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的生态图景及其构建

2023-02-06 18:18:23
延边党校学报 2023年4期
关键词:共生现代化理念

郝 璇

(吉林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吉林 长春 130012)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明“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1],凸显出生态文明建设之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关键地位,彰显出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政治担当。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理论作为习近平总书记聚焦满足人民群众美好生活需要、建设美丽中国提出的科学论断,内涵丰富、思想深刻,探索了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指明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为中华民族复兴伟业作出总体引领。

一、科学内涵: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结构性叙事

人与自然关系问题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重大课题。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基于两者双向驱动关系、统筹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全面考虑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辩证关系的崭新而又科学的先进理念,具有丰富的理论内涵。

(一)坚持人与自然良性互动的发展理念

人与自然双向驱动、协同演化为统一的有机链条。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2],旨在说明两者内部各要素彼此牵制,共存于完整有机的生态系统之中。一方面,人隶属于自然。人类依靠自然这一“母体”给予的生存资料存活,难以剥离自然的内在价值而封闭地维持其完整性。人类从自然场域中通过开拓沃壤、江河湖海等资源来获取生命永续机会,并从中攒积物质财富及精神财富,组成绵延不绝的力推动人类发展赓续前进。同时,人类能够发挥主观能动性,突破自身附庸于自然的内在物种尺度,超越“田园牧歌式”的浪漫,借助劳动实践活动创造性地对自然施加有计划的影响,为自然界打上人类活动烙印。另一方面,人类作用于自然界的力,自然界会以相应的反作用施加于人。人对自然的盲目干预和无序掠夺超越了自然的自我恢复功能,势必会引起自然的反噬。基于此,唯有通过对自然内在价值的强调,约束暗藏于人类欲望下的贪婪本性,重新审视人与自然的双向驱动、良性耦合关系,维持人与自然平衡有序的稳定状态,在持续演进的历史进程中探求两者和谐共生的新样态。

(二)坚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基本要求

自然相对于人类的先在性意味着人类尊重自然固有权利的价值特性。“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要求。”[3]人与自然的双向驱动关系赋予了人类兼有自然主体与自然客体的双重身份,使人在掌握自然界自主运行的内部规律基础上限定其主体行为,不至于因陶醉于对自然界的胜利使自己处于无可奈何的窘境。尊重自然,就是肯定自然是人类生存源泉的优先地位,对自然的哺育秉承感恩的道德态度,进而落实于行动的道德实践;就是认可自然规律对人类实践活动的约束性,对其固有客观生长规律怀有虔敬之心;就是摒弃以自我发展为中心的独断,以维护者和允诺者的角色保持节制且谨慎的行为方式。顺应自然,就是合乎于自然法则,在向自然索取发展之需的同时,探求人与自然平衡的支点,科学采用趋利避害的基本方法和策略,在合理的限度内利用和改造自然,维持生态系统的动态平衡和活力。保护自然,就是践行尊重、顺应自然的现实响应,在认识到自然无可替代的基础之上,承担保护自然的责任、提升保护自然的能力,实现人与自然协同共进的理想愿景。

(三)坚定“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科学理念

人与自然、发展与保护的融合统一生成了“两山论”的理性自觉选择。“必须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发展。”[4]厘清和协调“两山关系”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本质依归,通过权衡人类主体所需利益和生态资源有限供给之利弊,寻求自然发展与人的全面发展、世界的可持续发展之间的和谐统一。这一理念以人的发展与生态保护彼此交织的视角进行整体考量,极具前瞻性地指明了将“自然力”合理转化为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生产力”之新路径,科学破解了人的解放与自然解放相矛盾对立的僵化思维。绿水青山意指本源的、呈现自然原貌的良好环境样态,金山银山意指发展的、满足人类社会需要的物质经济成果。自然生存环境的良性循环与社会经济的高速稳定发展如同“车之两轮”般物理驱动人类文明进步,这就需要把握两者发展规律的基础之上,统筹审视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亟待解决的生态文明建设问题。“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精准把握了贯穿于人类社会发展始终的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辩证统一关系,颠覆了生态容量的有限性和经济需要的无限性之间不可调和的狭隘观念,继而强调以自然价值的充分彰显为旨归,厚植支撑人类生存的自然根基,守住生态环境质量红线。

总而言之,人与自然并非一方得益而一方牺牲的零和博弈关系,也并非自然单纯供养人抑或是人凌驾于自然之上且粗暴征服自然的“主奴式”命令与服从关系,而是两者在双向驱动逻辑中交叠嵌套,实现互惠共生的最高价值及其内在的本源性诉求。因此,基于自然规律的客观性与不可抗拒性,在构建人类物质利益体系的同时需兼顾自然承载能力的价值关怀,趋达“人类与自然和解”[5]的理论归宿,力求在维护好生态环境的基础上谋划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二、内在契合: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的价值审思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坚持人民至上的价值本位,以系统性思维把握中国式现代化全局,以总体性视域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科学阐明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的主体性、科学性和永续性。

(一)彰显人民至上的价值本位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以人民至上的价值本位彰显中国式现代化的核心特质。“人民至上”的价值取向强调以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状态满足人民的现实需要。首先,人民群众对优美生态环境的新期冀已然成为了中国式现代化的责任使命。舒适宜居的生态环境对于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关键性不言而喻。人与自然失谐导致的生态环境恶化始终羁绊着民生福祉,是影响人民身体健康、阻滞社会生产正常运行、威胁人类社会生存发展的全球性突出问题。故而,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就必须立足于增进人民福祉的现实关怀,以生态为民、利民、惠民为动力,坚定对人民美好生活需求的庄严承诺。其次,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事业的构建并非少部分人的乌托邦,而是广大人民群众的共同理想。创造美好生活必须广泛调动人民的积极主动性,依托人民的聪明才智与辛勤劳动,凝聚民心、汇集民智、吸纳民力,为实现美好生活提供持续推动力。究底视之,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蓝图始终围绕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终极人文关怀而展开,汇集人民最广泛社会合力推动全体人民共同进步。

(二)运用系统观念全局性谋划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科学运用系统观念统筹人类社会诸要素,为中国式现代化多维共进提供行动遵循。“在自然界中任何事物都不是孤立发生的。”[6]自然界处于一个诸要素普遍联系、相互作用的统一体系之中,这就要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事业纳入到中国式现代化中的整体中考察并实践。首先,以系统性发展理念整体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全局。自然作为社会系统整体中的重要构成要素,与人类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诸要素有机关联、密不可分。故而,在人与自然的复合系统中观察其在中国式现代化全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全局中的效用,全面统筹人与自然和谐体系与其他要素现代化建设协调发展、互为助力,形成协同共进的最大合力,从而实现社会系统整体发展。其次,以整体全局视野将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有机统一,持续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事业。从当前利益看,提高生态环境质量、创造优美生活环境是人民美好生活的必备条件,人民所关心的现实生态问题是我们党的奋斗目标;从长远利益看,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事业是关乎人民利益和民族未来、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秋大业。因此,基于中华民族长远发展的全局视野,从整体性逻辑出发通盘考虑并合理设计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事业,为中国式现代化保驾护航。

(三)立足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秉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展示出超越意识形态桎梏的博大胸怀。“人类是一个整体,地球是一个家园”[7],中国站在全球发展前沿,与各国同呼吸、共命运,始终坚守全人类合作共赢的鲜明立场,为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事业注入中国智慧。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以全人类共同价值诉求为指引。全人类共同价值是突破了民族、国界、文化等固有狭隘界限的价值认同。在这一价值诉求引领下,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切实关切各国人民共同利益与期盼,致力于保障世界人民的生命健康权益、解决人类社会面临的共同难题。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着眼于世界未来发展、破解各国人民面临的共同挑战。优美绿色的生态环境关乎各地域、各民族利益,是全人类在生存基础上实现永续发展的必要根基。可见,维持清洁美丽世界并非某个国家、某一民族独自行动的目的,而是全人类通力合作、共同追求的目标。对此,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坚持绿色低碳,推动建设一个清洁美丽的世界”[8]等重要论述,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站位于人类命运问题的政治高度来引领全球生态文明建设,深切呼吁各国以推进全球绿色发展携手共进,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的国际视野和大国担当。

总而言之,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从人民生态需求出发,超越了国别的场域,面向全人类命运,承载了世界各国人民创造美丽家园的深切渴望。遵循系统观念对人类社会面临的复杂交织状态做出战略研判,擘画出全人类朝向有机互动、良性发展之路。

三、实践创制: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的生态图景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既注重观念引领,追求绿色转型,又强化制度法治建设。以绿色发展理念为指引、以科学的制度体系系统和严格制度法治为保障,转变绿色低碳发展方式,综合施策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建设。

(一)坚持绿色发展的根本指引

以绿色发展意识融入人的实践全过程,内化为人的价值理念和行为准则。科学的理论以强大的观念力量引领社会风尚、指导和规范人的主体性实践活动,“绿色化”[9]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注入新鲜活力和智力支持。首先,加强生态文明素质道德教育,在全社会熏陶热爱生命、敬畏自然的浓郁文化氛围,培育公民树立绿色环保意识和觉悟。运用教育指引、舆论营造、文化感染等路径广泛普及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科学知识,深植生态环境的危机忧患意识,强化公民的生态责任感与义务感进而外化成为行动自觉,使之在全社会蔚然成风。其次,以绿色发展理念推动绿色行动落地生根。“倡导绿色消费,推动形成绿色低碳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10],改变盛行于社会生活中盲目超前的纵容消费思潮,提高自然资源利用率,从而化解激化资源趋紧的消费污染难题,向可持续性绿色消费转变。在自然界的阈限基础上确保人类发展永续发展,将生活样态跃升至“美好生活”。构建健康低碳、理性节约的绿色生活模式致力于保护生态环境,是实现美好生活的重要途径,是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平衡的重要支撑点。为此,在绿色理念的价值引导下凝聚公众合力,从而更好形成绿色生活方式,纵深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二)坚持绿色转型的发展方式

以技术创新夯实生态现代化发展基础,形成可持续发展的绿色低碳发展模式。坚持创新科技赋能,以绿色科技创新为动力源泉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实现绿色化转型、提升核心竞争力,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事业铸就坚实的技术支撑。首先,利用数字化优势,以前沿性科技推进产业结构信息化转型发展。可持续发展的实现离不开科学技术的推动,必须依靠科技这个第一生产力。积极利用人工智能、云计算等数字技术降低能源投入成本,提高物流资源利用效率,推动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传统发展模式转变为以现代性新技术为手段的新型发展模式。生态生产力以科技创新为引擎,着眼于解决生态环境问题推动实现经济与生态双赢。其次,淘汰高耗能产业,以区域资源优势实现绿色生态产业发展。生态环境问题在于高耗能资源性产业与绿色生态产业间的矛盾,揭露了生态保护的高要求与社会生产力低水平的不适应性。为此,亟需调整现行的能源结构以遏制高耗能产业的盲目发展,依托技术创新推动低碳技术的研发和运用,从而全面升级传统粗放型发展模式。同时,充分释放自然资源优势,将绿色生态景观发展为特色旅游产业,生态与经济深度融合使生态环境资源优势增值,使得绿色经济发展经久不衰。

(三)坚持严格制度、严密法治的底线保障

以科学系统的制度顶层设计和法律体系为可靠政治保障贯彻落实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最严格的制度、最严密的法治”[11]切中肯綮,制度与法治作为落实和实施社会设定方向的国家强制力,是以稳定性、规范性和约束性特征持续维持生态环境质量的准则。首先,完善符合生态文明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以源头预防制度严格把控污染物准入关口、以过程管控制度严管固定污染源,激励社会资本投入环保低碳产业并为其提供政策倾斜;实行自然资源长期可持续高效利用制度,以资源产权制度激发市场竞争性合理利用资源、以激励奖惩制度引导所有者自觉保护自然资源;构建生态系统修护制度,以专门管理机构分级保护生态区、以生态损坏鉴定机制规划生态修复工程;健全领导干部责任追究制度,以中央督察制度追责不作为干部、以环境考核制度评估部门干部政绩。其次,针对制度落实中的薄弱环节织牢法治之网,为生态系统保护成果铸就坚实的法治监管。以环境立法保障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建设、以具备至高权威性的法律法规覆盖生态环境统筹治理的环保全过程,执法手段由“‘宽软’转为‘刚硬’”[12]。同时,严肃追责擦边环境质量底线、触及生态保护红线的损害生态环境行为,牢牢驻守自然生态安全边界。

总而言之,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把对内以绿色发展理念的宣传引导与对外制度法治的环境塑造相结合,促进绿色发展理念成为公民自觉行动的理论统帅,将绿色价值理念与群众日常生活方式同频共振,加之制度和法治两个抓手为其实施提供强有力的保障,呈现出理念、行动、制度与法治相互配合、协调推进的有机整体,为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和共谋人类文明新形态提供了中国主张。

猜你喜欢
共生现代化理念
边疆治理现代化
建筑设计应对低碳理念的相关思考
人与熊猫 和谐共生
共生
优生共生圈培养模式探索
优生共生圈培养模式探索
浅谈中西方健康及健康理念
消费导刊(2017年20期)2018-01-03 06:26:34
Hair Highway--Studio Swine 的现代化诠释
工业设计(2016年5期)2016-05-04 04:00:35
国内某1 700 mm热轧厂现代化改造
上海金属(2014年4期)2014-12-15 10:40:43
用公共治理的理念推进医改
中国卫生(2014年9期)2014-11-12 13:0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