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师组制在医学研究生培养中的应用与思考

2023-02-06 16:26:17陈火英刘洪波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23年23期
关键词:专业学位导师研究生

陈火英 刘洪波

医学研究生教育的创新发展是培养高素质医学人才的重要保证,而研究生导师(以下简称“导师”)是提升研究生质量的关键因素[1]。导师的指导水平、指导方式与指导质量影响着研究生全面、科学的发展,不同的导师指导模式决定了导师与研究生之间不同的导学关系与相处模式,决定着研究生对教育资源尤其是导师资源的利用程度,进而显著影响研究生的培养质量[2-4]。为此,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和教育部等部门相继发布了一系列文件,包括《关于加强学位与研究生教育质量保证和监督体系建设的意见(学位〔2014〕3 号)》[5]、《关于进一步严格规范学位与研究生教育质量管理的若干意见(学位〔2020〕19 号)》[6]及《关于加快新时代研究生教育改革发展的意见(教研〔2020〕9 号)》[7]等,指出研究生教育改革发展要“强化导师岗位管理,全面落实育人职责”“强化指导教师质量管控责任”,强调要切实加强导师团队建设,规范导师指导行为,提高导师指导水平。因此,有必要进一步改革和创新导师指导制度,确实有效地发挥导师制度的育人功能,提升医学研究生的质量。

1 单一导师指导制度在医学研究生培养中的不足

目前,“单一导师指导制度”仍是教育、培养研究生过程中的主流制度,导师的个人学术水平、知识视野、思想道德水平、指导能力、指导质量等都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研究生的培养质量,无法很好地适应研究生教育重心的转变、培养质量要求的提高以及培养目标多元化等[8-9]。医学研究生包括专业型(纳入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管理)和学术型两种。对于专业型研究生而言,容易面临两种极端情况。一方面,有些专业型导师未能充分理解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需求,其由于个人科研压力或职称晋升等因素,按照学术型研究生的标准培养专业型研究生,导致专业型研究生过多地参与科研工作,占用了专业型研究生的临床培训时间。另一方面,对于参加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专业型研究生,其在各个临床科室轮转时,与导师接触机会有限,一些导师对研究生疏于关心和指导,使研究生陷入了“无人指导”的尴尬状态。由于医学专业具有较强的应用属性,学术型研究生日后从事工作时不能完全脱离临床,如果完全投入科研工作可能会出现理论知识与技能专业脱节的情况[10],容易导致研究生发展不平衡,严重影响研究生培养质量。另一方面,附属医院临床导师需要同时承担医、教、研三方面工作,部分导师还负有行政管理职责,这大大占用了导师的时间和精力,使其难以细致地指导研究生[8-9]。因此,医院需要改革和创新“单一导师指导制度”,使导师在繁忙的医、教、研工作之余,能高效地发挥其育人功能,提升研究生的培养质量。

2 导师组制在医学研究生培养中的应用

2.1 导师组制的类型

不少院校在研究生培养中对导师制度做出了创新,如:(1)双导师联合培养制度。通常由校内外2 位以上的专家、学者、工程技术人员、企业家或政府官员等共同担任研究生的指导教师,共同肩负指导研究生学习、科研及专业训练的责任;(2)导师组(团队)培养制度,以责任导师为主,由数名本专业或相关学科专业导师组成导师组(团队),辅助参与到研究生课程教学、专业实践、学术训练、学位论文指导等研究生培养全过程。在研究生培养过程中,院校实施“导师组制”,有利于优化导师资源配置,充分发挥导师的专业优势,拓宽研究生的学科知识视野,契合当前研究生教育人才培养质量的要求[11-12]。

2.2 导师组制在医学院校中的应用

在相关专业的研究生培养过程中,部分医学院针对单一导师制度的不足,推行了导师组制,包括重庆医科大学临床医学、口腔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13],昆明医科大学肿瘤学专业学位研究生[14],第三军医大学新桥医院肾内科专业学位研究生[15],青岛大学口腔医学院口腔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16],浙江中医院大学中医学学术型研究生[17],内蒙古医科大学护理专业硕士研究生[18],长江大学医学部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19],广西医科大学临床药学专业研究生[20]等,涵盖了临床医学、口腔医学、中医学、护理学和药学等,以培养专业学位研究生多见。

2.2.1 在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中的应用

医学专业的导师组通常由多学科导师组成,包括责任导师和合作导师,他们在整个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共同参与指导工作。以重庆医科大学出台的《重庆医科大学临床医学、口腔医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导师组管理规定》为例,研究生导师组通常由第一导师和轮转责任导师组成,第一导师是研究生报考的导师,而轮转责任导师则主要由临床经验丰富的资深医师担任[13]。昆明医科大学肿瘤学科采用多学科协作的导师组制度,由4~5名涉及肿瘤相关专业的导师组成指导小组,包括肿瘤外科医师、肿瘤内科医师、肿瘤放射治疗医师、病理医师和影像学诊断医师。导师将多学科综合治疗(multidisciplinary team,MDT)理念融入教学内容,旨在培养研究生从学习开始就树立循证医学的临床理念。导师组成员通过责权划分、团队交流与协作,在研究生培养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14]。此外,青岛大学口腔医学院也采用了导师组协同管理机制,采取口腔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并轨教育,有效提高了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质量[16]。护理及临床药学等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也采用了相似的“导师组制”模式[18-20]。可见,针对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在各学科轮转时间较长、轮转科室较多,单一导师指导制度存在诸多弊端和局限性的现状,创新采用导师组制培养模式是众多医学院校弥补传统导师制的不足、有效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的重要方式。

2.2.2 在学术学位研究生培养中的应用

导师组制在医学学术型研究生培养中的运用较为少见。浙江中医药大学采用了一种创新的导师组培养模式,用来培养中医学学术型研究生,通过将那些在某一领域具有明显优势但在其他领域稍显薄弱的导师进行巧妙组合,形成了以双导师为主的优势互补团队。在这一模式中,研究生报考的导师担任第一负责人,而另一位导师充当合作导师,两者根据各自的专长分别负责导师组中所有研究生的不同培养环节[17]。通过导师之间的优势互补,深化学术交流,创新管理制度,成功提高了中医学术型研究生的培养质量。这一实践经验为医学学术型研究生采用导师组培养制度提供了宝贵的借鉴。

3 应用导师组制培养医学研究生的优势

3.1 提升研究生指导效率,改善研究生培养质量

首先,导师组制度允许充分发挥不同导师的专业特长,合理分配导师的指导任务,从而确保研究生学习的连贯性和系统性,弥补了单个导师在知识结构和解决复杂问题方面的不足,解决了师资力量短缺问题,提高了研究生教育的质量和效率。其次,导师组制度的实行可以充分利用来自不同专业、学科背景和知识水平的导师成员的多样性,为研究生提供基础理论和临床实践方面的教育,有助于学生从多个角度选择适合自身实际的学术风格、临床经验和治学方法等,使他们能够更全面地掌握多学科知识,扩展学术视野,提升科技创新能力,使其走向社会后具备更好的适应力和更强的竞争力[12]。王春华等[21]的研究结果表明,在实施导师组制度后,研究生的综合能力明显提高,就业前景更加乐观。

3.2 有利于师资队伍的建设和完善,形成合理的人才梯队

导师组制度不仅有助于提升研究生的质量,同时也为年轻教师的成长提供了机会。年轻导师加入导师组后,不仅能受益于资深导师的经验,还能通过参与重要研究项目来提高他们的学术水平和教育能力,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教学相长”,为其未来的科研和教学工作奠定坚实基础,实现了“育人双赢”的目标[22]。此外,导师组作为一个交流平台,促进了不同学科之间增进了学术交流和讨论,各学科都能在不同程度上提升自身的学术水平,开阔学术视野。这有助于形成方向稳定、结构合理、高凝聚力的研究小组及学科团队,促进学科的可持续发展。

3.3 促进跨学科合作,推动学术进步和科研创新

导师组制的成员包括学校和医院的导师,其各有专长。导师组制度鼓励了教师间的交流、互访,有助于拓展导师的知识面,完善知识结构,形成良好的学术环境,有利于培育新的研究理念,推动教师取得良好学术成果。该制度还能整合各方优势和资源,搭建创新平台,推动学术进步,创新跨学科研究,增强学科承担重大科研项目的能力,满足学科自身发展需求[12]。同时,创新平台的建立为导师组制度下的研究生培养提供了研究资金支持和平台保障,为培养具备创新能力的复合型高层次人才提供了助力,也为长期发展导师组模式奠定了坚实基础。

4 应用导师组制培养医学研究生的保障措施

“导师组制”在研究生培养过程中亦存在如导师组成员参与有限、参与流于形式、导师其他成员与责任导师之间存在责权冲突、管理混乱等不足,在实际运行中对促进提升研究生培养质量作用有限等弊端[23]。因此,保障导师组制的有效运行需要在以下几个方面作出努力。

4.1 建立完善的管理保障制度,避免导师组流于形式

导师组制度培养模式的形成与良好发展需要完善相关管理制度。首先,院校需健全导师的选拔、聘用、考核和评价制度,建立明确的导师组成员权责划分机制,以清晰划分第一导师和组成导师的具体职责[24-25]。院校只有通过制度化,才能确保制度的常态运行,若导师组内部职责划分不清晰,制度将难以有效实施。其次,院校必须建立相应的利益分配机制,包括教学工作负荷计算、职称评定、导师选拔、绩效评估、成果共享等,以提高导师组成员的积极性和工作热情,这是激发导师组发挥积极作用的关键因素。最后,应建立有效的监督和效果评价机制,由校级研究生院和院系研究生管理部门定期监督导师组的执行情况,对违规行为采取相应措施,并评估研究导师组制度实施效果,以便不断调整和改进导师培养制度和计划[13]。

4.2 建立有效的沟通交流机制

导师组制度不仅要避免形式主义,导师与研究生建立起联系后更要实现并保持实质性合作。一个正规、长期的沟通交流机制既包括导师组成员之间的交流,也包括导师与研究生之间的交流,有利于保证导师组制有效运行。首先,院校需要制定研究生与导师组的见面会制度,促进导师与研究生的密切交流,有利于及时为研究生解惑纾困,提升研究生指导的效率和质量[25];其次,导师之间应建立一个固定的交流机制,以讨论责任导师与轮转导师在研究生培养中遇到的问题,相互学习经验,改进不足之处。最后,需要加强多学科之间的合作交流,尤其是学校导师与医院导师两大群体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只有临床和基础科研有效结合,优势互补,才能培养出具有创新与实践能力的研究生,提升基础科研促进医疗实践的能力。

4.3 提供经费保障

研究生培养、导师队伍建设与经费投入息息相关。研究生培养成本主要依赖于导师的科研经费,但研究生导师的科研经费有限,当研究生数量多时,经费往往无法满足科研需要;导师组内年轻导师通常还没争取到科研经费,在参与研究生指导时容易处于依附大导师的被动状态,难以发挥积极性。张有东等[26]认为导师队伍建设的专项经费可作为研究生培养经费的之一,高校应当积极筹措导师组队伍建设专项经费,提升导师团队的合作质量。专项经费的投入,不仅进一步保障了研究生培养的经费来源,有助于激发导师组成员的积极性和自主性,更能提升学校在建设导师组制上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为导师组制的有效、持续运行提供保障。

4.4 重视研究团队的文化建设

坚实的团队文化建设不仅是导师履行“立德树人”职责的重要体现,也是研究团队健康、传承性发展的基础,是保障导师组制长期有效运转的重要精神内核。在培养高质量的研究生过程中,院校既要训练研究生的专业技能,提高科研水平及创新能力,更要帮助学生建立崇高的价值导向,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这离不开导师的言传身教和团队氛围的熏染。近年来,有关学术不端、师生关系异化的报道层出不穷,折射出导师队伍中部分导师师德修养严重缺失的现象,这就要求高校需要把师德师风建设作为导师团队建设的重要课题,切实提高导师的师德修养,对违反师德的导师实行一票否决并依法依规处理[1,25]。作为医学专业的研究生导师需要具备较高师德修养的同时还要具备良好的医德风尚,把思想道德教育和医德教育深入研究生的日常生活、临床轮转、科研探索、论文写作等各方面,重视团队的文化建设和学术道德建设,重视伦理道德教育和人文关怀,恪守学术道德,对学术造假采取零容忍态度,营造团结友爱、群策群力、风清气正的氛围,增强团队凝聚力与向心力,正确处理导师与导师之间、导师与研究生之间以及研究生与研究生之间的竞争和合作的关系,使研究团队高效运行,为取得优秀的科研成果而共同奋斗,并顺利实现导师团队科研与育人的双重目标,保障课题组和研究生的健康发展。

综上所述,尽管导师组制在国内医学高校中实行的比例不高,但导师组培养制度的推行一定程度上能克服单一导师培养模式的弊端,解决单一导师尤其是医院导师缺乏精力指导研究生、导师水平参差不齐等问题,有助于提升研究生培养质量、促进学科创新发展。然而,大多数导师组培养模式的实践仅在某一专业或学院内实行,多数研究和探索未提及高校层面的管理和制度保障,导师组制能否持续及有效运转仍有疑问。因此,导师组培养模式的推广和发展当务之急是如何建立一套保障导师组制有效运转、持续运转的制度和措施,使该培养模式切实发挥提高研究生的培养质量、推动学科高质量发展的作用。

猜你喜欢
专业学位导师研究生
执着创新 坚毅豁达——追忆我的导师郭景坤先生
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医患沟通的认知及培养需求研究
V eraW an g
导师榜
土木专业学位硕士培养现状与对策——以广大为例
职业技术(2015年8期)2016-01-05 12:16:44
中外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比较与启示
爱情导师
小说月刊(2015年12期)2015-04-23 08:50:56
论研究生创新人才的培养
清退超时研究生是必要之举
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