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生成机理、价值维度与实践路向

2023-02-07 13:52张楷芹
理论建设 2023年6期
关键词:共同富裕物质群众

张楷芹

(中央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北京 100081)

2021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十次会议上提出“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重要论断。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提出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是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本质认识深化和人民精神发展需求科学研判的重要成果,既为共同富裕理论增添了时代内涵,也为实践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基于此,本文通过系统阐释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生成机理,剖析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价值维度,并在把握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特征的基础上积极探寻实践路向,以便为新时代推动精神生活共同富裕提供有益参考。

一、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生成机理

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生成既有着深厚的理论渊源和历史积淀,也有着深刻的实践基础和现实审思,其根植于马克思主义关于精神生活发展的伟大构想、承继于中华民族重视并崇尚精神生活的优良传统、立足于一百多年中国共产党人对精神生活富裕的持续探索、着眼于回应人民群众对美好精神生活需要的时代诉求,呈现清晰的生成理路。

(一)理论溯源:马克思主义关于精神生活发展的伟大构想

在马克思主义产生之前,空想社会主义者曾对精神生活有过一些论述,莫尔提出乌托邦共和国要实现精神上的自由及开拓。圣西门则指出要“改进人数最大阶级的精神生活和物质生活”。马克思对于精神生活发展的伟大构想既继承了空想社会主义思想,但又超越了空想社会主义的抽象性和浪漫性,将理论建立在对现实社会的深层剖析和深刻洞察之上。马克思在《1844 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首次阐述“精神富有”,指出:“通过私有财产及其富有和贫困——或物质的和精神的富有和贫困——的运动,正在生成的社会发现这种形成所需的全部材料。”[1]但在资本主义社会中,“工人的活动归结为维持最必需的、最悲惨的肉体生活”[2]226,资产阶级的残酷剥削使工人阶级完全丧失了主体性,生产生活仅是为了维持肉体生活,工人最基本的生存需要难以得到保障,个体的发展受到严重压制和完全束缚。为了消除工人阶级的异化状态和谋求人的真正解放,马克思和恩格斯通过对资本主义剥削制度的抽丝剥茧,最终发现了资本积累与无限扩展的深层逻辑,深刻揭示了资本主义制度的根本矛盾,在此基础上预示了资本主义必将走向灭亡、共产主义必然实现胜利的历史趋势。虽然马克思和恩格斯从未直接提出“精神生活共同富裕”,但从他们对未来共产主义社会的描述中,可以窥视出他们已将精神生活发展视为未来社会建设的重要目标。共产主义是“以每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为基本原则的社会形式”[3],在这个社会,不仅让社会成员的物质生活越来越富裕,而且“给所有的人腾出了时间和创造了手段,个人会在艺术、科学等等方面得到发展”[4]。可见,随着共产主义社会的发展,人的精神生活将会得到丰富和充实。马克思所设想的共产主义社会描绘了人们精神生活发展的理想图景,为当前推进“精神生活共同富裕”提供了重要导向。

(二)历史根脉:中华民族重视并崇尚精神生活的优良传统

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对精神生活有着独到理解和深刻领悟,并在历史长河中不断追求精神生活的伟大民族。正是中华民族有着重视精神生活的优良传统,使得在物质生活匮乏、自然环境恶劣的历史时期却依旧能创造出辉煌灿烂的中华文明,支撑着中华文明得以延续发展。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文明历来把人的精神生活纳入人生和社会理想之中”[5]。中华民族自古重视精神生活的充实、精神境界的提高,几千年来中华民族所从事的生活和生产活动,本质上也是一种精神生活实践,不仅体现在日常生活中,甚至将其推及治国理政的高度上。首先,从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二者关系的理解上,古圣先贤形成了“重精神、轻物质”的思想,从孔子“君子谋道不谋食”,孟子“饱食暖衣,逸居而无教,则近于禽兽”中都能得到合理佐证。其次,从对理想社会的美好憧憬上,儒家所倡导的大同社会中蕴含着对天下为公的社会制度、讲信修睦的人际关系、人人为公的道德觉悟等方面的美好构想。墨子主张要构建一个尚同、尚贤的理想社会,指出要“有力相营,有道相教,有财相分也”。可见,中国古代所追求的理想社会固然包含着感性的物质层面需求,但相比较而言,更多是关注社会精神层面的发展,传递的是中华民族对精神生活发展的美好向往。由是观之,无论是注重个体精神境界的提升,或是强调社会整体精神生活的构建,都体现了中华民族对精神生活的重视。就影响的程度而言,在数千年的文化传承中,崇尚精神的优秀传统早已落地生根,深深植入中华民族的精神世界,这也成为“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理念得以形成的思想积淀和文化基因。

(三)实践演进:中国共产党人对精神生活富裕的持续探索

中国共产党人历来重视精神生活建设,又能结合国家发展的新形势和新变化加以动态调整,因而党对人民精神生活的建设理念、目标及策略等在各个阶段也相应呈现出不同的变化,但总体上都是一脉相承的,都是在致力于丰富人民群众的精神生活、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的整体逻辑之中。早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毛泽东同志指出:“不但为中国的政治革命和经济革命而奋斗,而且为中国的文化革命而奋斗”[6],即便在环境极为艰难、条件极为艰苦的情况下,中国共产党也坚持在革命根据地开展文化建设工作,力图重建人民群众的精神面貌,提高人民群众的文化水平。新中国成立以后,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指出精神文化的建设方向是为了满足人民群众的文化诉求,并立足于国家发展实际,坚持发展教育事业,积极开展文艺工作。改革开放以后,邓小平同志指出我们国家“不但要有高度的物质文明,而且要有高度的精神文明”[7],在“两手抓”战略方针的指引下,我们国家不仅取得了物质文明的发展成就,也创造了精神文明的丰硕成果。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步入改革开放的全面深化阶段,党中央以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为导向,作出了一系列工作部署,不仅强化对经济工作的战略谋划,为国家各项事业的发展奠定物质基础,而且也着眼于加快推动精神文明建设,先后采取了一系列重要举措,为人民群众提供更丰富的文化产品,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简言之,在一百多年的实践探索中,注重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协调发展已成为中国共产党人的一贯追求。随着国家经济基础更为扎实,人民物质生活更有保障,也为精神文明建设提供更加有利的条件。可以说,“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理念的生成是中国共产党人在实践探索中的演化结果,凝聚着一百年多年来中国共产党人持续探索精神生活富裕的实践结晶。

(四)现实审思:人民群众对美好精神生活需要的时代诉求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社会长期保持稳定,人民群众精神生活的前提基础已有了充分保证。党的十九大报告作出了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转变的重要论断。由于人民群众一般性、基础性的精神文化需求已经得到有效满足,人民群众的需要也从“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转化为“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对于美好生活需要的含义已经远超物质层面的需要,其中就包含了对精神层面的期盼与追寻。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随着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民对包括文艺作品在内的文化产品的质量、品位、风格等的要求也更高了。”[8]315社会生活越是向前发展,人民群众对美好精神生活需要也愈加凸显。基于对国家发展的总体形势和人民精神生活需求的准确把握,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之后,党中央更是审时度势对共同富裕的政策方向进行调整,明确提出“精神生活共同富裕”这一重要命题,赋予了共同富裕更加深刻的时代内涵。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把文化建设摆在全局工作的重要位置”[9],不断加快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推进步伐,促使人民对美好精神生活的向往逐渐成为现实。经过新时代十年的伟大变革,“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10]11。但从总体上看,当前精神文明建设还存在不少短板,与充分满足人民群众美好生活需要、实现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目标还有一些距离。有鉴于此,只有立足于精神生活发展的现实境遇,科学审视当前建设过程中存在的薄弱环节,着力解决好精神生活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才能有效推动精神生活共同富裕取得实质性进展,更好回应人民群众对美好精神生活需要的时代诉求。

二、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价值维度

价值彰显是新时代推进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核心要义。精神生活共同富裕具有多重价值维度:从个体之维看,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其价值旨归;从政党之维看,夯实党的执政根基是其价值目标;从民族之维看,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其价值主题;从世界之维看,推动人类文明进步是其价值愿景。

(一)个体之维: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价值旨归

在马克思主义视域下,人的全面发展即“作为一个完整的人,占有自己的全面的本质”[2]189。在马克思所处的资本主义时代,以资本逻辑为主导的物化世界导致人的精神世界异化,在这种条件下,个体的发展是一种极端受限的片面发展。人作为一种二元性的存在物,既是物质实体又是精神主体,既有物质需要也有精神追求。“人以其需要的无限性和广泛性区别于其他一切动物”[11],人的需求多样性也成为人区别于动物的重要表征,是人之成为人的关键依据。追根到底,人的成长发展过程不仅是物质生活的发展史,也是精神生活的追求史,包含着对精神生活的标准提高、层次提升、内容拓展、状态多元的演进过程。因此,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不是单指物质层面得到应有的保障,也是指向更高层次的精神方面发展。同时,作为“全面发展的个人……不是自然的产物,而是历史的产物”[12],人的发展需求不是静态不变的,而是动态演变的,不是脱离社会实际的,而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而动态变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也为人的精神生活创造更多的发展空间和自由时间,促使人们对精神生活发展产生更为强烈的期待。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促进共同富裕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高度统一的”[13],无论是实现物质生活共同富裕,或是推动精神生活共同富裕,实质上都与人的全面发展紧密相连,最终都是指向人、服务人、发展人。“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出场正是抓住了人的发展的目标诉求,是致力于推动人的精神发展、丰盈人的精神世界,这是将人的全面发展理念落到实处的有力彰显,实现了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思想的现实切换,真正把文本上的理论设想转化为现实中的实践目标。

(二)政党之维:筑牢党的执政根基是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价值目标

纵观“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生成历程,其不是毫无根据的理论产物,也不是毫无思索的主观臆断,而是建立在中国共产党这一百多年来团结带领中国人民所取得的成绩基础之上,是基于中国共产党对时代特点和人民需求的科学研判之上。作为一个马克思主义政党,中国共产党自诞生之日起,就把“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作为自己的初心使命,并将其贯穿于一百多年的伟大实践之中,落实到社会主义建设的不同领域和各个环节。人“是能动的、全面的人,而不是僵化的、‘单向度’的人”[14],作为能动的主体,人民群众的需要具有历史性和动态性。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实现从贫困到温饱、从温饱到小康,再到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的历史性跨越,人民群众的需求也随之发生改变。作为一个为人民谋利益的政党,中国共产党一百多年来坚持人民至上,关注人民所思所想所盼,从满足“人民对经济文化发展的需要”到“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再到致力于“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我们党始终以实际行动积极回应人民群众各个时期的不同需求,不断向人民提交出一份份出色答卷。正是基于中国共产党这种恪守人民立场、捍卫人民利益的态度和决心,促使中国共产党总能准确把脉人民群众的真实诉求,并根据人民群众的需求变化来调整和优化现实的执政方略,真正诠释了人民群众有需要、中国共产党就有回应,人民群众有期许、中国共产党就有行动的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伴随着全面小康社会的顺利建成,社会生活水平明显提升,在生存性需要得到有效保障的情况下,人民群众的需要也逐渐转向享受性与发展性层面,精神文化生活质量也日益成为衡量人民群众生活幸福程度的关键指标。因此,推进精神生活共同富裕正是体现了中国共产党捍卫人民利益、增进人民福祉的主动作为,充分彰显了党中央致力于满足全体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的坚定决心和强大魄力。概言之,实现精神生活共同富裕顺应了人民对精神文化生活的新期待,是中国共产党坚持执政为民的理念贯彻,是为人民谋幸福的有力彰显,成为中国共产党践行初心使命的真实写照,这有助于厚植党的群众基础、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筑牢党的执政根基。

(三)民族之维: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价值主题

经过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努力和长期奋斗,“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了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10]16,越是接近这个理想目标,面临的任务越是艰巨,挑战越是繁杂,更需要精神力量的强力支撑,更强调全体人民群众的团结奋斗。精神生活共同富裕是实现中国梦的必备条件,是后者的价值柱石。一方面,精神生活共同富裕为实现中国梦提供有力支撑。“没有文明的继承和发展,没有文化的弘扬和繁荣,就没有中国梦的实现”[15],中国梦的实现离不开中华文化的繁荣发展与中国精神的坚实支撑。中华民族在历史长河中创造深厚悠久的中华文化,也形成了标识自己民族血脉与时代特征的中国精神。千百年来,中华民族历经磨难却能团结统一、砥砺奋进,这其中与中华文化的深厚滋养、中华精神的坚实支撑有着密切联系。在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征程中,也必然会遇到许多难以预料的风险挑战,而实现精神生活共同富裕旨在构建共有的精神家园,对于提升精神境界、强化精神纽带、涵养精神动力具有重要作用,不仅有助于激活人民群众内在深层的精神信仰,促使人民群众保有奋发进取的精神状态,提高战胜各种困难的定力和信心,而且也有利于强化民族的情感归属,凝聚共有的价值追求,提升整个民族的向心力和凝聚力。另一方面,精神生活共同富裕为实现中国梦汇聚强大力量。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实现中国梦的历史主体,其积极性和创造性直接关系中国梦能否顺利实现。归根到底,中国梦的实现需要全体中华儿女的齐心协力,依赖于全国各族人民的团结拼搏。实现精神生活共同富裕,既是“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增强人民精神力量,满足人民精神需求”[16]的重要举措,也是切实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的必然要求。只有让人民群众切身感受且深刻意识到中国梦与个人追求的紧密相连,才能真正激发出他们追梦筑梦的热情和动力,调动起人民群众自觉参与到中华民族复兴的伟大进程中来,发挥人民群众的合力作用,形成同心共筑中国梦的强大力量,携手托举起中华民族复兴伟业。

(四)世界之维:推动人类文明进步是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价值愿景

“物质富足、精神富有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根本要求。”[10]22相对于“物质富足”,“精神富有”是中国式现代化中更具特色的实践主题,清晰展现中国式现代化的“文明属性”。中华文明的包容性,从根本上决定了“中华文化对世界文明兼收并蓄的开放胸怀”[9]。纵观历史长河,中华文明向来就以开放包容而闻名于世。古代的中华民族创造出灿烂辉煌的文明成果,深远地影响周边国家乃至整个世界。伴随着近代中国陷入内外交困的危局,中华民族屡遭磨难,国家各个领域的发展也严重受阻受挫。在求索现代化的过程中,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成功开辟了中国式现代化,既发展自身又造福世界。中国式现代化与西方现代化存在着根本区别,是围绕着“人民逻辑”展开的,是追求物质富足、精神富有的现代化,以此超越了西方以“资本逻辑”为主导的价值取向,破除了西方现代化的单向度发展模式。纵观西方国家现代化历程,既是一部追求资本至上、物质贫富差距日益拉大的历史,也是一部资源分配不均、社会两极分化日益加深的历史,这就决定了西方国家无法从根本上彻底消除全社会物质和精神的贫困问题。中国式现代化则抓住了现代化的核心,即人的现代化,不仅致力于改造人的物质生存条件,更是聚焦于人的精神生活发展,从根本上讲,中国式现代化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服务于人的现代化发展,旨在推动和实现人的现代化。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出场,契合了人的现代化进程中精神生活发展需要,是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遵循人民共享的价值导向,致力于推动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彰显了中国式现代化的鲜明特色,为推动人类文明进步贡献中国智慧、注入中国力量。一方面,若人口数量庞大的中国实现精神生活共同富裕,也就意味着14 亿多人口真正摆脱了精神贫困问题,全社会的文明程度和精神状态将会得到整体性跃升,这必然将为人类文明进步贡献更多的智慧成果和精神财富,推动人类文明跃上新台阶。另一方面,中国自身的实践探索将为世界上其他国家提供可资借鉴的生动范例,为全人类提供了崭新思考和深刻启迪。

三、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实践路向

精神生活共同富裕是契合社会进步和人民发展的时代命题,是实践努力的方向。要深刻把握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关联性、人民性、长期性和多样性等特征,着力推动物质和精神的互促互进、广泛凝聚主体合力协同共进、坚持分阶段有步骤稳步渐进、聚焦多渠道多维度全面推进,助力精神生活共同富裕取得实质性进展。

(一)把握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关联性特征,推动物质和精神的互促互进

共同富裕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是物质生活富裕与精神生活富裕的有机统一。在共同富裕的整体架构中,物质生活富裕和精神生活富裕虽有各自的实现规律,在实现原则、方法及手段上也有所区分,但二者并非毫无关联或截然对立,实则具有深层的互动逻辑。一方面,物质生活富裕是前置性条件,其虽然不是精神生活富裕的直接决定因素,但物质生活共同富裕的实现程度对于推进精神生活富裕起着重要影响,发挥着基础性作用。马克思指出,精神“从一开始就很倒霉,受物质的‘纠缠’”[2]533。由此可知,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绝不可能脱离物质基础而凭空矗立于纯粹精神的“乌托邦”之上。另一方面,精神生活对于实现物质生活共同富裕具有重要的反作用。因此,要深刻把握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关联性特征,科学审视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的辩证关系,在动态中把握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合理张力,推动二者的互促互进,最终达成共同富裕的战略目标。首先,聚焦于物质生活共同富裕,就要实现生产力的高度发展,以新发展理念引领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推动经济社会各领域实现深层次的质量变革,力求以高质量发展来实现高质量供给,促成高水平共享,为精神生活共同富裕提供坚实的经济基础和充裕的物质财富;其次,着眼于精神生活共同富裕,就要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将其贯穿和渗透于精神文化建设的全方面各领域,筑牢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思想基础,广泛凝聚全体社会成员的精神力量,使全体人民能够朝着共同目标而团结奋进,为物质生活共同富裕提供有力的精神支撑和强大的发展动力。

(二)把握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人民性特征,广泛凝聚主体合力协同共进

人民群众是推动新时代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根本力量,既是创造主体,也是享受主体。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绝不是坐享其成的共享,也不是孤军奋战的共建,而是全体人民共建与共享的有机统一。共建是共享的前提,共享是共建的结果,也是共建的目标。只有在共建中共享、在共享中共建,促成二者的良性循环,才能实现精神生活共同富裕。一方面,要营造共建发展局面。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实现需要全体社会成员的投身参与,需要汇聚全体社会成员的强大力量,因此,必须充分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让人民群众积极参与到精神文化建设中来,营造出人人参与的生动局面。通过加强宣传教育,着力培育人民群众的共建意识,引导人民从被动等待转向主动参与,鼓励人民群众创造更多优秀的精神产品,同时还要创设各种有利条件、搭建广阔的发展平台,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多施展才华的空间,使人民群众的创造能力被有效激活,在共建中各尽所能、各展才华。另一方面,要构筑共享发展通道。“共享发展是人人享有、各得其所,不是少数人共享、一部分人共享”[8]215,只有不断提高精神文化资源的共享程度,让社会成员感受到社会分配的公平正义,才能最大限度地激发广大人民群众的参与热情与创造活力,为推进精神生活共同富裕注入持续动力。因此,要加快健全惠及全民的精神文化公共服务体系,不断扩大公共文化服务的规模,提升公共文化服务能力和水平,还要优化精神文化资源配置,合理分配精神文化成果,有效供给精神文化服务,着力解决地区、城乡、行业之间等供给不均衡问题,形成更加合理公平的分配格局,让精神文明建设成果能够惠及全体社会成员,使人民群众享有更实在的获得感和幸福感,在共享中各取所需、各得其所。

(三)把握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长期性特征,坚持分阶段有步骤稳步渐进

“共同富裕是一个长远目标,需要一个过程”[13],无论是物质生活共同富裕,抑或是精神生活共同富裕,都是一个渐进的发展过程,需要长期坚持、久久为功。一方面,中国人口基数大,社会结构相对复杂,不同地区、不同群体的精神生活发展水平各有不同;另一方面,精神生活富裕的内涵丰富,牵涉到整个社会的精神面貌、道德风尚等多方面,关联到个体的知识能力、思想观念、思维方式、道德修养、审美素养等多层面,实质上是一项灵魂工程,无法在短期内取得成效。值得注意的是,精神生活共同富裕虽不是一日之功即可完成,但也绝不是无法实现的漫天空谈,既要对实现过程的长期性有充分预估,对社会客观条件、发展水平差异和工作开展难度有清醒认识,做到循序渐进,又要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坚持目标导向,对精神生活共同富裕作出整体谋划和战略部署,通过分阶段有步骤的工作安排,着力推进精神生活共同富裕。首先,要加强顶层设计。党和国家要立足当前精神文明建设的整体情况,科学统筹和系统谋划精神生活共同富裕工作,既要设定清晰的时间线,制定明确的路线图,又要在此基础上合理规划阶段性目标,并及时根据动态情况有的放矢地调整发展方针和具体策略。其次,要强化制度保障,既要坚持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为推进精神生活共同富裕提供良好的制度保障,又要结合开展实际工作的需要,制定具体行动纲要,出台相应政策文件,为推进精神生活共同富裕作出更有效的制度安排。最后,要组建专门研究机构。通过整合专业的研究力量,构建一套科学有效的指标体系和评价标准,对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实际推进情况进行评估,从整体上把握建设成效及存在不足,为策略调整和路径优化提供重要参照,不断提升工作的针对性与实效性。

(四)把握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多样性特征,聚焦多渠道多维度全面推进

随着生产力水平的迅速提高,物质生活水平的明显改善,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从低级走向高级,从单一走向多元,且愈来愈呈现多样性的发展走向。因此,实现精神生活共同富裕,必须调动多元力量来参与文化共建,整合多类资源以丰富产品供给,开辟多种渠道来推进活动走深,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多层次的精神文化需求,让人民群众获得更美好、更深刻的精神文化体验。一是注重文化传承创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是中华民族的独特优势,要发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育人作用,使其真正成为涵养人民群众精神世界的活力源泉。通过加快实施中华文化传承工程,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积极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将其渗透于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之中,同时还要结合时代要求加以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灵活的适应性和浓郁的时代感。二是繁荣活跃文化市场。要广泛吸纳更多的社会力量参与文化建设,激发文化创新创造活力,释放文化发展空间,加快推动文化产业和文化事业的高质量发展,着力打造出新颖独特、陶冶情操的精神文化产品,力求以优质的文化精品满足人民群众高层次的精神追求。三是技术赋能文化创新。在数字化时代的改革浪潮下,要落实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加大技术投入力度,充分发挥技术的赋能作用。既要通过大数据、5G、云计算等技术,精准识别人民群众的个性化需求,切实提升文化产品和服务供给的精准度,同时还要积极利用VR、AR等技术,着力打造体验式、交互式等新型文化模式,使文化资源能以更加立体化、动态化的样态加以呈现,让文化产品变得更加生动有趣,增强受众群体的体验感和参与感。四是深入开展基层活动。要多开展丰富多彩、贴近民生、特色鲜明的精神文明活动,营造出浓郁的文化气息,让文明理念能够扎根于基层,激发更多向上、向善、向美的正能量,凝聚起基层群体的广泛共识,为持续推进精神生活共同富裕添砖加瓦。

猜你喜欢
共同富裕物质群众
喝茶养生这些物质在起作用
论中国式共同富裕的基本特征
喝茶养生这些物质在起作用
第3讲 物质的化学变化
Palabras claves de China
第3讲 物质的化学变化
在高质量发展中促进共同富裕
金湖:美丽生金,让共同富裕看得见摸得着
多让群众咧嘴笑
情牵群众美好生活新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