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天平 俞燕 黄文胜
职业教育是推动区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高人民生活幸福指数的重要支撑。从政策层面来看,国家出台了《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职业教育提质培优行动计划(2020—2023 年)》等一系列政策文件。从发展现状来看,我国已经建立了世界上规模最大的职业教育体系,职业学校占据了我国教育的“半壁江山”。但是,目前我国职业教育存在出生基础“差”、发展底子“薄”、反应能力“弱”等短板,在高素质技能人才培养、社会服务等方面诸多问题也逐步显现。由此,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纲要提出,要加大人力资本投入,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深化职普融通、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探索中国特色学徒制,大力培养技术技能人才。在新发展格局下,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是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的重要诉求。
适切性、适应性一直是职业教育领域的关键词,也是职业教育研究的热点。促进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是大势所趋。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司长陈子季提出,应抓住职业教育的“类型特色、多元办学、融合发展、开放水平”等关键,重点审视其战略定位、制度标准、结构体系。落实以上要求,迫切需要加强元理论研究,探索中国特色职业教育的道路、制度及模式。对职业教育适应性问题进行系统梳理,研究探讨职业教育适应性的“三维”内涵、基于复杂适应系统(CAS)理论剖析其实现机理,并提出优化路径。对于补齐职业教育短板、提升职业教育适应性、构建我国职业教育的学术话语体系具有重要的现实及理论意义。
适应性通常是指生物与环境之间是否相适合的现象。劳伦斯·亨德尔森认为:“适应是有机体与环境之间的双向互动与整体协调,系统各因素之间相互影响,最后达成相互适应的状态。”①职业教育进入提质培优、增智赋能的发展阶段,判断现代职业教育是否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标准就是其对新发展格局的适应性。由此,文章从经济、人力资源、教育三个维度来理解职业教育适应性。
潘懋元指出“教育必须与社会发展相适应”②。从经济维度来看,职业教育适应性,一是要具有服务国家战略的政策适应性。职业教育要服务国家“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战略、“一带一路”倡议和乡村振兴,在人才培养、科技创新、社会服务以及国际交流合作等方面提升服务能力和水平。二是要具有服务区域经济的市场适应性。我国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和优化经济结构的攻坚期,激发了众多新产业、新业态和新模式。各级政府应将职业教育纳入区域产业发展,完善产教融合制度体系,切实推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深度融合,为关键技术领域培养紧缺的技能人才。同时,将职业教育纳入区域创新体系,大力支持职业院校建立工程技术研发中心和技术转化中心,服务地区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此外,职业院校应根据数字经济时代人才需求特点,实现“产业需求标准”与“人才培养标准”双向互动,对教学资源进行数字化改造升级,开发数字化课程体系,提高职业院校专业建设能力。
职业教育既要适应经济社会发展,也要满足人持续发展的需要。高等职业教育发展与改革不仅要以社会需求为依据,也应适应人的身心发展规律、满足个体发展的需求,最终实现个体的自我塑造。为此,一要增强职业教育五育并举的适应性。职业院校作为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摇篮,必须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重视课程思政教育,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加强劳动教育,结合专业特色,开展校内外公益服务性劳动,依托实习实训,参与真实的生产劳动和服务性劳动。二要增强职业教育体系纵向贯通的适应性。在高等学校中职业本科学校数量极少,招生数量也不多。对职业教育而言,急需优化上升通道,发展高质量的本科和研究生层次的职业教育。三要增强职业教育体系横向融通的适应性。为满足大众终身学习的需求,需要建立职普横向融通“立交桥”,科学构建学习型社会,建立职业教育发展体系。建立国家资历框架,实现学历证书与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之间的互通衔接,以及职业教育与其他教育学分与学习成果互认,促进人才流动、晋升,激励其终身学习与成长发展。
在“唯学历论”的影响下,我国高等教育人才培养陷入结构性困境,导致我国出现“大学生就业难”与技术岗位“职工荒”并存的就业难题。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是两种不同教育类型,具有同等重要地位。职业教育是就业教育、实践教育、跨界教育,职业教育培训与学历教育应是并重的。职业教育应以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为目标,采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育训结合、多元办学等方式,在纵向上实现中职—高职—本科—研究生的贯通培养,横向上实现与各个层次的教育渗透融合、学分互换。职业教育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教学模式创新、教学内容与教材改进、质量保证体系的完善都要围绕行业产业和职业岗位所需要的知识、能力和素质进行改革创新。
上述的三个适应性中,前两个是职业教育的“外部适应性”,是满足产业的需求和人的需求;后一个是职业教育的“内部适应性”,是满足职业教育自身的需求。职业教育必须通过人才培养标准体系构建、制度创新、特色培养模式建立及教育管理方法变革等内在因素变革,主动应对经济转型、技术升级等外部环境的影响。
复杂适应系统(以下简称CAS)是美国密歇根大学教授John Holland 在《隐秩序——适应性造就复杂性》一书中提出的。他认为:“复杂适应系统具有普遍性,其基本特征是由多个拥有认知的智能体构成,是一个自组织网络,在混沌边缘共生进化,不断重构和演化。”③职业教育系统与CAS 理论有很好的契合性,职业教育具有职业性、教育性以及社会性等多重特性,且是一个具有自组织能力,由教育、经济、社会等复合而成的复杂适应性系统。
张兵和曾珍香基于CAS 理论,提出“建立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金字塔模型,围绕核心理念、资源平台、制度平台、能力平台、位势平台五个要素,分析了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动力机制”④。本文借鉴这一模型,将其用于分析提升职业教育适应性的内在机理:
1.作为复杂适应组织成员的职业院校,联合政府、行业和企业等力量参与职业教育,搭建“政校行企”多元共治协同育人共同体。组织成员具有自主行为能力,并能根据行为和环境的变化不断调整,促使自身和整个组织与环境相适应。
2.影响职业教育适应性的因素主要包括教育理念与定位、资源平台、制度机制、教育核心能力、社会认同度。资源和制度是职业教育的基本组成部分,起支撑作用;核心能力是在教育理念的基础上完成对资源的配置和制度的安排,是职业教育教学创新、制度创新、人才供给创新的重要内部驱动力;社会认同度包括教育主体对外部环境的影响力以及环境对主体的容纳度,是外部驱动力。
3.职业教育要提高内外部适应性需要多种要素协同发展应对动态环境,经历由不适应—基本适应—适应引领的过程,形成复杂适应机制(见下页图1)。形成“政校行企”多元共治协同育人共同体,建立适应性引领标准;规范产教融合制度,梳理各方需求,明确协同目标和职责,制定运行保障机制;利用数字化资源平台,深化产教融合,增强专业结构与产业结构的匹配度;促进“三教”改革,增强核心竞争力,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提高职业教育社会地位与声誉,打破教育环境与职业环境的隔离,提升社会影响力和社会认同度。对内增强内生驱动力,对外扩大社会影响力与吸引力、提高行业企业支持力度,二者协同推进,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使人才培养能够与时俱进,不断满足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促进职业教育可持续发展。
图1 基于CAS 理论的增强职业适应应性内在机理分析框架
“搭建政校行企多元共治协同育人共同体,建立动态更新的人才培养标准,通过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来促进职业教育适应性”⑤。
1.开发国家、省、学校三级职业教育标准体系。联合政府行业企业、学校多主体进行协同开发,依据国家教学标准,对接职业标准和岗位能力,鼓励开发区域地方特色标准、校级标准及1+X 证书标准,构建国家技能人才培养标准体系,推动技能人才培养逐步走向标准化、规范化。
2.重视标准修订与更新。注重更新专业教师任职标准,立足数字经济及产业前沿动态,在人才培养指向上保持敏捷性,及时融入新技术、新工艺,将行业新技术标准快速转变为教学标准。
3.立足专业群严格标准实施。高职专业或专业群应围绕“三维适应”确定高职专业或专业群在经济结构、制造业格局、资源循环、人才配置上的定位,对标落实人才培养方案,打造与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需求相适应的特色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共建多元高效的专业建设评价机制,不断优化专业内涵,提升教学质量。
产教融合是职业教育优化类型特色、激发办学活力、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
1.建立和完善多元参与的办学激励机制。政府设立区域职业教育“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发展基金,用于支持企业和学校进行合作发展。对积极参与高职教育并取得一定效果的企业实行经费倾斜和财税优惠补贴,将企业履行“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纳入企业绩效评估考评指标。
2.建立和完善职业教育与产业之间的对话协作机制。建立“政—行—企—社—家—校”多元参与、共同治理机制,组建多种形式的职教集团、职教联盟等对话协作平台,梳理各方需求,明确协同目标和职责,制定运行保障机制,提高社会参与度。
3.建立产教融合实践锻炼机制。推动建立兼具“教学、生产、科研、创新创业、社会服务”五位一体专业化实践锻炼机制,促进教学实践与产业一线相对接,校企共建实践平台。通过引企入校、引技入校、引资入校、引智入校等方式,突出产业一线生产经营及技术创新的客观需求,最大程度满足行业企业岗位的实践技能需求。
1.建立数字化技术技能创新服务平台。一方面,职业教育要瞄准产业转型升级,强化技术技能积累与创新,打造由学校、政府、产业园、企业、科研院所及社会组织等多元参与的技术技能创新服务平台,从中小微企业技术需求出发,积极开展技术创新、产品研发、智库咨询等,切实提高职业教育服务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能力和水平。另一方面,产业上下游组织之间要通力合作,形成产学研良性互动,立足技术技能创新平台,建立数字化商业场景,提升数字化职业能力,为企业的数字化转型提供合格的人才。
2.建立技术技能人才需求信息共享平台。加快推进政府相关职能部门协同建立技术技能人才需求信息共享平台,增强专业设置与人才需求的契合度。定期发布紧缺人才需求及专业信息,为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进行专业结构调整提供数据。开展高职院校专业调查,指导高职院校专业设置及规划,促进专业设置与产业分布发展相适应。
3.推进专业和课程的数字化改造升级。职业教育要面向现代化培养适应未来数字经济产业的人才,“十四五”时期,以数字经济为代表的新经济、新信息技术,对人才的素质、能力及技能结构提出了全新要求。职业教育需要以数字化为逻辑起点,对接新工作岗位(岗位群)、重构专业体系、体现产业转型升级、紧跟技术进步,对现有专业和课程进行数字化改造升级,使培养的人才能够快速适应产业数字化转型升级。
应坚持德技并修、实践导向、能力本位的基本理念,推进“三教”改革向深层发展,提升人才培养匹配度。
1.打造对接产业的高水平“双师”团队。应“立足岗位管理和绩效管理理论,整合学校及行业人力资源,创新教师岗位分类管理培育”⑥。构建“双向选拔、双元培养、双轨运行、双重考核”的“双师”结构化教学团队,重点打造专业名师教学团队、专业实训技能大师团队、科技创新优秀团队、创业实践优秀团队以及学生管理优秀团队,推进学校人事与绩效制度改革,探索校企师资培养新途径。
2.推动校企双元开发新形态教材。加强行业指导作用,校企共同开发新形态优质教材。开发新型活页式、工作手册式、融媒体教材以及“岗课赛证”融通教材,开发配套的数字化教学资源。教材内容要紧扣产业升级和技术技能人才需求变化,将知识、能力和人生价值观培养有机结合,凸显人才培养特色。
3.强化“岗课赛证”综合育人。深化“岗课赛证”一体化设计,提高职业教育培养质量。一方面,以课程为核心,将培训证书、职业资格证书、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以及技能大赛标准融入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教学,将质量评价、岗位要求融入模块化课程体系,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另一方面,落实“三全育人”理念,培养学生综合素养。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通过课程思政大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素养、创新意识和健全的人格。
1.促进职业教育社会化。提高职业教育社会地位,营造尊重技能、崇尚技能、人人都有技能的社会气氛,厚植职业教育创新发展的社会文化风尚;整合政策并优化资源配置,防止国家需求与企业需求、个体需求之间错位发展,构建技能型人才成长成才环境。
2.推动校企文化融合发展。职业院校要“立足宏观制度进行正确定位,中观制度实施组织变革,微观制度构建新型学习型组织”⑦。与此同时,以专业建设为核心,融入企业文化,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与价值观。通过校企合作实施“现代学徒制”“订单班”人才培养模式,采用浸入式职业素质教育,加强产业先进技术、企业优秀文化与专业课程、实践环节的深度融合,大力弘扬“勇于奉献”“艰苦奋斗”“精益求精”等工匠精神和劳模精神,将职业文化有机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
[注释]
①Law rence J.Henderson.The Fitness of the Environment[M].New York:Macm illan,1913:39.
②潘懋元.潘懋元论高等教育[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7:105.
③(美)约翰·霍兰.隐秩序——适应性造就复杂性[M].周晓牧,韩晖,译.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0:67.
④张兵,曾珍香,李艳双.基于CAS 理论的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动态支撑机制研究[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4(1):79.
⑤邢顺峰.建设高质量职业教育体系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21(3):15.
⑥郭天平,陈友力.“双高计划”建设视域下高水平教师队伍分类管理培育机制研究[J].现代教育管理,2019(8):68.
⑦徐兴旺,俞燕,曾艳.“双高”建设背景下高职院校制度文化建设探析[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20(28):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