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锣
大数据时代具有数据数量庞大、数据类型多样、数据联系精密、数据处理快速与数据查询简易等特点。(1)王斌:《大数据时代高校事务管理精细化研究》,《齐齐哈尔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21年第1期,第83-85页。大数据不仅给管理者提供事务管理的素材与依据,而且能分析总结数据背后潜在的价值与意义,高校学生事务管理是教育管理中的重要环节,是学生健康成长的基础保障,更是教育事业发展的重点。(2)沈洁、谢雯:《人工智能赋能高校学生事务管理:背景、依据与路径》,《煤炭高等教育》2021年第11期,第81-88页。高校学生事务管理包含学生日常管理、学业管理、学生就业指导、学生奖助贷等多方面、多维度的工作内容,涉及领域较多,内容较为冗杂琐碎。(3)朱林:《高校学生事务管理的反思与超越》,《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2020年第14期,第18-20页。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可将高校学生事务管理的多个模块进行信息化处理和基本系统的建立。大数据技术与高校学生事务管理相结合的理念契合了高校发展需要和高校管理新趋势,有利于建构逻辑有序、分配合理、调度和谐、职责分明、目标明确和渠道通畅的高校事务管理体系,有效地促进了高校学生事务管理的专业化。(4)万辉:《大数据在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中的应用》,《高校辅导员学刊》2014年第6期,第48-51页。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本文结合大数据时代的特点与要求,主要探析了高校学生事务化管理的现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大数据时代高校学生事务管理专业化发展的策略,以期为全面提升高校学生事务管理质量提供参考和借鉴。
根据多元共建理论,大数据时代加强了人与人之间的虚拟合作,每个人都是数据的制造者与使用者,透明的数据信息有利于教师、家长、学生形成网络型连接,有利于各部门“跨地域”合作,全面共同促进学生成长。(5)冯伟:《大数据时代面临的信息安全机遇和挑战》,《中国科技投资》2012年第34期,第49-53页。毫无疑问,高校各部门事务管理者对教育模式、教育方法、教育内容、教育目的有着自身管理诉求,并根据各自部门实力发挥特色教育影响力,形成相关的教育干预合力。在大数据时代,随着数据的公开化和透明化,事务管理者能够更好地利用数据优势调整管理行为,避免了因信息流通不畅带来的教育不公平现象,促成各个部门合作并引导学生自由而全面发展。(6)蒋远喜、赵蕾:《新媒体环境下高校学生教育管理的应对机制研究》,《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1年第27期,第16-18页。
根据马斯洛需求理论,人类的内在需求是分层次从低级到高级逐步递进的,个体在实现低层次需求后自发地进行高层次探索以实现自身的完善,获得从生理到心理的满足。学生事务管理工作从实质上来讲,是属于人的工作。因此,除了保障学生生理、安全与心理需求之外,更要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实现尊严、成绩和自我实现的共同满足。(7)孙建:《大数据在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中的应用分析》,《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8年第12期,第11页。高校事务管理专业化要求高校管理者主动提升自身的素养和更新自己的专业技能,将专业知识的传授和立德树人进行协同规划,点燃自身教育热忱,赓续教育初心,在传道授业解惑的教育管理过程中,激发高校教师内在动力而实现教师职业价值。(8)陈雅楠:《大数据提升大学生就业创业前景》,《教育》2019年第34期,第29页。
根据协同合作理论,整体往往具有优于个体的独特优势,团队合作在大数据条件下更能集中实际问题的难点和痛点,有效地在庞杂信息中提取关键信息,激发团队成员的热情与动力。高校学生事务管理者形成事务管理研究小组,囊括各部门管理精英实现互惠互联,实事求是地关注高校自身发展客观情况,以本校学生具体日常事务为依托,结合学生在校的学习、生活详情,有针对性地进行调研探讨和实际研究,点燃高校事务管理团队成员的激情,结合高校事务管理团队的整体经验和智慧,集思广益地形成管理合力,达到资源共享,实现效率协同。
高校并非独立于社会而存在的“象牙塔”,高校的发展需要随着社会的转变而不断调整,需要制定相关的规章制度来适应时代发展进程。高等教育大众化要求全国各类高校根据各自校本特点进行适应性调整,优化内部结构,改变相关学生事务管理方法。大众化进程中的高校学生来源、专业规模、课程设计、专业要求等都处于协调变化当中,新时代学生的特点也各不相同,大数据时代的到来给高校教育教学管理带来了更多的可能性与挑战性。教育现代化要求推动高校学生事务管理专业化,大数据时代背景下的信息教育改革要求学生事务管理模式与方法及时调整,传统的学生事务管理模式已经不能保障新时代高校自身发展,高校学生事务管理专业化势在必行,借助大数据时代信息的公开化,大学生可以了解、掌握其所感兴趣的所有专业知识,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利用互联网,学生能够从培养知识能力转向培养综合能力,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形成批判精神和批判能力,发展多元智力。学生事务管理的发展,需要转变思维方式,抓住大数据时代机遇,从秩序维护者转变为优秀引导者,从决策执行者转变为发展学生者,结合学生个体特点以及阶段性特征进行整体考虑,需要启发学生德行优先并建立正确的认知体系,时代的变革要求高校不断地创新和完善自身。
互联网高速发展以及数据化时代的到来,使数据信息在各种自媒体中自由流动。随着我国高校学生规模的不断扩大,为更好地管理学生事务,需要配合大数据使用。学生借助形式多样的工具接收大量的数据信息,这些信息对在校学生的生活、工作、学习产生深远影响,对学生的品德和认知的形成意义重大。互联网是高校学生所必不可少的,高校学生的生活几乎可以说都是以互联网为核心展开的,管理学生最终要落实到育人的维度,所以高校所利用的大数据技术具有“重管理、重服务、重教育”三重性质。与此同时,育人为本的事务管理发展需求也对高校管理发展提出了新要求,高校要依据自身的发展规划,分析现阶段存在的问题,结合学生的发展要求,不断补充完善高校的各项管理机制,推动高校管理现代化。因而,合理运用大数据手段是深化高校教育必不可少的途径。正向积极的信息能够帮助学生打开世界的大门、深化专业知识、促进生活的便利以及推动个人的成长;负向消极的信息能诱导学生走入歧途,严重影响学生的认知和品德的形成,对学生的身体以及心理均产生严重伤害。因此,以“育人为本”为核心的事务管理者应密切关注时代的发展,关注学生所追求和关心的事务,及时介入到学生的日常事务当中,帮助学生成长成才。学生事务管理历来实行“院系—学生”双层管理模式,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与网络的普及,互联网信息技术已经与传统的学生管理方法相结合,深入到学生的工作、生活和学习当中,并对学生的生活习惯和生活方式产生重大影响。
大数据时代推动高校学生事务管理更加精准化。大数据时代对高校学生的知识获得、信息传递、认知形成、交往沟通都有极强的引导作用,传统的高校学生事务管理依托于辅导员“事后”发现与总结,以解决事后问题为学生事务管理的主要方法。然而,高校学生事务包含学生招收、日常事务管理、奖助贷资金的发放、思想引领、宿舍管理、心理辅导、团委组织活动、就业指导等多方面事务,大数据时代要求事务管理者打破固化的管理模式。大数据技术能有效地将分散的各项数据整理并形成信息互联,主动融入大数据系统当中,针对每一个事务板块建立相关数据信息系统,以学生成长为核心做好学生精细化管理,推动高校实现数据可视化。同时,运用技术收集数据,共享数据,从而实现多场景运用数据,推动高校学生事务管理进入“大服务”模式。对于学校而言,能够透过海量数据看到优势与劣势,看到数据反映出的学生信息、发展趋势、动态指标,打破各部门之间的信息壁垒,实现数据共通和资源的有效整合,能够快速提取信息,精准服务。基于相关数据,对可能出现的重要事务进行提前预判,以预防为主,防治结合,推动事务管理科学化。大数据信息的运用,提高了教师处理事务的效率,促使教师、领导和学生形成事务管理共同体,时时刻刻能够进行有效沟通。(9)谷艳华:《大数据时代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课程改革探析》,《文存阅刊》2018年第14期,第243页。以大数据技术为核心进行学生事务管理不仅能够简化事务上报处置流程,也能快速接收领导指示,及时解决学生问题。与此同时,大数据技术的革新促使学生事务管理的各部门实现信息共享,形成网络共同体,极大提高了事务管理的办事效率。
高校的培养对象是拥有主观能动性的人,实施管理的目标是培养自由而全面发展的人,因而高校学生事务管理具有有别于其他事务管理的独特性。现代大学生的主体是“00后”,追求个性和向往自由是现在大学生的主要特点。当代大学生的成长伴随着互联网的崛起,成才的过程中处处受到大数据的影响,他们对虚拟技术的接受程度以及对信息技术革新的呼唤强于以往的学生。因此,高校学生事务管理应该从“供给驱动”向“需求驱动”过渡,以学生成长成才为核心进行变革,平等对待高校的每一位学生,主动走近学生,改变原有的单线式命令型事务管理模式,以公平公正的对话模式实现管理互联,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到事务管理当中。(10)高甜、汪航、梁彤祥:《论大数据背景下研究生社会实践的重要性》,《科教导刊》(中旬刊)2019年第29期,第3-4页。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信息技术的进步推动着高校事务管理模式不断更新,并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与个性特色提供专业性和指导性意见。大学生是高校学生事务管理的主要对象,他们的思维方式、行为特征和价值取向等都显示出区别于其他学段学生的新特征,大学生群体最愿意接收最新信息与技术,并擅长将最新科技运用于日常生活当中,也习惯于消化科技带来的便利。一般而言,他们能够快速接收通过微信公众号、QQ群、学校官网等方式向他们传递的学校信息,也能够通过各大平台查阅相关信息,快速获取知识,追踪社会热点,还能够轻而易举地获得一切想要知道的信息。伴随信息化时代发展,大学生的变化趋势要求高校事务管理者作出适应性变化,这也是新时代大学生的诉求。
“00后”学生被称为网络世界的原居民,他们的成长与网络的兴起息息相关,也是最愿意接受技术革新的群体。就现实情况而言,大学生网民的数量巨大,几乎所有的大学生都会上网,上网已然成为大学生的一种必不可少的生活方式。网络是科技进步的产物,它为大学生提供了展示个性的空间,在网络空间里大学生可以尽情地共享知识、分享情绪、发布观点、实现快捷购物、掌握一手消息、和分散各地的亲友实现零距离互动。可以说,在网络中的大学生面貌更加具有真实性,而所有在网络中的操作痕迹都可以被大数据记录。但高校事务管理依然主要依托于传统的线下管理,事务管理主要由辅导员负责,辅导员对日常事务工作进行梳理,按部就班地进行常规事务管理,极难将新型管理理念融入事务管理当中,这已远远落后于大数据时代的管理要求。在虚拟平台的建设过程中,也暴露出一些问题,如平台建设滞后、缺少实际使用者的参与,因而最终系统功能和使用需求不匹配现象突出。
基于互联网特点开展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是时代的选择,通过网络对大学生进行思政教育已是普遍做法。在互联网高速发展的带动下,高校育人新途径一直备受关注,互联网世界拓展了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途径,扩宽了思政教育的应用范围,创新了思政育人的新范式。互联网成为高校实现“立德树人”目标的重要阵地。在新冠疫情防控过程中,传统的线下爱国主义教育、理想信念、心理问题疏导、生命教育等方面的教育大多移至线上,传统的主题班课和特色团课已经通过网络平台开展,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大大提高,学习的自由度和内容的选择度被充分尊重。(11)王鑫家:《大数据思维在高校学生信息化管理中的支撑作用》,《黑龙江高教研究》2016年第7期,第47-50页。互联网实现了高校思政教育的全范围、全时空、全阶段呈现,然而由线下转为线上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对授课教师提出了更多要求,不仅要求教师有良好的专业技能,还要有思想政治教育的专业知识,更要能够熟练运用互联网、新媒体等。然而,同时具备以上能力的教师少之又少,高校思政课缺乏专业人才队伍。部分高校事务管理人员灌输式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片面地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材料的输出;部分高校事务管理人员对于网络思政教育的作用和意义未形成正确的认识,加之自身专业素养不高,使用网络能力不强,缺乏利用网络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能力,难以胜任网络思政工作,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时,内容形式单一,难以与学生展开交流并走进学生内心,最终使网络思政课未能发挥应有的作用,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难以保障。
在高校信息化建设不完善的情况下,大数据使用场景单一,数据迁移性较差,数据库不完善,数据储存和利用不科学,常常出现数据错误或者数据丢失的情况,加之高校学生数量庞大,学生信息相对独立,难以交叉重叠、相互关联,缺乏统一管理。信息技术与学生事务管理相结合不仅是为了节约人力物力,更是要改变事务管理思维。大数据中最有价值的部分无疑是个人数据,学生的个人数据能够反映学生最真实的情况,学生事务管理者可以根据数据信息及时调整学生管理方法,快速解决学生问题,提高事务管理效率。网络硬件不足和网络实用技术运用能力欠缺的固有缺陷已经随着网络信息的使用得到了改善。但就信息交互而言,还存在着信息冗余、沟通滞后、数据垒叠的现象。面对突发的舆情和新冠疫情等情况时,学校各管理部门均要求一线辅导员收集相关学生数据以及报备学生行程,但收集数据的重复化和复杂化阻滞了信息的传递,一方面,重复的相似工作消耗一线工作人员的精力,时限性要求给教师带来隐形压力,多次重复收集也使得学生配合度逐渐降低,给数据收集工作带来阻碍;另一方面,冗杂庞大的信息不能反映真实情况,让数据使用者无所适从,没有让大数据发挥出应有的价值。与此同时,学校近几年大力发展了数字校园系统,在校园内对学生的管理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但对于校园外的学生信息数据收集以及信息化管理略显乏力。同时,由于数据收集要求不一致,造成数据标准不统一,数据质量不高,相邻领域类似数据挖掘不到位,同一数据按照不同标准收集,可利用率降低,对数据的共享造成阻碍,校园数据与社区互联也沟通不畅,存在着同种信息多部门多场次多重复收集的现象,长此以往,会造成数据更新不畅、数据资源短缺、影响数据库总量等情况,使数据有效性难以保障。(12)陈霜叶、孟浏今、张海燕:《大数据时代的教育政策证据:以证据为本理念对中国教育治理现代化与决策科学化的启示》,《全球教育展望》2014年第2期,第121-128页。
学生事务管理专业素养应紧随时代发展不断提升。在自主式学习模式探索过程中,高校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部分学生在使用电子产品、专业自主学习、高效利用时间、维系身心健康方面出现了严重不适应,这种管理模式对学生事务管理者也是新的挑战。学生自主学习意识的强化对事务管理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就目前而言,学生事务管理者对大数据的使用经验不足,对大数据的专业知识缺乏了解,必备的数据科学基础相对薄弱,大数据管理与分析技术知识较少,大数据实际功能认识模糊,加之学生数量大,数据信息庞大,有效信息无法即时共享,难以利用数据手段解决管理问题,难以实现管理数据化、智能化的目标。辅导员和班主任除了需要具备丰富的教育学和心理学知识之外,还需要具备利用线上管理模式进行知识更新与研究的能力,在线上管理中对学生开展心理辅导的能力,培养学生学习与创新的能力,组织学生进行线上学习的能力,深入学生、了解学生的能力等,这些均对辅导员或班主任在知识素养、能力素养、心理素养、情感素养和道德素养等方面提出了更高要求,而现实情况则是没有足够的缓冲时间让这部分教师完全接受这种模式,再进入实践,而是要求他们短时间内迅速适应线上模式,开展学生工作,深刻理解班级事务管理的内涵,提升自身职业素养,强化辅导员素养技能。(13)王国军、刘爽:《大数据时代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理论观察》2014年第1期,第143-144页。
高校要实现学生事务管理现代化,落实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实现学生信息管理模式创新,离不开大数据技术的支持与应用。具体而言,大数据推动高校学生事务管理专业化发展有以下几点发展策略。
随着科学技术的崛起和信息时代的到来,数据的价值越来越被体现出来。高校拥有大量的学生数据,涉及事务管理的方方面面,分析挖掘数据的潜在价值,理应拥有绝对的管理优势。因此,高校管理者应拥有战略性眼光,提前做好充分准备,以数据为核心依据,打造数字网络系统,完善事务管理系统,提高管理效率。高校学生在接受事务管理服务时,往往会给予不同的反馈,即根据不同的场景表现出不同的反应。基于此,管理者应该对所收集的数据进行汇总、筛选、拆解和分析,并结合收集信息的环境进行辨别,确保收集数据的真实可信和实施策略的高效便捷。具体而言,我国高校各部门均存在独立的信息收集端口,并根据各自部门需求进行单独的信息采集。数据的分散既不利于整体性分析学生现状,也不利于大数据技术进行系统性挖掘数据背后的潜在价值。高校事务管理者应该整合各部分信息,搭建强容量、多模式、快计算的数据分析平台,在大数据时代,要注重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依托大数据和云计算技术,在平台建设中,充分考虑使用者的实际需要,为之后不断扩展平台应用场景打下良好基础:一方面,需要构建多元信息库,不断加强信息化方面的建设力度,促进学生事务管理信息化的全面提升,将学生档案纳入信息化管理中,用以人为本的理念建设大数据平台,实现高效管理和人性化精准服务,发挥大数据的实际作用,用大数据平台内的学生信息为学生管理提供依据;另一方面,需要留有信息库余地,任何一个优质平台都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有聚沙成塔的毅力,高校学生数据庞大,在平台建设过程中,应适当留白,让高校学生事务管理者在实践中,提出需要的模块、空缺的数据,不断完善平台功能。只有这样才能整合校园数据,拓宽大数据平台,实现互联网与高等教育的结合;教育管理者对大数据统一汇聚收集、集中管理、整合分析,才能挖掘分析出数据的潜在价值,实现管理数据的趋势分析、预警信息,做好预判,提供决策支持,提高数据利用率;借助优质数据库平台,快速获取学生的各项数据信息,对学生的信息进行存储、整合、分析、推导,使事务管理者能够多角度、全方面了解学生,对事务管理进行整体把控。
思想政治教育是大学生在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大学生健康成长与“三观”形成息息相关,因此学生事务管理者如何将思想政治教育自然地融入学生生活值得深思。学生事务管理者可以借助互联网搭建虚拟平台,将部分思想政治工作移向网络,打造线上线下双重思想政治教育路径,将教室学习模式转化为“网络版”与“手机版”兼顾执行,学习场地由固定地点向自由随地转变,用学生喜欢的方式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把思想教育工作与学生的日常事务结合起来,对学生进行正向引导,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激发学生学习的潜在动力,及时反馈思想教育成果,阶段性总结思想教育成就,及时调整网络思想教育模式,辅助教师为学生搭建思想政治教育个人知识图谱,从灌输式思想政治教育转变为自学自纠,促进学生自查学习所得,同时借助大数据平台,根据高校学生个性化需要,为学生提供正确的指导和人生的建议。传统固化的事务管理已经不适应新型高校发展的需求,高校事务管理者应主动创新教育方式,精炼自我专业职能技能,指导学生适应新时代的需求,并在时代发展中找准自我发展定位,推动学生事务管理的专业化。
大数据技术与学生事务管理的有效结合,必须把学生的安全放在首位。高校数据涉及大学生在校的方方面面,学生事务管理者在收集学生数据时务必规范数据的使用,保护学生的隐私。高校一般拥有多个管理部门,但各部门之间的数据共享相对较少,这不仅对学生的数据保密带来了隐患,还加重了辅导员的日常工作负担。大数据技术的应用要求高校各部门进行先验性沟通,将收集到的数据共传共享,这既减少了高校一线工作者的工作负担,也可以更集中地为学生提供精准性服务。大数据必须为隐私上一把“安全锁”,必须清楚地认识到,在享受大数据带来的便利时,也要保护学生的个人隐私和个人信息。大数据的应用是为了更好地实现学生事务管理,数据具有特殊性,需要高校学生事务管理者中的所有人进行监督,必须充分保障学生的个人权利,诚信、合理地使用数据,尽最大可能避免信息泄漏。同时,借助大数据系统,在保障学生信息安全的前提下进行数据互联,将学生信息与学校图书馆、教学楼、实训室、超市、食堂等地进行对接,客观分析学生在校具体实况,打破部门固态隔阂,精准服务于有需要的同学。
高校学生事务管理的对象是在校大学生,在事务管理创新中,一定要牢记育人目标,充分发挥高校育人功能,推动高校高质量发展。针对高校学生的特点,学生事务管理者应具备阅读、操作、利用、分析、讨论和质疑数据的能力,能够将学生事务精准落实,因此学生事务管理者应提升管理素养,以数据视角、数据思维、数据分析和批判性指导开展学生管理工作,为学生具备公民素养打下良好基础,坚守育人初心,主动更新自身知识体系,提高自身职业素养。学生事务管理专业化的主体对象是人而不是技术,在了解时代特色和技术更新的前提下,学生事务管理者应彰显“人”的价值,以学生为管理和服务对象,分析学生的特点和诉求,从成长成才、身心健康、价值引领三个方面进行突破,成为高校学生真正的陪伴者与引领者。只有不断提高自身专业知识、管理素养和网络技能,才能有效解决学生多种多样的实际问题,改善学生学习状态与学习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与过硬的心理素质,促进学生高质量完成学业。
大数据时代,构建系统化学生事务管理的理论体系和实践基础迫在眉睫,高校学生事务管理的专业化发展对在校大学生的培养和高校的自身建设意义重大。大数据技术与高校事务管理方法的融合,不仅及时满足了学生的需要,提供了精准服务,而且能契合新时代高校发展需求,推动高校高质量发展,构建科学完善的高校学生事务管理专业化的基本理念和理论体系,并在此基础上进行相应的实践经验积累、团队建设、平台完善等。大数据为高校事务管理专业化发展提供了发展契机,高校既能充分利用数据带来的各种信息有针对性地为学生提供优质服务,又能挖掘信息的潜在价值,从而推动学生事务管理专业化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