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克伟
(太和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安徽 阜阳 236600)
香椿(Toona sinensis)属楝科多年生落叶乔木,是我国特有的树种。其嫩芽含有丰富的黄酮类等物质,具有抗氧化、降血压、降血糖等生理活性,是一种优良的食品。由于香椿芽采摘受季节限制,不能长时间贮藏和保鲜,限制了其产业发展。为充分开发香椿产业,市场上研发出香椿养生茶,既发挥了香椿的多种药用价值与保健作用,又保留香椿的原始风味,为香椿资源的综合利用开辟了新途径。
香椿制茶对所采椿芽要求严格,不仅芽要芳香馥郁,质嫩、色艳油质适中而不腻,而且外观要短小纤细。香椿采茶园及采茶树种的选择会显著影响香椿芽的产量和质量,为此,笔者总结香椿采茶园的营建技术,为香椿采茶园的推广及利用提供参考。
香椿采茶园营建时,应选择地势平坦、无污染源、远离交通要道(防止空气污染)、浇灌和排水条件良好、地下水位不超过1.5 m、土层深厚的微酸性至微碱性壤土或土壤肥沃通透性好的地块做圃地。平原地区营建采茶园应集中连片,且不同品种或品系小区地块应有明显的区分标志。
采茶园土壤消毒后即进行整地,包括翻耕、耙地、平整、镇压等步骤,做到深耕细整、清除草根和石块、地平土碎。翻耕深度20~25 cm,随耕随耙,及时平整、镇压。也可在冬季深翻,翌年春季再进行靶平。整地时要施足基肥,施肥量为优质腐熟有机肥50 000~70 000 kg/hm2、复合肥500~750 kg/hm2,并深翻土壤,做到土肥均匀混合。
香椿喜湿怕涝,茶用香椿应栽植在排水便利的高床上。要求:上口宽4 m、下口宽5 m,两床之间要有排水沟,沟宽0.8 m、深0.5 m。苗床的走向应与该地块的主路走向垂直,方便后期劳动作业。
太和香椿栽培历史悠久,独特的小气候环境和土壤条件造就了太和香椿质嫩、色泽独特、香味浓郁等特点,有“太和香椿甲天下”之美誉。早在唐朝时就作为贡品,至清朝时被御封为“贡椿”,名扬天下。太和香椿种质资源丰富,经长期人工栽培和自然杂交形成众多无性系。主要有“黑油椿”“红油椿”“青油椿”“米尔红”等9 个无性系,其中“黑油椿”“青油椿”“红油椿”已被审定为省级优良品种。
香椿采茶园应选择香椿良种。笔者对“黑油椿”“红油椿”“青油椿”3 个优良品种进行茶加工后的外观和口感进行比较。结果表明,“黑油椿”无论加工制成的绿茶或红茶,汤汁口感均过于油腻;“青油椿”加工制成的茶外观粗大不够美观;“红油椿”丰产稳产性能好,纤维含量少,香气浓郁,维生素E 含量高达1.54 mg/100g,加工的茶外观纤细美感较强,汤汁入口浓香适中、回味悠长。因此,香椿采茶园种植以“红油椿”为首选,规格参数为地径1.0 cm、高1.2 m以上,同时顶芽饱满、无枯黄梢、健壮的1 年生苗木。
定植于2 月下旬至4 月上旬进行。如出圃香椿幼苗有损伤或根系过长的应略加修剪,栽植穴规格60 cm×60 cm×60 cm,栽植时做到“三埋两踩一提苗”,保障根部舒展,栽植深度与出圃前持平,切忌栽植过深。每床定植3 行,株行距1.5 m×1.5 m,每床边行距高床外缘0.5 m。定植苗相邻两行采用耙齿行排列,使植株最大限度利用空间,为植株生长营造更好的通风透光条件。栽植后在离地面0.2 m 处截干(0.2 m 处再发枝,下部预留的空间不影响锄草、打药等),截干后在切口涂抹油漆或愈合剂,减少组织水分蒸发,最后浇1 次透根水。
谷雨后或当幼苗新枝长到0.3 m,选择3~4 个生长健壮、角度分布均匀的新枝作为一级分枝进行培养。第2 年春,一级分枝萌发较多枝条时去除长势弱的枝条,利于植株通风透光,减少病虫害发生。由于香椿茶所用芽不需要特别肥大,因此茶用香椿主干应进行矮化处理,平均株高控制在3 m 以内,并要求枝条稠密。香椿幼苗20 d 左右便可生长2~5个侧枝,当年可长出10~15 cm 长的充实短枝。通过采取摘心或短截等干预措施,可以控制徒长枝长势,达到均衡树势的效果,保障以后椿芽长势大小均匀,同时可使树体枝量增加2.0~2.5 倍,产量提高1.5~2.0 倍。摘心或短截于每年4 月初至7 月中旬进行。在对采芽母树的整形过程中,由于香椿顶端优势明显,上一年整好的头状树形,在春季和夏季生长发育中,会有一个或几个长势突出的徒长枝,此时,要结合采芽(摘心)进行控制或短截。3 年后矮化整形的香椿就会形成头状树形即可进行采摘,加工制作成茶。
由于香椿为肉质根,喜湿怕涝,耐水性较差,因此要加强香椿采茶园的肥水管理。浇水按照适时、适量的原则进行,可采用喷灌、浇灌、沟灌等方法。同时,进入雨季后,注意排涝。香椿采茶园要做到春季保墒浇水,夏季及时排水,秋季控制浇水。
施肥时间为5 月上旬至8 月下旬,每隔15 d 左右追施氮肥50 kg/hm2;8 月中旬停施氮肥,追施钾肥1 次,施肥量60 kg/hm2,或喷施0.3%磷酸二氢钾和0.2%尿素混合液1~2 次。
及时清除采茶园内杂草,且只能进行人工除草。除草要遵循除早、除小、除了的原则,多在雨后或灌溉后地面湿润时进行。有时也可结合松土进行。松土要做到逐次加深、全面松到,保证不伤树、不压树,根部附近松土宜浅,行间、带间宜深。
香椿病虫害主要有根腐病、叶锈病、云斑天牛、锯锹甲和草履蚧等。为保证香椿生产的质量和食用安全,病虫害防治应采取预防为主、化学防治为辅的综合防治措施。主要防治方法:冬春季做好树干涂白;合理整枝,及时清除病枝、病叶,并予烧毁;化学防治以低毒少残留的生物农药为主。笔者多年观测,露地栽培的香椿采收时,正值清明前到谷雨前,由于太和县此时气温较低,有害生物发生较少,一般不易发生严重病虫害。
每年4 月1 日前后采芽,把香椿顶端约3~4 cm的幼嫩芯芽摘下用于制茶;以后当芽再生长到10~15 cm 时可进行第2 次采摘芯芽制茶,每年可采摘2~3 茬。每次采芽后,把距地面0.2 m 以下的枝条剪掉,以便于植株养分供应充分,萌发新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