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 茜 佘 醒 李 雷
(安徽工业大学,安徽 马鞍山 243002)
科普类图书作为书籍市场的主要分类,以普及科学常识、提升科学兴趣、传播科学精神价值为目标,为全民科学素养的进步提供着关键支撑。然而,新媒体环境下,以传统媒体为主导的科普图书出版模式正在发生着剧烈的变革。如何突破传统路径依赖,充分运用互联网、大数据技术,实现科普图书与新媒体的深度融合,构建媒体协同传播新矩阵,已成为当前科普图书出版领域亟须解决的问题。
在新媒体时代之前,传统科普图书的发展历程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19 世纪末20 世纪初,当时,中国本土科普图书主要是以翻译和引进国外科普读物为主,从官办江南制造局翻译馆出版的图书来看,内容就涉及物理、地理、天文、船政等22 个学科[1],这些译著以插图为主,多为漫画插图,配有少量文字。第二阶段是20 世纪50 年代到70 年代末,是我国科普事业的开创与探索阶段,科普内容以基本科学技术知识为主。第三阶段是从20 世纪80 年代初至今,经历了恢复转型、创新发展,中国本土原创科普读物迎来了黄金时期,特别是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中国原创科普读物内容丰富、知识全面、雅俗共赏,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如《常识谈话》[2]、新星出版社的《时间的形状》[3]系列、北京联合出版公司的《上帝掷骰子吗?》[4]《趣味科学》[5]等。
新媒体时代赋予科普发展更多元、有效和超维的可能性,为科普传播提供了更专业、科技与多媒介的渠道。我们需要利用新媒体优势,共同实现融合式科普、协同式科普和参与式科普的新目标。目前,科普图书的发展呈现以下现状与特点:数字化、多样化、社交化以及智能化。数字技术加速了科普图书的数字化进程,通过数字出版和数字阅读实现了更灵活的出版和销售方式。科普图书的内容和形式在新媒体技术的推动下不断变化,并包含社交媒体、短视频、直播等多种形式,以吸引更多读者。社交化技术被广泛应用于科普图书的发布和市场推广,通过社交媒体和图书出版公司推广,有助于科普品牌宣传。云端智能技术在科普图书的出版和销售中得到应用,编辑和出版方能更好储备和传递资源,与读者互动,提供更好的书籍推荐和优化阅读体验。
科普图书空间概念的延伸有利于书籍形式的多样化。传统媒体中,空间与时间相对应,但在新媒体时代,它是媒介融合的结果。科普图书的创新基于突破空间概念,融合动态与静态。“动态”代表科技,而“静态”代表人文和传统的传承。在科普作品中,倡导科技与人文的融合,是科普图书突破与创新的动力源泉。空间优化,从思维方式上看,是理念的更新与开拓。如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第一推动》丛书系列[6],从1992 年出版仅166 页的单本《时间简史》,辐射至今包括综合、生命、物理、宇宙四个系列共62 本的丛书系列,以30 年的不断更新,记录着各领域科学创新与突破,同时也诠释了继承与坚守的意义。从呈现方式上看,是指打破传统科普图书以文字为中心的单一模式,转而从新媒体出发,向图像、视频、音频等多维度空间形态转化,让科普图书成为一个多维立体的融合空间。例如,蛇岛老铁山国家自然保护区鸟类图鉴App 设计,通过对《蛇岛老铁山保护区鸟类图鉴》中鸟类资料的整理,将其融入于游戏与交互中,解决了传统科普吸引力的问题,也提高了科普的认知观感与体验。[7]科普图书的空间概念是维度之间的转化与分合,是结合科普内容、形态以及传载方式的量身定制,由二维平面到三维立体,由单向接收到多元输入,体现着感知共融、科技涌动的空间思维的方式,也打开了科普类图书更加灵活性、多样化创作的新格局。
信息时代要求科普图书同步新媒体,以多元化的媒体传播方式与日益多元复杂的科技融合,与之同频共振。新媒体时代的科普图书,需要坚守初心,突破概念,以内容为中心、以渠道为载体,将前沿的多媒体技术与传统科普读物相结合,打破单向被动接收的方式,通过视觉美学和科技科学展开与读者的互动与交流,寓科普于技术,寓科普于艺术,提升科普传输的有效性的同时,弥补传统科普的单一性。
2.2.1 空间思维的跨越
空间思维的跨越包括以下四个方面:第一,从二维空间到三维空间,对图书的设计与创作,人们习惯于二维空间方面思考,然而突破二维,建立由“面”向“体”的空间维度,会为读者提供一种全新立体的阅读方式。例如,中国航天科学家团队原创的繁星三部曲科普绘本结合了宇宙空间站、导弹类型原理以及火箭设计的内容,可组合出一个真实比例的空间站,用以强化图文传递实效。第二,从微观世界到宏观世界,如《科学的七大支柱 :冰难以置信的轻以及其他科学惊奇》[8]主要探讨了科学世界中的七大支柱,涵盖了物理学、化学、生物学和地球科学等不同领域的内容,解析了从粒子生物到天体宇宙的奥秘。第三,从线性思维到系统规划,如《古诗词遇见中国地理》[9],以地理空间顺序为路径,对各地理景观进行线性编排,结合地图对古典诗词和传统文化进行系统的阐释,从而感受古典诗词文化的神韵及魅力。第四,从局部到整体,如《科学的历程》[10]是一部内容广泛、涉及东西方文化和科技发展的世界科学通史。根据东西方各个时期的不同特点,运用“故事化”和“情景式”相结合的方式,深入探讨科学的本质,揭示科学发展的动因,阐明每次科学技术的创造与发展对人类社会发展的重大价值和意义[11],也从整体上展现人类在认识自然的过程中,自身宇宙观、世界观不断深化的路径。科普图书空间思维的跨越可以激发读者的创造力和想象力,提供全新的阅读体验,加深理解和记忆,以及培养系统思维和综合能力。这些优势使得科普图书能够更好地传递科学知识,引导读者开拓思维,提高科学素养,从而产生更大的教育和启发效果。
2.2.2 新媒体形态的推进
“新媒体的定义通常以是否为计算机传播和呈现为标准”。[12]新媒体形态的推进是指随着信息科技的发展,新媒体在形态上的不断创新和演进,主要体现在:一方面,设备的多样化及流媒体技术的更新。随着信息科技的发展,现在人们还可以通过多种设备来传播和呈现新媒体内容,同时通过流媒体技术,实时地通过互联网传输音视频内容,将科技、文化和短视频有机地融合在一起,创造出一种适合公众需求和接受的科技文化作品,形成不同于以往的传播形态新矩阵(见表1),比如京东星宇传媒旗下抖音优质科普自媒体“无穷小亮的科普日常”,创立至今,累积总获赞35 万,拥有2317.1 万粉丝,其出版的周边包括《无穷小亮的趣味科普礼盒》《小亮老师的博物课》[13]等都受到大众青睐。这些新媒体形态,均采用了生活化、趣味化、通俗化、口语化[14]的方式,在精准融合科普图书发展新方向的同时,也满足了人们对于科技文化作品的自主性与易受性的需求。另一方面,新媒体形态的推进还表现在虚拟现实(VR)和增强现实(AR)技术的应用上。通过虚拟及增强现实技术,人们可以沉浸式地体验与媒体内容相关的虚拟环境,将虚拟内容叠加到现实世界中,丰富用户的感知和交互体验。总的来说,新媒体形态的推进是指新媒体在形态上不断创新和演进的过程,包括设备多样化、流媒体技术以及虚拟与增强现实技术的兴起。这些创新和演进使得新媒体更加多样化、交互性更强,并丰富了用户获取和参与新媒体内容的方式。
表1 2022 抖音科普公众号及其概况
2.2.3 出版模式的拓展
数字时代,科普图书的出版已不再是简单的印刷出版,而是进入到了数字化出版的新阶段。数字化出版模式在多媒体时代,主要体现为以下几种模式:首先,电子出版模式。随着数字化技术的发展,电子出版模式得到了广泛应用。科普图书以电子书的形式发布,读者可以通过电子阅读器、平板电脑、智能手机等设备获取和阅读。这种模式具有便利的获取方式和可携带性,同时也支持互动、搜索和书签等功能。其次,自媒体出版模式。自媒体平台如微信公众号、微博、博客等提供了科普图书的新的出版方式(如表2),作者可以在自媒体平台上编写和发布科普文章,与读者进行互动和交流。自媒体出版模式具有快速传播和互动性强的特点,并且能够直接面向大众读者。再有,开放获取模式。它鼓励科学知识的共享和免费获取,科普图书可以通过开放获取平台发布,读者可以免费获取电子书籍或在线阅读。这种模式有助于促进科学知识的广泛传播和共享,提高科普图书的可及性和影响力。总而言之,科普图书的空间维度优化不应只局限于纸媒,更应该拓展到数字媒体、新媒体中,充分利用新媒体传播渠道,运用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通过数字资源的加工处理和传播,实现信息内容的生产与传播,拓展出版模式,通过社交平台分享阅读体验和阅读成果,实现多平台联动传播,有效拓宽受众群体。
表2 2019-2022 科普出版类别及数据
在资讯爆炸和知识更新加速的时代,公众对信息资源的需求量很大,对高品质的科普产品的期望也很高。而科普图书作为知识生产的重要载体之一,也是通过提供高品位、高品质的文化产品来满足公众对科普产品和科普服务的需求。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科普图书的创新需要进一步地与现代媒体技术相结合,不断地向纵深发展。
通过收集用户的阅读偏好和兴趣,建立基于用户行为数据的推荐算法。例如通过用户的点击记录、收藏记录、购买记录以及评分记录等来建立用户行为数据和用户评分模型,为用户推荐具有类似特征和受欢迎程度的图书,提高内容推送的效率和准确度。它的优势在于:可以根据用户的数据,对用户的需要进行充分的理解,从而提升用户的信息推送精准率。在建立个性化推荐系统时,需按照不同的类别来划分,将图书推荐的针对性和及时性结合起来,为用户提供高质量、多样化的内容推荐服务,从而达到对科普书籍内容的个性化推荐。在此基础上,通过对用户的评估和反馈,进一步充实用户的知识库。基于用户的评价与反馈,对推荐结果进行动态修正,从而为用户提供更加精准的内容选择。评价反馈机制也是个性化推荐系统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用户可以对推荐的图书进行评价和评论,系统可以根据反馈来调整相应的推荐策略,增强用户体验感,提高用户满意度。通过用户的评论与反馈,更好地了解用户对产品的满意程度,从而更好地判断产品的质量。
科普图书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产品,其在市场上的传播与推广,除了要考虑产品本身的价值外,也要注重其营销手段。可尝试建设跨平台的社交化推广模式,即把科普图书作为社交媒体的内容资源之一,以更广泛、更多样的传播方式进行推广,并在此基础上,引导用户参与,增强用户黏性,提高科普图书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如社交媒体宣传,利用社交媒体平台如微博、微信公众平台、 Facebook 和 Twitter 等,设立专门的科普图书推广账号,定期发布与科普图书相关的内容,包括书籍介绍、作者访谈、科学知识分享等。同时,也可以借助社交媒体上的影响力较大的科学大V、科普博主和意见领袖,与他们合作推广科普图书,吸引更多粉丝的关注和参与,共同打造科普品牌阵地。[15]又如,用户生成内容(UGC)活动,鼓励读者参与创作与科普图书相关的用户生成内容,如书评、读后感、科普笔记、创意短片等,并通过社交媒体平台和在线社区进行分享和展示。为此,可以设立与 UGC 活动相关的比赛或奖励机制,激励读者积极参与;同时也可以结合科普图书推广目标群体来设计活动形式和内容。如针对低龄儿童可以设计“我是小小科学家”“我是小小发明家”等游戏类主题活动;针对成年人可设计“科普知识问答”“专家在线答疑”等类型活动。再比如,跨平台合作推广,与其他科普机构、科学博物馆、科普节目和科普网站等建立合作关系。通过共同举办推广活动、互相推荐和链接等方式实现资源互补和共享,扩大科普图书的传播渠道。
云空间是一种可以在网络上存储和共享各种信息的虚拟空间,它可以存储大量的科普图书,并进行存储管理和共享。其方式主要包括:数字化科普图书内容。通过数字化处理科普图书的内容资源,云空间能够将这些宝贵的知识资源转化为电子格式,并对其进行分类管理,使读者能够方便地存储、传输、搜索和下载这些书籍。无论是在电脑、平板还是手机上,读者都可以随时随地使用各种设备进行阅读,实现跨平台、跨设备的无缝访问。这样一来,不仅大大提高了用户的便利性,也增强了阅读体验的舒适度。除此之外,云空间还为读者构建了一个在线平台和应用程序的生态系统。通过这个平台,读者不仅可以随时随地访问阅读,还可以享受更多便捷的功能。丰富的数字化应用程序为阅读带来了更多的乐趣和互动性。例如,多媒体内容能够为读者提供更加生动、吸引人的阅读体验,交互式学习模块能够加深读者对科学知识的理解,而在线笔记和标注功能则使得读者在阅读过程中可以随时记录重要信息和个人感悟。更重要的是,云空间平台还鼓励读者之间的交流和互动。通过讨论、分享读书心得,参与在线学习活动,读者能够拓宽视野、丰富知识,同时也能够深入参与到科普图书阅读的过程中。这种互动性不仅提升了科普图书阅读的价值,还构建了一个积极、智慧的阅读社区。总之,云空间作为一种存储和共享科普图书的虚拟空间,不仅提供了方便的存储管理和共享功能,还通过构建在线平台和应用程序,为读者创造了更加丰富、互动的阅读体验。这一创新的科技手段为推动科普知识的传播和普及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也将进一步改变人们获取知识的方式和体验(如表3)。
表3 科普图书融合新媒体出版、传播与记录方式
新媒体协同下科普图书的创新发展需要树立科学的空间思维,融合新媒体平台,推行个性化系统、利用社交媒体平台进行宣传,进行跨平台推广及云空间资源共享,鼓励读者参与创作与科普图书相关的用户生成内容,以实现更广泛的传播与用户参与,进而提高科普图书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在新媒体时代,科普图书的创新出版面临着全新的挑战和机遇。为了适应这一变化,我们需要从空间思维的角度来审视科普图书的发展。传统的科普图书多以单向路径进行知识传播,而在新媒体协同下,我们可以通过融合新媒体平台构建一个立体化的传播矩阵,使科普知识得以更广泛地传达。一方面,通过题材内容的升级和形态的创新,可以将前沿的多媒体技术与传统科普读物相结合,通过使用图像、视频等多媒体元素,更生动地展示科学知识,激发读者的兴趣和好奇心。同时,利用新媒体平台,可以将科普图书的内容传递到更多的读者群体中去。另一方面,传统科普图书的出版模式也需要进行拓展。可以借助个性化推荐系统,根据读者的兴趣和阅读习惯,向其推荐相关的科普图书,同时,进行跨平台推广,利用不同的新媒体平台进行宣传,提高科普图书的曝光度和知名度。并通过云空间资源的共享,降低科普图书的出版成本,实现知识资源的共享和交流。除此之外,我们需要鼓励读者参与创作,与科普图书相关的用户生成内容。通过用户参与的方式,增加读者与科普图书之间的互动性和参与感,让他们成为科普知识的创造者和传播者,提高科普图书的影响力,使科普知识更贴近读者的需求。
总之,新媒体的发展为科普图书的创新出版提供了广阔的空间。通过树立科学的空间思维,融合新媒体平台,推行个性化系统、利用社交媒体平台进行宣传,进行跨平台推广及云空间资源共享,鼓励读者参与创作与科普图书相关的用户生成内容,我们可以实现科普知识的更广泛传播,提高科普图书的知名度和影响力。让科普图书在新媒体时代展现出新的生机与活力,与现代化时代和谐共存,助力科普文化的传承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