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记者 王娜娜
2022年1月23日,省十三届人大七次会议在山东会堂开幕
五年踔厉奋发,笃行不怠;五年春华秋实,硕果满枝。
过去五年,是山东发展史上极不平凡的五年。一路砥砺奋进,勇毅前行,省十三届人大常委会走过了不平凡的履职历程。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全面加强党对人大工作的领导,推动人大工作取得历史性成就。省十三届人大常委会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十九届历次全会和党的二十大精神,持续学深悟透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重要思想,在省委的坚强领导下,锚定“走在前、开新局”,依法履行宪法和法律赋予的各项职责,充分发挥地方国家权力机关职能作用,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地方立法、监督、重大事项决定、选举任免、代表履职服务保障、自身建设等各项工作,以实干、实绩、实效推动新时代人大工作高质量发展,体现了服务大局的使命担当,书写了为民履职的高分答卷。
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是做好新时代人大工作的根本政治保证。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国共产党始终高举人民民主的旗帜。积极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必须毫不动摇坚持党的领导。
五年间,习近平总书记多次亲临山东视察,多次发表重要讲话、作出重要指示批示,为山东发展把舵领航、指引方向。
省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牢记嘱托走在前,勇担使命开新局,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山东工作的重要指示要求,始终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毫不动摇坚持党的全面领导这一最高政治原则,旗帜鲜明讲政治,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切实把党的领导贯穿人大工作各方面全过程,牢记“国之大者”,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
制度稳则国家稳,制度强则国家强。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实现我国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重要制度载体。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就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表一系列重要论述,拓展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科学内涵、基本特征和本质要求,形成了关于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重要思想。党的二十大报告围绕“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保障人民当家作主”“坚持全面依法治国,推进法治中国建设”,提出一系列新论断新思想新要求,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这一重要思想。
本届以来,省人大常委会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重要思想,深刻理解把握党的二十大的主题,深刻理解把握过去五年工作和新时代十年伟大变革的重大意义,深刻理解把握“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深刻理解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深刻理解把握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使命任务,深刻理解把握以伟大自我革命引领伟大社会革命的重要要求,深刻理解把握团结奋斗的时代要求,紧紧围绕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紧扣省委工作要求,认真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强化担当、履职尽责,各项工作取得新进展、新成效。
2022年1月27日,大会执行主席、主席团常务主席李干杰在省十三届人大七次会议闭幕会上讲话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理论是实践的指南。2021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人大工作会议上发表的重要讲话,为做好新时代人大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省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一时间传达贯彻,扎实开展学习培训,深入进行宣传阐释,对标对表抓好落实,不断增强学习贯彻的政治自觉、思想自觉、行动自觉。将学习贯彻中央人大工作会议精神列入常委会会议、主任会议议程,推动会议精神入脑入心;研究制定《关于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全国人代会精神的意见》,提出7个方面28条措施并抓好落地见效……一项项推进落实的具体措施,充分体现了省十三届人大常委会坚决拥护“两个确立”的政治自觉,彰显了奋力“走在前”的政治担当。
以党的全面领导领航,人大工作迈向了更加辽阔的天地。2021年12月,省委召开人大工作会议,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东重要指示要求和中央人大工作会议精神,研究部署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全省人大工作。省十三届人大常委会以更大力度和更实举措,全面、系统、深入学习贯彻会议精神,毫不动摇坚持、与时俱进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具体地、现实地践行好全过程人民民主:一批良法相继问世,承载满满民意;监督持续动真碰硬,护佑法之必行;保障代表依法履职,激活制度效应……一幅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的人大答卷徐徐展开。
伟大思想引领伟大征程。省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牢牢把握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本质特征,自觉把党的领导贯穿人大工作始终,坚定不移强化理论武装,坚定不移做到“两个维护”,坚定不移完善和落实党领导人大工作的制度机制,着力推进重大事项决定和选举任免工作制度化规范化,围绕保障上合组织青岛峰会、济南市莱芜市行政区划调整、政府债务限额调整等重大事项作出决议决定,为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强省建设提供有力法治保障。
沧海横流有砥柱,万山磅礴看主峰。
党中央决策部署是人大工作要牢牢把握、全力服务的大局,也是谋划和推进工作的基本出发点。省十三届人大常委会准确把握习近平总书记对山东工作的重要指示要求,在大事要事上担当尽责,自觉做到党委工作重心在哪里,人大工作就跟进到哪里,力量就汇聚到哪里,作用就发挥到哪里。
2022年10月16日,省人大常委会机关集体收看党的二十大开幕直播
黄河宁,天下平。
习近平总书记一直心系黄河生态,牵挂沿岸发展。2021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亲临山东视察,在济南主持召开深入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要求山东“在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上走在前”。党的二十大报告把“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作为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内容,就推动高质量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等提出明确要求、作出具体部署。
九曲黄河从山东入海。作为黄河流域唯一沿海省份,山东经济实力强、产业基础好、集聚人口多、发展潜力大,是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承载区域。为更好担负起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重大使命,省十三届人大常委会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讲话精神,自觉提高政治站位,坚决扛起政治责任,立足人大职能,发挥人大优势,汇聚人大力量,全力助推黄河重大国家战略深入实施,扎实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努力为实现黄河流域“水清、河畅、景美、人和”贡献人大智慧和力量。
2022年9月6日至8日,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党组书记杨东奇带领执法检查组,先后赴烟台市、威海市就残疾人保障“一法一办法”贯彻实施情况开展检查
“看!那就是鸟类中的‘大熊猫’——青头潜鸭,它可是环境质量优劣的‘指标生物’,这说明东平湖的水质和周边生态环境已经大幅改善……”全国人大代表、胜利油田采油工首席技师吴娟欣喜地说。2021年12月,省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组织部分全国、省人大代表围绕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开展专题调研。在东平县调研期间,代表们近距离感受到了东平湖生态治理取得的喜人成果。
曾经,采砂船日夜采砂,餐船餐余垃圾直排入湖;如今,湖面碧波万顷,如诗如画。东平湖的新生,折射出我省落实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重大国家战略的决心和信心。为守护绿水青山、确保黄河安澜,省人大常委会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打出保护黄河“立法组合拳”,接续出台东平湖保护条例、节约用水条例、南四湖保护条例,审议黄河三角洲生态保护条例,“两湖一水一洲”地方立法构建起了我省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地方立法的“四梁八柱”。协同立法共保“黄河水”,2022年6月,省十三届人大常委会召开山东沿黄九市“黄河水资源保护与集约节约利用”协同立法视频会议,进一步明确“主题协同、特色鲜明”的立法工作思路。目前,在省市两级人大常委会共同努力下,黄河水资源保护与集约节约利用主题协同立法工作进展顺利。
向海图强,筑梦深蓝。我省是沿海港口资源大省,拥有3000多公里绵长海岸线,16万平方公里蔚蓝色国土。本届以来,省人大常委会坚持在大局下谋划、在大势中推进、在大事上作为,推动胶东经济圈五市同步立法规范海洋牧场管理,在全国率先实现沿海市海岸带保护立法全覆盖,填补了相关领域协同立法的空白,为海洋强国建设作出山东法治贡献。
2022年9月16日,省十三届人大代表履职交流暨第二届优秀省人大代表建议和先进承办单位表彰会在济南举行
“以前,按渔船模式管理海洋牧场,遇到违规情况往往‘一说了之’‘一听了之’,究其原因还是缺少明确的法律规定。条例的出台终于解决了我们执法无据的难题了!”谈起2022年5月1日起施行的《威海市海洋牧场管理条例》,荣成市海洋发展局安全生产科的张刚满怀期待。2022年1月,省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三次会议批准了青岛、烟台、潍坊、威海、日照五市的海洋牧场管理条例。在省人大常委会指导下,五市人大常委会凝心聚力,共商共建,在立法的思想碰撞中发挥各自优势,积极配合落实,确保步调一致,打破胶东经济圈五市在海洋牧场管理中“一亩三分地”思维定式,实现“一张蓝图管全局”的立法协同,在全国打造了海洋牧场立法的山东样板。
“五指发力”莫如“握指成拳”。聚焦党中央决策部署和省委工作要求,省十三届人大常委会不断完善协同立法工作,有效提升协同治理效能。从黄河立法“九市协同”到海洋牧场立法“五市协同”,都是生动的写照。
抗击疫情、乡村振兴、脱贫攻坚……本届以来,当一系列急难险重问题出现时,面对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省人大常委会都迎难而上、主动作为,紧紧围绕全省工作大局依法履职尽责,毫不犹豫站到一线,伸出肩膀扛起人大责任。
2020年初,面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省人大常委会积极依法履职,快速打出疫情防控“组合拳”。同年2月,专门加开常委会会议,作出关于依法加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决定,为充分调动全省各方面积极性、有序有效开展疫情防控工作提供法治保障。这一年,还制定出台了突发事件应急保障条例和全国首件省级医疗废物管理办法。依法用好监督权,专题听取工作报告,对贯彻实施全国人大常委会有关疫情防控决定、野生动物保护法及我省实施办法、省人大常委会加强疫情防控工作的决定等情况开展一系列监督,在疫情防控工作中切实展现了人大担当。
“乔木亭亭倚盖苍,栉风沐雨自担当。”在疫情防控中,我省13万余名来自各行各业的人大代表立足本职岗位,冲锋在前,用实际行动保卫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扎实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是习近平总书记对山东的重托和厚望。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和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路上,省人大常委会制定出台《山东省乡村振兴促进条例》,连续四年开展脱贫攻坚专项监督,连续三年组织代表投身脱贫攻坚、乡村振兴活动。目前,已有48个代表小组、321名代表与427个发展相对薄弱村建立固定联系,结合村情实际制定具体帮扶措施,推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2022年6月至7月,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党组副书记张江汀带队赴滨州市、东营市开展海洋环境保护执法检查
2022年8月23日至25日,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党组副书记孙立成带领调研组赴淄博、潍坊两市就推动和促进文物保护工作开展调研
乡村振兴,既要塑形,也要铸魂。依托厚重的传统文化资源和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省人大常委会以法治力量传承红色基因,弘扬革命精神,培育文明乡风。历经两年努力,《山东省红色文化保护传承条例》于2020年11月审议通过,这是全国第一件全面规范红色遗存和革命精神保护传承的省级地方性法规。“随着法规落地生根,红色文化融入乡风文明建设,以文明乡风促乡村振兴,农村发展更有盼头。”我省各级人大代表对条例的出台倍感振奋。实地走访深入调研,积极提出高质量建议,当好农村产业发展带头人……为助力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各级人大代表以久久为功的韧劲、驰而不息的干劲、履职为民的情怀,在希望的田野上奏响了乡村振兴奋进凯歌。
山东新旧动能转换综合试验区建设,是全国唯一一个以新旧动能转换为主题的区域发展战略,也是国家赋予山东的重大战略支点、重大发展机遇。省人大常委会根据省委部署安排,成立立法专项工作小组,紧扣改革创新进行制度设计,法规草案累计修改三十多稿,经常委会四次会议审议,反复打磨,2019年7月,省人大常委会出台《山东省新旧动能转换促进条例》,成为全国首件以新旧动能转换为主题的地方立法。
以法治力量护航高质量发展。本届以来,省人大常委会有9件法规成为国内相关领域的“首件”。“全国首件”现象的背后是服务大局的政治站位、守正创新的坚实支撑和依法履职的务实担当。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保障人民当家作主。全过程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属性,是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民主。本届以来,省人大常委会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重要论述,自觉把全过程人民民主理念贯穿人大依法履职全过程各方面,勇于探索创新,丰富和发展了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山东实践。
汇聚民意,于细微处显真功。
2022年上半年,省十三届人大常委会对《山东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加强山东现代水网建设的决定》开展立法调研。调研组“兵分多路”,一路走、一路看、一路听,立法之路载满民情民意。从1月到7月,一件件核实说明、一条条修改完善,省十三届人大常委会下足绣花功夫,让民意真正充分体现在立法中,交出助力现代水网高质量发展的立法答卷。
地处胶东半岛和辽东半岛之间、黄渤海交汇处的长岛,是国家级重点生态功能区和渤海最重要的生态屏障。2019年5月,一场特殊的立法听证会在这里举行。
岛内机动车总量控制、海岛近海养殖管理、“三无船舶”管控……从近百名报名群众中遴选出的代表长岛生产企业、渔民养殖户等各方面的15名陈述人,就《山东省长岛海洋生态保护条例(草案)》中社会关切的立法重点难点,阐明观点、提出建议。为方便群众参与立法,确保听到真实、有效、接地气的立法声音,省十三届人大常委会打破惯例,创新听证方式,下沉听证地点,将立法听证会开到“渔民家门口”,推动“立法机关多跑路、人民群众少跑腿”的立法听证模式成为常态。
2022年5月18日,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王随莲带队赴济南市,就加快推进计划生育政策调整开展立法调研
2022年5月23日,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党组副书记王良率调研组赴淄博市,就公安机关警务辅助人员立法进行调研
在地方立法工作中,凡是需要征求意见的都广泛征求人大代表和社会有关方面的意见,征求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国家相关部委的意见;法规案报省委常委会会议研究实现常态化,坚持党的领导贯穿立法全过程。
人民参与民主实践越广泛,意愿表达越充分,人民当家作主的实现就越真实,全过程人民民主也就更加富有生机活力。
本届以来,省人大常委会以“小切口”“小快灵”立法推动社会治理“大发展”,做到切入口小而准,需要什么就规定什么,抓住“关键的那么几条”,提高法规“含金量”。制定出台的《山东省规范海洋渔业船舶捕捞规定》,从启动到审议通过仅用了一个月时间,虽然只有十条,但是实践证明非常管用;制定《山东省机动车非法改装治理和噪声污染防治规定》,精准设计八条,对机动车非法改装和“飙车”“炸街”等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进行靶向治理,弥补明晰国家立法的空白和模糊地带。
基层立法联系点一头连着国家权力机关,一头连着基层群众。作为国家立法“直通车”,为人民群众有序参与立法工作提供了有效途径。
“法不察民情而立之,则不威。”为让每一件法规都装满民意,省十三届人大常委会增设基层立法联系点16个,实现设区的市全覆盖,并协助全国人大常委会在青岛市黄岛区设立我省首个国家级基层立法联系点,不断拓宽基层群众直接参与立法的渠道。创新开展“蹲点调研、返场听评”的立法方式,深化针对问题、确定课题、破解难题的“三题递进”立法实践,确保立法工作更好地体现民意、集中民智、凝聚民心。
县乡两级人大换届选举工作是全省人民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是我省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重要实践,也是全过程人民民主最生动、最直接的体现。
在县乡两级人大代表换届选举投票日,全省各地选民以饱满的政治热情参与人大换届选举,认真履行法律赋予的民主权利,投出了自己庄严神圣的一票。这是县乡两级人大代表换届选举的普通一幕,也是公民依法行使选举权利的生动缩影。
为了依法做好县乡人大换届选举工作,省人大常委会坚持充分发扬民主,严格依法办事,及时修订并通过《山东省县乡两级人民代表大会选举实施细则》,依法测算并审议通过市县两级人大代表和常委会组成人员名额,组织编印县乡人大换届选举工作指导材料。在换届选举过程中,常委会注重严明换届纪律,加强全过程监督,确保选举工作风清气正、选举结果人民满意,使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具体地、现实地体现到换届选举的各方面各环节,稳步发展“群众家门口的民主政治”。
2022年7月12日至14日,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齐涛带领执法检查组,先后赴德州市、淄博市,就残疾人保障“一法一办法”贯彻实施情况开展检查
2022年8月17日至19日,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王云鹏带领调研组,先后赴东营市、滨州市,就大数据发展促进条例实施和数字强省建设情况开展专题调研
人大代表来自人民、根植人民、服务人民,是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重要参与者、实践者、推动者。省十三届人大常委会建立代表列席常委会会议、召开列席代表座谈会、省人大专门委员会和常委会工作部门对口联系代表等工作机制。本届以来,共邀请代表参加常委会执法检查、专项调研、建议督办等活动900余人次。围绕打通代表联系群众“最后一公里”,省人大常委会指导和推动全省各级人大建成7500余个代表之家、代表联络站、代表工作室等联系群众实体平台,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代表履职主题实践活动,根据代表专业特长成立不同层面的代表小组,探索推出“千名代表听民声”“码上找代表”“议题式公开接待群众”等新型履职方式,改造升级省人大代表履职网络平台,为代表通过移动终端“掌上履职”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渠道。一系列创新举措既是对人大代表“上接天线、下接地气”的生动诠释,也是省十三届人大常委会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的有力印证。
民主,起始于人民意愿充分表达,落实于人民意愿有效实现。“当场拍板,当天开会,当晚形成工作部署,这就是省人代会上的山东速度!”在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七次会议上,省人大代表、山东益生种畜禽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曹积生的建议,从提出到采纳仅用了12个小时。根据《山东省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建议、批评和意见办理工作条例》规定,在省人民代表大会会议期间提出的代表建议,办理期限为三个月内。而实际上,曹积生代表在分组会议现场提出的关于推进禽粪资源化利用的建议,当天晚上就收到了政府部门的办理意见。
每一条代表建议的办理,都是一次“民有所呼、我有所应”的实践。省十三届人大常委会闭会期间建立完善常委会领导重点督办、专门委员会归口督办、代表工作部门常态督办、人大代表参与督办、承办单位内部督办的“大督办”工作机制,通过“走出去”登门拜访、“请进来”交流座谈、“沉下去”调研走访,着力提升代表建议办理实效。人大代表聚焦群众急难愁盼,相关部门扎实推进问题解决,这正是全过程人民民主“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生动写照。
在监督工作中,常委会探索“事前介入、事中监督、事后测评”的全链条闭环监督机制,让“长出牙齿”的法律法规更好“咬合”;首次听取省监委专项工作报告,实现人大监督领域新的突破;推动民生实事人大代表票决制成为基层人大工作的“标配”,让民生实事与群众需求精准对接;对法律法规实施情况开展第三方评估,不断创新完善监督工作方式方法……一项项扎实而又富有成效的工作亮点,成为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鲜明注脚,诠释了“全链条、全方位、全覆盖”的鲜明特色和显著优势。
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必须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发展。
2022年4月,省十三届人大常委会执法检查组走进高密第四污水处理厂、潍柴材料成型制造中心有限公司,开展环境保护法实施情况检查,这是常委会连续第五年开展生态环保领域执法检查。聚焦生态环保领域的突出问题,常委会持续监督、跟踪监督,以钉钉子精神让法律法规牙齿充分“咬合”,连续五年听取审议省政府关于年度环境状况和环境保护目标完成情况的报告,专题询问直面问题不走过场,推进气水土协同共治,引入第三方评估……这一系列行之有效的举措,为巩固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提供有力法治保障,彰显了省十三届人大常委会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坚实步伐和扎实作风。
2022年6月28日至30日,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王华带领执法检查组赴日照市、青岛市,对我省贯彻实施海洋环境保护“一法一条例”情况开展检查
2022年6月30日,省人大常委会秘书长、机关党组书记惠新安到机关驻地大明湖街道曲水亭社区开展夏送清凉活动
朗朗晴空、徐徐清风,民生之要、百姓之盼。
本届以来,省人大常委会在生态领域制定或修改了环境保护条例、水污染防治条例、大气污染防治条例、土壤污染防治条例、地质环境保护条例、生活垃圾管理条例、节约用水条例、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条例、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条例等一系列地方性法规,将“绿水青山”写进法规、照进现实。
聚焦人民群众所思所盼所愿,省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积极回应社会关切,持续对安全生产、就业、养老、食品安全等事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事项进行监督,全力推动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
安全生产事关人民福祉,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省人大常委会连续七年开展安全生产专项监督,组织开展安全生产及应急管理“两法两条例”执法检查并进行专题询问。在监督工作中,常委会不断创新方式方法,多项工作为“全省首次”:首次建立“执法检查问题库”,做到检查奔着问题去;首次采用云视频+5G通信技术开展执法检查,通过视频连线、现场直播等方式,探索人大监督新路径;首次邀请省监察委员会、省检察院等全程参与执法检查,紧盯检查重点;强化省市县三级联动监督,坚持跟踪督办老问题与推动解决新问题、加强安全教育与深化源头治理相结合……经过多年实践,常委会探索形成了“专题调研—执法检查—会议审议—专题询问—整改落实—审议意见办理情况满意度测评”的全链条闭环监督新模式,不断织密筑牢安全生产法治屏障。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食品安全事关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省人大常委会时刻紧绷食品安全这根弦,加快相关法规制度“废改立”,做好我省农产品质量安全条例、“三小”条例等法规修订工作,对食品新业态、新领域、新主体的安全监管作出明确具体规定;把食品安全监督作为“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的重要内容,深入生产经营一线开展执法检查并组织“回头看”,对重点问题重点督办,做好监督“后半篇文章”;听取审议专项工作报告,对农兽药管控、学校和养老机构食堂监管、特色餐饮街区监管、餐饮具消毒、网络订餐等热点问题进行专题询问,筑牢“从农田到餐桌”每一道食品安全防线,全力守护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
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省人大常委会连续两年开展全省优化营商环境专题询问,现场进行满意度测评,通过电视和网络媒体现场直播。询问前,通过省市县三级联动方式,组织开展全面深入调研,做到见人见事,查找服务意识、政策落实、“放管服”改革、市场融资、法治保障等方面突出问题,广泛征集意见建议,为专题询问做好充分准备。2019年,在专题调研、专题询问等基础上,制定《山东省优化营商环境条例》。念念不忘,必有回响。2019年至2021年全国工商联“万家民营企业评营商环境”调查结果显示,山东省营商环境得分排名逐年前移,2021年排名第五,位列全国第一方阵。
深化预算决算审查监督,深化国有资产管理监督,把公共财政置于阳光之下,是人大监督工作的重要职责。本届以来,省人大常委会深化推进人大预算审查监督重点向支出预算和政策拓展改革,对政府预算开展全口径审查、全过程监管。为守牢人民“家底子”,统筹推进国有资产管理监督省市县三级联动,连续四年听取审议四类国有资产报告,实现四类国有资产报告和审议监督全覆盖,向群众交出明白账、放心账。创新推动审计查出问题整改联动机制,着力破解屡审屡犯顽疾,坚决杜绝“半拉子工程”。
持续推进法治山东建设,作出“八五”普法决议,首次听取省监委专项工作报告,听取审议法院民事审判、检察院适用认罪认罚从宽制度情况报告,切实让人民群众感受到法治力量和温度。持续深化“平安山东”建设,听取审议省法院扫黑除恶专项工作报告,促进扫黑除恶常态化、制度化。
治国有常,利民为本。
以立法回应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权益,是新时代人大立法的鲜明特征和突出优势。省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着眼民生急需、坚持急用先行,注重加强民生领域立法,制定工会劳动法律监督条例,强调平等保护各方合法权益;制定学生体质健康促进条例,明确提出严禁学生将个人手机、平板电脑等电子产品带入课堂,在当时全国范围内的地方性法规中尚属首例;制定生活垃圾管理条例,依法治理改善人居环境,保障公众健康;审议通过老年教育条例,依法保障老年人继续受教育的权利……想人民之所想,行人民之所嘱,一件件民生领域的地方性法规相继出台,不断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变为现实。
“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从疫情防控到乡村振兴,从安全生产到防治污染,从预算决算审查监督到法治山东建设……一路走来,省人大常委会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步履坚定,笃行不怠,承载着满满的“担当情”与“奋斗志”。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四个机关”的重要论述,为新时代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加强和改进人大工作、加强人大自身建设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人大作为党领导下的政治机关、国家权力机关、工作机关、代表机关,要始终坚持党对人大工作的全面领导,永葆鲜明的政治本色。
2022年9月21日,省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八次会议在济南闭会。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党组书记杨东奇主持会议并讲话;副主任张江汀、孙立成、王随莲、王良、齐涛、王云鹏、王华,秘书长惠新安出席
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省人大常委会党组多次召开扩大会议暨理论学习中心组集体学习会,开展集体学习,研究通过学习计划,持续在全面学习上下功夫、全面把握上下功夫、全面落实上下功夫,努力做到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
开展常委会党组集体学习,是省人大常委会坚持用党的创新理论领航定向、凝心聚力、统揽和指引人大工作的重要方式。本届以来,省人大常委会通过党组带头学、常委会结合议题会前学、人大代表聚焦履职学、机关干部融入日常学,传达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切实以科学理论指导工作实践,以理论清醒保证政治坚定,以思想自觉引领行动自觉。
围绕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重要论述,省人大常委会举办“坚持和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专题研讨班,深入研究总结我省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实践探索和丰富经验,形成了17篇高质量研究报告。常委会机关先后举办“人大讲坛”22期,不断拓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深度和广度;常委会机关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发挥领学促学作用,制订年度学习计划,累计开展集体学习80次,撰写专题调研报告35篇。实施青年理论学习提升工程,成立6个青年理论学习小组,打造“青年讲习所”学习平台,每月组织集体研讨交流、调研实践活动。扎实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深入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党史学习教育。为持续深化党史学习教育成果,常委会及机关部署开展创新一项工作、解决一个难题、选树一个典型“三个一”活动,先后推出“胶东经济圈开展协同立法”“全链条闭环监督新模式”等40余项具体措施和典型案例,探索理论研究“精品课题”联合攻关,创新做好联系少数民族、宗教、侨界人大代表工作……常委会立足法定职责,以新作为开创新局面,以改革气魄、担当精神、更高标准推动人大工作创新发展,努力打造让党中央放心、人民群众满意的政治机关、国家权力机关、工作机关、代表机关。
学用新思想,建功新时代。
为适应新时代人大工作新要求,省十三届人大常委会全面加强履职能力建设,完善常委会议事规则、组成人员守则等60余项规章制度,增强工作整体效能。每次常委会会议召开前后,分别举办新闻发布会,及时权威发布会议有关情况,深入细致解读审议通过的地方性法规,已经成为常态举措。
为适应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常态化的需要,近几年省人代会会期“瘦身”,议程不减,务实“加码”——适当压缩全体会议时间,保证小组会时间;代表审议直奔主题、言简意赅;大幅压减大会列席旁听人员和工作人员;推行电子阅文,不断提高无纸化水平……非常时期的人代会,改变的是形式,不变的是中国式民主的独特魅力。
党的基层组织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在各专门委员会设立分党组;在省直机关率先成立离退休干部党委,常态化开展党建活动;持续推进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实施党支部建设梯级提升工程;部署开展、持续深化“一支部一品牌”建设,培育打造“党建引领 良法善治”“代表工作先锋号”“红色标尺”“珍珠泉声”等一批党建品牌,推动机关党建工作从“有没有”向“优不优”转变。
2021年12月28日,济南市历下区第十九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大明湖地区省人大选区投票会场
2022年1月27日,省十三届人大七次会议举行新闻发布会
细节见变化,会风显作风。
省十三届人大常委会全面贯彻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咬定作风建设不放松。推进作风建设不松劲、不停步、再出发,继续在常和长、严和实、深和细上下功夫,不断提高工作质量和水平,推动人大工作高质量发展。大力弘扬“严真细实快”工作作风,研究制定加强人大干部队伍政治能力建设的27项具体举措,切实提升干部队伍履职服务能力。深化模范机关建设、全国文明单位创建成效,连续四年召开创建工作推进会议,成立以机关党组书记为组长的创建工作领导小组,抽调人员组成专班,建立工作台账,把创建工作融入日常、抓在经常。积极探索创新调研工作机制和方式方法,既看先进典型,又看落后单位;既听正面意见,又听不同呼声;既集中开展调研,又组织小分队开展调研;既发动人大代表聚焦问题专题调研,又注重发挥专家学者“外脑”作用,推动监督、代表、重大事项决定等工作更具针对性、科学性和民主性。
常委会机关年轻干部认真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讲话精神,围绕人大“四个机关”建设,立足岗位、敬业奉献,积极参加“四进”攻坚、“第一书记”驻村帮扶、“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工作队、志愿服务、到社区“双报到”等工作,尽最大努力为群众排忧解难,以一流的工作业绩完成各项工作任务。疫情期间,常委会机关干部职工积极响应号召,主动参加“无偿献血抗疫情 党员先锋作表率”“助力社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等志愿服务活动,自觉向居住地社区报到,参与疫情防控工作,让党旗在疫情防控一线高高飘扬。
作风新变化,科技来“赋能”。
省十三届人大常委会制定并实施了“山东智慧人大2022”规划,积极推进“一库(大数据库)、两平台(协同工作平台、融媒体工作平台)、五体系(立法、监督、选举任免、代表履职和机关综合服务保障体系)”信息化建设,为常委会依法履职及机关工作提供高质量技术保障。创新人大宣传方式方法,整合报刊网微宣传资源,构建全媒体传播格局,讲好山东人大故事。
做好新时代人大工作,需要各级人大的共同努力。
省十三届人大常委会不断完善各级人大工作联动机制,举办省人大设立常委会40周年座谈会,召开各市人大常委会秘书长工作交流会和立法、代表、预算监督等工作会议,与列席常委会会议的各市人大负责同志座谈交流,持续推进市县人大电子表决系统建设,推动我省人大工作整体实效不断增强。
征程万里风正劲,重任千钧再出发。省人大及其常委会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省委的坚强领导下,牢记嘱托、实干笃行,扎实推动我省人大工作与时俱进、创新发展,为开创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强省建设新局面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2022年4月22日,省人大常委会机关举行“喜迎二十大青春心向党”庆祝共青团成立100周年主题演讲比赛
2022年3月16日,省人大常委会机关组织了以“无偿献血抗疫情模范机关我先行”为主题的无偿献血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