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由“高度契合”到“有机结合”的研究

2023-02-06 17:46姜震
中国军转民 2023年24期
关键词:中华马克思主义传统

姜震

在2023年6月2日的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习近平强调,“在五千多年中华文明深厚基础上开辟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是必由之路,这是我们在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得出的规律性的认识,是我们取得成功的最大法宝”。这一重要表述指出在新时代我们要把握好“两个结合”,尤其是“第二个结合”,首要的工作就是弄明白搞清楚“结合”的科学内涵与内在逻辑,继而才能够深入分析研究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何能够“结合”和如何进行“结合”的问题,实现两者由“高度契合”向“有机结合”的飞跃。

一、何为结合:“结合”的科学内涵与内在逻辑

(一)“结合”是辩证统一的哲学概念

马克思主义讲任何事物都是矛盾统一体,“结合”这一过程也是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两相对立统一的过程体。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问题,就是共性与个性、绝对与相对的问题。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我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反映了矛盾具有的普遍性,贯彻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也要充分考虑到我国的具体国情,具有我国特点,反映矛盾的特殊性。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是我们中国共产党近百年来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经验,也是我们以史为鉴、开创未来,不断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大遵循。

(二)“结合”是动态发展的历史进程

近代中国社会“救亡图存”成为了许多仁人志士的不懈追求,不同阶级进行了不同的实践探索都未能取得成效,一直到马克思主义来到中国,与中国的工人运动结合,这一局面才有所改变。马克思主义在斗争中不断地与中国的革命实践相结合,最终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在这个不断“结合”的过程中我们党诞生了。后来,毛泽东在《反对本本主义》一书中提出了“结合”的有关论断,他认为学习马克思主义必须要联系我国的实际情况[1]。当时的这个实际情况是包含着历史实际、发展实际和文化实际的。因此,我们也要将结合放在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历史进程中来看待,要联系党的历史看“第二个结合”。

二、何以结合: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在契合性

(一)马克思主义“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观点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宇宙观高度契合

马克思提出“人靠自然界生活”的重要论断,在他看来,自然界是人的“主体”,我们连同我们的血、肉和大脑都是属于和存在于自然界之中的。但是自然并非独立于人之外的存在,我们也不能单纯从消极、被动、直观的意义上看待大自然,必须把主体纳入进来进行考虑。“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马克思主义的鲜明主张,而中华文明自古以来追求道法自然,天人合一,并要求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老子》所描述的“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的宇宙生成模式,最能体现这一观点,这句话指出了人与自然界有着共同的本源即“道”,并且我们要依“道”行事,“道”就是人与自然的共同发展规律,宇宙万物都处于生命共同体当中,以“道”为发展的动力,自生自化。

(二)马克思主义“自由人的联合体”观点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天下观高度契合

马克思主义最主要的观点就是实现“自由人的联合体”的观点,即他们所说的“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会是每个人全面发展的自由人的联合体”,在资本主义世界中人民组成了“虚幻的共同体”,无产阶级并不能达到真正意义上的平等权利。而马克思主义的“自由人联合体”的观点体现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就是《礼记》里的“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的大同思想。在大同社会里,没有不可调和的矛盾和冲突,不同的民族和文化都处于这样的共同秩序之中,达到“大同”境界。由于现实世界的苦难和压迫,中国自古以来,许多仁人志士幻想着寻求这样一种可以逃避现实社会苦难的“世外桃源”。

(三)马克思主义“人民至上”观点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社会观高度契合

马克思主义理论最鲜明的立场就是人民立场。正是基于这样的观点在历史上第一次创立了实现无产阶级和全世界人民解放的思想体系,提出了全人类解放的崇高事业,即通过推翻资本主义社会的压迫和剥削,带领全世界人民走向共产主义。而马克思主义的人民至上立场体现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就是《尚书·夏书》中“民惟邦本,本固邦宁”的民本思想,民本思想是中国传统政治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反映中国古代的执政理念,同时也是一种社会观。

(四)马克思主义“真正人的道德”观点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道德观高度契合

马克思、恩格斯以当时的时代背景下人民生活现状为依托,深刻思考资本主义制度下的剥削与压迫问题,提出了道德是“人们物质行为的直接产物”。要想获得真正的道德,必须要斩断现实生活中异化的利益关系束缚,消除人与人之间的对立关系,实现个人利益与社会共同利益的高度一致。科学社会主义价值观所提倡的道德是主张以社会革命超越阶级矛盾,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所蕴含的道德观,在追求社会万物和谐统一的精神上同马克思主义的基本主张有着高度契合性,这一契合性充分体现在“厚德载物”的基本思想中。《周易》的坤卦中写到:“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指出“地”育化万物,包孕生灵的德行,是君子应当学习的美德,主张我们要怀柔宽厚,兼容并包[2]。

三、以何结合:由“高度契合”向“有机结合”飞跃的实践探索

(一)站稳人民至上立场,践行“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重要论断

首先,始终坚持发展为了人民。人民性是中国共产党最鲜明的底色。从诞生之日起,中国共产党就将“人民”二字根植于心,为了实现人民群众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而不懈努力。其次,始终坚持发展依靠人民。“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中国传统民本思想将“民”置于关乎国家存亡绝续的重要位置。我们党汲取“重民”思想精华,强调尊重人民主体地位,依靠人民实现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在国家治理中,人民群众直接参与制度设计、法律制定和政策出台,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当家做主。最后,始终坚持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为了使人民过上好日子,带领人民打赢了脱贫攻坚战,使中国人民摆脱了绝对贫困,创造了经济快速增长和社会长期稳定两大奇迹;坚持党的群众路线,从群众来到群众去,俯下身子听民意,心系人民、热爱人民、服务人民。

(二)植根传统文化沃土,把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定位、属性和作用

首先,准确把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定位,主动在“第二个结合”中增强历史自觉、坚定文化自信。坚持历史文化自信,提高人们对中华民族历史的正确理解,就能用时代精神赓续传统,更好地推动实现“结合”,打造中国文化、中国经济、中国力量,为当代中国事业发展提供无比丰富的历史内涵和无比坚强的历史定力。其次,准确把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属性,深刻理解“第二个结合”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的重要性。缺乏高度的民族文化自信和中华文化的繁荣发展,就没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也不会有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最后,正确认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有效激活“第二个结合”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产生的磅礴伟力。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传统文化就是重要元素;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文化是重要支点;满足大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求,文化是关键因素;解决成长道路中的困难问题,文化是主要动力来源。

(三)坚定理想信念目标,形成“人民幸福、民族复兴、世界大同”美好局面

首先,为人民谋幸福目标坚毅。中国如期打赢了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脱贫攻坚战,全球最大规模人数的14 亿人整体步入全面小康社会。站在新的起点上,我们要接续奋斗,开启为人民谋幸福的新篇章。其次,为民族谋复兴信念坚决。中华民族在1840 年后经历了百年沉沦,在中华民族危亡之际,中国共产党扛起了“为民族谋复兴”的历史重担。新时代我们要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自强不息,革故鼎新。最后,为世界谋大同理想坚定。世界成为一个密切联系的共同体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中国始终坚定不移地开展与世界不同的文明之间的交往,以交流化解国际纠纷,以互助合作推动现代化建设。我们要积极成为国际秩序的维护者、世界和平与发展的推动者、人类文明进步的促进者。中国军转民

猜你喜欢
中华马克思主义传统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饭后“老传统”该改了
同样的新年,不同的传统
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
马克思主义穿起了中国的粗布短袄
老传统当传承
口耳相传的直苴赛装传统
Satiric Art in Gulliver’s Travels
An Analysis of "The Open Boa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Naturalism
On the Images of Araby and Their Symbolic Mean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