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曾祥书
梁宾宾 著 中国致公出版社出版
早在20世纪80年代伊始,就有评论家这样评价:梁宾宾的作品,更多的是关于人性的书写,以生物属性为基础、以精神属性为表现形式,较好地诠释了个体对群体的依附本能及个体与群体间的利益交换。特别是对生死、爱情,在她含蓄、简洁的文字背后渗透着关怀与温情,于不期然的阅读中让人怦然心动。可以说,宾宾的作品在这一层面上提供了一份超越心理学家的认知,为读者展现出一幅中国人精神文化的宏大镜像。
或许是长期致力人性的刻画与抒发,或许是受米兰·昆德拉“慢下来,因为自在有为的生活不能急”的影响,抑或是她要挑战一种全新的创作方式,这位多次获得全国诗歌、散文、小说大奖的低调作家,在她新近出版的散文集《回望如初见》中,一度颠覆过去的创作理念,将探寻的视角伸向远在大西洋的彼岸,将情感的笔触直抵享有“近代宪法之母”美称的英国,将灵性的文字跃然纸上,带给读者的无一不是那种全新的阅读快感。
综观异域的书写,近年来成功者颇多,但大多呈现一种间际生存与自由穿梭的状态,这种空间距离的差异与生存状态的属性,导致异质文化环境里的书写常常囿于西方文化在单一精神方面的存在。与这些作品不同的是,梁宾宾却反其道而行之,不但对自己行走步履、所见所闻做了全方位的探索,而且对中西方做了较为深刻的反思,这种在异域与本土之间游走的姿态,我视它为文化的双向审视。
一位剑桥学生在阅读《被惦念的Windermere小镇》的篇什后写道:“极具东方风情与鲜明民族特色的叙事性书写,使其在跨语际的传播与旅行中满足了西方读者的审美想象,尽管作者描绘的是Windermere小镇,但东方文学的表现方式,极大地满足了我对此书的阅读期待。是不是可以这样认为:只要是东方文学作品,都必须具有根深蒂固的民族意识和深层的文化批判精神。”
事实上这位剑桥学生读到只是一篇,且是英文译作,假如他读过梁宾宾先后出版过的散文集《生命有约》《对草也当歌》《自然也是一种美》《勾勒与渲染》、小说集《灯下病房》等作品后,一定会有着更多的感受。
于英国读者而言,宾宾的散文更多是东方风情与鲜明的民族特色。
于中国读者而言,宾宾的散文有气韵、有结构、有节奏、有境界、有回味。
于我的阅读而言,单观大略,常有会意;出声而不吟诵,只字片语,便可悠然神往。或许这就是东方文学的特质与魅力。
关于异域书写中的东方元素,抑或谓之民族意识,学术界有着近半个多世纪的争论,至今无果。其人、其作品未曾介入到这场争论中的梁宾宾,在潜意识里是那种我笔写我心的恣意抒发,她来源于东方文化的丰厚底蕴,植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厚积淀。用她自己的话说就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提供了精神滋养。
客观说来,《回望如初见》在蕴含中国古典审美原则的同时,又以景物相合的形式营造出朦胧曼妙的异域景观,充斥着西方现代的审美旨趣。这在她《国际裸体骑行日》《遍布英国的慈善商店》等篇什中均有较好的表现。而云霞衬托下的《美妙之城Coventry》《中国人将认识Leicester的古老教堂》则显得更加神秘、唯美、古雅。这种极富个性的审美表达,不仅突出了国外建筑的审美特征,也强化了散文的诗化意境。同时也意味着打破传统模式禁锢的散文文体,以更加开放包容的姿态广收博取、吐故纳新,由内而外都呈现出富有时代特性的审美风格。
面对中西迥异的文化和风景,梁宾宾在其《信仰的力量》《一个以旧换新的民族》中,运用融合折中的方式,自觉消弭了彼此之间的巨大差异,使作品在思辨中走向更为广阔的自由审美空间,充满和谐与美感。而在《英国的重要节日》《艺术的狂欢盛会》《感受婚礼小镇的风情与规矩》等章节中,作品却运用了点、线、面交融互衬的创作手法,向读者展现出东方文学特有的意象之美。
这种意象之美的艺术表达,需要作家厚积的创作功底才能赋予审美对象的写意化,需要通过线的勾勒和点的渲染才能达到写意传神的效果。特别是海外的建筑、风光,我们常见的多为写实性,当作家梁宾宾至此时,建筑、山水、风光就有了别样的底色、另类的视觉印象及顿生一新之感。在场景的构建上,宾宾则采用小说的笔触,虚实相生的表现形式,使文本满蕴“山随心活,云为诗留”的韵味,使异域风情始终浸润在东方情愫之中,给异域景观带来了全新、独特的诠释。
在对层次的递进上,作者借鉴西方鲜亮明媚的对比技巧的同时,也不乏采用西方印象派的创作手法。
北京大学一名中文系的学生在阅读《回望如初见》后说:作者擅长追逐点的变化,更善于抓住时空的瞬间印象,使作品更加鲜活生动、美轮美奂。这样的递进形式让那些死寂般的静物不再呆板、木讷,而是充满鲜活、美妙的生命气息。
无疑,《回望如初见》是一部题材难得、创作艺术极其成熟的作品;是一部文笔流畅、精美,视域宏大,自我与她我形象鲜明饱满的力作;是一部创造出既有东方文学气质又具西方情调的别致、经典之作。
推荐阅读
《老龄经济》党俊武 著中信出版社 2022年9月出版
《校准人生的坐标》高洪波 主编希望出版社 2021年7月出版
本书系统化解读未来老龄社会的经济新范式,全方位阐释该经济体系下产业发展的机遇和挑战,帮助政府、企业、个人构建老龄经济思维框架,为推动老龄事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决策依据。
当前中国正在快速进入中度老龄化阶段,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上升为国家战略。应对老龄化,需要准确把握老龄社会的经济特征和产业结构。本书详细解读了老龄经济的本质、特征、潜能、影响,并在此基础上阐述了老龄经济的六大支柱产业——文化、健康、宜居、服务、制造和金融的定位、机遇和挑战,将为人们科学应对老龄社会提供全新思路。
本书以“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为主题,以儿童文学创作、儿童阅读、儿童成长为切入点,建构青少年的精神世界,提升青少年道德素质,促进青少年的全面发展,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本书邀请张炜、曹文轩、张之路、金波、朱永新、李东华、汤素兰等20多位儿童文学作家、评论家、阅读推广人,从各自的成长经历、儿童文学创作、儿童文学阅读以及儿童文学理论研究出发,讲述阅读、写作及人生经历中获得的“成长力量”,给青少年的成长道路导航,校准坐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