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牧遥
2022年10月1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上提出,“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1]纵观中国现代化的历史进程,文化建设与现代化事业同向共行:繁荣发展社会主义现代文化、建成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是文化建设的内在要求与发展目标;文化的现代化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要一环,是现代化发展的思想动能与评判标准。本文意在回答“文化发展道路通向何方”“如何走好文化发展道路”的时代之问,在中国式现代化的框架内寻找理论依据与现实支撑。
二十大报告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2]是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开辟的现代化新道路,代表全人类自由全面发展的未来趋势。在文明层面,中国式现代化强调物质与精神文明相协调,追求物质富足、精神富有的均衡发展。其核心价值就在于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创造社会精神财富,丰富人民精神世界,最终实现思想解放和人的全面自由发展。文化现代化进程主要包含两方面,一是对传统文化的继承与扬弃,二是现代文化的交流与创新,其中交织着“古今”“中外”“新旧”等矛盾冲突。中国式现代化文化发展道路的意蕴随着新的实践而不断丰富。
二十大报告中以“推进文化自信自强 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作为文化建设新主题。“文化自觉——文化自信——文化自强”的话语演进,其背后是正确觉知民族文化、坚定理想信念、明确发展道路的发展历程,彰显了党对于文化发展规律的深刻认识。一方面,文化自信源于中华民族的精神底色,离不开优秀传统文化的蕴养。中华民族五千年文化源远流长、绵延至今,塑造着人民群众的思维方式、价值取向、道德习俗、审美意趣等。强大的文化自信正是根植于此,并为文化现代化奠定深厚思想基础。另一方面,随着新时代社会主义文化事业繁荣发展,中国文化软实力逐步提升,中华文化屹立于世界之林,文化的民族性与世界性激荡交融。面对“东方与西方”“中国与世界”的抉择,寻求交流互鉴,文化自信自强成为建设具有国际影响力文化强国的题中应有之义。
从文化管理到文化治理,中国式现代化文化发展道路具体体现为文化治理体系建设与治理能力提升。文化治理统筹政府、市场、社会等多元主体,明确责任划分,构建系统格局,调动国家、政党、政府、社会乃至个人的积极性,实现控制型管理范型向共享性赋能治理格局的转变。从微观角度而言,文化治理的现代化涵盖文化制度、文化结构、文化产业、文化观念等内容。而从宏观来看,文化治理蕴含着系统性思维。二十大报告要求“推动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协调发展”,[3]统筹兼顾,把文化治理现代化与政治、经济、社会等领域紧密联系,致力于在现代治理体系中激发文化内生动力。
从文化传承到文化创新,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为中国式现代化文化发展道路提供根本动力。任何一种文化的现代化都必须建立在文化传承的基础之上,正如马克思所说,人们创造历史是“从过去承继下来的条件下创造”。[4]无论是历时性演进还是共时性延扩,都应当立足于对过往文化的批判性继承。同时,应当辩证地把握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的特性与共性,守正创新,让文化在变迁中实现现代化意义上的重塑,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
中国式现代化战略背景下的文化建设,正确处理了“传统与现代”“民族与世界”等关系,以文化自信自强为核心,以文化治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为内容,不断推进本民族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走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文化之路。
“道路问题是最根本的问题。”[5]在“中国之治”背景下,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发展道路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文化观,是凝聚思想共识、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文化强国的关键。
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强调,“统治阶级的思想在每一时代都是占统治地位的思想。这就是说,一个阶级是社会上占统治地位的物质力量,同时也是社会上占统治地位的精神力量。”[6]这意味着,文化作为观念的上层建筑,受到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这一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制约。因此,中国式文化现代化,既是建立在经济基础上、符合客观规律的发展,又是维护党的领导和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途径,具有鲜明的民族性和阶级性。在新的历史阶段,中国式现代化文化发展道路,在纵向上顺应了立足传统、回归现实、指向未来的历史趋势,在横向上拓宽了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价值意蕴,开辟了马克思主义文化发展的新境界。
中国式现代化涵盖了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各项事业,指向中国社会发展道路的整体。而文化作为该系统内部的关键要素,代表了中国式现代化在文化领域的前进方向。其一,一个国家的现代化离不开先进思想的引领,思想解放是精神世界和物质世界现代化的前提。其二,“一个民族的复兴需要强大的物质力量,也需要强大的精神力量”。[7]无论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还是新时代引领中国人民踔厉奋发、勇毅前行的伟大建党精神,都是实现中华民族复兴的强大内生力量,为实现经济、政治等全领域多层次的现代化提供价值引领。其三,文化的现代化水平在一定程度上代表着社会现代化整体发展质量,是评判现代化发展充分性、平衡性的重要指标。新时代中国社会主要矛盾要求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方面的多元需求,这对于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意义深远。
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意义就在于凝心铸魂,而文化现代化的本质正是人的现代化,两者的价值归宿都是实现人的解放与自由发展。中国共产党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二十大报告反复提到“以人民为中心”“坚持人民至上”“站稳人民立场”,这一基本精神贯穿于社会主义文化事业之中。走好中国式现代化文化发展道路,就要从思想上发动全国人民投身现代化实践,使人民群众的精神力量不断转化为改造世界的物质力量。
一个民族精神世界的高度,是这个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凝聚力的集中体现。针对两个大局,提升文化软实力、建设文化强国具有无可替代的战略性地位。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下,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是实现中华民族文化复兴使命的必然选择,中国式现代化构建了民族文化复兴的新叙事。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一个国家的精神文明水平深刻影响其话语权和竞争力。文化现代化成为中国维护国家文化主权与保障文化利益的重要手段。要实现历史性跨越、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就必须高举马克思主义旗帜,毫不动摇地坚持中国式现代化文化发展道路,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强大的内生动力。
二十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提纲挈领地阐述了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指明了社会主义各项事业现代化的发展方向,在实践层面回答了文化现代化的道路问题。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关键在党。中国共产党是文化现代化的主导力量,党的领导是文化现代化的根本保证。只有巩固无产阶级文化领导权,才能确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始终沿着正确的道路前进。
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之日起,就肩负着在精神层面领导广大人民群众的历史使命。推进文化现代化,必须将坚定拥护“两个确立”转化为“两个维护”自觉行动,内外兼修,相辅相成,引导全国人民紧紧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投身繁荣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具体实践。
对内要增强党的组织力量。通过全面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加强阵地建设和管理,认真贯彻主管主办和属地管理原则,注意区分三类问题,发扬斗争精神,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强化文化工作者的媒介素养和理论素养,推进理想信念教育常态化制度化,提升防范风险意识,锻造一支有修养、有素质、有能力的领导干部队伍。
对外要维护文化建设统一战线。各级党委承载着领导同级人大、政府、政协、法院、检察院、人民团体、企事业单位等推进文化现代化的使命。要在实践中构建起统一领导、齐抓共管、分工负责的文化工作格局,扩大文化现代化主体参与的范围、层次,统筹文化资源配置与要素管理,实现集中领导与系统部署的高效统一,不断提升党在全社会推进文化现代化的号召力、战斗力。
一场复杂持久、影响深远的社会变革进程中,如果说执政党是改革的主力军,那么先进理论的武装就是指挥革命的大脑。“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马克思主义行,是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8]把握“两个结合”,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是夯实中国文化现代化理论之基的根本遵循。
要实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结合,促进传统文化的现代化发展。中华民族积淀的历史文化传统,是马克思主义真理之树常青的沃土。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呈现出“古为今用、推陈出新”的鲜明特质。中国共产党坚持辩证地传承与发展传统文化,在实践中把握马克思主义真理普适性与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特殊性的辩证统一。一方面,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根本指导。在民族特色文化中汲取高度契合科学社会主义的养分,对于不符合文化现代化要求的部分进行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另一方面,要善于从本民族价值观中提炼思想精髓。例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处处体现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神底蕴:在国家层面,“因民之所利而利之”是富强之源,“民为邦本”是民主之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文明之道,“天人合一”是和谐之愿;社会与公民个人层面,也有诸如平等与“不患寡而患不均”,友善与“仁者爱人”,诚信与“讲信修睦”,不胜枚举。只有让优秀传统文化潜移默化地融入群众日常生活,在人民精神世界焕发新的生机活力,并以此丰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思想意蕴,才能将民族精神标识融入文化现代化进程。
实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文化现代化具体实际的结合,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要坚持问题导向,准确研判分析形势,针对文化现代化的现实需求,保持“乱云飞渡仍从容”的战略定力。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健全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全党、教育人民、指导实践的工作体系。要深化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学科建设,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扩大马克思主义学习、研究、传播主阵地,在全社会营造“深学真信笃行”的氛围,以理论创新指导实践创新。
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属性,决定了文化现代化的本质要求。中国式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而丰富人民精神世界既是文化现代化的重要手段,也是其价值指归。
第一,以优质文化作品为载体,满足人民精神需求。优秀文化作品的产出必须紧紧围绕着“人”:在原则上,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把满足人民需求同提高人民素养结合起来;在主体上,依靠培育壮大文化文艺和哲学社会科学人才队伍,协同推进科教兴国与文化强国建设;在内容上,展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底蕴和现代中国文化精神底气,吸收全人类优秀文明成果,推出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作品。
第二,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内核,增强人民精神力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思想道德基础和精神支撑,[9]承载着凝聚民心、汇聚民力的使命。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一要立足根本,善于发掘本民族文化中的情感价值与丰厚内涵,以传统价值理念和共有道德为媒介,让核心价值观深入人民精神世界。二要回归现实,全方位、深层次照应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具体实践,构建城乡、社区、学校、家庭的全领域覆盖格局,深入群众生活实际,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转化为人民群众日用而不觉的共同观念,实现润物细无声的价值引导。
第三,以构建现代传播体系为手段,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全媒体”时代,随着全媒体传播矩阵形成与数字化技术赋能,信息生产、传播、过滤的成本大大降低,文化交流的主体、渠道、功能实现多元化发展。在纷繁复杂的“文化洪流”中如何巩固壮大主流思想舆论?我们需要回归人民立场,实现对传者本位的纠偏和对受众本位的重申。依托现代传播技术和媒介优势,促进主流媒体转型升级,适应差异化、分众化文化传播需求,以人民中心视角塑造主流舆论新格局,最大程度上凝聚人民共识、激发群众共鸣。
“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10]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是满足人民精神需求的现实桥梁,是推进文化现代化的物质基础。“高质量”意味着在合理增量基础上有深度的融合、有温度的服务。
一方面,发挥市场在文化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实现文化产业融合纵深发展。包括实现现代文化事业与一二三产业的融合发展,提升文化附加值,推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加快适应文化消费新模式,提升文化市场服务质量,满足人民精神层面的物质需要;强化文化产业政策助力,规划建设一批创新性、示范性文化产业项目等等。多措并举推进文化产业的融合,既在广度上坚持“大文化”视野,实现跨要素、跨行业、跨平台融合;又在深度上加强集聚效应,深耕“文化+旅游”“文化+科技”“文化+金融”等新兴领域。
另一方面,深入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让文化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人民是群众性文化活动的服务对象和参与主体。要优化公共文化资源配置,在基础设施建设上下功夫,深化文化领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截至2021年底,全国共有公共图书馆3215个,文化馆3316个,博物馆6183个,乡镇(街道)文化站4万个,村级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57万个。[11]要继续缩小区域文化发展差距,构建供需平衡的城市文化公共服务新格局和乡村文化新生态。应当保障公共文化服务品质,依托国家大数据优势,协调推进文化公共服务体系的数字化、社会化、均衡化、高效化。
“中国式现代化为人类实现现代化提供了新的选择。”[12]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走出发展中国家现代化新道路,为人类和平与发展贡献了中国方案,开拓了文化建设的全球性视野。
实现中国特色的文化现代化,首先要充分认识和把握“东方与西方”“民族与世界”文化与道路的异同,树立中华民族文化复兴的比较优势。中国式现代化倡导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和文化多元化发展。中国是后发外生型现代化的农业大国,要充分运用经济基础对上层建筑反作用的优势,以生产力充分发展为保障,完善文化建设顶层设计,推进文化治理现代化。
在明确自身道路的前提下,中国式文化现代化如何走向世界?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是必然选择。一是要构建完善中国话语体系和叙事体系,解决好中国故事“怎么讲”“讲什么”的核心问题。通过培育和打造世界级主流媒体,攻克媒介发展中的技术性难题,建构争夺国际话语权的平台基础;采取有的放矢的精准传播策略,推进中国声音的全球化表达、区域化表达、分众化表达;坚持“内容为王”,努力打造国际社会认可的新概念、新范畴和新表述,切实提高国际传播效能。二是要深化文明交流互鉴。通过深化中外政府间人文交流机制,将中国式现代化的制度优势、组织优势、人力优势转化为传播优势;打造智库交流合作网络,为解决世界性问题作出理论贡献,展示中国智慧与中国方案;发挥各类文化团体与社会组织的能动作用,依托官方交流与民间交流的双重优势,消减各文明生态间的偏见误解,切实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