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霖林
(山西省测绘地理信息院,山西 太原 030001)
为保证测量成果的精度,同时提高作业效率,地籍测绘可以利用山西省CORS 连续运行参考站网系统的网络(以下简称“SXCORS”系统),采用网络RTK 测量作业模式,建立调查区域图根控制,图根点坐标可以通过各市自然资源局内部网络统一解算。坐标系统为各县(市、区)独立坐标系,高程系统为1985 国家高程基准。外业调查是以村为调查单元,对调查控制区内的所有建设用地和宅基地进行现场调查,调查核实每一宗土地的权属性质、土地登记状况和土地用途等基本信息,根据本宗地和相邻宗地指界人的指界情况设置界标,确定权属界线,现场勘测界址边长,实地填写地籍调查表,绘制宗地草图,然后通过地籍测量,最终建立满足要求、符合标准的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及宅基地使用权地籍调查数据库[1]。其主要目的是通过地籍调查,准确地查清集体建设用地和宅基地使用权的情况,形成权属清楚、用途明确、图数一致、数据可靠的地籍调查数据库,其中,外业测量主要包括图根点测量、界址点测量与解析和地籍图等内容。
利用“SXCORS”系统,采用网络RTK 测量作业模式,建立调查区图根控制点,根据调查区域单元的实际情况、界址点的分布情况和地籍要素的测绘规范要求,进行外业图根点布设。测量时,至少3个测回,每次测量都要重新架设脚架并重新初始化后再进行测量定位,每次要求平面较差小于等于3 cm,高程较差小于等于5 cm,否则重新测量,符合要求后取3 次的平均值交付计算使用。为保证精度符合要求,同步做好测量成果的检查,利用全站仪检查部分相邻图根点距离,并与RTK 反算距离比较,较差≤2 cm 符合标准。同时在进行测量时避免星历、大气折光和电离层不稳定造成误差,选择合适的时间段进行测量。采用分布均匀且对于较为隐蔽的界址点在支导线三站以内能够观测到区域进行图根点布设,测量时为了保证图根点成果位置可寻、质量可控,现场填写点之记。
利用前期测量的图根点,以村为单位对调查区范围内的地形和地貌特征、地物要素进行测量并编绘1∶500 或1∶1000 比例尺的地形图。外业测量中在作业草图上详细标注地形要素测量点的编号、属性和点与点的连接方式,其中,测量内容包含地形地貌和建(构)筑物,如,房屋、道路、水系等,测量方式主要采用极坐标法、交会法和图解法测量。对于通视困难但开阔的地形要素采用网络RTK 的方式测量,对于隐蔽地物点或者位置较难到达的地形要素和测量点,采用图解法测量。图解测量可以充分参考地物形状、地物边长和与已知可测地物点的位置关系。采用极坐标法测量前,充分利用已知的定向点、临近图根控制点或者已测设的地物点作为本次测站的检查点。对于通视良好、角度观测方便但是测距不方便的地物点可以采用角度交会的测量方法,两个地物点交会角必须大于30°且小于150°,后期通过三角函数解算未知地物点的坐标位置。在通视条件良好的条件下,对关键的地物点,如毗连成排的房屋角点或者拐点,在不同测站观测两次,且两次的较差在限查范围内,取平均值为最终测量成果以保证测量精度。
根据外业测量的数据,主要地形要素包括构(建)筑物、水系、道路等,具体测量、绘制和注记要求参照《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图图示第1 部分:1∶500 1∶1000 1∶2000 地形图图示》(GT/T20257.1-2017)执行。
以测量并绘制的1∶500 或1∶1000 比例尺全野外数字地形图作为外业调查的工作底图。将在调查范围线(城镇村等用地范围或者地籍子区)内宗地统一编制预编号,编制原则是从西至东、从北到南,编制时根据宗地类型顺序编号,每类宗地类型均从00001 开始连续编写。
入户调查前,调查员下发指界通知,通知调查宗地和相邻宗地权利人在规定的时间和规定的地点现场指界。指界通知书的第一联为指界通知书存根,指界人持指界通知单现场指界,在指界通知单上签字,保留指界通知书第三联作为指界通知书回执,指界后将本宗地和相邻宗地指界通知单存根和指界通知单回执作为地籍调查表的附件存档。
根据指界通知书规定的时间和地点,调查员、本宗地权利人和邻宗地权利人三方同时现场指界。根据现场的指界情况,实地设置界址点,确认界址线类型、位置并标注在宗地草图和界址标示表上,本宗地和邻宗地权利人在界址签章表上签字盖章。调查时界址点编号以宗地为单位,以宗地西北角作为宗地界址首节点,依据调查宗地与邻宗地的界址编号的对应关系,进行顺时针编号。外业调查时,只喷涂界址符号,不进行界址点编号,待整个调查区调查完成以后,依照编号规则,进行统一编号。
按照相关标准在界址点上设置界标。界标设置有困难时,应在地籍调查表的界址标示表中说明界址类型为“文字说明”,在界址点位说明中详细说明界址点位置,用精练的语言说明界址点与邻近地物的关系,并在权属调查记事中说明界址点设置界标和文字说明;对于无房屋的宗地,可以采用设置木桩的方式作为界址点。
最后采用解析法实地丈量界址线边长,保证每个界址点至少丈量一个与邻近地物的相关距离或条件距离,对于无法丈量界址线边长、界址点与临近地物的相关距离和条件距离的情况,都在界址标示表中的说明栏中注明原因,并在地籍调查表说明几个界址点因无相关参照物而无法丈量相关距离。
入户调查时,调查员调查土地的权属信息,土地权属调查的主要内容包括土地权利人、土地权属性质及来源、土地位置和土地用途[2]。收集权利人提供的相关证明材料复印件。对于权利人材料缺失或者房屋存在买卖、继承等原因导致权利人与原始登记信息不一致等特殊情况,在地籍调查表的说明栏中以简明扼要的语言填写备注说明。
经实地核查,原始地籍图或者地形图满足精度,可作为宗地草图。对于权属来源资料中原始测量手段不能满足测量精度的宗地,要绘制宗地草图。宗地草图在地籍调查表上绘制,宗地草图参考地形图或者原始地籍图数据,依据实地丈量的界址线边长、界址点与邻近地物的相关距离或者条件距离绘制,也可直接在地籍调查表上绘制,较大宗地可分幅绘宗地草图上标注的界址边长、界址点与邻近地物的相关距离和条件距离等[3]。
根据指界人现场指界情况设置界标,并对全部界址点进行测量,界址点测量主要采用极坐标法、交会法和图解法。主要测量方法与工作底图测量方法基本一致,对于通视良好的界址点采用极坐标法,观测时充分利用已知的地物点、界址点、控制点作为本测站的检查点。对于部分不能通视的地方可以用网络RTK 的方式测定。对于通视良好,角度观测方便但是测距不方便的界址点可以采用角度交会的测量方法。对于隐蔽界址点,可采用图解法确定界址点的位置。
根据前期外业测量的调查工作底图和界址点测量的成果编绘地籍图。首先将测量设备的数据经过预处理导入到CASS 地籍测图软件中,根据外业权属调查成果和隐蔽界址点的丈量成果,明确界址线的连接属性和界址点的连接规则,编绘地籍图。
界址线依附地形要素或者关键地物应全部表示出来,图中还要注记高程注记,高程注记为小数点后两位。
数学要素、图廓要素、地籍要素、地形要素全部按有关规范和标准添加要素和注记。
宗地图的编制以地籍图为基础,根据宗地的大小和形状确定比例尺和幅面。宗地图的内容包括:宗地所在图幅号、宗地代码、宗地权利人名称、面积、地类号、测绘单位和测绘日期等[4]。宗地图的比例尺根据宗地大小和图面信息载荷量综合确定,以整百进行递算。宗地图作为后续需要缮证的关键资料,幅面大小一般为A4 纸张大小,对于超大宗地可以选择特殊幅面进行制绘。
为了宗地图便于检索和使用,要编制地籍索引图。地籍索引图在地籍图分幅结合表的基础上参照地籍图缩编而成。地籍索引图的比例尺根据一幅图能包含全部调查区范围而定,一般确定为1∶500 或者1∶1000[5]。
统一在高斯—克吕格投影面上进行面积量算,主要包括宗地面积、建筑面积、建筑占地面积、分摊面积和权利面积等。
采取“从整体到局部,层层控制”的原则,对地籍数据进行分级控制校算,同时对面积逻辑进行检验,如集体土地所有权宗地与内含所有地类图斑面积之和相等,权利面积之和等于宗地面积等。
在地籍测量中将“SXCORS”系统网络RTK 测量技术与山西省似大地水准面精化成果相结合,可以实时获得厘米级精度的平面坐标和高程,用于替代传统的导线测量和碎部点测量,进行图根点测量、界址点测量、地形图高程注记点的测绘工作,突破了传统作业模式。利用“SXCORS”系统建立的县级独立坐标系在平面投影划分带宽更窄,因此局部变形较小,同时利用“SXCORS”系统网络RTK 测量技术进行地籍测绘,解算的距离和面积量算更为准确。利用此项测量技术在保证测量成果精度的基础上,极大地提高了作业效率。
外业调查和测量是地籍测量的核心内容,是保证权属合法、界址清楚和面积准确的基础,结合“SXCORS”系统进行图根点和界址点的测量,重点对地籍测绘中调查、测量、面积核算和地籍图编制等部分的设计流程进行分析。“SXCORS”系统网络RTK 测量技术,由于精度高、效率快、易操作等优势,在大比例尺测图、像控点测量和正射影像检查点测量方面均有广泛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