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 锐 李 蕊
(烟台理工学院,山东 烟台 264005)
山东作为新旧动能转换的综合示范区和旅游资源大省,在新旧动能转换背景下,发展文旅产业是创新旅游发展机制,促进新业态发展,焕发新动能的新思路。发挥山东半岛城市群龙头作用,推动沿黄地区中心城市及城市群高质量发展,这是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要求。
胶东经济圈区位优势突出,位于新亚欧大陆桥经济走廊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交汇的重要区域,是沿黄河省份和上海合作组织国家主要的出海口[1]。经济圈总人口占山东全省的30%,生产总值和财政收入均占40%,对外贸易占60%,利用外资将近70%。青岛和烟台两市是山东新旧动能转换的两个核心和山东自贸试验区的两个重要片区,胶东半岛城市群与中日韩自贸区联系紧密。诸多国家战略在胶东经济圈叠加实施,促使其成为山东经济发展的重要龙头。
资源禀赋、发展基础得天独厚的胶东经济圈在山东城市群发展中的作用举足轻重。经济圈内城市地缘相近,人缘相亲,传统民俗文化、海洋文化、红色文化相通,自然景观相似。从人口规模、经济体量、发展基础、区位优势、辐射范围等多方面都蕴含着巨大的市场空间和发展潜力。伴随着新型城镇化进程的推进,乡村旅游产业的发展为农村地区提供发展的契机,同时驱动国民经济向均衡、高质量方向发展。旅游资源融入地方特色文化促使产业发展更加具有魅力和吸引力,文化赋予旅游产品更加丰富的文化内涵,使得产业融合成为可能。胶东经济圈作为新的区域发展共同体,推动文旅两大产业的深度融合是创造新经济增长点的关键举措。当前圈内文旅深度融合力度十分有限,在此背景下,如何实现经济圈内城市文旅协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青岛、烟台、潍坊、威海、日照五市作为山东十大文化旅游目的地品牌“仙境海岸”的主要承载地,拥有全省最具有竞争力和发展潜力的旅游资源。3 000多公里海岸线的胶东滨海旅游带,适合于温带海边度假的岸线在中国大陆岸线中是最具有优势的。海域面积广阔、海岛和优良海湾众多。山海林田等旅游资源丰富,文化底蕴厚重,自然风景和人文景观多样。五市气候宜人,夏无酷暑、冬无严寒,适合休闲养生、旅游居住。经济圈不仅是我国旅游资源富集区,还是国内重要的旅游目的地和客源地。
1.旅游地空间分析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深入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区域重大战略、新型城镇化战略,构建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布局和国土空间体系[2]。区域一体化发展的前提是便捷的交通网络。依托交通轴和海岸带,集聚各类要素资源、科学布局人口及经济承载空间成为可能,为区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全面融入国内大循环,加快促进国内国际双循环提供基础和支撑。
圈内五市未来将以铁路和公路为主,通过建设日潍烟威、青潍、青日、烟青、威青5条综合运输通道,内部实现一小时圈内连通、90分钟全省通达、两小时省外周边快速抵达的快捷交通网络。以新建立的胶东国际机场为支点,实现与省外、国际畅通。陆轨交通的协同发展会进一步提升经济圈的交通一体化水平,推动胶东国际机场更好发挥集聚辐射效应。实现航空、轨道、高铁等交通方式的“零换乘”,多种举措促使逐步形成一个区域快捷高效的旅游交通运输网络系统。
2.旅游资源兼容性分析
经济圈各城市海洋资源丰富,为区域文旅产业强强联合奠定资源基础。这种资源的相似性可能引发各地不同程度的竞争,但可以利用差异性为五市文旅产业互补发展提供可能。如:青岛的各国风格建筑群、啤酒文化旅游资源;烟台的红酒、鲁菜文化,海岛旅游资源;威海的红色旅游资源;日照的山地、森林、湿地生态旅游资源;潍坊的历史古城、风筝文化旅游资源等都是各市极具地方特色的,合理利用差异性也是共生深度融合的重要方面。
3.区域旅游文化分析
圈内历史文化源远流长,在认识和改造自然的过程中,人民创造出岳石文化、海洋民俗文化、海防文化、开埠文化、红色文化等,其中以海洋文化、红色文化为代表。祭海、赶海、造船、修船、制盐等海洋民俗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在胶东各市具有一定的相似性。历史悠久的田横祭海节、渔灯节、渔民开洋、谢洋节,这些海洋节庆都已成为当地著名的海洋文旅品牌。
圈内城市红色文化资源积淀丰富,内容形式多样,范围广泛。无论是“五四”运动、青年运动等重大历史事件,还是王尽美、邓恩铭等重要党史人物,都为党的历史和红色基因注入大量青岛元素。作为革命老区,烟台有烟台山、西炮台、杨子荣纪念馆等知名景点。四届中共胶东特委均诞生在威海,刘公岛、天福山起义馆、郭永怀事迹纪念馆等最为著名,由此积淀了厚重的红色文化底蕴。潍坊是山东抗日劲旅七、八支队会师地,渤海走廊中心区,胶河战役主战场。日照是滨海战略区的中心,是沂蒙革命老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沂蒙精神的重要发源地。五市历史文化渊源会降低各旅游地区域合作的成本,推进内部各城市之间的共生演进。
4.旅游共生环境分析
旅游共生环境主要包括外部环境和内部环境两个方面。外部环境主要是政策环境、经济环境、社会文化环境,内部环境主要是各种资源状况。
(1)政策环境。胶东经济圈旅游共生的外部环境主要来自于国家和地方政策的推动。2020年1月,山东省政府发布《关于加快胶东经济圈一体化发展的指导意见》[3],提出加快胶东经济圈一体化发展,构建合作机制完善、要素流动高效、发展活力强劲、辐射作用显著的区域发展共同体。2021年6月,文化和旅游部发布的《“十四五”文化和旅游发展规划》中指出要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推动文旅深度融合、创新发展。2021年7月,《胶东经济圈“十四五”一体化发展规划》的发布为经济圈发展提供明确方向。2022年3月,《关于推动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的意见》指出文旅融合赋能,培育文旅融合新业态、新模式。多项政策的颁布与实施表明政府对文旅融合的大力支持,将文旅产业作为发展的重要产业,对供给侧改革、经济圈文旅融合、丰富文旅新业态提供指导。
(2)经济环境。胶东经济圈是山东乃至中国北方经济活力较强、开放程度较高的区域经济体。陆域面积5.2万平方公里,海域面积13.3万平方公里,总人口超过3 200万。2021年,经济圈GDP总和达到35 534.7亿元,在全省的比重增加0.21%;对全省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43.2%,提高2%。经济领先优势进一步巩固。2021年,在全国百强区评选中,圈内西海岸新区、芝罘区等6区入选。在全国百强县评选中,龙口、平度、寿光等9市入选。经济圈拥有10个“千亿区县”,2021年,山东新增4个GDP突破千亿元的县(市、区),均来自胶东经济圈。
(3)社会文化环境。胶东经济圈是文化底蕴较为深厚的区域,最具有代表性的人文资源,包括青岛的大汶口文化、崂山道教文化等;烟台的神仙文化、开埠文化等;威海的渔家文化,日照的龙山文化,潍坊的金石文化等。此外还拥有如螳螂拳、潍坊风筝、海草房民居建筑技艺、渔民开洋谢洋节等不同表现形式的非物质遗产,这些文化是山东历史上可贵的瑰宝,也是省内文化的重要文化载体与连接纽带。
(4)资源环境。半岛地区自然资源丰富,海岸蜿蜒曲折,港湾岬角交错,岛屿罗列。岛陆相连形成陆连岛,沿海岛屿除渤海海峡的庙岛群岛外,均分布于近陆地带。胶东五市海岸线总长度约占全国海岸线的七分之一,拥有丰富的海洋、港湾岛屿众多,北接渤海、黄海。大小河流纵横,水网稠密,如大沽河、五龙河等,多为季风区雨源型河流。
综上可见,良好的政策环境、相近的地缘因素、丰富的旅游文化资源为五市发展文旅产业并深度合作,形成区域旅游共生关系奠定了良好基础。但现实发展中由于受到行政区划、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影响,这种共生关系仍处在初级阶段,具有不连续点共生的特征,产业开发的规模效应、品牌效应、区域联动等还尚未显现。因此构建一体化共生组织模式和对称互惠的共生行为模式,探讨产业深度融合的共生路径,打造高效稳定的区域旅游共生体是文旅产业深度融合亟待解决的主要问题。
根据共生理论内容,共生组织模式根据共生程度由弱到强可分为点共生、间歇共生、连续共生和一体化共生。共生行为模式包括寄生、偏离共生、非对称互惠共生和对称互惠共生[4]。通过研究发现,一体化共生组织模式和对称互惠行为模式更适合胶东经济圈文旅产业深度融合发展。
一体化共生组织模式是指在构成胶东经济圈文旅产业发展核心要素方面建立一体化的组织结构。通过建立市场规范一体化、旅游交通一体化、资源开发一体化、品牌推广一体化、产品打造一体化的组织结构,形成“1+1>2”的协同效应,进而促进区域文旅产业深度融合。一是圈内各旅游地打破原有的行政准入限制和市场壁垒,允许并鼓励相关行业和人员可跨市县开展活动,出台优惠政策有效避免恶性竞争,维护市场秩序和游客权益,实现市场规范一体化。二是通过构建旅游交通一体化网络,促进产业要素快速流动,打造集航空、高铁、地铁、私家车、出租车、网约车等多种交通方式于一体的区域快捷高效的交通运输网络系统。三是依托圈内大型企业整合各县市资源,贯彻落实开发一体化发展规划理念,避免同质化开发,以差异化和协同化进行统一规划、开发、运营等。四是突出海洋旅游特色,结合红色旅游资源、非遗文化资源等依托相关专业机构围绕LOGO、SLOGAN进行整体设计。建立圈内共享的文旅网站,开发相关APP,打造优质文旅线路和代表性文旅项目,通过组织博览会、交流会、招商会、利用视频号等多种渠道有力营销文旅产品。五是深挖各地特色旅游资源类型,开发本地特色旅游景区资源,如青岛的海防文化、啤酒文化旅游;烟台的仙海文化、鲁菜文化;威海的红色文旅产品;潍坊的齐鲁文化旅游产品;日照的龙山文化、养生文旅产品等。基于特色突出、互补发展的理念,系统开发圈内旅游线路和旅游相关产品,推出多样化旅游线路。
对称互惠的行为模式是指圈内五市政府在制定相关政策并具体实施时兼顾圈内其他城市利益,考虑文化旅游企业、行业相关者的利益诉求,最终实现文旅产业发展多赢局面。一是各地通过政策引导,建立统一的旅游集散中心方便散客异地换乘、联网购票、预订酒店等,实现散客圈内互送。二是通过建立统一旅游宣传渠道共享机制,通过文旅行业年会、论坛和观摩等推介方式,提升文旅深度合作水平。三是各地联合推出游客购票优惠活动,多景区联票,吸引旅行社能够实现跨区域输送客源,实现互惠互推。
在任何一种共生关系中,环境诱导机制、动力机制和共生阻尼机制共同决定共生单元的共生方式,三者的相互作用促使共生单元的关系朝着更和谐、更优化的方向发展[5]。在胶东经济圈文旅产业融合的过程中,通过完善环境诱导机制、加强共生动力机制、减缓共生阻尼机制来实现产业合作共赢,推动产业深度融合。
1.理念先行,树立融合发展共同思维
目前在现有政策的推动下,五市相继成立包括含创新创业、文化旅游等方面共12个发展联盟,共签署完成16个合作协议。但是各市产业上仍存在文旅产品相似、同质化竞争,文旅市场开发、客源等方面以邻为壑的现象。经济圈产业深度融合需要创新驱动。创新驱动首先是理念创新,圈内城市政府、相关企业、行会组织等需要打破传统思维,树立共生融合思维。无论是交通基础设施、信息资源共享方面还是文化旅游资源方面都需要融合,此外通过创新生产方式和商业模式,推动信息技术与行业发展的深度融合,激发区域文旅消费活力,促进行业提质增效。
2.优化设计,创新区域内融合发展制度体系
在理念先行的基础上,要积极发挥制度变革与创新的积极作用,目前建立的“3+N”的一体化发展工作机制正是相互支撑、有机耦合的文旅深度融合的积极成果。在深度融合具体方案编制时,要做到统一部署、分工协作、同步实施。在旅游产业发展过程中,无论是在合作层级还是具体行动上都融入文化元素,发挥区域内文化资源的作用,在支持性政策、规划设计、人才数据、平台场景、产品开发方面实现融合畅通,找到文旅融合发展的共同点,减少不必要阻力,提高深度融合共生效率,实现文旅协同发展的层级跃升。推动文旅与其他领域互促提质、与国家区域发展战略对接等实现文旅深度融合。
3.协调关系,理顺共生主体等多方利益
充分协调区域内各类主要利益相关者,理顺共生主体等多方利益,充分考虑多方的利益诉求并调和其关系是创造良好环境的基础。一是区域内各政府部门要打破行政壁垒,明确职责范围,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紧密合作,制定具有权威性、专业性、可行性的制度,并建立公共服务反馈机制,优化区域文旅合作发展的客观环境。二是在现有文旅资源的基础上,做大做强相关品牌并不断开发新的文创产品,提高国内外知名度,建立区域共赢的合作发展机制。同时成立专项保障基金,依托圈内资源,培养产业相关人才,并加强人才引进工作。三是注重宣传共生理念,避免文化、旅游等相关资源的浪费和低质量建设。通过文旅企业不断向社会提供新的工作岗位,可以促进该区域内人员就近就业,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的同时,提高个人收入。在区域文化旅游合作发展中,要充分协调共生系统内各共生主体与相关者之间的利益关系,才能实现系统内的多方共赢。
1.深入调研,开发设计地域特色文旅线路
组织专家团队对经济圈内文旅资源的实地调研,从资源所在区域、景区等级、资源类型等方面入手。在掌握资源整体状况的前提下,整合资源并开发具有不同地域特色的主题文化旅游线路。如依托崂山、蓬莱阁、南山、沂山、昆嵛山、五莲山等名山资源,观山海奇景,寻历史传说;依托长岛、成山头等海岛资源,看飞阁、沙鸥翔集,体验渔家文化,观山望海;依托青岛啤酒、张裕葡萄酒等,品美酒佳肴,回味历史悠长;依托中国海军博物馆、刘公岛、定远舰等,感受海防历史,不忘初心使命等。依托地雷战景区、雷神庙、胶东育儿所等,回味历史事件,弘扬革命传统;依托有机蔬菜、水果资源等,体验原始生态,种植、采摘,从劳动中获取乐趣;通过开发设计,打造多层次全方位的文化旅游线路,实现不同层次、不同年龄游客的需求,打造出一批具有影响力的文旅产品。
2.整合文旅资源,塑造文旅精品
旅游产业是挖掘文化内涵、保护与传承文化的重要途径,以旅游促文化的同时又要将文化的内涵与价值始终贯穿到旅游发展的全过程[6],从多方面推动区域文旅发展,并逐步打造文化旅游的品牌,促进区域内文化旅游的消费活力。在整合现有文化旅游资源的基础上,注重打造精品文旅品牌。在产品开发设计的过程中,避免区域同质化。可以拓展海洋旅游功能,如利用青岛市作为国际邮轮母港的优势,加大开发五市“邮轮+”旅游产品,推出五市邮轮畅游系列产品,发展邮轮游艇、海岛度假等海上旅游新业态;发挥日照、烟台康养旅游资源优势,培育打造中医康养、滨海休闲、道家养生等康养旅游产品,推出“胶东健康游”等精品线路,打响“世界健康养生圣地”品牌。围绕青齐文化,发挥潍坊资源和产业优势,利用生态观光、有机蔬菜、非遗等资源,拉伸文化旅游产业链,构建复合型旅游业新体系。
3.利用节事、节庆活动,打造多层次品牌体系
在区域内策划具有一定影响力的特色文旅节庆、节事活动,吸纳圈内外游客广泛参与,强化经济圈文旅整体形象,由此增添各旅游地的发展活力与吸引力。结合区域内地方特色打造创新的文旅相关节事活动,利用已有的知名节事如田横祭海节、天后宫民俗庙会、海云庵糖球会、崂山旅游文化节、国际啤酒节、大樱桃节、蓬莱八仙文化旅游节、潍坊国际风筝节、林海风情旅游节等的影响力,为区域内文旅发展扩大游客市场;同时开发利用原有的非遗文化旅游资源,如胶东大鼓、胶东秧歌、金石传拓、海草房民居建筑技艺、螳螂拳、金石传拓等,创造新的节事、节庆活动和开发新的文旅路线。五市在塑造共同文旅形象的过程中,通过塑造特色文旅品牌和开展各类体验活动,形成融合特色文化、非遗文化的包含经济圈、各旅游地、旅游景区等多层次的文旅品牌形象体系。
共生界面的支持关系到共生单元间的信息与能量传递,除区域共生动力机制驱动外,仍需减少共生阻尼作用,确保有利的共生界面的形成,从而保证圈内文旅产业的深度融合具有充足的信息、物质和能量交流。
1.改善基础设施,增强文化内涵建设
要完善区域内相关文旅线路的交通设施建设,形成包含航空、铁路、公路、水路等多维立体交通网络。在丰富交通工具种类的同时,合理规划各种交通工具的出行时间。各旅游景区合理规划旅游线路,配套完备的基础设施,提升游客的用户体验;改善景区内交通线路设计、标识指引,提供更多的休息场所等,增加景区服务人员和讲解人员,及时讲解旅游资源的文化内涵,增强文化体验感和浸入感。
2.利用信息技术,培育数字文旅新业态
各景区景点可积极利用智能技术如VR、AR、AI等来提升游客的参与感和体验感。可以在景区内增设不同的情景体验和影视场景,通过不同表演艺术形式激活文化,培育数字文旅消费新业态。通过建立文旅数据统一平台,精准判断不同游客需求偏好,可以根据年龄、出行时间、旅游愿望等提供便捷、个性化的产品和服务。通过提前预约方式动态掌握景区游客数量,游客可利用相关APP扫码快速进入景区,减少排队等待时间。
3.多渠道营销,增强品牌知名度
利用圈内知名文旅节事与特色活动,带动文旅线路、文旅活动的宣传。在原有网站、APP宣传的基础上,积极利用抖音、微信、微博等新媒体进行多维度宣传,增强圈内经济圈文旅产业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区域内不同行政区划的文旅产业融合是一个涉及众多利益主体的复杂系统,在共生理论视域下,通过区域旅游发展概况、旅游地空间分析等共生条件分析,提出一体化组织模式和对称互惠行为模式比较适合胶东经济圈发展。有针对性地提出要从三方面优化胶东经济圈文旅深度融合。一是从理念、制度、关系方面完善环境诱导机制;二是从文旅资源整合方面强化区域共生动力机制;三是减轻共生阻尼机制。期望为区域内文旅深度融合路径提供一定借鉴,在政府政策的有力引导和区域产业的协同发展下,五市文旅融合力度将进一步深化,文旅融合也会涌现出更多新的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