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时期大学生国家认同研究的进展与前瞻

2023-02-06 19:30:56兰珍莉汪先平
遵义师范学院学报 2023年6期
关键词:民族国家大学生

兰珍莉,汪先平

(遵义师范学院教师教育学院,贵州 遵义 563006)

国家认同是现代国家建构与存在的基础和前提。在全球化、信息化背景下,传统国家的地域与价值观念被打破,国家认同面临着一些新问题,因此,强化大学生的国家认同尤为重要。我国长期重视大学生的国家认同意识培养,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中长期青年发展规划(2016-2025 年)》强调,要增强港澳台青年的国家认同、民族认同和文化认同[1]。研究大学生的国家认同对于当下解决国家认同中的新问题具有重要意义,系统分析总结相关文献综述、做好相关的基础性研究,也十分必要。

一、国家认同国内外研究概况

国外关于国家认同的研究是从20 世纪50 年代开始的,早期大多以哲学和心理学为研究视角。随着研究的深入,到20 世纪70 年代,跨学科研究逐渐扩大和深入,出版了比较多的经典著作,并与民族认同研究始终夹杂在一起。民族被想象为“有限的、享有主权的共同体”[2]。这暗示着,在我们使用“民族认同”这一概念时,至少有一种是不可或缺的:某种政治共同体意识至少存在一些公共机构和一套规定全体成员的权利与义务的统一法典[3],这与国家认同是密切相关的。“国家认同的中心议题是个人或群体的自我认识,它是自我意识的产物,其来源有归属性的、文化性的、地域性的、经济的、文化的、政治的、社会的以及国别的。”[4]国家认同可分为“先赋性国家认同和选择性国家认同”[5],也有分为“国民国家身份、民族国家身份、民族自豪感、国家归属感[6]”的。知名国际性学术组织大多将“国家自豪感”作为国家认同的测量指标,还有以民族主义[7]、爱国主义[8]或国家荣耀[9]来测量国家认同的。美国心理学家埃里克森早就意识到研究青少年认同的重要性,他认为从青春晚期向成年早期的过渡时期是容易产生“认同危机”的关键期,青春期的大学生正处于这一时期[10]。其后,有学者对日内瓦青少年进行了访谈,了解青少年对祖国以及对本国与他国关系的理解等问题[11]。国家概念、国家认知能力和国家地理知识等,是这一时期关注的热点。到20 世纪90 年代,开始出现跨国研究,但对大学生这一群体的研究还比较少见。

国内关于国家认同的研究最早开始于20 世纪90 年代,前期研究的发文量较少,但随着我国对国家认同的进一步强化而成为研究热点,早期研究主要有国际经验介绍、历史研究、台湾问题、教育领域的民族教育问题等,基本涵盖了当前热点问题的几大领域,为后期研究奠定了基础。

二、国家认同研究的主要内容

随着国家认同与民族认同、文化认同关系等本体论问题的出现和不断深入,相关研究扩展到了新闻学、文学、宗教学、经济学、心理学、法学、人文地理学、女性学等领域,并聚焦于以下几个方面。

(一)国家认同本体论研究

国家认同的含义、构成等本体论问题,是学术界关于国家认同研究的第一个焦点问题。国家认同是指“在有他国存在的环境下,人们构建出归属于某个‘国家’的‘身份感’”[12],以及“个人确认自己属于哪一个国家以及对这个国家产生归属感、依恋感的心理过程,是一个国家的成员对所属国家的文化传统、历史、国家主权、国家制度、政治主张、价值观念、理想信念等的认可而产生的归属感”[13]。多民族国家的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是互为前提的,民族是每一个国家得以在世界之林存在的形式,而国家的存续是每一个民族得以生存的基础。因此,公民国家不断地加强民族认同并逐渐升华到对国家的认同[14]。在全球化背景下,我国要形成中华民族共同体,就必须在民族认同和国家认同中强化国家认同,通过构建共同的文化基础和符合特征,凸显二者共同的内容,最终帮助人们由族群认同上升为国家认同[15]。国家既是“政治-法律”共同体,也是“历史-文化”共同体,其不可缺失的构成要素有“政治(制度)认同、文化认同和民族认同”[16]。也有学者认为国家认同有四个维度,即主体维度、时间维度、空间维度以及权力维度[17]。总之,国家认同是“一种复合型的认同”,是融合了“人们对于公民身份、领土、历史、制度、文化与社会结构等诸多要素的认同”[18]。依据以上构成要素,国家认同的途径有从较为抽象的“政治逻辑”出发,认为国家认同包含对“国家制度体系的认同、公民身份和权利的认同、政治共同体本身的认同”,需要对民主进行建设,从时间、空间和价值维度对国家结构体系进行建设,从情感、习惯、信仰与文化因素结合人民的利益与发展进行建设[19]。也有从隐匿的文化路径出发,提倡重视国家象征(国旗、国徽、国歌、红领巾等)、政治仪式等在国家认同中的作用[20]。

(二)少数民族的国家认同研究

随着理论层面思考的深入,国家认同扩展到具体操作层面,汇聚为焦点二:少数民族的国家认同研究。如:“广西左江流域伏波信仰与班夫人信仰共存现象探析”[21]“民族地区的公民身份与国家认同”[22]“从培育普适性公民文化、转变边疆治理思路、调整民族政策取向、拓展利益表达渠道、强化国族认同等方面强化边疆少数民族的国家认同”[23]。在壮族边民的国家意识及行为逻辑研究中,“国家”对他们来说是模糊遥远甚至有时是“不在场”的,但是当边民礼仪受到威胁时,这个“不在场”就会以“国家”“政府”的形式强有力地出现,并“实体化”[24]。

(三)港澳台地区的国家认同研究

随着少数民族群体研究的深入,建议把研究视角转向新时代背景下的日常生活、普通社会民众,以及动态交互分析[25]。台湾问题受到理论界的持续关注,随着香港地区问题的发展,汇聚为焦点三:港澳台地区的国家认同研究。英国殖民者最初带入香港的是二元对立的“自我”与“他者”的殖民主义的“伪主体”意识[26],不少香港后殖民文化论述助推内港两地关系紧张,一些港人的“恋殖”文化心理对香港人心回归构成障碍[27]。影响香港居民国家认同的变量来自多方面,从微观层面看,包括主体意识、身份认同、公民教育。从宏观层面看,包括“一国两制”实践、民主政治发展、全球化浪潮冲击等。香港本地生产总值变动率越高,香港居民国家认同越弱;房地产价格越高,香港居民国家认同越高。这与我们的传统认识相背离,其主要原因是香港经济增长与民生改善滞后的矛盾影响香港居民对国家的认同,中央惠港政策的消极效应影响香港居民对国家的认同[28]。改善香港居民的国家认同,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掌控意识形态话语权,树立政治权威,凝聚“一国”价值共识;积极推进国民教育体系构建,系统塑造港人的国家观念、民族情感与历史意识,促使爱国爱港媒体承担社会责任[29]。台湾民众“国家认同”问题产生的根源可划分为:“历史根源即台湾自甲午战争以来的被殖民经历;现实的政治根源即台湾光复后所发生的‘二二八’事件和20 世纪50 年代初期的白色恐怖统治”[30]。其具体原因有岛内政治因素、文化教育因素、两岸关系因素、国际政治因素和青年自身因素[31]。对于大多数台湾年轻人来说,“是台湾人”、认同台湾理所当然,而“是中国人”、认同中国则成为可以选择乃至否定的选项[32]。台湾年轻人建构国家认同,可以通过搭建文化交流平台、加强民间和青年学生的文化交流;扩大两岸经贸交流,培植利益共同体;制定惠及台湾同胞的政策;继续深化改革,推进民主、法治进程和政治互信等,增进台湾同胞的国家认同[33]。以上研究领域都以教育为重要途径,并成为焦点四:国家认同教育研究。

(四)国家认同教育研究

国家认同教育形成的重要阵地是学校[34]。学生在国家认同的情与理、群与己、灌输与教化方面还存在困难,教育如何促进国家认同是教育领域研究的重点,解决策略有从宏观方面基于文化基因、发生机制的思考,到中观方面关于公民教育与国家认同的自觉的思考,并进一步将思考深入到微观的课程教学板块,如课程设置、课程知识选择、课程想象、校本课程开发、教材、教学设计。同时,大学生的国家认同也是热点问题。

(五)大学生国家认同研究

我国是一个由56 个民族组成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每个人都面临民族和国家的双重认同。已有文献从少数民族的公民身份、信仰、边疆民族跨国流动、族群记忆、文化认知等方面,研究壮族、回族、布傣族等在教育领域中的国家认同。因此,关注少数民族大学生认同成为必要,已有研究关注了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文化基因、文化融合意识、民族教育福利等。针对普遍大学生的研究是以培养认同的途径为主,研究方法以调查研究为主,范围较广的有基于全国31 个省(市、自治区)71 所普通高校的调查分析[35]和基于9 个省(市、自治区)12 所高校的调查[36]。调查显示,大学生国家认同总体较好,对国家认同标准普遍重视,并有着强烈的国家自豪感。而存在的问题主要有:大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解不深、对马克思主义信仰不够坚定、对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信心不够足、对中国共产党的执政能力信任度不够强等;藏族大学生存在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冲突[37];香港地区存在观念挑战与制度短缺[38]。在认同理论基础上,加强大学生认同的途径有加强文化自信、社会实践、重大纪念日仪式教育、旅游体验[39]、体育活动,以及网络新媒体传播、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有学者认为,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可以共生,尝试从身份认同、文化认同、情感认同和行为倾向四个维度建构大学生“国家认同”核心素养评价指标体系[40]。

国外学者也出版和发表了一系列有较大影响的论著,如保罗·库尔兹(Paul Kurtz)的《21 世纪的人道主义》、曼纽尔·卡斯特(Manuel Castells)的《认同的力量》、洛威尔·迪特默(Lowell Ditmer)的《中国对国家认同的寻求》等,他们在分析国家认同现状和面临困境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些策略。

三、民国时期大学生国家认同研究进展

“以史为鉴”是对历史学现实意义的高度概括。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历经磨难,最终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展示了中国人巨大的凝聚力。研究中国传统文化背景下各个时期的国家认同,成为历史学者们探寻国家认同现实与困境的重要路径。中华民族作为自在的民族实体是在几千年的历史发展中逐渐形成的,而作为自觉的实体存在却是在与外国入侵的对抗中形成的。这种自觉的实体表现在以下几方面:一是知识界精英以西方民族主义范式诠释和表述“中华民族”;二是在政治层面上中华民族的认同作为“国族”得以确认,如辛亥革命后以“中华民族”作为政治共同体来表述中华民国;三是学术界关于“中华民族”知识话语的系统论证和表述,从“五四运动”开始觉醒到抗日战争时期达到鼎盛;四是抗日战争强化了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升华了中华民族的民族意识[41]。因此,从辛亥革命、五四运动、抗日战争等方面,深入具体地研究了国家认同的具体历史表征。另外,已有研究还对胡适、钱玄同,以及民国时期康区藏族精英、留日学生等个案及群体的国家认同进行了剖析。而关于民国时期大学生国家认同的研究相对较少,仅有少数相关研究,如抗战时期石门坎边民的国家认同教育研究[42]。

国外相关的专题研究较少,其中较为相关的一项研究是以体育为切入点研究民国时期国家认同。这篇文章通过对民国时期运动会的回顾,从民国时期全运会主办权收回、运动会上领导讲话、国旗象征、演讲、苦难记忆等事件的陈述,提出以共享资源形式使全运会政治化,以此可以让成千上万的观众和运动员接触体育运动,从而使体育运动与国家身份相结合,通过这种结合,使体育运动也成为中国人民统一的强大源泉[43]。

四、民国时期大学生国家认同研究前瞻

从总体上看,民国时期大学生国家认同的相关研究已取得一系列重要成果,体现了现阶段的理论水平,为我们进一步研究本课题奠定了基础。但不可否认的是,这些研究还存在一些问题:一是已有研究以理论层面的理性思辨为主,缺乏对大学生国家认同实践层面的系统研究,特别是课程思政研究。如果缺少具体行动研究,将会导致已有研究浮于空洞的说教。还缺乏大学生国家认同培育机制的深入探讨。二是已有研究忽视了大学课程与教学的特殊性,导致提升大学生国家认同困难重重。课程思政要“各类课程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全员全程全方位”参与。因此,如何切入、如何高效是理论界尚待开发的领地,也是大学生国家认同得以实现的关键所在。三是已有研究重视共时态的行动总结和探索,而忽视历史态的历史经验挖掘,将可能继续面临“水土不服”的难题。挖掘我国历史上大学生国家认同的经验,将有利于我国大学在中国传统文化基础上,增强大学生国家认同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

猜你喜欢
民族国家大学生
我们的民族
一个民族的水上行走
人民交通(2019年16期)2019-12-20 07:03:44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能过两次新年的国家
多元民族
乡村地理(2018年4期)2018-03-23 01:54:08
大学生之歌
黄河之声(2017年14期)2017-10-11 09:03:59
把国家“租”出去
华人时刊(2017年23期)2017-04-18 11:56:38
求真务实 民族之光
文史春秋(2016年2期)2016-12-01 05:41:54
奥运会起源于哪个国家?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
中国火炬(2013年7期)2013-07-24 14:19: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