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2023-02-06 05:31山东省青岛市即墨区蓝村街道办事处王演庄小学王希恺
天津教育 2023年34期
关键词:法治道德班级

■山东省青岛市即墨区蓝村街道办事处王演庄小学 王希恺

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是教育的重要目标之一。通过合理设计课程和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社会道德与法治知识。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策略,激励学生运用多元化的学习资源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学习过程中,教师使用小组讨论等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同时,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判断力和批判性思维,使学生在面对复杂的道德与法治问题时能够独立思考,形成自己的观点。在这种完善的教学情境下,可以更好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帮助学生成长为具有独立思考和判断力的社会公民。本文旨在探讨如何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创新教学方法,促使学生形成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为其未来的终身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体现道德与法治课堂的重要价值。

一、当前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在教学改革环境下,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师在课堂中要注重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学生可以逐步形成独特的思想,看待事物的角度也会更多元,建立成熟的道德意识。但是在实际教学中,仍然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教师要不断反思。

首先,很多教师并没有注重创新教学理念,虽然在以往的教学经历中积累了丰富的教学经验,但是并未对社会发展趋势给予更多关注,所呈现出来的课堂环境不能适应学生的实际需求,学生多数情况下只能被动完成教师布置的教学任务,教学氛围较为枯燥,学生对学习道德与法治课程知识没有兴趣,这样会严重制约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其次,虽然部分教师会有意识地运用先进的教学设备,但是没有很好地掌握应用原则,教学期间只是利用设备播放课件让学生观看,缺少针对性的剖析,无法激励学生自主思考。虽然电子课件能够将所有的知识点展现出来,但是无法起到引导作用,学生会逐步丧失自主思考意识。

再次,在道德与法治课程中,很多教师没有重视与学生的互动,即便存在互动,也只是提出一些直白的问题让学生回答,学生无法感受到学习的乐趣,缺乏深入性的指导,导致学生经常出现注意力不集中的问题,甚至在互动环节学生会选择休息,影响了学生思考的积极性。

最后,从当前的道德与法治课程可以看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较弱,需要教师注重激发学生的思考热情,但是在实际教学中却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导致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知识灌输的状态,无法真正享受学习,更没有自主思考意识。

二、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意义

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师要紧跟时代发展趋势,不断创新教学思路,开展教学活动时重视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并鼓励学生建立良好的法律意识。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将基本的知识概念倾囊相授,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建立宝贵的自主学习意识,使学生全身心投入知识要点的学习中,从而获得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在具体的教学情境中,教师要有意识地运用多种教学方法,依据班级学生的成长情况和实际需求制定教学方案,将学生置于精彩纷呈的教学环境,显著增强学生的自主思考意识。教师在编制教案的时候要重视承前启后的作用,确保教学工作逐步深入、层层递进。同时,关注学生现阶段已经积累的学习经验,通过创设情境的方式让学生在更真实的场景中自主解决问题,激发学生的自主意识,不断增强学生的学习动机,挖掘学生潜能,促使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在原有的基础上显著提升,使每个学生都能在教师的引导下拥有璀璨的发展前景。

三、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策略

(一)重视教学预习环节

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预习环节对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具有重要意义。通过预习学生可以提前了解即将学习的内容,激发对知识的兴趣,这种主动获取信息的过程增强了学生的求知欲望,促使学生在学习中展现出更强的自主性。预习环节有助于学生建立学科知识之间的关联,形成系统性的学习认知。通过提前了解相关知识,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课堂内容,将零散的知识点有机地串联起来,提高学科整体把握能力,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学科思维和综合分析能力。同时,学生在课堂上能够更积极地参与讨论、提出问题,形成良好的互动氛围,不仅促进了师生之间的有效沟通,而且培养了学生表达意见的能力,为学生未来的学习生涯打下坚实的基础,使其具备更强的自主学习能力,适应未来复杂多变的社会需求。因此,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教师注重预习环节,不仅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学科素养,而且有助于培养学生全面发展所需的综合能力。

例如,在教授《公共生活靠大家》一课时,教师可以将服务社区作为教学切入点,通过学习了解社区的定义,以及社区内部的基础设施,进而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公共生活意识。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能够学会爱护社区,遵守公共生活设施的基本使用规则,潜移默化地形成环境保护思想,拥有更强烈的公共责任意识。由于小学生社会阅历不足,对课程讲授内容只停留在浅显的理解阶段,无法将自己的日常生活与社区进行联系,这就需要教师在正式授课前组织预习活动,帮助学生提升自主学习能力的同时,让学生可以在课余时间了解社区,为后续的教学工作做好铺垫。在预习阶段,教师要提出引导性的问题,让学生观察社区内有哪些公共设施,并思考这些设施为日常生活带来的便利。每个社区都有自己的特色,教师要引导学生说出自己所处社区的特点。同时,教师可以利用互联网为学生展示城市社区以及农村社区的差异,并引发学生自主思考,学生依据教师提出的问题积极探究,思维的活跃度显著提升。

(二)丰富课堂教学模式

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丰富课堂教学模式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重要策略。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手段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在积极参与中主动掌握知识,将抽象的法治理念与实际生活相结合,提升思辨能力。教师在应用各种教学手段的同时要重视提出引导性的问题,促使学生主动思考,独立解决问题。这样的教学模式不仅拓展了学生的思维空间,而且培养了学生在面对复杂情境时的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另外,倡导学生参与实践活动,将课堂知识与社会实践相结合,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法治的力量,学生将更加深刻地理解道德与法治知识的重要性,从而更主动地学习。这些教学策略的实施旨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使其在道德与法治学习中能够更主动地参与,形成积极向上的学习态度,不仅有助于学生在学科知识上的提高,更有助于塑造健康向上的人格,为未来融入社会奠定坚实的基础。

例如,在教授《我们的班级四岁了》一课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回忆以往班级生活点滴,深化学生对集体生活的印象,让学生充分感受自己的成长和获得的快乐,同时在回顾与反思中发现班级中存在的优点和不足,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会极大提升,集体荣誉感和责任感得到有效激发,从而更加热爱班集体,并尽己所能为班集体做出贡献。首先,教师在教学中可以运用多媒体设备播放以往记录下的班级生活点滴,让学生回忆刚入学时候的场景,将课本内容与自己的生活进行联系,学生的学习兴趣将会得到激发。其次,教师可以依次展示学生参加班级活动的场景,在宝贵的回忆中,学生对班集体的归属感会更加强烈,也会感受到自己的变化,意识到班集体的发展与每个学生的成长和努力是密不可分的。再次,教师可以让每个学生说出自己在班集体中经历的印象深刻的事,也可以展示成长过程中的纪念品。这样,学生可以更好地意识到班集体对自己的重要性。最后,教师可以在班级中发放调查问卷,让学生主动思考班级发展中需要完善的内容,逐步形成班级文化,从而进一步增强学生对班级的热爱之情,在多种教学手段的支持下使学生更好地理解课程内涵。

(三)开展小组项目活动

教师组织小组项目活动可以促进学生之间的合作,让学生在团队中相互交流、共同探讨问题。在合作过程中,学生学会彼此倾听、尊重他人意见,从而形成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小组项目活动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更主动地参与其中。学生自主选择项目主题、制定计划、展开研究,逐渐形成自我管理能力和组织学习能力。这样的学习方式符合小学生天生好奇心强、喜欢尝试新事物的特点,能够激发学生对道德与法治知识的探究欲望。此外,小组项目活动有助于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学生可能会面临各种挑战,需要通过调查研究形成解决方案,这样的过程锻炼了学生的分析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提高了学生独立思考的水平,不仅有助于学生在学科知识上的深入掌握,更为其未来的学习和生活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培养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团队协作精神。这样的学习体验有益于道德与法治教育,有助于学生成为有担当、有创新力的社会成员。

例如,在教授《自由选择课余生活》一课时,教师要给予学生自主选择的机会,让学生了解到自主选择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独立学习意识和广泛的兴趣爱好,从而更加热爱生活,让自己的生活变得更加充实。教师在组织学生参与活动的时候不要进行过多干涉,而是将思考的机会留给学生。活动形式可以是体育方面的,也可以是艺术领域的,学生还可以共同钻研数学、科学等方面的知识。这样,学生才能流露出真情实感,自身的优势也会在活动的推进中逐步体现,并在活动中获得宝贵的友情,心灵得到抚慰,潜能得到挖掘,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获得良好的效果,对促进学生成长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教师可以让志趣相投的学生结成小组,在课余时间共同参与自己喜欢的活动,并分享活动感受,尝试制作表格记录活动详情,从而在小组学习中学会自主思考,发现自己的爱好,了解自己在活动中的实际表现,知晓自身的不足之处,不断调整状态,寻找到前进的方向。

(四)实施课后延伸学习

从课后延伸学习的角度来说,教师可以布置课后作业,设计有趣而富有思考性的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自主查找相关资料,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主动性。此外,设置小组讨论或项目研究,让学生合作探讨、互相学习,培养学生团队合作能力。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通过实地考察、社会实践等方式,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中,从身边的事例中汲取道德与法治知识,锻炼实际运用能力。通过这样的实践,学生能够更深刻地理解课堂所学内容。在延伸教学工作期间,教师要为学生提供合适的学习工具和资源,指导学生进行有效检索,从而激发学生主动获取知识的动力。这样的课后延伸学习不仅能够加深学生对道德与法治知识的理解,而且能够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使其在未来的学习过程中更自信。这种培养策略关乎学生个体发展,有利于学生社会公民素养的提升。

例如,在教授《爱护地球共同责任》时,学习完有关环保法规的课程后,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环保劳动。首先,激发学生对环境保护的兴趣,介绍相关法规知识,分析环境问题的严重性。其次,组织学生在学校周边或社区进行环境清理,鼓励学生以实际行动践行环保理念。学生分工合作,清理垃圾,整理花坛,甚至提出改善环境的建议。这样的实践活动加深了学生对法治知识的理解,培养了学生自发关注社会问题、主动学习的能力。通过这种延伸学习策略,学生在实践中深化了对道德与法治知识的理解,提高了自主学习能力,形成了积极的公民意识,从而为社会贡献力量。

四、结语

综上所述,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至关重要。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学生可以了解社会各层面的基础知识,实现了思想层面的优化,锻炼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在未来的学习中能够独立思考。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带领学生探究社会规则和法律条文,提高了学生对社会的认知水平,形成了正确的价值观。自主学习不仅仅是一种能力,更是一种品质,有助于学生在学习中找到乐趣,在今后的成长过程中做出正确判断,形成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猜你喜欢
法治道德班级
送法进企“典”亮法治之路
班级“四小怪”
头上的星空与心中的道德律
如何构建和谐班级
跟踪导练(五)(2)
道德是否必需?——《海狼》对道德虚无主义的思考
反家庭暴力必须厉行法治
以德促法 以法治国
不称心的新班级
用道德驱散“新闻雾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