,而首要问题是在机制上厘清各办学主体的责权利关系,建立良性的可持续发展体制机制,使产业学院成为一种长久的、各界广泛认可的产教融合载体。而产业学院发展过程中还存在着政策文件不明确、实体化运作难度大、双元育人模式落地难等问题,还需政校企社多方发力、汇聚资源,共同努力将产业学院建设成互惠共赢的产教融合共同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