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峰
目标管理是现代医院精细化管理的重要手段,构建科学合理的目标管理考核评价体系是激发临床科室创新动力、提升医院管理效能、实现医院战略目标的重要举措[1-2]。本研究构建了三级综合医院外科目标管理评价指标体系,并实证分析、总结了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医院目标管理的实践成效,以期为三级综合医院目标管理考核实践提供参考。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是重庆市一所融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保健及涉外医疗为一体的三级甲等综合性教学医院。开设临床科室35个、医技科室8个,现有编制床位3 200张。2021年门诊量为369.03万人次,出院患者为15.86万人次,年手术开展6.96万台次。医院自2010年起对临床科室实施目标管理,并应用PDCA理念建立了持续改进的目标管理评价体系。本研究资料来源于医院年度统计报表数据和医院相关职能部门统计数据。
目标的设定主要根据公立医院综合改革精神、等级医院评审要求,以医院的发展定位和中长期发展战略为基础,主要依据医院年度工作计划、工作重点、地方卫生事业发展要求以及上级主管部门下达的任务指标进行设定,并将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国家监测重要指标纳入指标体系。同时综合考虑过去几年医院工作计划完成情况。目标设定遵循的原则如下。
(1)可预期性原则:制定的目标既要有超前性,又要切实可行,具有预期实现的可能性。同时,目标必须具体、明确,尽可能量化,力争做到“以数据说话”。
(2)差异性原则:各科室有着不同的业务特点,制定目标考核体系时应充分考虑各科室的实际情况和差异,参考各科室综合实力、服务能力、发展现状等具体情况,设定个性化指标。
(3)导向性原则:指标体系的制定要体现导向性,通过目标管理考核指标引导临床科室围绕医院综合发展方向和工作重点开展工作。
(4)动态调整原则:目标管理要取得实效,一方面有必要保持目标的明确性和固定性,另一方面要注意在实践中根据医院发展的实际情况,运用PDCA等管理工具进行动态调整,持续改进,不断改进目标管理指标体系[3]。
采用文献研究法、专家咨询法、关键绩效指标考核法等方法构建考核指标体系。采用文献研究法,归纳和回顾国内外医院目标管理体系研究的理论及实践案例,并结合专家访谈意见,建立临床科室目标管理指标体系指标备选库。采用专家咨询法,由院办公室牵头,医疗、护理、教学、科研、人事、财务等行政职能部门进行研讨和筛选,并对指标进行分类归纳,确定目标管理考核评价指标初稿。在此基础上,邀请医院管理专家、卫生健康行政管理部门专家、医院职能部门负责人、临床学科带头人,对初步构建的指标体系中的指标进行重要性、科学性和可操作性评价,最终确定指标体系。
该考核评价体系由综合管理目标、医疗目标、护理目标、教学目标、科研目标、财务目标等6个目标方案构成,各目标方案相对独立,每个目标方案指标按照总分100分制定考核细则。
各目标方案指标体系具体内容如下:①综合管理目标指标主要包括党风廉政、医院文化建设、科室管理、学科建设、人才培养、满意度、安全生产等内容。②医疗目标指标主要包括医疗服务绩效、医疗质量管理与控制、医疗安全管理与控制、行风建设及医德医风等维度的考核指标。考核指标分外科系统、内科系统、医技科室以及其他特殊科室,内科、外科系统考评项目相对统一,医技科室以及其他科室根据不同科室的实际情况,单独设置考评项目。③护理目标指标分为结构指标、过程指标、结果指标、安全指标、延续护理以及护理管理创新与新技术推广等。比如:护理管理创新与新技术推广考核内容包括新建或改进制度/流程、发表相关管理方面文章、开展/推广新技术、取得国家发明专利等。④教学目标指标主要根据医院教学任务设置相应指标,包括学历教育、毕业后医学教育、继续医学教育等。比如:学历教育设有理论教学、实习教学、课程建设、教学竞赛、学生管理等10个二级考核指标。⑤科研目标指标主要包括科研项目、科技论文、科技成果数量等。⑥财务目标指标用于控制费用增长、药占比、耗材占比等,主要包括门诊次均费用及次均药品费用增幅、住院次均费用及次均药品费用、医疗服务收入占医疗收入比例以及物价管理等考核指标。以外科系统医疗目标考核指标体系为例,见表1。
表1 外科系统医疗目标考核指标体系
(续表1)
1.3.1 考核形式
医院目标管理工作由院办公室统筹管理,对临床科室具体考核工作分别由各相关职能部门单独负责,考核方式坚持过程管理和结果管理相结合,根据具体工作以及考核指标的差异进行日常监管(动态考评)和年终考评,日常监管重点检查目标的执行进度、目标值完成率,并及时反馈。年终考评则由相关职能考核部门按照制订的目标考评体系进行评分。同时每年年初组织召开临床科室年度工作计划汇报会,由科主任参照年度目标管理方案,总结上1年度目标任务完成情况,并就本年度主要工作计划进行汇报,从而督促目标管理的落实。
1.3.2 考核结果评价方式
目标管理结果评价,一方面与绩效考核挂钩,另一方面对目标任务完成情况成绩优异或在单项方面成绩突出的科室或个人予以年终专项奖励,由各相关职能部门根据目标考核结果进行评价。
奖项设置主要包括以下方面。①医疗:医疗综合、新技术专项、特色技术专项、抗菌药物合理应用专项、医疗安全管理专项、病种结构调整专项、专科辐射影响力专项等。②护理:优质护理综合。③教学:教学质量专项、教学竞赛专项、教学成果专项、质量工程专项等。④科研:科技综合、SCI总影响因子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专项。⑤其他专项。
“十三五”与“十二五”比较,年均门诊量由257.94万人次增至334.03万人次,同比增长29.50%;年均出院患者由10.93万人次增至14.19万人次,同比增长29.84%;手术室年均手术量由2.61万台次增至3.60万台次,同比增长37.65%;平均住院日由10.16天下降至8.81天;疑难危急重症疾病收治率从75.25%提高到76.24%,出院患者手术占比从39.92%提高到43.51%;出院患者三、四级手术占比从59.84%提高到82.63%。在2021年度国家卫生健康委三级综合医院绩效考核中CMI值为1.28,全国排名第32位,四级手术人数全国排名第35位。
“十三五”期间,获得国家级教学质量工程2项、省部级质量工程10项,编写教材56部,获批省级教改项目17项,荣获省部级教学成果奖3项。承担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等各级纵向科研课题948项,获得包括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在内的各级科技成果奖56项。在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2021年发布的收录国内论文数、SCI论文数分别居全国医疗机构第21位和第27位。在2021年度中国医院科技量值/中国医学院校科技量值(Science and Technology Evaluation Metrics,STEM)排行榜中名列第43位,6个学科进入本学科前20名。连续4年在国家卫生健康委三级公立医院综合绩效考核中获得A+,迈入并稳居全国三级综合公立医院的第一方阵。
目标考核评价体系督促临床科室科学谋划科室发展目标、定位和建设举措,引导科室瞄准国际国内前沿技术,开展新技术和特色技术,细化亚专科建设,调整病种结构,提高诊治疑难危急重症的能力。先后获批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18个。形成了以神经科学、肿瘤学、脂糖代谢、眼科及重症医学等为代表的“五大优势学科群”。建成国家级重点学科2个、国家中医药重点学科1个,以及国家卫生健康委“功能性脑疾病诊治重点实验室”。获批成为国家临床教学培训示范中心。建成重庆市高校重点学科34个、重庆市医学重点学科11个、重庆市重点实验室6个。
“十三五”期间培养和引进100余名省部级及以上人才,包括:万人计划创新领军人才1人,国家百千万工程人选2人,国家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2人,长江学者奖励计划青年学者2人,国家卫生健康委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2人。培养重庆市医学领军人才50人,青年医学高端及后备人才49人。有12人分别担任中华医学会、中国医师协会二级分会主任委员或会长、副主任委员或副会长职务。
目标管理作为一项有效的监管制度和管理系统,具有较好的导向激励作用,是实现医院战略目标的必要手段[4]。同时目标管理是一个系统的、复杂的、动态的管理活动,要真正运行好目标管理,还应重视以下3个方面。
领导重视是搞好医院目标管理的关键,要把目标管理这项工作纳入医院的重要管理议事日程,有必要实施“一把手工程”。同时要在全院树立目标管理的理念,充分调动每个科室、全院职工实现目标的积极性, 做到千斤重担众人挑、人人身上有目标,最终确保医院总目标的实现[5-6]。
目标管理,关键在管理,过程的管控绝不能忽视。在目标管理的过程中,要重视日常动态监管,建立以督导和反馈为主的目标控制系统,对发现的问题及时反馈、及时处理,确保最终目标的实现。在运行过程控制中,应注重运用PDCA、品管圈、平衡计分卡等适合的管理工具,促进医院的精细化管理[7-8]。
强化考核、严格奖惩是目标管理取得实效的重要保障,要按已定的目标管理方案严格考评,并严格奖惩,切实把目标管理考核结果的“优”与“劣”同“奖”与“罚”有机结合起来,把考核结果与科室绩效工作总额、科室评优、科主任个人履职考核及任免、奖惩等挂钩,对目标完成情况较差的科室,要督促其加强整改,确保目标管理取得实效[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