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群杰,大学本科学历,高级教师。宁波市宁海县强蛟镇中心小学语文教师。20多年来,葛群杰始终冲在教学的第一线,经常担任毕业班语文教师,教学成绩出色,获得过县先进教育工作者、县语文教坛新秀、县农村优秀教师、县语文学科骨干教师、省师德先进个人等多项荣誉。
赴黔西南州晴隆县支教回来已经三年多了,受疫情的影响,也没回去过晴隆,不知那里的人与景是否依旧。
时间犹如一汪泉水,叮叮咚咚地向前,激起我无数的思绪。
晴隆,我的第二故乡,不知你现在咋样了?
犹记得历经了整整一天的折腾来到晴隆,入住在县城莲湖酒店。早上起床时推开窗户,眼前白茫茫一片,旁边有人告诉我,晴隆县城海拔一千四五百米,平常多雨多雾,像这种情形在晴隆是常态,碰见阴雨天,还会延续一整天。
还记得那天相约三五“挂友”(宁波市派往晴隆县的挂职干部),重走了那条抗日公路,也就是有名的晴隆二十四道拐。
这条著名的“史迪威公路”是抗日战争期间国际援华军需物资的重要通道,虽说全长有4千米,直线距离却只有350米,像一条巨蟒从山脚蜿蜒而上。约60度的陡坡,一行人弯去拐来缓慢前行,不经意间记忆就会将你带回烽火连天的抗战时期,绵延不断的装着外援物资的汽车,爬行在这条陡峭的弯路上,想想就觉得不可思议。
此后,每当有客人来了,必要带他们走走这二十四道拐,看看这盘肠公路。
当然,来客人后必须走走的还有兴义的万峰林和马岭河谷。万峰林堪称中国锥状喀斯特博物馆。东峰林层峦叠嶂、西峰林山寨田园交相辉映,俯瞰整个万峰林风景,平卧在农田中央的八卦田神奇迷离。于峰峦间俯瞰福字田,心上仿佛也刻下了一个福的印记。如诗如画的织锦田园和浓厚的少数民族文化,共同交织出万峰林旖旎多姿的精彩画卷。
马岭河峡谷是一条在造山运动中剖削深切的大裂水地缝,集雄、奇、险、秀为一体,谷内群瀑飞流,翠竹倒挂,溶洞相连,两岸古树名木点缀其间,千姿百态。峡谷深幽,栈道攀崖而行,曲曲折折,引人入胜,沿道而游,如进画中,一步一景,步移景异,令人流连忘返。“云奇石更奇,奇绝画难比。写奇唯有诗,诗在空山里”。
晴隆没有什么美食,县城里最多的就是牛肉馆,我经常去吃他们的牛肉粉、牛肉火锅,味道确实不错(支教结束时,还被晴隆三小的同事坑了一下,吃了一顿“红锅”,至今还记得那个辣)。晴隆羊是个很响的品牌,县消防队下面有一家盘州人开的羊汤锅味道不错。此外还有民族风情街的柴火鸡、沙子镇的辣子鸡和盘江抗战桥那游船上的盘江鱼,美味仿佛还在口舌中跳舞。
最难忘的是“东方踢踏舞”——阿妹戚托舞。
在作为全国唯一的整乡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的阿妹戚托小镇,每晚八点,这个群舞都会准时出现,霎时,幸福与美好就被点燃。
“阿妹戚托”是彝族一支群体的原生态舞蹈名称,汉语意为“姑娘出嫁舞”,源于晴隆县三宝彝族乡。自1956年,“阿妹戚托”在参加贵州省第一届工农业余艺术会演并荣获优胜奖后,曾在怀仁堂为中央领导演出。2014年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阿妹戚托舞的表演,大气磅礴,震撼人心。几十个少女,上穿浅蓝色的长衣,下穿绣有花边的青裤,腰系围裙,头包向日葵大小的青色盘帕,脸上画着淡妆,手扣着手跳着,舞步整齐。不要音乐,不要伴唱,不要鼓点,完全靠她们的双脚,踏地有声,时而“一”字长排,时而分列多排,時而半圆交错,时而转圈若旋;时而聚拢,时而分散。变幻多端、行云流水的阿妹戚托舞真是美妙得无法用语言形容,被人们誉为“东方踢踏舞”。凡是看过阿妹戚托舞蹈的人,无不赞不绝口。
思绪犹如落叶纷飞,一片,一片,又一片……岁月无痕,却在我心中刻下了斑驳的脉络,晴隆——我参与脱贫攻坚战的地方,等你辉煌时我们再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