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频:关于球拍与消费的趋势小议

2023-02-07 06:27:29天堂有羽
羽毛球 2023年2期
关键词:手感球拍李宁

天堂有羽

如果问当今的羽毛球拍设计有什么趋势?那就是整体性能越来越高频了;市场有什么趋势?那就是用户消费越来越高频了。

羽毛球是一门讲究爆发力的技巧性运动,球拍的性能也是针对力量爆发的要求而设计的。如今,对于这种力量的瞬间转移,要求时间越来越短促,比如李矛教练的“霸王杀”、李世伟教练的“敢于磁球”、马来西亚重炮手吴蔚升的“寸杀”、李梓嘉的“章鱼杀”等等。这些都要求像李小龙的咏春拳(不引拳,贴肉把人打飞)一样“贴球发力”,引拍动作越来越小,杀球的隐蔽性越来越大。

在此冒昧借用一下物理学“能量、波”的概念,那就是使用者的发力频率、球拍的设计频率越来越高频了。

具体体现在:

1、拍身

靜态重量越来越轻,2U成为历史,3U慢慢势微,4U成为主流,5U开始普及,至于6U以及更轻的重量,如今看来已不稀奇。

2、挥重

动态重量越来越小,如果说以前的热门型号如YY的VT系列、AX系列等还会设定一个挥重大于90的重量版本(如2U/3U)给猛男用,现在则“务实”多了,挥重纷纷低于90(如 3U封顶/4U主打/5U加推)。

3、拍面

越来越小,越来越来紧凑,233毫米至236毫米(注1)的中小拍面成为主流。

4、截面

越来越细,纯盒式的拍框正式作古,截面开始往复合式与纯翼式的方向进化,如二分之一复合(Yonex的DUORA双刃拍框)、三分之一复合(胜利/高神的三合一拍框)等。

5、中杆

越来越细、越硬、越短,细于6.6毫米(带漆数据)的中杆成了高端拍“秀肌肉”的基本操作,如100ZZ-6.2毫米、 雷霆90龙-90虎-6.4毫米。

6、拍柄

对应中杆的越来越短,拍柄则越来越长。YY的DZS NF800 100ZZ、李宁的雷霆90龙等的拍柄长度都已经达到或突破213毫米(注2),是本人收集市场主流球拍数据中拍柄最长的几个型号,而主流球拍也已经见不到低于200毫米的短柄了。

7、球线

对应球拍性能的高频,球线也按同样的趋势变化。比如“细硬双修”,如YY-EB63线,引进航空技术新纤维,线径越来越细,击球感却越来越硬;如李宁的N65线在原一号线的基础上升级工艺,做出了“肌肉感”;再如李宁的N68线硬出了李宁品牌的新高度。

比如“涂层加持”,YY-AB ABB等子母线,竖线的特殊PU涂层让线床越不容易在击球过程中变形,越不容易变形则就越接近高磅的打感。

8、隐形参数

对应以上显性的要素变化,隐形的要素也照样一个不落,比如碳素系数越来越高,M40X与50T开始在高端拍中普及。

如果说碳纤型号商家还会主动当一个宣传卖点来交代清楚,接下来的这个就更难观测了,那就是碳纤的织纱角度越来越极端,织在手感方向的纱越来越多,织在强度方向的纱越来越少。于是,虽然球拍的手感是越来越极致了,但不能忽视其存在的“内忧与外患”。所谓内忧,即拆强度之东墙,补手感之西墙;而外患则是线细、高磅、换线频率高、穿线不够仔细等,所以才让塌陷等问题在近十余年来逐渐成为了常态。

作为80后,我们小时候经历过一段时间的短缺经济,比如我们只能在过年的时候才会买新衣服,在衣服上的消费频次就是“一年一次”。当时的人不会理解,如今我们有很多“快时尚”的服装品牌,一流设计、二流面料、快速生产,不少人每个月都会买这种新衣服,正常就穿一季,然后就会觉衣服样式过气或失去版型了,改当抹布来用。

我二十年前刚开始打球的时候,因为学校的网络近乎全国最发达,淘宝网没有出现的时候我就已经开始网购球拍,但在开始评测球拍之前,我也不过是一年最多只买一支球拍。二十年后,现在的器材达人有些已经是“全覆盖式”地买拍,三大牌或者一些小众互联网品牌,出什么新拍,他们就买什么,几乎一支不落。

买拍跟当年买衣服一样,已经失去了类似“一年一次”的仪式感,而变成可以心念一动,购物车一提交,就等一两天后收货,这也成了一种日常操作。

消费的频次越来越高后,球拍于是也同样走上了“快时尚”的路线。反正也是用一段时间就要换的快消品,性能是不是在这个时间内密集爆发才是消费者关心的。至于强度方面,只要能撑到他们下一季上新品时、换掉球拍之前不拉胯就行了。

事实上,老球拍比新球拍耐用也可能是一个伪命。因为当我拿到2003年的元年老七(AT700)与2007年后的改变工艺后的老七(从尼龙吹风管成型技术切换成内发泡成型)后,我发现2003年的老七塌陷的惨烈程度高于2007年的。从这一点看,塌陷现象与成型工艺无关,它就像人之所以会得癌症一样,归根到底还是寿命长了,活到了该长癌症(塌陷)的时间点。

大家也不要觉得,现在的球拍没有以前的球拍耐用,在一定程度上这是消费者与商家“互驯”的结果,以至于高端拍在耐用性上几乎全面躺平。其实,这也是球拍的科技树开始分岔的現象,高端向手感,中端向耐用。中端拍那里,如中端之王纳米七、YY的各种DG型号等又重又硬,拍框中杆三大五粗,销量不低且耐用有余,又稍显笨重。如果高端拍若为灵活故,耐用皆可抛。

说到底,高端拍虽然有“塌陷”这种如影随从的“慢性病”,但我们仍然要接受它。因为在这个级别,最大的成本是手感,最大的使命是赢球,而不是保证寿命,高端拍总得有一种“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气质。

说到底,就像你觉得生活节奏越来越快一样,球拍的消费观与设计观变得高频,不过就是生活的一个缩影。球拍设计得越来越高频、越来越灵活,一定程度上也在适应与加快现在的比赛节奏。正如李世伟教练所言:“器材革命带来技术革命,技术革命带来训练与竞赛体制革命。”器材推动技术,技术反过来又向器材提更高的要求,这种“正反馈回路”是近十余年来技术与器材发展的根本原因。

最后需要说明的是,把“高频”这个词翻译成人话,就是“快节奏”。我们可以说生活节奏快、比赛节奏快、新品上市节奏快,却不能说一支球拍的性能节奏越来越快,只有“高频”一词刚好可以概括文中提到的所有方面。哪怕这种物理学概念会吓走一部分读者,我却只能保留并采用。(本文图片由作者提供)

1、中小拍面的部分热门球拍型号小结(游标卡尺测量拍框六点钟十二点钟内侧距离)

2、测量范围:拍柄底端至锥盖上沿,鱼嘴锥盖则测量下凹弧度的下沿。目前最长的部分数据参考

猜你喜欢
手感球拍李宁
投篮手感真的存在吗
借球拍
名贵的球拍
幼儿画刊(2022年8期)2022-10-18 01:43:54
回望祖山图
现代交际(2022年6期)2022-06-20 10:31:10
What Is Guochao?
手感硬点的面包热量较低
保健与生活(2021年1期)2021-02-04 07:47:02
抚慰
Progress in quantum well and quantum cascade infrared photodetectors in SITP∗
借球拍
买球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