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焕青
(广东广播电视台,广东 广州 510000)
时政新闻是关于国家政治生活中新近或正在发生的事实的报道,是党和政府的新闻宣传工作的重要表现形式,在舆论引导、政策解读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网络传播方式的变革,没有降低人们对时政新闻的需求,相反,在信息爆炸时代,时政新闻的重要性、实用性、接近性和相关性都更加凸显。网络传播方式的变革全面而又深刻地影响着人类生活,时政新闻的重要性在网络传播时代更加显著。2023 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作为新型主流媒体时政新闻从业者,我们深刻感觉到,建设网络空间中的主流舆论阵地,要求时政新闻报道转变传播思维。
何为新闻语态?通俗来讲,就是新闻报道说话的方式。电视新闻报道传播的符号有两个,视觉元素和听觉元素,其中,视觉元素包含画面、图表、动画、字幕等,听觉元素又包括现场声、配音、背景音乐、声效等。[1]这些都是新闻语态创新的媒介元素和途径。在对内传播中,主流媒体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是“怎么说”的问题。在这个意义上,新闻语态决定话语传播的效果。时政新闻如何顺应时代拥有新媒体的传播语态?如何让主旋律报道既有流量又能与用户形成情感交流?
主流话语体系并非一成不变,它强大的生命力正在不断向内探索追求创新。当前,宣传思想文化工作面临新形势新任务,在坚持党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领导的基础上,着力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着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媒体人新的文化使命。在移动互联网时代,普通的信息已经不再稀缺,但思想深刻、见解独到、内容权威的优势内容依然稀缺。我们要时刻紧扣这个新任务,在党心民意的共鸣中展现思想引领力。
传统报道手法中,严肃、权威、高调是标题最明显的文本风格特征。在融媒时代,新闻标题对受众的吸引力有一票否决权,直接决定了受众是否点击进入实施深度阅读行为[2],因此,把标题改得更年轻化、故事化、口语化,是大势所趋,有助于在最短时间内抓住读者的眼球。但是,由于各种媒介平台之间的互通性也越来越强,我们在进行变革的同时,需要考虑到不同平台的差异性,以及不同平台读者的阅读习惯等问题,审慎而为、平衡优先,不能因唯“标题党”而失范。[3]
例如,韶关市出台近年来含金量最高的人才政策——“百团千才万匠”计划,最高用100 万元面向全球招揽英才,结合片子动画片+同期声的特色,我们拟出了《韶关市给你发了一封邀请函,请查收!》的标题,贴近性和口语化的特点,让点击量大增。融媒时代的一大特征,就是情绪先行、态度鲜明,我们也要据此进行语态调整。比如,《记者观察:让传统文化之美在阅读中绽放》通过对比反差等技巧的合理运用,提炼根据两种具有对比关系或存在差别的事物,将受众的注意力有效吸引了过来;《市场解码:定期存款利率多轮下调钱存银行还划算吗?》通过巧妙留设悬念,既对新闻事实进行高度概括,又能够激发受众的探究兴趣。《面对广东台记者镜头 这位香港阿叔流下了痛心的眼泪》“痛心”二字刻画出2019 年中国中国香港修例风波期间中国香港市民的集体感受,阿叔之痛,也是中国香港市民之痛,中国香港民众对暴力示威活动深恶痛绝的情绪,透过这两个字,如星火燎原般传递给了每一位屏幕前的受众,助力短视频成功“出圈”,全网总点击量上亿人次,这条短视频获得当年广东省新闻奖短视频项目一等奖,一针见血凝炼精准的标题功不可没。
传统的叙事习惯中,文本生产规范程序明确而细致,皆经过高度处理达到完整叙事,因而呈现出过度的模式化甚至仪式化特征。但是在融媒体环境中,文本语态更多呈现出分布式、碎片化、交互性等特征,因此,在处理融媒体新闻时,我们需要对这些繁杂零碎的文本内容进行重新构建和人工合成,完成整个新闻文本交互性叙事的特点。[4]比如《“碰瓷”新疆棉花 H&M 集团声明惹众怒》把事件发生后线上线下国内外官方民间等与此有关的各方反应进行梳理和集纳,不同类型不同特征的文本经过编辑手法科学归整后,呈现出平实可信的结构性张力,赋予受众一个全知全能的独特视角。《寻觅城市名片 品味潮流魅力》一片,用散文式的笔触和第一视角的体验,对东莞发展露营产业的优势和愿景娓娓道来,让片子弥漫出一种与“联播体”截然不同的浪漫氛围,瞬间增强受众代入感的同时,也达到了提高移动端点击率和转发率的目的。
此外,传统媒体文本叙事的完整表述都是记者完成的,在融媒体时代,也可以利用大小屏融合多平台同时宣推的通道,构建用户参与创作的互文式叙事。比如,2023 年《晚间新闻全国两会特别报道》中的《问计两会》环节,两会前在触电新闻App“晚间新闻”媒体号和微信公众号“广东卫视晚间新闻”发起关于今年两会民众关心话题的投票,节目开播前积累民众参与度、提升话题关注度,开播后,“问计两会”大屏内容部分通过展示投票页面,并以当日投票结果为依据和切入点,展开相关话题。这并不是简单的小屏反哺大屏的1+1 生产,而是从受众的视角、推送平台的特点去倒逼生产端创新,让网感自然而然地体现在策划、采访、剪辑、包装、配乐等细节中。“问计两会”版块的互文式叙事作为一种融媒手段,是融媒时代大小屏由“相加”跃升到“相融”阶段的一个例证,说明用户思维正在逐步深度渗透到编播链条上的每一个内容生产岗位。
画面语言是电视时政新闻报道的重要元素之一。受限于技术手段和准确性的客观要求,传统媒体的画面生产往往呈现出不能变、不敢变、不想变的现象。融媒时代,时政新闻呈现效果的可视化,是增强时政新闻可接受性和分享性的必由之路。参照吕敬人的理论,时政新闻可视化需要设计者分解、整理、策划,进行秩序化驾驭,面对事物的本质从宏观到微观,从理性到感性,从时间到空间,从连续到间断,从解体到融合,寻根追源,加以逻辑解析,对繁复的文本数据进行梳理、概括和重构,并进行视觉化、艺术化的有趣传达,提升信息的公众化传播能量等级。[5-6]受益于近年来虚拟全景、5G 通信等新技术对传媒行业的加持,照片、图表、漫画、文字、动画等媒介元素均呈现不同程度的跨越式发展,打开了新闻表达的艺术之道。
比如“漫评两会”系列评论,由一幅美术专业人才制作的数码原创漫画为切入口,以小切口反映大主题,期间用一条清晰的逻辑线条,利用大屏动画+主播站播的演播室形式,串联起掷地有声的网友看法,再利用5G 实时连线技术展现代表委员的履职过程,最后以专家观点或者评论员的点评结束。这组评论着力在艺术化上下功夫,充分尊重了用户的主体地位,努力增强评论的说服力、影响力和公信力。《两会“云”访问》系列则充分利用5G 通讯和虚拟技术,搭建出一间虚拟演播室,把实际上分隔千里的两人放在一个虚拟空间中,营造出北京嘉宾和广州主持人面对面访谈的效果,打破空间阻隔缩减时空距离,架起会内会外的沟通桥梁,变不可能为可能。《南沙寻宝记》则在片内大量使用虚拟技术构建现实中不存在的新场景,以及设计一些场景过渡特效,给受众带来在虚幻和真实中不停穿梭的科幻之感。虚拟技术的应用给艺术性发挥留出了大量创作空间,令片子妥妥成为“出圈”爆点。这表明,时政新闻需要艺术化表达来赢得网民关注,提升传播力。不过,新闻与艺术之间是有边界的,我们一方面需要大胆探索新闻表达的艺术之道,另一方面也要思考二者的边界问题,关键是要把握好度,应该将易于辨识和忠于事实原貌作为指导原则。[7]
融媒时代,情感成为传播的内核元素之一,以情感共鸣为基础,立意才能对用户具备穿透力。声效能够在无形中悄然影响观众的情感走向,配合通俗化、故事化、年轻化的融媒文本语态特征,往往能让时政新闻更有感染力,春风化雨式地完成时政新闻信息传递的主要目的。1970 年代加拿大作曲家默里·谢弗提出“声音景观”概念,为多个学科的研究打开了一个新领域。声音环境是外部的、客观存在的事物,声音景观则是经由听觉方式内在化、主体化的产物,“声音环境、声音景观、听觉方式三者之间并不存在着先后的关系,而是一种感官文化的同构呈现。”[8]在实践中,我们往往发现,短视频平台上,受算法推荐机制影响,情绪渲染性越高的内容,越吸引用户,越会带动推荐和传播。但是,使用背景音乐时也要清醒地意识到,背景音乐在新闻中起辅助作用,应该与新闻事件的事实、价值和情感相符合,注意避免走向另一个极端,让新闻性转向娱乐性、戏剧性。[9]
与时政新闻报道相比,时政新闻评论更加需要艺术化表达。评论是以阐明观点为主要卖点,画面呈现上相对枯燥乏味的类目,采用声效技巧,可以增强呈现形式的美感和生动性。以《广交会》系列记者观察为例,《记者探广交:“小产品”蕴含“大机遇”》一片中,背景音效分为三个章节,分别与三段场景相对应。片头音乐节奏不疾不徐,配合记者介绍西藏墨脱新产品的场景,营造出静谧、神秘的悬念感,快速将观众带入广交会现场。与第一段音乐相比,第二段音乐更加克制收敛,前半段艺术性的留白给观众留出了消化记者观点的空间,后半段配合记者“‘小改变’提升了竞争力,底气来自‘大积累’”的评论,音乐渐起,为最后一段结论升华埋下伏笔。最后一段音乐激昂、奋进之情喷薄而出,伴随着记者“无数‘小特色’‘小优势’聚沙成塔,必将有力推动县域经济实现大发展”的观点,把受众情绪带至最高处。整首背景音乐一气呵成又独立成章,与记者出镜时一软一硬的搭配相得益彰,增强了观点输出过程中的情感表达。
电视新闻包装是声画语态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包括演播室设计、主持人服化、栏目LOGO、片头宣传片和片内包装等,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它是受众对栏目的第一印象,决定了栏目的形象和气质,在整档时政新闻栏目中起到一眼定乾坤的作用。此外,文字的处理,包括字体、字号、文字加粗、颜色设置等也是新闻包装语言应该注意采纳的手段和技巧,缓解读者的视觉疲劳。广东卫视《晚间新闻》作为省级卫视上的第二档时政新闻栏目,它的定位需要与《广东新闻联播》形成差异化竞争,年轻态就是一次成功的探索路径。栏目演播室以天蓝色为背景主色调,亮眼但不抢眼,为年轻态的塑造铺设了隐含权威性的中性主基调,也暗中回应了“晚间”这一时间段应有的明暗度。在这个基础上,通过让背景图案上的元素“EVENING NEWS”动起来,以及增添活力四射的亮紫色,塑造出动感化的年轻态。此外字幕在统一性包装的要求下,也呈现出相似风格,向观众发出层次丰富的一致信号。忙碌一天后轻松舒适地躺在沙发上,看《晚间新闻》梳理一天大事要闻的氛围感跃然屏上。
播音员、主持人是时政新闻报道的最后“把关人”,一直以来,时政新闻公认的主流播报语态,是字正腔圆,义正词严和威势庄重的“联播腔”,相对固化的语态,并不鼓励播音员发挥主观能动性。在融媒时代,语境的复杂性极大增强,时政新闻不只是给一小部分人看,它正在以一种新的面貌走进千家万户,传授关系的改变,意味着时政新闻“温度化”“人文化”的特点会越来越明显。这就要求主持人、出镜记者在节目中既要强化和美化节目中需要的那部分自我,也要弱化和淡化干扰节目传播的那部分自我。[10]
在《飞越广东》大型融媒直播节目中,播报语态寻求突破的例子不胜枚举,虽然串场的内容是政论式严肃内容,但主播们在进行口播新闻的二度创作时,在明确播发稿件的针对性和播讲目的的前提下,一改往日播音腔,融入个人的气质和特点,调节气氛。我们常说,细节决定成败,播音看似简单,其实细节处才见真章,既不能“无交流”,又不能“伪交流”,更不能“过度交流”。[11]《晚间新闻》全国两会特别报道主打年轻化的播音语态,这就要求播音员正确处理“我”和节目的关系,“我”和稿件的关系以及“我”和受众的关系,在节目定位和个人定位上找到新的平衡点,遵循平等、真诚、分享的基本原则,以用户为中心,和受众达成一种新的默契,实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融合状态。
融媒体时代,不同形态的媒体拥有不同的传播语言,每一种多媒体融合方式都拥有一套相对独立的“语法”系统,只有深入研究每一种融合机制内在的规则和语法系统,才能更好地创新融合新闻的语态呈现方式。[12]和主播相比,出镜记者在融媒语态方面的探索空间更大,因为片子的容错率更高、制作周期更长。比如《两会微评》系列融媒时政评论,就从青年视角和现场视角进行融合创新表达。评论往往针对重大时政节点和社会动态发出声音,具有较强的政治性和权威性,思想性和启发性。为了中和这种权威性可能带来的观看感受上的刻板和枯燥,弥补可视性的缺陷,系列评论以IP 化动作为驱动力,以现场场景为信息载体,用青年观察员身边的大小事链接拥有广泛社会影响力的时政大事,在语态上敢于摆脱传统电视评论四平八稳的姿态,打破传统主流媒体的表达惯性,契合网感十足的表达方式,让时政新闻评论充满朝气蓬勃的鲜明风格特色,迸发出新的强大生命力,扩宽了评论产品目标受众的抵达范围。[13-14]
在融媒时代,新型主流媒体的时政新闻语态变革,必须坚持守正创新。“正”是指坚守内容为王的主流价值观,“新”是指与时俱进的创新表达形式。因此,以《晚间新闻》团队为主体的时政新闻语态探索之路,既要“接天线”,又要“接地气”;既要立得稳,又要“潮”起来。把握好这个度,归根到底,还是要从三方面锻造好内功:一是在全媒体舆论场中构筑主流叙述,让从业者们在一次次实践中通过探索新闻语态的改进和变革,不断扩大时政新闻的舆论引导力。二是不断拓展分发渠道,延伸内容价值。除了完成好重大宣传任务和指令动作之外,还要积极把选题范围扩充至全国乃至全球,给各相关岗位创造创新空间,锻炼思想性和逻辑性。三是注重内容和形式的统一。在“内容为王”的基础上,追求形式创新和突破,让新技术、新表达为好内容加持,让党的方针政策、主流价值观在多语态、多落点、多平台的时政新闻传播体系赋能下,不断飞入更多寻常百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