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李艺雯
在科技部国外人才研究中心组织开展的“魅力中国——外国专家眼中最具吸引力的中国城市”主题活动中,自2011年以来,苏州连续11年位列前十名,2021年成绩依旧亮眼,位列第七名,是外籍人才眼中当之无愧的魅力城市。
苏州是长江三角洲最重要的中心城市之一,地处太湖之滨,东临上海,南接嘉兴,西抱太湖,北依长江,拥有158公里长江岸线,境内京杭大运河纵贯南北。因其优越的地理区位条件,苏州自古以来就是名城大郡,自吴王阖闾建城至今,已有2500多年历史,是中国首批历史文化名城和重点风景旅游城市。现代以来,苏州越发重视高技术产业发展、海内外高层次人才引聚、通达世界各地的立体交通网建设,向建设成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现代化大都市进发。2021年,苏州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首破4万亿元,超过上海、深圳,成为全球第一大工业城市。其中,电子信息、装备制造、生物医药、先进材料四大产业实现产值3.8万亿元,集聚了全市85%以上的上市企业、高新技术企业、独角兽企业和瞪羚企业,以及一大批高水平科技人才。2021年,苏州全社会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达3.78%,居江苏省第一,科技进步综合实力连续12年位居江苏省首位,在2021国家创新型城市排行中位居全国第五位(前五中唯一一个地级市)。
2021年“魅力中国——外国专家眼中最具吸引力的中国城市”主题活动中,苏州在41个候选城市中排名第七,社会环境、城市互评、城市外向度表现优异。
社会环境衡量外籍人才对所在城市社会环境建设和发展方面的满意度,主要包括城市基础设施、社会文化氛围、社会友好程度等方面。2021年,在41个候选城市中,苏州社会环境位列第五名,是外籍人才眼中苏州表现最为亮眼的指标。
在苏外籍人才对苏州日常生活便利、城市交通、社会治安、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城市景观环境以及文化多样性颇有好评,苏州得分均高于全国参选城市平均分。具体来看,苏州日常生活便利最让外籍人才满意的是社会环境部分得分最高的二级指标。城市交通方面,苏州获得外籍人才好评,得分排名全国第五。苏州良好的社会治安、完善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获得外籍人才较高的打分。此外,外籍人才对苏州城市景观环境与文化多样性较为满意。
城市互评是各城市外籍人才跳出自身工作、生活所在城市,对所有参选城市在城市知名度、友善度、生活适宜度、创新活跃度等方面进行排名。2021年在41个候选城市中,苏州城市互评位列第七名,在外籍人才眼中名列前茅。
苏州城市魅力获得外籍人才认可,城市风貌美观度、居民友善度、消费水平适宜度最受好评,优越的气候环境也得到外籍人才青睐。
城市外向度是城市经济与国际经济联系的紧密程度,主要通过经济外向度、科研发展情况、城市统计基础数据等指标进行衡量。2021年在41个候选城市中,苏州城市外向度位列第八名,城市外向度指标强势,外贸及研发实力雄厚。苏州以开放的姿态吸引着世界各地的外籍人才。
2021年,苏州经济外向度全国排名第六,达111.5%。科研方面,苏州重视研发和创新,R&D投入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高达3.78%,排名全国第四。
生活便利度表现优异,较低的生活成本和便捷的交通通信网络保障生活质量。生活便利度衡量外籍人才对所在城市生活环境的满意度,主要包括城市生活成本、城市基础设施与基本保障、文化与休闲等方面。2021年在41个候选城市中,苏州生活便利度位列第11名。
在苏外籍人才对苏州生活便利度整体满意度高,苏州在交通出行、网络通信、休闲娱乐以及物价水平等方面均获好评,得分远超全国平均分。具体来看,苏州在交通出行和网络通信方面最受外籍人才认可,苏州休闲娱乐及物价水平也较受青睐。
工作便利度中等偏上,营商环境优化改善工作体验。工作便利度衡量外籍人才对所在城市工作环境的满意度,主要包括办事手续、工作环境和工作保障情况、科研工作等方面。2021年在41个候选城市中,苏州在工作便利度排第19名,处于中等偏上水平。
外国专家体验苏式中国年活动
在苏外籍人才对科研工作满意度、办理工作及居留许可便捷度等方面满意度较高。具体来看,外籍人才对科研满意度打出较高分数,尤其对苏州重视科技成果和知识产权保护方面的评价较高。此外,外籍人才反映苏州营商环境改善,办理工作和居留许可越来越便捷。
2021年主题活动在问卷调查外籍人才满意度的同时,通过开放题形式了解、收集了外籍人才的关注热点,经过汇总与分析,发现苏州外籍人才的关注热点主要集中在生活、社会以及文化这三大领域。
在生活领域,苏州外籍人才依然重点关注办事手续、长期居留、交通出行、医疗卫生环境等持续关注的问题,在互联网应用方面提出了更多诉求。办事手续和长期居留方面,苏州外籍人才希望进一步简化实名认证办事手续和流程,尽快落实中国永久居留证国民待遇。对于交通出行方面,苏州外籍人才建议建设苏州机场、设置更多停车位、制定电动交通工具交通规则等。对于医疗卫生方面,尽管外籍人才对苏州提供的医疗卫生条件表示满意,但外籍人才依然期待苏州加大医疗卫生方面的投入,提高外籍人才医疗便利化程度,并提出简化医院看病流程、减少看病等待时间等建议。对于互联网应用方面,希望能够与中国公民无差别地参与和使用苏州城市互联网,并提出希望能够提高外籍人士移动支付的便利化程度,提高手机应用软件的外籍人士友好度,如允许护照认证、增设英文版APP等。此外,外籍人才希望能够有更多针对外国人的信息发布公众号等官方新媒体。
在工作领域,苏州外籍人才对工作环境和创业环境的关注正在不断加强。对于创业环境方面,外籍人才对苏州科技成果和知识产权保护满意度较高,近八成的外籍人才表示苏州营商环境日益改善。对于工作环境方面,外籍人才认为苏州具有科学的人才考核评价体系和激励模式,绝大多数外籍人才认为自己的才能在苏州得到了充分施展,同时希望苏州完善海外人才劳动保护和劳动申诉机制,开展更多会展活动和合作交流。此外,外籍人才也表示希望苏州完善涉及外籍人才的编制制度,放开由编制产生的待遇、培训及职称评定等方面的限制。
在文化领域,国际化环境的塑造、文化交流的深入、休闲娱乐场所的增设逐渐成为外籍人才越来越迫切的诉求。对于国际化环境氛围方面,较多外籍人才表示希望苏州继续提高国际化程度,推进文化多元化、开放化,希望能够有更多的英文标识,提供政策、法规的英文版本等。对于文化交流方面,外籍人才提出希望有更多的语言学习机会和渠道,提高外籍人才汉语能力和本地居民的英语交流能力,组织更多针对外籍人才的文化活动,更好与本地居民深入交流。对于休闲娱乐方面,外籍人才建议增设更多公园、图书馆,提供更多健身场所和健身器材,丰富日常休闲文化活动。
2021年,苏州在人才引育政策上充满远见,迭代人才政策、加码人才礼遇、广开纳贤之门……强大的人才磁场正在悄然形成。
一是科技创新企业培育拥有更高质量。出台新的三年行动方案,高新技术企业申报数首次破万家(江苏省第一),2021年认定高新技术企业3770家,累计有效高企达11165家,同比增长14.26%。累计拥有独角兽培育企业217家,瞪羚企业528家(公示数),科技型中小企业入库评价数量17942家(江苏省第一),同比增长42.46%。江苏省民营科技企业完成备案5411家,比上年增长69.84%,完成年度目标的216.44%。新增科创板企业18家(全国第二),累计达38家(全国第三)。
二是关键核心技术攻关迈上更高台阶。围绕数字经济和数字化发展,牵头制定了《苏州市推进数字创新工作方案(2021—2023年)》,姑苏领军人才计划“数字创新技术”专项立项43个项目。通过 “揭榜挂帅”新型科技项目组织形式,向龙头企业征集“卡脖子”技术难题,形成一批芯片制造、深海探测、高端医疗等领域的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揭榜挂帅”项目。全市共获得2020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8项,其中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二等奖3项,国家科技发明二等奖2项,获2021年度省科学技术奖49项。25个项目获江苏省重大成果转化专项,为历年最高。此外,艾博生物获得全省首张mRNA疫苗生产许可证,泽璟生物的抗癌创新药作为国内首个自主研发的肝癌一线靶向药成功获批上市。
三是高端创新人才引育趋向更高层次。2021年,苏州自主申报入选国家级重大人才工程A类70人,累计达361人,其中创业人才163人,连续9年位列全国首位。122个项目入选江苏省“双创”人才计划,累计入选1236人,连续15年位列江苏省第一。新引进外国人才3251人,同比增长30.1%;其中高端人才1020人,增长13.1%,截至2021年年底,全市持有外国人来华工作许可证11099人,列全国第五,其中外国高端人才4630人,分别占全省的46.2%、54.3%。设立11家外国院士工作站、285家外国专家工作室,探索“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引智方式,吸引全球人才共同参与重大科研攻关,“海鸥计划”累计支持1291个项目涉及的1666名海外人才。
四是科技创新载体建设形成更高规格。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国家生物药技术创新中心、第三代半导体技术创新中心获批并启动建设,国家战略性科技平台布局实现突破。“深时数字地球”国际大科学计划正式启动,成为我国首批两个国际大科学计划之一。积极推进材料科学姑苏实验室建设,已集聚科研人员超过400人,实施29个重大攻关项目,“固态纳米孔DNA测序仪”项目荣获2021年全国颠覆性技术创新大赛优秀项目。全国首个先进技术成果长三角转化中心落地苏州。苏州市产业技术研究院新建9家技术研究所,累计达15家。新增市级新型研发机构13家,累计达78家。
五是科技合作交流开展实现更高频率。深化沪苏科技合作,推动上海市科委首次与苏州市政府签署全面科技合作协议,成功举办“沪苏同城国际挑战赛”,沪苏两地企业共向全球发布459项技术需求、榜单金额超过15亿元;沪苏共建科技创新载体平台113个,校地校企达成合作项目322个。加强与国内外大院大所合作,与清华大学、河海大学等签订战略合作协议,俄罗斯工程院中国长三角中心、天津大学校友全国首个区域性创新创业基地落户苏州。擦亮苏州产学研合作品牌,成立全国首家产学研学院、全省首个科技镇长团科技成果转化中心和科技镇长团之家。
六是引才引智渠道拓展实现更高业态。坚持“请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持续拓展国际高端人才寻访渠道,依托全球37家海外人才合作组织,发挥好11个海外人才工作联络站的引才功能,定向联络海外精英人才。积极探索海外离岸创新创业孵化体系建设,推动建设10家国际创客育成中心,探索更便捷的全球创新资源利用通道。举办“赢在苏州·创赢未来”国际创客大赛,共征集项目1332个。成功举办“双创天堂”苏州科技创新创业大赛,探索“以赛代评”新机制,415个项目完成路演,308个项目获姑苏科技创业天使计划立项。组团参加中国国际人才交流大会、广州海交会等具有影响力的引智活动,通过“借台唱戏”持续提升苏州的吸引力。
七是创新服务品牌打造展现更高品质。持续开展“科贷通一行一品牌”产品创新,2021年“科贷通”为2092家企业解决贷款84.11亿元,累计已为9856家企业解决贷款556.35亿元。全市技术合同成交额625亿元,列江苏省第二位,同比增长超20%。市研发资源共享服务平台加速汇聚优质科技资源,建立“沪苏生物医药公共研发服务平台”,集聚各类仪器设备54165台(套)、原值390亿元,提供各项服务24800余项,解决企业需求14668项。围绕招引、审批、使用等关键环节,以改革创新持续优化服务环境,确保外国优秀人才引得进、留得住、用得好。在全省率先设立外国高端人才工作许可证、居留证办证专窗,提高外籍人才来华许可审批效率。截至2021年年底,在各县级市、区共建立专窗4个,审批时限由25个工作日缩短为7个工作日。
如今的苏州,已形成新兴产业、科技人才、金融资本、周到服务相互滋养和彼此成就的优质生态。也正因如此,越来越多的海外人才倾心苏州、扎根苏州,正如2022年度中国政府友谊奖获奖专家、江苏产研院极限精测与系统控制研究所所长、江苏集萃苏科思有限公司首席执行官汉斯·杜伊斯特所言:“根据调研,我清楚地认识到,21世纪是中国正当发力崛起的时代。在中国发展,培养优秀的人才是重中之重。高科技行业企业成功的基础是人才——来江苏就对了,这里是中国人才最集中的地方之一。选择苏州吧,因为这里是非常适合人才居住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