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辰辰,王明钦
(1.河南大学 文化传承与创新研究中心,河南 开封 475001;2.河南大学 历史文化学院,河南 开封 475001)
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强调,要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以我国实际为研究起点,阐释中国道路、解读中国实践、构建中国理论。进入新时代,讲好中国故事已经成为弘扬中国文化、阐明中国特色,展示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的重要方式方法。具有原创性的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是讲好中国故事的思想根基。近年,河南在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哲学社会科学重要论述、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方面进行了重要的有益探索。
中原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根基和主干,在中华文化发展史上始终处于主导与支配地位,中原学概念的提出与学术体系的建构,服务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文化使命。新时代,积极构建中原学学术话语研究体系,推进中原学传播能力建设,是中原学中国表达的具体实践。
近百年间,社会中始终弥漫着一股“反传统”思潮,中国固有的文化传统在现代文明体系的建构中遭遇到了包含血与泪的冲击,“并因此形成了对传统的疏离、成见和忧惧”[1]。
在现代化、全球化和技术革命引发的复杂境遇和舆论情况下,“反传统”思潮抑或以“西方之理论解释中国之问题”的局面愈加无力。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有坚定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其本质是建立在5000多年文明传承基础上的文化自信。
地方学作为中国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久远的历史基础。梁启超开方志学系统研究之先河,他认为:“最古之史,实为方志。”方志作为地方实际情况的记载,为今天地方学研究提供了丰富的史料基础。20世纪初,一些学者在藏学、徽学、敦煌学等领域取得了一些代表性成果,但是当时的研究者尚未萌生明确的学科和理论自觉。20世纪80年代以来,改革开放的春风吹满神州大地,具有建制探索意义的独具地方特色学科体系、学术体系以及话语体系的地方学研究孕育而生。例如,起步较早的江南学汇集了众多华东地区甚至国内外的研究力量,成果显著,在海外产生了重大影响,成为国内区域学研究中的显学。
中原学概念的提出及学术体系的建构,意在改变中原文化“在20 世纪区域文化研究中长期缺失”的状态,以中原哲学思想、中原历史文化研究以及中原现实发展问题等为研究对象,通过整合各学科中的中原文化研究力量,根植传统、观照现实,推动中原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中原担当。
相较于一些发展较早、研究基础好的地方学,发轫于2016年的中原学起步较晚,但是仍然取得了显著的成就,实现了从“河南探索”到“河南实践”角色的转化。(1)理论研究成果展现了中原文化新气象。围绕中原学研究对象与范围、内涵与外延、理论与方法等重要问题展开学术讨论和争鸣,逐渐构建成了以河洛学、黄河学、炎黄学、殷商学、新宋学等为主要组成部分的跨学科中原学学术体系,聚焦殷墟考古、中华探源、黄河文明等推出一批具有重大学术影响和良好社会效益的学术成果,吹响了中原文化研究新号角。(2)“中原学派”雏形初见。印发《河南兴文化工程文化研究计划实施方案》,启动实施了河南兴文化工程文化研究工作,围绕河南当代发展、重要历史文化、重要历史名人、重要历史事件、重要历史文化遗存、重要历史文献典籍等,培育一批高水平河南文化学术名家、学科骨干和研究团队。依托“河南省社会科学学术年会”“中原传统文化学术研讨会”“河洛文化研究高层论坛”“二程理学高层论坛”“黄河学高层论坛”等,聚集了一大批专家学者参与到中原学的研究中来。(3)指导河南实践能力提升。中原学围绕现代化河南建设的主题,为河南的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具有应用指导意义的成果推动了相关工程的实施与建设。例如,围绕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一些学者在黄河文化记忆传承、黄河流域社会经济发展、黄河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等方面提供了有建设性的意见和发展思路。当前,黄河国家文化公园、黄河国家博物馆以及黄河文化地标等工程成为保护传承和弘扬黄河文化的平台。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我们必须坚持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核心,不断进行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使其成为民族的精神支柱。
中原学虽然是地方之学,但是研究的绝非一般的区域文化,而是承载了中华文化的重要根基。有学者在深刻分析了中原文化与中华文化的关系后,指出中原学“并非简单的河南地方学”[2],中原文化是中华文明的主根主脉,是中华文化的重要源头和核心组成部分,在漫长的中国历史中长期居于正统主流地位。
中华文明在起源和早期发展阶段呈现多元格局,形成了众多的文明雏形,考古学家将其称为“满天星斗”。但在夏朝建立之前,处于黄河中下游的中原地区持续崛起,在汇聚吸收各地先进文化因素的基础上,最终凝聚出以二里头文化为代表的文明核心,开启了夏商周三代文明。从春秋战国至北宋时期,中原地区始终是中华民族的核心区域,“得中原者得天下”。在漫长的历史中,中原地区诞生了众多思想大家和文化流派,形成了灿若繁星的中原文化。
治国理政,需要思想力的引领。灿烂的中华文化不仅延续着中华民族的精神血脉,而且积累了丰富的治国理政经验和智慧,蕴含着解决当今全球问题的重要思想资源。中原文化作为中华文化重要组成部分,许多优秀思想突破时空的桎梏,依旧熠熠生辉,对于当今文明建设依然具有重要的借鉴价值。李庚香认为:“中原学的使命和价值,就是要深挖中原文化中的思想养分,为构建新时代价值体系和现代人的精神家园提供智慧和方案。”[3](1)老子学说的时代价值。老子是春秋时期著名的思想家,是道家学派的创始人,其著作《道德经》论述了道法自然、无为而治的世界运行法则以及世人为人准则。《道德经》充满了辩证的智慧,对当今政治、哲学、文学以及中华民族文化心理的形成都产生了深刻影响。习近平总书记在许多重要讲话中均引用过老子《道德经》中的名句“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意为谋划大事要事难事,必须从小事做起,体现了实干兴邦、知行合一的思想。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总结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引用“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一句,提醒全党要防微杜渐、见微知著,在祸乱发生之前采取措施,体现了要增强忧患意识的执政思想。(2)二程理学的时代价值。二程是指宋代著名思想家程颢和程颐,是宋明理学、程朱理学中的核心人物。其中,程颐提出“民惟邦本,本固邦宁。窃惟固本之道,在于安民,安民之道,在于足衣食”。程颐提出:“为政之道,以须民心为本,以厚民生为本,以安而不扰为本。”意思是为政者要以顺应民心为根本,以改善民生为根本,以安民而不扰民为根本。二程理学思想是对孔孟儒学的继承和发展,尤其是将儒学中的民本思想发扬光大。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引用“为政之要,以顺民心为本”一句,体现了共产党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老子思想、二程理学均是中原学中重要的文化构成和优秀的文化代表,其蕴含的哲理为中国治国理政提供了丰富的思想资源。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以博大精深、灿若星空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基础,体现了他站在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和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战略高度对“第二个结合”的重视与坚守,赋予了中原文化以崭新的思想意蕴,正如他强调的那样,中华民族有着5000 多年的文明史,我们要敬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坚定文化自信,要善于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治国理政的理念和思维。
作为正在发展中的中原学,其学术体系逐渐形成,李庚香将中原学的“四梁八柱”归纳为炎黄学、宋学、黄河学、洛阳学四个学科[4]。王明钦、岳鹏星曾从地域空间、文化向度、方法路径等方面对中原学与黄河学的内在耦合性进行了分析,认为中原学与黄河文化研究是具有互为张力的基础[5]。
当今中国与世界是中原学发展的现实土壤,要想构建有生命力的中原学文化,必须面对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的现实,必须在激荡碰撞中展现中原文化的魅力,中原学在交流互鉴中才能重获新生。哲学社会科学要打造融通中外的学术话语体系,关键是寻找文明交流互鉴的“最大公约数”,黄河学的研究为我们带来了深刻启迪。
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一个重要的相似特征为均诞生在大河之畔。黄河长江流域、印度河流域、两河流域、尼罗河流域分别孕育了中华文明、古印度文明、古巴比伦文明、古埃及文明。世界各地学者长期将河流与文明的关系作为学术旨趣,意在探求世界文明之源。文明因河流而诞生、发展已经成为世界各地学者达成共识的重要观点。《河流是部文明史》一书中指出,文明都是沿着宽阔、平坦的河谷兴起的,这些地区拥有肥沃的沉积土壤,但鲜有雨水的浸润。在这些地区,很难发展出以雨水灌溉为主的农业,因而河水灌溉就成了这些社会发展和生存的重要条件[6]。学者吴鹏在《水运与国运》一书中指出,围绕水而开展的制度安排、经济运作、社会治理、军事行动、文化互助等与国家的兴衰、社会发展走向密切相连[7]。
世界各地文明诞生的相似性是文明交流互鉴的重要基础,成为人类命运共同体概念得到普遍认可的重要理论基石。剑桥大学克里斯多夫·埃凡斯表示,河流是文明的摇篮,为农业生产、人口增长和交通运输提供了必要条件,促进了文明的产生,这些是世界大河文明之间的共性[8]。马丁·道尔则在《大河与大国》中提出这样的观点,河流是地球生命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也是哺育人类文明的摇篮。河流与文明起源关系的相似性成为中外学术话语体系交流的基础[9]。
但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各地文明具有不同的形态。人类文明多样性是世界的基本特征,也是人类进步的源泉。中华文明探源工程与两河流域文明探源历程均揭示了一个同样的道理,即世界各地文明初兴时,面貌千差万别,很难用统一的“要素”认定或排除,而是应该立足各自考古发掘和相关材料,探索描绘其起源、形成、发展的不同历程与独特图景[10]。正如葛剑雄所言,河流孕育了人类文明,人类与河流互动。人类与河流不同形式或程度的互动,自然会在同样的地理环境下形成不同的文化,不同程度地塑造文明形态[11]。王巍认为:“每一种文明在其发展过程中都留下了独一无二的历史和文化,形成了丰富多彩的人类文明百花园。”[12]
即便当今世界文明类型不一、形态各异,但人类文明中依然有着大量基本的价值标准,不同文明中也蕴含着大量共同性的价值观。弥合文明差异的一个重要手段即为文明交流互鉴,就河流与文明学术研究而言,因地因时因势研究全球各地河流与文明形态的关系成为中外学术话语共鉴的基础。2023 世界大河文明论坛在郑州召开,世界各地300余名学者分别就“世界大河文明的多样性与交流互鉴”“中华文明与黄河文化传承弘扬”“华夏文明与世界文明对话”“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等话题展开研讨与交流,并最终形成《世界大河文明论坛·郑州宣言》,在“加强文明交流互鉴,实现人文交流、文化交融、民心相通”等9 个方面达成共识。黄河学在深化文明交流互鉴、构建全球文明对话方面做出了积极的实践性探索。
立足于“两个大局”,当代中国正在经历着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也正在进行着人类历史上最为宏大而独特的实践创新。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面对世界范围内各种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的新形势,如何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增强文化软实力、提高我国在国际上的话语权,迫切需要哲学社会科学更好地发挥作用。
当前中原学研究已经取得了长足进步,成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河南实践重要的文化基础,但是也存在一定的问题。例如,研究起步较晚,是目前地方学研究中时间最短的学术话语系统之一;部分研究者的视野略窄,有一定的“碎片化”趋向,在研究过程中有“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现象。“要在文明话语权的基础上,实现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权和国际话语权的统一。在提高国际传播能力上,我们仍然是任重而道远。”[13]着力提升中原学的传播力、引导力与影响力,应从中原学学科基础、政策支持、方式方法等多个路径入手,简单概括为四句话:扎根中国、上下发力、融通中外、立体综合。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我国哲学社会科学领域的指导地位,建设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哲学社会科学。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哲学社会科学事业发展,围绕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论述,为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中原学是研究中原的学问,构建中原学学术体系的重要前提是要扎根中国大地,以中原历史文化和当代中原经济社会发展为研究重点,以构建地方性知识体系为使命。一方面,在互联网时代,中外学术交流日益频繁,多元化学科知识、交叉学科理论运用在众多学科中的现象颇为普遍,要谨防陷入“西方中心论”的研究迷雾,避免出现以西方视野审视中原文化,以西方视角解释中原实践,以西方理论阐释中原现象的研究实践;另一方面,深化中原学理论创新,要强化中原学学术系统与其他地方学学术系统之间的交流,避免“孤芳自赏”“逢西必反”。在开辟新的理论视野、理论阐释和研究范式,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中原学理论体系的过程中,要坚持国家话语、中国立场,同时兼具全球视野、世界情怀,形成更有包容性与创造性的中原学研究理论与方法。
中原学具有丰富的历史文化底蕴,与世界文明具有可沟通可对话的良好基础,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文化推动力,要在顶层设计和具体文化实践方面同时发力。
一方面,做好顶层设计。有学者对我国地方学的发展模式进行了深入的分析,认为以杭州学与温州学等为代表的“以政府为引领、整合内外资源”的发展模式,在较大程度上消除了地方学发展中的制约因素,保障了地方学发展目标的顺利达成,发展速度较快,发展的水平与质量较高,服务于地方经济社会成效较为显著[14]。对于中原学发展而言,必须明晰学科定位、确定发展目标与制定发展规划,做好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谋划与整体性推进。建议河南省委省政府出台支持“中原学”发展的文件,在平台建设、项目指导、资源整合、人才培养、国际交流等方面给予政策支持,推动中原学的快速发展。
另一方面,要创新文化实践。中原学话语实践主体除了专家学者以外,还应包括大众话语体系与媒介话语体系。近年,河南深挖中原文化资源,打造了一系列极具代表性的中原文化IP。例如“唐宫夜宴”“中国节日”系列作品的成功“出圈”,其根本原因在于社会大众形成了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自觉认同与高度认可,当好的文化内容与新兴技术赋能中原学传播效能有机结合,兼具传统文化基因与创新制作形式的优秀作品很快形成传播热潮。
在全球化高速发展的今天,脱离全球语境探讨中原学,无疑不能全面、辩证地看待中原地区的社会现象、经济现象与文化现象。要以融通中外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丰富国际传播话语体系,找准中外文明的话语共同点、情感共鸣点和利益交汇点,画出中外交往最大同心圆。
一方面,积极探索中原学核心内涵,创作一批以中原文化为主要内容的艺术作品,培育一批以中原学为研究旨趣的学术专家,整理一批、提炼一批、挖掘一批独具有中原特色的学术研究成果,形成多元主体共同发力的智力支撑,为中原学的国际传播提供坚实的学术基础与丰富的传播素材。
另一方面,中原学要研究的不仅是地域、流域、区域,而且要结合中原自身的经验、问题和实际,站在世界看中原,创新研究方法与路径,用国际化、通俗化的语言模式深刻描述、阐明中原经验。近年,河南文旅在这方面进行了有益尝试。例如洛阳提出打造青年友好型城市,将青年人喜欢的剧本杀、密室逃脱、话剧演出等沉浸式活动与洛阳大唐盛世的厚重历史进行有机嫁接,适时推出了汉服文化节、河洛文化节等系列活动。河南省第十四届运动会暨第八届残疾人运动会,举办方将开幕式搬到了隋唐洛阳城国家遗址公园应天门,以古今相逢对话的形式讲述了一座城的千年文脉故事。类似的文化实践活动让外国人也很容易理解中原文化的具体内涵。
中原学的构建是一项综合性、系统性的工作,既需要从理论层面对中原地区的文化进行深入研究,同时要重视研究成果的转化与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要以全局性视角与系统性理念,全方位拓展中原学的多元传播渠道。
一方面,随着数字技术的发展和全媒体理念的深入,技术赋能中原学发展正当其时。建议充分发挥网络新媒体对学术的赋能作用,建议建立专门的中原学学术网站与数据库,整合学术资源,传播中原学学术作品,打造中原学学术IP,构建具有中原特色的学科体系、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
另一方面,加强相关部门机构的协同合作,促使学界、业界、政府、高校、企业共同行动,在创作、传播、资源整合等多个层面提升中原学传播效能。建议和河南国际传播中心等机构进行全方位深度合作,建立中原学对外传播窗口。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上提出,当前新的文化使命是在新的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这对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是包括中原学在内的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的重大机遇。通过构建扎根中国、上下发力、融通中外、立体综合的新时代中原学学术话语体系,将有力提升中原学的传播引领力与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支撑力。
河南是中华文化的发源地,有着深厚的文化传统。随着我国综合实力的持续提升,政治、经济、文化的不断发展,作为中国学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中原学,在推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河南实践的过程中必将展示巨大的文化力量,为我国国际传播和对外话语体系的建立提供源源不断的文化资源和思想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