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视频在初中信息科技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2023-02-07 00:55熊敏
中小学电教 2023年11期
关键词:知识点科技内容

熊敏

(常熟市孝友中学,江苏 苏州 215500)

计算机技术的快速发展与互联网的广泛普及为初中学校教育带来了新变化,课堂教学不再局限于“一本书、一块黑板、一支粉笔”的传统模式,多样化的教学资源促使教师的授课变得更丰富多彩。微视频作为信息时代下的视频教学资源,其以短小精悍、适用性广等特点受到广大初中教师的欢迎。将微视频应用于信息科技教学中,不仅契合信息科技的学科特性,让学生感受信息科技为生活学习带来的新变化,还能创新信息科技课堂教学模式,提升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因此,初中信息科技教师应关注微视频的价值,了解其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方式,以新课标要求为基准探索将微视频融合于信息科技课堂中的具体策略,从而提升课堂整体教学质量,实现培养学生信息科技核心素养的目标。

一、微视频相关概述

微视频,又被称为短视频。广义上的微视频是指以某个主题为核心,通过手机、摄像机、电脑等设备录制剪辑,且播放时间较短的视频。与传统视频相比,微视频具有传播速度快、传播范围广等特点,是信息时代背景下一种重要的信息传播媒介。从学校教育角度看,微视频概念与微课重合,指具有一定教学意义,且时长在5~8 分钟之间的视频教学内容。在信息技术的帮助下,微视频录制者可将学科中的知识点按照学生的认知规律进行分割,并将知识以碎片化、主题化、形象化的形式呈现给学生,从而展开辅助课堂教学。

此外,由于当前网络上的微视频教学资源十分丰富,教师的教学设备也能满足信息化教学的要求,这使教师既可从网络中收集教学所需的微视频素材,也可自行录制相应的视频内容,为在初中信息科技课堂应用微视频教学奠定基础。

二、微视频在初中信息科技教学中的应用优势

在信息时代背景下,开展初中信息科技课堂教育不仅有助于学生掌握基础的信息技术知识,还有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互联网使用习惯和正确的网络社交观念,对学生的健康成长具有重要意义。在计算机技术迅猛发展的影响下,初中信息科技教学内容只有紧跟时代潮流才能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微视频作为一种“插件式”的教学资源,不仅在教学内容上便于更新换代,在教学模式上也具有灵活性和新颖性,将其应用于信息科技课堂中具有如下几点优势:首先,应用微视频有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与传统的口头讲授方式相比,微视频可配合音乐、动画、图片等向学生讲解信息科技的相关知识,从而让知识点教学变得更有趣;微视频的播放时间短,在观看过程中不易分散学生的注意力。其次,应用微视频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学习体验。由于微视频可在各智能终端上播放。因此,学生不仅可在课堂中观看视频内容,还可在课前课后利用微视频进行预习或复习;在微视频的辅助下,教师开展诸如情境教学、案例教学等多元化的教学活动,帮助学生获得丰富的课堂体验。最后,应用微视频有助于降低学生的理解难度。初中信息科技涉及的内容多,知识点复杂,对于学生来讲有一定的理解难度。应用微视频可围绕某个知识点进行教学讲解,使原本繁复的课堂内容变得精练,可帮助教师有针对性地组织课堂教学活动,从而使学生轻松地理解课堂教学内容。

三、微视频在初中信息科技教学中的应用原则

为保障初中信息科技课堂中的微视频能够满足教学需求,教师在挑选和播放微视频时必须遵循新课标中“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结合信息科技的学科教学特点和学生的实际学习需求认真设计微视频的各个环节,通过认真遵循应用微视频的相关原则增强传统课堂与微视频教学间的契合度,充分发挥微视频对课堂教学的价值。

(一)趣味性原则

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动力,教师在应用微视频时,需要因地制宜地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学科情况,挑选符合学生学情的视频内容,并利用视频音画结合的信息传播特性,以生动形象的方式向学生展示信息科技教学内容,以此激发学生对信息科技学科的兴趣。例如,了解计算机设备的发展史有助于学生从宏观的视角认知计算机技术的迭代进程,但传统文字讲述的形式容易使教学内容冗杂枯燥。在微视频的帮助下,教师以动画的形式向学生展示计算机设备发展的时间线,帮助他们把握几十年间计算机变革的大事件,让学生轻松理解计算机是如何从一个房间大的设备发展成当今便携式商品的。

(二)精简性原则

微视频的核心在于“微”,旨在通过传播小体量的视频内容提高观众对信息的吸收效率。因此,教师在挑选和应用微视频教学资源时,应避免将微视频与传统视频的概念混淆,确保同一个微视频中只涉及一个知识点内容,并控制好视频的时长,以此确保微视频高效的信息传播能力。例如,在讲解Word 中“插入”功能的具体操作时,教师应将“插入表格”“插入图片”“插入艺术字”等分为不同的微视频内容,让学生在学习完一个知识点后就能快速进入实践环节,巩固视频教学成果,并防止各插入功能之间的操作出现混淆现象,从而提高信息科技教学的有效性。

(三)启发性原则

“授之以渔”是初中信息科技教学的重要目标,这就要求教师不仅要向学生传授相关的信息科技知识,更要引导他们主动思考问题、克服困难和培养可持续学习的能力。因此,在开展微视频教学时,教师除直接通过视频向学生讲解信息科技的概念、理论外,还可将微视频作为启发他们思考探究的工具,引导他们结合具体的生活情境探究学科问题。例如,在讲解网络安全问题时,教师可在视频中展示一名初中生在社交平台上发布自己的照片和个人信息的案例,并且暂时不向学生说明该生的行为引发的后果。之后,教师可组织学生对案例进行讨论,通过不同观点的碰撞加深学生的理解,从而在宣传网络安全时能够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

(四)教育性原则

将微视频应用于信息科技课堂中,最根本的目的在于辅助开展课堂教学活动,促使学生轻松完成学科学习任务。因此,教师在应用微视频资源时,应关注视频内容是否符合自己的教学需要。一方面,教师需要确保视频内容是围绕知识点展开的,且避免在课堂中播放与教学主题相关性不高的内容,防止分散学生的注意力。另一方面,教师应尽量选择模块化微视频内容,让微视频按照“导入→讲解→回顾/启发”的模式进行,以帮助教师判断视频的教学质量,降低视频内容的理解难度。

四、微视频在初中信息科技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一)运用微视频资源构建学科知识体系

教师如果想应用微视频开展教学活动,首先需要建立教材与视频内容间的桥梁,通过对教材中的信息进行二次加工处理,根据初中生的认知能力将书中文字信息转化成文、图、音结合的视频内容,使之成为更易被学生理解吸收的知识点。在微视频的引导下,学生可更好地梳理教材中的教学内容,从而构建系统化的知识体系。

例如,在教学“Word 的文字处理方法”时,教师可先在屏幕上为学生展示一段未经处理的文本内容,并向学生提出“我们应该如何把该段文字变得更美观”的问题,引导学生提出自己的观点与看法。之后,教师借由微视频依次向学生展示文本的字体、大小、粗细和段落的行间距、首行缩进等操作技巧。在同一主题的视频中,教师还可同时向学生展示不同的操作方法:如通过视频告知学生文本字体大小的调整既可通过任务菜单中的“开始”栏进行操作,也可选择文本后通过单击鼠标右键唤出命令菜单后选择“字体”菜单进行调整,还可直接使用“Ctrl+D”的快捷键唤出字体菜单。当学生观看完微视频后,便可完整认知文字的处理方式。最后,学生可结合视频中演示的内容在电脑中练习相应的操作技巧,通过尝试多种文本调整方式,从中选择一种适合自己的操作方法,以此提升Word 文字处理能力。

(二)运用微视频资源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在传统的信息科技教学中,教师需要通过电脑向学生演示各类操作技巧,但教师在操作过程中会不可避免地经历切换窗口、查找文件、准备教学资源、等待电脑响应等过程,不仅会浪费课堂教学时间,电脑屏幕中与教学内容无关的信息也会干扰学生学习,影响其集中注意力。但在微视频的帮助下,教师可将实时演示转换为视频播放,通过微视频精简窗口中呈现的信息,帮助学生把握教学重点,同时避免演示过程中出现无效操作。且由于微视频短小精悍,方便教师结合教学需求灵活调整视频应用策略,从而提升课堂教学效率。

以“幻灯片中艺术字的动画效果设计”教学为例,由于幻灯片的动画效果设计需要逐一对动画效果类型、播放时间和播放顺序进行调整,如果由教师直接在课堂中进行演示,则需要花费一定的时间。因此,教师可提前准备好相应的微视频内容,在视频中逐一向学生讲解艺术字的动画设计方式。

此外,通过微视频,教师还可同时向学生展示同一艺术字体在不同动画效果中的表现情况。如教师可在视频中制作“欢迎光临”的艺术字体,而后在字体的“进入动画”中分别设置“淡入焦点”“边缘飞入”“大小缩放”等动画效果,以此使学生对比不同的动画对幻灯片的影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运用微视频资源凸显学生学习主体地位

新课标中提出在初中课堂中,教师要将学生置于教学的中心位置,发挥其主观能动性,鼓励他们自主思考、积极探究,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为满足新课标的要求,信息科技教师应改变过去教师讲授为主的教学习惯,借助微视频资源将课堂的学习主动权交还给学生,并通过设计真实的问题情境引发学生思考,促使学生运用课堂学习的信息科技知识解决相关问题。例如,在组织学生开展“电子表格的数据计算”教学活动时,教师可先向学生展示如下探究问题:

【探究题】语文老师想请你统计16 名学生的期末考试成绩,学生的姓名、性别和分数如下所示(数据略),请你设计一张电子表格,将数据整理到表中,并使用电子表格的计算功能算出小组学生成绩的总分与平均分。

之后,教师可为学生提供讲解电子表格数据计算方法的微视频资源,并要求学生在课堂上自主观看视频内容,学习相关知识,结合教材讲解尝试制作和整理探究问题中的相关数据。如果学生在制作过程中遇到困难时,可先与同学进行讨论,实在无法解决时再寻求教师的帮助。在这样的教学模式下,教师的角色从课堂的控制者变成引导者,学生的课堂参与度随之提升,对电子表格知识点的理解得到深化,并有效锻炼和发展信息技术的逻辑思维。

(四)运用微视频资源组织多元实践活动

信息技术综合水平的提升离不开对学科知识的应用与实践,而微视频作为一种信息时代下诞生的传播媒介,本身就是信息技术应用的集合体。在课堂中将微视频作为教学资源,使学生通过近距离接触微视频资源,熟悉微视频的表达形式,掌握微视频的内容架构,进而为制作视频创造可能性。为锻炼学生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鼓励他们参与微视频制作的实践活动,教师可先将学生分成若干活动小组,并请各组成员选择教材中的一个知识点为主题制作微视频。在此过程中,教师可引导学生进行合理分工,规划制作方案,确保组内学生都充分参与到视频制作的实践活动中。

例如,某4 人小组想要以“E-mail 的使用方法”为主题制作微视频内容,组内成员则可将任务划分为“资料收集”“视频框架设计”“视频录制”“视频剪辑”四个部分,由学生依照特长各自负责一部分内容。在完成视频制作后,教师还可请小组以“小老师”的身份向班级学生展示视频作品,介绍E-mail 中“收件箱”“已发送”“草稿箱”“写作框”等功能。在制作微视频实践活动的帮助下,成员不仅能深入了解微视频的制作流程,还能全面认知E-mail 的使用方法,从而促使信息科技课堂教学取得最大的成效。

(五)运用微视频资源强化教师教学观察

高质量的信息科技课堂不能仅凭教师向学生单向输出教材中的理论知识,还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对知识的吸收和理解程度,以及时调整教学计划,使课堂教学活动能够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然而,在传统教学模式下,由于教师需要讲解知识点,常难以分出精力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但在微视频的辅助下,教师有较充足的时间观察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方案。

例如,在讲解“Word 中如何插入图片”时,教师发现学生在观看“图片的选择与插入”时的表情较为轻松,而在观看“图片的布局选项”时表情较为严肃,并出现互相交流的情况。通过进一步提问,教师了解到了学生对于图片与文字间的布局关系存在困惑。针对存在的问题,教师在微视频教学的基础上进行相关演示,详细讲解图片布局的相关知识。总之,在微视频的辅助下,教师可提升对学生课堂表现的敏感度,帮助学生突破信息科技学习的难点,从而提升学生的学科综合水平。

综上所述,信息时代下,微视频逐渐成为初中信息科技课堂教学的重要方式,教师应正视微视频教学的价值,准确把握和平衡微视频资源与课内教学资源间的比例,借助微视频的信息传播优势充分调动初中生的学习热情,提升他们对信息科技理论知识的实践能力,帮助教师组织教学活动,打造高质量的初中信息科技课堂。

猜你喜欢
知识点科技内容
内容回顾温故知新
一张图知识点
一张图知识点
第四页 知识点 歼轰-7A
科技助我来看云
科技在线
主要内容
科技在线
关于G20 的知识点
科技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