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有勇,中国工程院院士,植物病理学专家。现任云南省科学技术协会主席,云南农业大学名誉校长。曾获联合国粮农组织国际稻米年科学研究一等奖,国际农业磋商组织优秀奖,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等奖项;荣获“时代楷模”“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等称号。
云南省个旧市卡房镇地处云贵高原南端,地势高耸,离市区23公里,距昆明320公里。1955年,朱有勇在这里出生。当时,朱有勇父母所在的生产队种植玉米、水稻和土豆等农作物,水稻每亩只有一两百公斤的收成,土豆长得像鹌鹑蛋一样大,亩产也只有六百多公斤。由于农作物收成少,朱家人一天只吃早晚两顿饭,午饭就省去了。每天中午,朱有勇的肚子都饿得咕咕叫,他只能盼着太陽快落山,吃晚饭。朱有勇10岁那年,村里来了几位农科所的技术员,手把手地教村里人使用“双行调栽”的方法插秧。到收获时,农作物产量竟然增了一倍!村里人都被农业科技带来的变化震惊了,这也在幼时的朱有勇心中埋下了研究农业科技的种子。
1996年,朱有勇在悉尼大学完成分子植物病理学有关项目的研究后,便回到了母校云南农业大学工作。他带领科研团队开创性地研究了农作物多样性控制病害的效应、机理,并将研究成果推广应用。
2015年,中国工程院确定了云南省普洱市澜沧拉祜族自治县作为院士专家科技扶贫点,朱有勇主动请缨到该县扶贫。拥有40年党龄的朱有勇认为,个人的前途必须与党的事业、国家的需要、人民的富裕紧密结合起来,这样才能更好地实现人生价值。
澜沧拉祜族自治县当时的贫困人口有16.67万人,贫困发生率高达41%,扶贫任务艰巨,是云南省决战脱贫攻坚的主战场之一。朱有勇在第一次进村考察时,眼泪就掉了下来。他和同事们看到当地农户十分贫困,不少人还住着篱笆房、茅草房,而一个火塘、几件炊具、一堆玉米和两头猪就是这些农户的全部家当。
朱有勇首先思考“农户们应该种什么”的问题。他经过考察发现,当地冬天雨水少、没有霜冻,很适合土豆生长。如果种植冬季土豆,还能形成市场销售的差异化优势。朱有勇说服一位村民,先拿出他家里10亩地中的2亩土地种植冬季土豆。这位村民没想到自己这一尝试,便收获了当年全村最大的一颗土豆,足足有2.5公斤重,一亩地的冬季土豆卖了5000多块钱,而这几乎是这位村民去年全家人的收入总额……5年来,朱有勇带领团队扎根澜沧拉祜族自治县,用科技力量改变了当地的贫困面貌,成为全国科技扶贫的典范。
扶贫先扶智,为了指导农户科学种植农作物,朱有勇在全国首创“中国工程院科技扶贫技能实训班”,他招收的学员都是农民。从学习种植林下三七、冬季土豆,到学习种植冬早蔬菜、茶叶;学习养殖猪、牛……朱有勇带领团队共开设了24个技能班,培养了1445名乡土人才。
朱有勇始终心系农民,一如他的口头禅:“我就是一个会种庄稼的农民。”朱有勇以炽热的家国情怀,融入党和国家交给他的伟大事业之中,向祖国和人民递交了一份爱国科学家的时代答卷。
(本文根据《农民院士》、《云南信息报》、《人民日报》、《中国青年报》、央视新闻客户端等媒体登载的相关内容整编。)
/栏目责编:周伟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