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志军,刘劲松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消化内科(武汉 430022)
胃扭转指全胃或者部分胃围绕某一轴线异常旋转超过180°,形成闭环梗阻,是一种危及生命的少见疾病,首次由Berti 于1866 年对1 例61岁老年女性尸体解剖时发现[1],各年龄段均可发病,与性别和人种无关,发病高峰年龄为40~60岁和小于1 岁的人群,占10%~20%的病例[2-3],主要导致的结果是急性或慢性反复发作的消化道梗阻,严重者可导致胃绞窄,出现坏死、穿孔和低血容量性休克。急性起病患者病死率可达30%~50%[4],因此,早期诊断和治疗十分重要。
胃扭转可根据病因、旋转轴向及发病缓急分类:①按病因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原发性胃扭转主要原因为胃溃疡、胃肿瘤、邻近脏器压迫以及先天或后天因素导致固定胃的韧带异常所致。正常情况下,胃由胃结肠韧带、肝胃韧带、脾胃韧带、胃肾韧带四条韧带锚定在腹壁上,防止胃翻转;疾病状态下,这些韧带的薄弱、延伸或受损导致固定胃的能力下降,出现胃扭转。继发性胃扭转相对多见,主要由膈肌异常或缺陷导致,食管旁疝是最主要原因,其它诱因包括创伤性膈疝、膈肌膨出、膈神经麻痹或左肺切除粘连导致的膈肌上抬等。②根据胃扭转围绕的轴线分为器官轴型、系膜轴型和混合型三种,其中器官轴型胃扭转较常见,将胃食管连接处和幽门连线,形成胃器官轴,胃沿该轴向前上扭转,胃大弯移位至胃小弯的上方,该型见于60%患者,多为食管旁疝和膈肌膨出导致;将胃小弯侧中点和大弯侧中点连线,形成胃系膜轴,胃沿该轴旋转,幽门和胃窦翻转至胃食管连接处上方和前方,称系膜轴型胃扭转,其发生与横膈异常无关;混合型最少见,胃同时沿水平轴和垂直轴翻转。③根据症状发生的缓急分为急性和慢性胃扭转,急性胃扭转病情凶险,需要早期识别和积极治疗,慢性胃扭转常易与其他疾病混淆,需要认真鉴别[5-7]。
胃扭转症状取决于疾病发展速度、扭转程度、梗阻严重程度及扭转位于膈上还是膈下。急性胃扭转表现为突发严重的上腹或下胸部疼痛、上腹部膨隆、下腹柔软平坦;可有呼吸困难、呕吐,进食后加重。为便于诊断,1904 年 Borchardt 提出了胃扭转三联征(Borchardt 三联征):①严重上腹痛和膨隆;②呕吐,进而发展为严重干呕;③胃管插入困难,该症状在急性胃扭转患者中发生率可达70%[8]。后续Carter 进一步提出3 条辅助性诊断标准:①当胃经膈肌缺损处进入胸腔或膈肌膨隆严重时,腹部体征可以不明显;②胸片显示胸腔或上腹部有囊性充气的脏器影;③有上消化道梗阻的临床表现[9]。
胃扭转的并发症还包括:胃黏膜缺血和持续嗳气后的黏膜撕裂可导致呕血、缺血引起的胃溃疡和胃穿孔,以及扭转牵拉引起的胰腺坏死和网膜撕裂。罕见情况下,胃扭转可引起脾静脉破裂,导致腹腔内出血和脾破裂。严重胃扭转,由于供应胃的血管闭塞,可形成胃绞窄,表现为消化道出血、腹膜炎、休克,腹腔穿刺可抽出胃内容物、胸腔积液,患者常因休克、急性心肺功能衰竭而死亡[10]。慢性胃扭转患者常表现为非特异性症状,包括轻度上腹痛、吞咽困难、腹胀和胃灼热感,易与胃溃疡、胃炎、胆囊炎等其他上消化道疾病混淆,患者腹痛可向肩背部放射,腹痛发作时上腹部可扪及张力性包块,且左侧卧位时症状可减轻,这些症状和体征有一定提示意义[11]。
胃扭转没有特异性实验室检查方法明确或排除诊断,主要通过临床症状诊断,进而通过胸、腹部X 光或钡餐确诊。对有Borchardt 三联征表现患者,即应考虑到该诊断,胸片或腹部平片检查可见下胸部气体填充影,特别是上消化道钡餐或碘水造影对胃扭转具有确诊意义,还可区别胃扭转的类型、程度和扭转的方向,帮助发现可能的诱因和并发症。凡怀疑有胃扭转而无明显腹膜炎体征的病例,都应考虑行钡餐检查。器官轴型胃扭转患者X 线特征性表现为胃体胃窦部的大弯上升至小弯上方,正位片上表现为胃凸面向上、凹面向下的胃形,十二指肠球部顶端倒挂向下,胃体胃窦的黏膜纹路扭曲呈螺旋状,胃体胃窦部可见液平。系膜轴型胃扭转患者X 线表现为胃小弯不显影,仅见胃体、胃窦重叠,扭转180°时,胃底向右下,胃窦向左上,胃窦十二指肠与胃体胃底交叉,全胃呈对虾形状,环绕成环形,有时胃内可见两个液平[12]。需要注意的是,胃扭转形成完全梗阻时,上消化道钡餐检查可能加重梗阻,碘水造影可能相对安全,也有报道,若胃扭转小于180°时,上消化道造影有时也难以确诊,因此对疑似患者需综合分析症状、体征、影像学资料,对高度疑诊但无法确诊的病例,在必要时可行剖腹探查明确诊断。有个案报道急性胃扭转患者血清淀粉酶或碱性磷酸酶增高,碱性磷酸酶增高可能是由于十二指肠近端扭转牵拉胆总管所致;Williams 曾报道两例胃扭转患者淀粉酶增高至1 000 U/L 以上,导致误诊为急性胰腺炎[13-14]。因此,对出现以上生化指标异常患者,诊断时需要全面分析,考虑到急性胃扭转的可能性,避免误诊。
胃扭转鉴别诊断包括急性心肌梗死、胰腺炎、胃输出道梗阻、消化性溃疡穿孔、胆囊破裂等,相关检查可助鉴别[15]。
胃扭转病死率可达30%~50%,多由于诊断和治疗延迟导致,诊断延迟患者胃绞窄发生率增高,是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快速诊断和积极的治疗方可使病死率降至16%[16]。
首先尝试鼻胃管减压,有报道称单纯胃管减压有可能缓解胃扭转,但器官轴扭转患者由于存在远端胃梗阻,胃管可能无法插入,因此该方法更适合于系膜轴扭转患者。
急诊手术是急性胃扭转的主要手段,手术原则是减轻扭转、防止复发、修复膈肌缺损,手术方式包括膈肌修补术、胃固定术、胃固定加胃结肠分流术、部分胃切除术、胃底-胃窦切除术,开放性手术最常用,是否追加胃固定手术尚无一致意见,也有使用腹腔镜手术的报道[17-19],但目前尚无与开放性手术差异比较的研究,鉴于腹腔镜手术住院时间短、并发症少,多数学者们认为应予提倡。
内镜复位治疗能否作为胃扭转的首选治疗手段还存在争论,近年来有少量治疗成功的文献报道,内镜复位多用于慢性胃扭转患者,但治疗成功后仍可复发,最终需要外科手术治疗。治疗方法为:循胃黏膜皱襞间隙注气,进镜至胃窦部,抽气,使胃壁贴于镜身,然后弯曲镜头可曲部,牵引胃壁适当部位注气,并向胃扭转相反的方向转动镜身,必要时反复上述操作,部分文献报道复位成功率超过90%[20]。
胃扭转是临床少见病,易被忽视,急性胃扭转患者病死率高,疾病本身可导致胃溃疡、胃穿孔、胃出血、胰腺坏死、心肌缺血等,易与急性胰腺炎、消化道梗阻、消化性溃疡/穿孔、心肌梗死等常见急腹症混淆。早期诊断、及时手术可显著降低疾病病死率,因此,对严重上腹痛和下胸部疼痛,伴腹部膨胀和呕吐患者,如果存在胃管插入困难的表现,即应考虑到该病,及时进行胸腹X 线片和钡剂造影检查确诊。主要治疗方法包括开放式手术、腹腔镜手术和胃镜复位术,各治疗方法的优劣和科学选择尚有待进一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