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紫钰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要加快建设农业强国,这一战略部署为新时代新征程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明确了主攻方向。在2022年12月23至24日举行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又作出了“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重要论述,并提出了建设农业强国的具体路径。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建设农业强国的重要论述围绕“建设什么样的农业强国、为什么要建设农业强国及如何建设农业强国”的逻辑理路,形成了具有丰富内涵和严密逻辑的理论体系,对于新时代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步伐具有重要意义。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建设农业强国重要论述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农业思想,传承和借鉴了中国传统“重农”思想,有着科学的理论支撑。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农业思想,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建设农业强国重要论述的理论根基。习近平在青年时期阅读了大量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原著书籍,并运用其中的理论指导实践。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提出,食物的生产是直接生产者的生存和一切生产的首要条件。[1]因此,直接生产食物的农业在生产中至为关键。马克思认为农业劳动是一切剩余劳动的基础,其对于农业地位的肯定揭示了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地位。此外,马克思还多次论述了农业的经营方式,提倡将一切现代方法应用于农业耕作中,并提出要消除城乡差别,在城乡相互促进、相互融合的基础上实现社会全体成员的全面发展。列宁将农业的发展作为整个国家国民经济发展的根本问题,并把农业视为俄国经济的基础产业,其提出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新经济政策是对农业发展的重要关切,强调了农业在国家正常运转中的重要作用。斯大林将农业看作工业生产中重要的物质资源,以集体农庄作为农村社会主义改造的杠杆,[2]力求改变苏联农业生产上的被动局面。总的来说,马克思主义的经典作家在理论中明确了农业的基础地位,并提出了相应的农业建设方案,是习近平关于建设农业强国重要论述的理论依据。
习近平关于建设农业强国的重要论述根植于中国传统的农业思想。习近平总书记在2013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就引用了一句经典农业名言——“洪范八政,食为政首”。[3]农业在中国古代国民经济中起着决定性作用,中华民族早在几千年前就意识到了强农的重要性,并将农业作为国家兴旺发展的根本。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地位使得决策者长期推行“劝课农桑”的惠农政策,国家政策导向均向农业生产倾斜。统治者对农业的重视确立了农业及农民较高的社会地位,深刻影响了整个国家几千年来的价值观念。中国古代的农业思想还蕴藏着“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智慧,如习近平在《论全面坚持深化改革》中引用的“竭泽而渔,岂不获得,而明年无鱼”,[4]表达了人类在利用自然资源的同时保护生态平衡的重要性,对于如今的农业强国建设具有重要启发。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在重要场合引用中国古代关于农业的经典名言,如“民不贱农,则国安不殆”[5]、“农,天下之大业也”[6]、“民伤则离散,农伤则国贫”[7]、“务农重本,国之大纲”[8]等。这些经典的农业名言诠释了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价值准则、道德观念与精神追求,表明了习近平关于建设农业强国的重要论述蕴藏着深厚的传统文化底蕴。
习近平关于建设农业强国的重要论述蕴藏了中国5000年农耕文明的历史经验,承继于中国共产党百年农业建设的经验探索,滋养于习近平个人在各个行政层级探索农业建设的生动实践。
中国古代以农业经济为基础,延续千年的农业建设形成了经验丰富的治理政策,取得了世界少有的瞩目成就,对于解决今天的农业问题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从原始社会起,历朝历代的统治者都将农业作为国家发展的根本,并出台了相关政策以调节土地制度、生产关系,确保农业生产与生活的正常进行。早在夏朝,就开展了以大禹治水为代表的治洪工程来保障农业生产。奴隶社会虽然实行国有化土地制,但国家仍将土地分配给各公社以调动农业生产的积极性。封建社会时期,随着对农业建设的不断探索,国家的土地政策与治理措施也在磨合中得到发展,每个朝代都对土地占有制度和土地占有形式进行了不断的探索,出台相关促进生产的惠民政策。国家通过减轻赋税、分发土地、兴修水利、灾难救济的方式鼓励农业生产,对于农业发展及社会稳定起到了重要作用。由此可见,由于小农经济的抵抗风险能力较弱,国家政策对于农业发展的稳定起着重要作用。特别是在遇到自然灾害时,政府的赈灾政策与救助措施甚至决定着小农家庭的生存发展。农业古国的悠久历史造就了中国自给自足的传统经营模式,积淀了中华民族独特的农耕文明,为习近平关于建设农业强国的重要论述提供了丰富历史经验。
中国共产党一直将推动农业发展作为重要任务,并连续20年将农业问题写入中央一号文件中。党在领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中,积累了农业建设的宝贵经验,并始终将农业放在发展全局的重要位置。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为了改善农民的生产生活,在农村开展了打土豪、分田地的土地革命,加强了党与人民的血肉联系。在抗日战争时期,面对经济封锁,党认识到“吃饭是第一个问题”,[9]在陕甘宁边区开展了轰轰烈烈的大生产运动,推进了边区农业及手工业的发展。在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时期,中国共产党开始从治国理政的全局视角思考农业建设问题,农业作为基础产业被提高到事关国计民生的战略高度。毛泽东曾指出,加强农业是全党长期的首要任务。[10]周恩来在第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将“现代农业”建设排在“四个现代化”建设的首位。在改革开放时期,我国经济进入了工业化、城镇化和市场化快速发展时代,新的历史条件催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三农”思想。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公报中特别提出要“集中主要精力把农业尽快搞上去”,[11]在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农业取得飞速进展。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加强和改善对农业发展的领导,农业发展取得了历史性成就。总的来说,党的农业建设经验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创新,习近平关于建设农业强国重要论述是对中国共产党历代领导集体农业建设智慧的传承与发展。
习近平关于建设农业强国重要论述的形成离不开其个人的成长经历。“我们这代人或多或少都有吃不饱、饿肚子的经历”。[12]习近平青年时期曾在梁家河插队,做了六七年的农民,亲身经历原始艰苦的农业生产生活。在他撰写的回忆文章中,习近平深情地将自己称为“黄土地的儿子”。梁家河的生活工作经历使得他对农业发展和农村建设有了真实的了解并建立了深厚的感情。在河北正定工作时,习近平看到改革开放后正定农业发展遇到的困境,以“半城郊型”模式改革农业发展方式,创造了“利城富乡”的经济格局。为实现福建农业的现代化发展,习近平创新了“科技特派员”科级干部交流制度,在取得良好实践效果后在全国推广开来。习近平对农业发展状况的研究不仅停留在实践上,在题为《努力创新农村工作机制——福建省南平市选派干部的调查与思考》的文章中,习近平对当时福建农业发展的现状及问题进行了深度总结及更深层次的思考。2002年,习近平调任工业强省浙江,看到浙江工业和农业发展极不平衡的状况,在浙江实行“三位一体”的农村经济改革,这项改革措施还在2017年的中央一号文件中被推广到全国。可见,习近平在工作中始终不忘农业农村的发展,在不同时间、不同场合都多次强调了农业的重要性。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当前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应当看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不能忽略农业发展。习近平关于建设农业强国重要论述,正是在积极回应新时代农业发展的内在要求中形成的,汇聚了由下至上、由内及外的广阔视野,有着强烈的现实意义。
建设农业强国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相较于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所提出的十二个方面的“强国”,党的二十大报告中特别增加了农业强国,从中足以看出农业强国在我国未来发展规划中的特殊性与重要性。农业关乎广大人民群众的饭碗,是国家发展的根基。农业生产力的提高为第二、第三产业的运转提供了更为丰富的剩余生产力,是整个国家运转的基础。党和国家高度重视“三农”问题,我国的农业取得了突破性发展,粮食总产量连续增长,农产品质量得到提高,农业现代化程度不断提高。但面对新一轮的科技革命及产业革命,相较于工业化、信息化等发展较快的产业来说,我国农业存在着大而不强、多而少优的长期问题,农业强国的建设仍然任重道远。然而,农业发展中虽然存在问题,但也蕴藏着带动内需和消费的新机。“把战略基点放在扩大内需上,农村有巨大空间,可以大有作为”,[13]建设农业强国能够从内部扩大循环空间,助力构建新发展格局,为国家经济带来长久的发展空间。因此,要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就不能脱离农业这个重要部分。在当前的历史节点上,建设农业强国的基础更为坚实,为解决农业发展中的“卡脖子”难题、补齐农业发展中的“短板”提供了新的机遇。建设农业强国既有其紧迫性,又有着不可错失的时代新机。
农业发展的强弱是在比较中得出的,必须将自身置于世界范围内进行比较,才能得出结论和判断。在国际竞争市场中,哪个国家农业发展更快,哪个国家就能占有更多的市场份额,从而在国际竞争中获得更多优势。从增收的经济视角出发,出口产品给农民带来的增收幅度要比初级农产品生产大得多,提高国际竞争力对于增加农民收入十分有益。但国际市场更加追求“高质量”农产品,各国对于农产品的进口标准也在不断提升。我国如今大国小农的生产现状难以有效满足国际市场对产品质量、种类、数量的高要求。要在国际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必须通过提高自身农产品质量才能应对风险。各国在动植物检疫、技术壁垒、进出口限制上实行的边境保护政策倒逼着我国农业发展的现代化改革。中国农产品要进入国际市场,国际上的农产品同样涌入了开放的中国。进口农产品挤占了本土农产品的市场空间,带动了国内农业市场的变化。农产品价格的起伏往往是牵一发而动全身,农产品价格冲击为农业安全稳定带来了挑战。只有提高农产品的自身竞争力,使国内循环和国际循环相互促进,才能更好地规避风险。尤其是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建设农业强国,提高农产品质量,完善农业产业链,是提高我国在农产品市场上的定价权,是增强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和风险应对能力,在国际市场中占据比较优势的必然之义。
保障粮食安全是加快建设农业强国的重要内容,这是基于对国际国内形势的科学研判得出的。“大国之大,也有大国之重”。[14]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在重要场合和会议讲话中提到要坚决守住18亿亩耕地红线,并将粮食安全作为农业发展中的重中之重。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引用了中国古代越王勾践对吴国进行粮食制衡的案例,阐述了粮食对于国家安全的重要意义。当前,国际局势风云变幻,俄罗斯与乌克兰作为世界主要的粮食出口国家出现冲突,加剧了国际粮食生态的不确定性和不稳定性。粮食处于大国博弈的关键位置,粮食安全不仅仅是经济问题,更是影响到国家稳定的政治问题。面对百年未有之变局,保障粮食安全才能在应对一切风浪中掌握主动权。虽然我国粮食产量多年稳中向好,不仅实现了14亿人口大国的粮食自给自足,更在粮食领域遇到风险挑战时,为保障世界粮食安全作出了贡献。然而面对我国庞大的人口基数,仍要以未雨绸缪的战略思维加快建设农业强国,将粮食安全作为首要任务。除此之外,我国农业进口存在着进口种类多、进口数量大,且进口来源地较为集中的问题。确保粮食安全,不仅要着眼平时,还要提升应急保供能力,系统梳理生产、加工、流通、储备、贸易等方面可能存在的风险点。[15]全面了解农业发展存在的风险并对其精准施策,必须在保证底线的同时实施稳中求进的科学举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