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象防雷技术工作要点探讨研究

2023-02-04 11:40杨小兵
农业灾害研究 2023年10期
关键词:避雷针气象部门雷电

杨 晨,杨小兵

1.宣城市气象局,安徽宣城 242000;2.泾县气象局,安徽泾县 242500

雷电属于自然放电现象,会产生强大的电流、电压及电磁辐射,进而产生严重的破坏现象,因此做好气象防雷工作势在必行。但是,调查发现当前气象防雷工作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如气象防雷意识薄弱、防雷设施不完善、气象防雷技术落后等,严重影响气象防雷工作成效,影响社会和谐稳定发展,因此积极采取有效措施解决现存问题意义重大[1]。

1 雷电危害及气象防雷重要性概述

1.1 雷电危害

雷电的破坏作用是因雷电电流所造成的。现阶段,雷电类型主要包括直击雷、感应雷、雷电波3种,相较而言,对人伤害性最大的是直击雷。直击雷可瞬间释放巨大电流,同时产生高温高压,进而破坏建筑物,引发火灾、爆炸,导致人畜伤亡。例如:2022年5月28日,四川省甘孜州石渠县德荣马乡,7名正在采挖虫草的村民被雷电击中身亡;2022年8月24日,云南丽江玉龙雪山景区,2人拍婚纱照时遭到雷击,其中1人不幸身亡。上述事故均是由直击雷所引发的。

感应雷指的是放电时所产生的电流沿导体形成强大的雷电冲击波,其会对各类仪器设备造成严重损坏,严重时可引发火灾,造成人员伤亡。感应雷是目前雷击事故中最常见的。尤其是近年来随着家用电子电器设备数量的不断增加,其成为感应雷重要的攻击对象[2]。

雷电波是因雷电放电时产生强大的冲击电压,然后沿着架空线路、金属管道传播,冲击电压侵入建筑物内,可击穿线路、设备绝缘装置,引发短路及火灾、爆炸等事故[3]。

雷击事故的频频发生,一方面是因近年来雷电自然灾害高发导致的,其具有突发性和不可预见性等特征,另一方面是因气象防雷工作不到位、防雷意识淡薄、防雷知识匮乏等因素造成的,忽视防雷,或者过于依赖避雷针等装置,均极易导致雷电击伤、死亡悲剧的发生。

1.2 气象防雷的重要性

第一,加强气象防雷有助于确保电器、电子设备的正常使用。电子、电器设备在人们的工作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其数量不断增加的背景下,成为雷电的重要威胁对象。通过落实气象防雷工作,可以减少雷电灾害对电子、电器设备的破坏,确保其正常使用,为人们工作生活提供便利。

第二,加强气象防雷有助于保障人们生命财产安全。雷击类型较多,如直击雷、感应雷等,均会对人造成巨大威胁。通过加强气象防雷,密切监测雷电活动情况,及时指导民众做好防护工作,有助于减少雷电灾害对人的威胁,保障人们生命财产安全[4]。

第三,落实气象防雷工作有助于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发展。气象部门增强气象防雷减灾工作意识,做好工作部署,可以提前监测、预防可能发生的雷电灾害,与民众共同应对雷电灾害,最大限度地减少雷击事故的发生,降低不良社会影响,进而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发展,助力经济有序增长。

2 气象防雷工作存在的问题

2.1 气象防雷意识薄弱

在气象防雷工作中,气象部门发挥着重要作用。但是,当前人们的防雷意识薄弱,个别单位、个人注重经济利益,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气象防雷工作,没有充分意识到气象防雷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对该项工作缺乏正确的认识,未能积极开展气象防雷工作。同时,因警惕性不强,不重视防雷工作,没有严格执行防雷静电安全应急预案,极易导致雷击事故的发生[5]。

2.2 有关部门支持力度不够

有关部门在发展中将工作重心放在招商引资、促经济发展等方面,制定的气象防雷规范、制度还不够完善,导致气象防雷工作得不到有效的落实。因有关部门对气象防雷工作支持力度不够,导致气象部门在气象防雷工作中缺乏人力、物力、财力,弱化了气象防雷工作效果。

2.3 农村防雷设施陈旧

气象防雷工作的开展是建立在完善的防雷设施的基础上的。调查发现当前城市防雷设施普及率较高,但农村地区防雷设施陈旧。部分村民在修建房屋时忽视避雷设施的安装,进入雷雨天气后雷电极易经导线、金属制品传入建筑物内,引发火灾、爆炸等事故,造成人员伤亡。或者避雷设施接地不到位,无法达到防雷效果,增加被雷击的可能性。

2.4 获取信息渠道单一

现阶段,大部分村民主要利用短信接收气象信息,或者有的村民通过观看天气预报的方式获取气象预报信息。因信息的获取渠道单一,民众无法及时、快速、全面地了解雷电等极端恶劣天气情况,如雷电时间、雷电强度等,无法及时做好雷电防护工作,进而影响生产生活。

2.5 气象防雷技术落后

气象防雷工作的有序开展是建立在先进的气象防雷技术的基础上的。我国气象防雷技术起步晚,发展缓慢,整体防雷技术水平有待提高,尤其是在雷电检测技术方面相对滞后,虽然现有的SPD智能防雷系统能够检测到雷电现象,但检测精准度、灵敏度有待提高,运行时受到雷击的影响会出现异常情况,无法实现对雷电现象的有效检测,影响后续气象防雷工作的顺利开展[6]。

3 气象防雷关键技术设备

3.1 防雷技术

3.1.1 分流分流指的是借助避雷泄流装置将引入室内的导线介接至接地线。正常天气情况下,避雷泄流装置并不发挥作用,当雷电击中线路后会产生巨大的过电压,此时避雷泄流装置会迅速响应,降低电阻,分流闪电,部分电流进入地下,防止对室内电子、电器设备造成损坏。需要注意的是,在应用分流技术时,应当正确选用避雷器,才能达到理想的分流和避雷效果。

3.1.2 拦截拦截指的是按照预先设定的路线将雷电引入大地。在应用拦截技术时需使用接闪器、避雷针等设备。目前,常用的避雷针主要包括两种:一是以先导放电为原理的避雷针,主要应用电子技术主动引发上行放电,进而降低放电电压、电流,精准控制雷击点,防止出现侧击雷。二是以抗阻限流为原理的避雷针,主要通过增加阻抗的方式降低电流和雷电电磁效应,减少电磁脉冲所产生的干扰和影响[7]。

3.1.3 屏蔽屏蔽指的是将保护对象利用形影的保护装置加以保护,防止电磁脉冲辐射对电子、电器设备造成损坏。目前,常用的保护装置包括保护箱、保护网等。将屏蔽技术应用于气象防雷需明确技术要点,现代建筑大多将钢筋作为引下线,具备良好的屏蔽效果。机房应当设置于楼宇中间,若处于边缘,需与门窗保持适当的距离。线缆应当选用屏蔽电缆,确保具备屏蔽层,保证达到理想的防雷屏蔽效果。

3.1.4 均压均压技术被应用于气象防雷,可避免跨步电压和高位电压差。现阶段,大部分建筑物均是钢筋混凝土结构,其导电性极强,通过将分流、接闪装置连接至建筑钢筋混凝土结构,进而形成均压,彼此之间没有电压差,能够有效减少雷击对建筑物及其内部人员、电子电器设备的损坏。目前,均压技术凭借自身诸多优势,被广泛应用于气象防雷,并取得了显著的防雷效果[8]。

3.1.5 接地接地技术是当前气象防雷常用的一项技术,该技术是通过科学的接地设计,将雷电流引入大地,进而降低引下线电压,防止出现雷电反击的现象。在应用基地技术时,应当科学、有序将保护接地、防雷接地、直流接地连接至共用接地网,防止单独接地,保证达到理想的防雷接地效果。在安装完成接闪器等接地装置后,应当进行防雷电阻测试,保证防雷效果达标。

3.2 防雷设备

3.2.1 避雷针避雷针是气象防雷常用设备,避雷针一般被安装在电线杆、金属杆上,安装避雷针时应当将其与接地引下线进行焊接,保证避雷针安装的牢固性和稳定性。接地引下线最小直径应当控制在8 mm,其厚度要超过4 mm。在钢筋混凝土杆上安装避雷针时,可将混凝土杆上的钢筋作为接地引线。若在金属杆上安装避雷针,则可将金属杆作为接地引线。接地引线不可过长,同时要保证其平直性,确保达到理想的疏通电流效果。

3.2.2 避雷器避雷器在气象防雷中也得到广泛应用,避雷器一般被安装在金属架、水泥柱上,安装避雷器时要保证其垂直于地面。若选用排气式避雷器,安装时应当合理控制好距离,避免干扰到其他电气设备的运行,同时也确保达到理想的避雷效果[9-13]。

3.2.3 避雷网避雷网在气象防雷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避雷网大多是由镀锌圆钢构成的,需将其安装在建筑物顶部,并充分拉伸避雷网,保证每条避雷网线与建筑物边长一致。同时,要做好避雷网的固定工作,不可飘荡。要做好避雷网格、避雷针和网线的焊接工作,增强建筑物防雷避雷效果。

3.2.4 接地装置接地装置由接地线、接地极组成。安装接地装置时应当做好环境考察工作。若环境潮湿、腐蚀性强,应当选用钢材料组成的接地装置,并对其进行热镀锌处理,安装时要避免破坏镀锌层,否则应当在焊接位置涂抹柏油。安装接地极时,要严格按照设计要求控制好埋设深度,一般要超过6 mm。安装接地装置后应当合理设置监测点,以便实时化、动态化地掌控运行状况,保障其时刻处于可靠的运行状态,达到最佳的防雷效果[14-16]。

4 气象防雷工作要点

4.1 增强气象防雷工作意识

雷电灾害频发背景下,相关部门应当转变思想观念,增强气象防雷工作意识,通过召开论坛会、讲座等方式,促使工作人员意识到气象防雷的重要意义,提高对气象防雷工作的关注度,政府部门联合气象部门认真做好组织领导工作,统筹做好规划指导工作,明确气象防雷工作职能,将气象防雷工作任务及职责落实到每个部门、每个人,增强责任意识,落实气象防雷工作,更好地服务于社会和广大民众。

4.2 加强防雷减灾宣传

为增强民众防雷意识,做好气象防雷减灾宣传工作意义重大。气象部门应当组建专门的宣传队伍,定期开展宣传工作,充分利用“3·23”世界气象日、“5·12”防灾减灾日开展气象防雷科普宣传活动,促使民众意识到防雷的重要性。同时,要充分发挥出微信、抖音、微博、电视等媒体的作用,制作视频并供民众观看,帮助民众掌握正确的气象防雷知识和技能,进而在日常生活中做好防雷工作,预防雷击事故的发生[17-19]。

4.3 完善防雷检测制度

在气象防雷工作中,防雷检测发挥着重要作用,为保证防雷检测质量,制定完善的防雷检测制度尤为关键。要充分发挥防雷检测制度的作用,规范防雷检测流程明确要点,保证防雷检测工作的准确性。同时,政府部门应当加大对气象部门的扶持、支持力度,严厉打击防雷检测市场租借、挂靠防雷检测资质等乱象,加大执法力度,严格按照“双随机、一公开”的监管要求、防雷安全检查技术标准落实防雷安全检查工作,提高防雷检测工作服务水平。

4.4 组建专业气象防雷队伍

气象防雷工作的开展离不开专业技术人才的大力支撑,气象防雷工作者的专业技术能力、责任意识、综合素质极大地影响着气象防雷工作效果。因此,组建一支专业的气象防雷工作队伍意义重大。气象部门要定期对工作人员开展防雷工作培训,借助先进的多媒体技术,进行动态化的学习与探讨,并加强与相关单位的交流和合作,促使其掌握相关专业知识,提高实践操作能力和业务素质,掌握仪器设备正确操作方法,充分发挥仪器设备的功能,更好地服务于气象防雷工作,提高气象防雷工作成效。

4.5 完善气象防雷工作体系

一是要加强人员管理,完善人员管理制度,明确并细化工作人员职责,实行奖惩、薪酬、晋升制度,增强工作人员的责任意识。二是要创新雷电预测管理模式,引入应用新型、现代化技术气象防雷技术和检测技术,包括遥测信号线技术等,充分发挥出新技术的作用,精准监测雷电气象状况并快速传输信号,便于后续做好防雷工作,降低雷击的影响。

4.6 加强雷电监测预警防护

新时期,在气象防雷工作中应当认真做好雷电监测预警和防护工作,为防雷指导工作的开展提供有价值的参考。在发挥传统避雷针、避雷网等作用的同时,气象部门要紧随时代发展潮流创新雷电预警技术,将信息化技术和防雷工作深度融合,构建雷电预警监测平台,发挥该平台的功能作用,精准、高效地预测雷电强度及移动方向、具体方位,以此为基础制定行之有效的防雷方案和措施,减少雷电灾害产生的损失。

5 结束语

雷电灾害的频频发生,为人们敲响了警钟,同时对气象部门防雷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针对当前气象防雷工作中存在的各种问题,要高度重视,深入分析问题的根本原因,进而制定针对性、有效性、完善的解决措施,创新气象防雷技术,掌握气象防雷关键技术和工作要点,提升气象防雷工作成效,降低雷电灾害事故发生率,保障人们生命财产安全,促进社会经济稳步发展,推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

猜你喜欢
避雷针气象部门雷电
不等高避雷针最小保护宽度计算方法研究
雨天防雷电要选对雨伞
避雷针的发明
2018年全国气象部门政府网站测评研究
雷电
避雷针的由来
加强新时期气象部门财务管理与监督的思考
计算机机房的雷电防护
县级气象部门在现代化建设中的主要问题分析
气象部门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