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子尧
始建于1452年的隆福寺距今已有五百余年。隆福寺东起东四北大街,西至美术馆东街,与王府井相望,曾是香火极盛的皇寺,也是京城首屈一指的庙会。作为曾经的香火圣地,从王谢望族到普通百姓,都将此作为求神问佛的不二之选。随着香客往来,寺庙山门前和街道两侧出现了摆摊卖贡品、鲜花和小吃的商贩。在这些区位条件的影响下,这里既有祝祈之效力,又有游适之功能,成为了沟通庙堂与百姓之间的中介。
敕建佛寺出新芽,一日能销百万钱
隆福寺是明代宗景泰时期的敕建佛寺,据《帝京景物略》记载:“大隆福寺,恭仁康定景皇帝立也。”主持修建该寺的是景泰年间最得势的司礼太监兴安,《顺天府志》有言:“明景泰三年,太监兴安用事,佞佛甚于王振,请帝于大兴县东大市街之西北建大隆福寺,费数十万。”后世史料称这座皇寺历时一年完工,坐北朝南,气象严壮,极其矩丽,为朝廷香火院之一,也是内廷阉党与外臣进行政治交易的重要场所。浓厚的政治氛围和富丽的寺庙风格让隆福寺在很短的时间内成为了京城遐迩闻名的寺院,具有极高的知名度。
随着明英宗复位,代宗退位为郕王,隆福寺作为其授意修建的寺庙也备受冷落,皇室鲜少垂顾,香客也大不如前。直到清世宗元年,雍正帝偶经此处,见隆福寺残破不堪,有感于怀:“弘施资财,庀材召匠,再造山门,重起宝坊。”下令大修隆福寺。自此隆福寺又恢复了往日繁盛和作为朝廷香火院的辉煌,成为北京城的东西两庙之一。
这一时期,商品经济繁荣,城市商业进一步发展,涌现出以商人为代表的新兴阶级,佛教发展恰恰需要这种经济支持,进而培育广泛的社会基础和更为细致深入的宗教影响力。在北京城市建设和灯市迁移的影响下,隆福寺附近有许多商贩支起帐篷,向香客售卖货物。因其物美价廉,吸引附近居民前来问询,在庙会之时尤甚,因此隆福寺的庙会便从以宗教性为主转变为以商业性为主。“京师隆福寺,每月九日,百货云集,谓之庙会。”就是对隆福寺庙会的记载。乾隆时期,伴随着庙会文化的兴起,隆福寺庙会在京都庙会中位列“诸市之冠”。此后,有白魁清真羊肉馆、福全饭馆、西天城烟袋铺、鸿记照相馆、景泰茶园先后开业;在清道光、咸丰年间,又有连仲元湖笔徽墨庄及一些古玩店、鲜花店、玉器店陆续开业,以隆福寺为中心的街区商业版图在这一时期基本形成。《都门竹枝词》中对隆福寺庙会有一生动记载:“东西两庙货真全,一日能销百万钱,多少贵人闻至此,衣香犹带御炉烟。”清末民初之际,隆福寺庙会达到全盛,“百货具备,游人甚多,绝不礼佛”。虽然隆福寺中石碑碑文有言:“祝厘生民,祈保于生民。”但此时的隆福寺庙会已经初步完成了从祝祈到游适的转变。
孤本旧书随君选,琳琅货物供把玩
清德宗光绪二十七年,由于僧人不慎打瞌睡碰倒了佛前油灯,引燃帐幔,触发大火,将隆福寺天王殿夷为平地。火情扑灭及时,未殃及其余屋舍,但庙内香火随同天王殿和寺内的钟鼓楼再也无力恢复。被烧毁的大殿经过平整后,被用作庙会上曲艺杂耍的表演场地,关学曾的北京琴书、云里飞的滑稽二黄、宝三的摔跤,还有中幡杂耍等节目都曾在此演出过。京戏、京韵大鼓、单弦、莲花落等地方戏曲也不曾缺席,锣鼓阵阵,丝竹声声,你方唱罢我登场的沉浸形式为隆福寺庙会注入了新活力,生出了新滋味。
大殿后的二进院里多卖日用百货,有服装、鞋帽、布匹、首饰和玩具等种类,不少京城名牌在此开设摊位,包括王麻子刀剪、金象张的梳子、钢果刘的水果刀、三合局的发髻等。每逢开市,北京城里的太太、媳妇儿、姑娘们在来往之间总是眼花缭乱,爱不释手。值得一提的是院子里的估衣生意,估衣指的是還有七八成新的旧衣裳,其材质样式众多,从绫罗绸缎到粗细棉布应有尽有。估衣生意和京城名牌不同,其受众主要是从京郊四乡八镇赶来的农民,因为彼时穷苦的乡下人穿不起新衣,所以庙会上物美价廉的估衣备受青睐。清人得硕亭的竹枝词集《草珠一串》中“乡里婆娘多中暑,为穿新买估衣回”,便是对估衣买卖的生动写照。
后院里主打的则是小吃和小戏。小吃摊上密密麻麻地陈列着灌肠儿、扒糕、豆汁儿、茶汤、面茶、凉粉、炸糕等北京传统吃食。小吃的种类随季节灵活变化,多数摊位由回民经营,摊位上的牌子也多用汉文和阿拉伯文两种文字标明“清真”字样。隆福寺小吃的食材新鲜,制作工序讲究,味道十分醇厚,这也为后来的隆福寺小吃店博得了众多彩头和比较高的名望。
隆福寺山门正对一条名叫神路街的短街,它的东边叫隆福寺东街,西边叫隆福寺西街,这三条街统称为隆福寺街。清乾隆年间李南涧《琉璃厂书肆记》中记载:“城内隆福寺街,遇会期多有卖书者,谓之赶庙,散帙满地,往往不全而价低。”早在隆福寺庙会,旧书买卖便有了一席之地,但还没有形成书店的格局。清光绪初年小学研究发达,校勘学问繁荣,这也带动了知识分子对于古旧书籍的追捧,震钧《天咫偶闻》中“士大夫风雅相尚,书乃大贵”,便是对这一风潮的记录。
隆福寺大火之后,临街的居民房屋逐渐都成为商人的铺面,组成了早期的隆福寺商圈,在诸市之中最有名气的莫过于隆福寺东街上的旧书买卖,其中三槐堂、文粹斋、文殿阁等商铺不乏名版甚至孤本,因此这条文化街也成了京城文人学子流连之地。满清和民国的两代文人学士经常涉足此地,日本书商也常来此地搜集古籍旧书。光绪末年,八国联军入侵,北京的文化资源遭受空前浩劫,隆福寺街旧书业也随之衰败。民国初年,除文人学士外,参众两院议员和一些军阀官僚,也争相购买图书,或属爱好,或为装点门面,充作风雅。如袁世凯之子袁克文等,也广购宋版精本,于是集部书籍价格大涨,书业获利甚丰。这一时期隆福寺街的商脉虽然随着政权更迭几经沉浮,但是仍保有旺盛的生命力。
人民群众建市场,风味小吃引八方
在北平沦陷时期,隆福寺街几家较大的商店、饭庄、古玩铺相继停业。抗日战争胜利之后,货币贬值,物资匮乏,一些小店、作坊也先后歇业。新中国成立之后,北京市政府主持在隆福寺原址兴建一座大型摊贩市场,命名为东四人民市场,由董必武书写匾额,在1952年元旦正式开业。东四人民市场延续了隆福寺街的历史与功能,从东单、德胜门和隆福寺一带迁入商贩一千余户,设立四个简易货场。东西货场分别有五条商业街,东北和西北货场各有两条街。东一街为衣物类,东二街为杂项和文玩类,东三街为镜框和仪器类,东四街为五金工具类,东五街为玩具和文具类;西一街为搪瓷和唱机类,西二街为棉布和药品类,西三街为化妆品类,西四街为背包类,西五街为鞋和鞋料类;中街为皮货类;西北一街为自行车零件类。
1950年代,北京市政府在建设东四人民市场的同时也新建了东四工人俱乐部和东四剧场,改建蟾宫电影院和明星电影院,突出了隆福寺街区的文化色彩,各种商业店铺和手工作坊不仅恢复其原有风采,经营和管理制度也趋于规范。1950年代中期,人民市场的摊贩由个体走向集体,百货行业也从小联营走向全行业大联营,走上集体化的道路。1960年代初,东四人民市场小吃部独立,政府出资成立了北京第一家也是最大一家国营小吃店——隆福寺小吃店。隆福寺小吃店的营业面积达到六百余平方米,吸收全部隆福寺小吃进店经营,彻底解决小吃摊商分散营业的經营模式所带来的管理问题,成功吸引北京城各个区县的八方食客。
当时的隆福寺小吃设有40余张餐桌,200多个餐位,分为五大部分,经营小吃品种多达200余种,品种丰富,物类齐全,在北京有极高的知名度。1996年,隆福寺小吃店迁入新建的隆福大厦一层,更加宽敞的店铺还让小吃店的经营者引进了南京夫子庙和西安回民街的上百种特色小吃。在人均月收入不过千的北京城里,隆福寺小吃店效益最好时营业额就可以达到八万元。2000年初,隆福寺小吃店在经历体制改革后连开两家饭店,但是都无法承担高额的租金,在2015年初关闭门店,宣告倒闭。时至今日,还有许多老北京人对于正宗的隆福寺灌肠儿、焦圈儿有着深深的怀念。
美好时期论发展,隆福商业换新颜
为适应首都人民现代化生活的消费需要,1986年北京市政府决定在原有货场处兴建一座八层的主楼,与改造后的其他营业厅连体,形成了一座面积达两万平方米的、北京最大的综合性营业大厦。在大厦内部,还设有中央空调、自动扶梯、电子广告等极具现代化特色的公共设施。与此同时,在隆福大厦的顶层还原了原建大隆福寺的布局,复制了彼时隆福寺的主要殿堂和院落。当顾客游人登顶隆福大厦时定会眼前一亮,极佳的视角可以让其东观京广摩天大厦、西望北海公园的白塔、南展王府新街、北眺平安大道。设施先进又富有艺术感的隆福大厦吸引了众多海内外的观光客,是北京城乃至全国如雷贯耳的存在。
1993年8月12日夜间,隆福大厦起火,火情蔓延速度快,营业厅大面积被烧毁。据新闻记载,北京市消防局出动7个中队、86辆消防车和828名消防员参与灭火,但火情仍维持了足有八小时。除了被大火带走的经济效益,一同带走的还有隆福大厦的往日辉煌。由于隆福大厦大火带来的安全隐患,重张后一蹶不振,反倒是隆福大厦门前商贩云集,形成了隆福寺早市,也许是这种自由随意的购物体验成功吸引了不少人前来。
2014年,北京作为全国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国际交往中心和科技创新的城市战略定位,建设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之都的目标确立后,使得隆福寺一带的升级改造成为必然。隆福寺早市于2016年6月12日正式关闭,随后对于隆福寺一带的升级改造正式启动。改造后的隆福寺地区发展成为以文化休闲体验与文化创新创业为核心,能够充分体现北京风貌特色的“首都文化传承与创新发展示范街区”。未来的隆福寺商业区将与中国美术馆、首都剧场、三联书店、华侨饭店等现有文化因素、商业因素有机融合,注重城市内涵,提高环境品质。相信在可持续发展思路的指导下,隆福寺街的百年商脉会继续绵延,焕发出新的面貌。
编辑 韩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