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丹 陈 雅
南京大学信息管理学院,南京,210023
党的十九大以来,伴随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变,人民群众对公共文化服务有了更高标准的需求。2018 年,《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出台,提出要加强农村公共文化建设,实现乡村两级公共文化服务全覆盖,提升服务效能[1]。何以振兴乡村文化? 如何让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助推乡村振兴? 逐渐成为学术界关注的焦点。 2021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 年远景目标纲要》颁布,强调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优化城乡文化资源配置、推进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一体建设[2]。 随后,《中华人民共和国乡村振兴促进法》《“十四五”文化和旅游发展规划》《“十四五”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规划》《关于推动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的意见》《乡村振兴责任制实施办法》《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做好2023 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等法律、政策文件陆续出台,均表明在新的发展形势下,要实现公共文化服务的高质量发展,需要促进公共文化服务与科技、旅游、文化相融合,建立协同共进的文化发展格局。 具体到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的高质量发展,亟须明确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与乡村振兴之间的逻辑关系,以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为抓手,助推乡村文化振兴,促进乡村文化事业与乡村文化产业的深度融合,高效发挥文化在基层治理和乡村振兴中的应有功能[3]。
目前国内对于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与乡村振兴之间的关系探讨聚焦于供给模式与效能、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实践样态、空间重塑、困境探讨与路径研究。在供给模式与效能方面,学者注重公共文化服务多元主体供给体系的构建,关注包括宗教文化抢占乡村文化营地[4]、乡村文化同质化现象[5]、区域间公共文化供给失衡问题[6]、乡村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管、用”方面存在失衡[7]、乡村公共文化服务专业人才缺乏[8]等供需不匹配导致的供给效能问题,提出要构建“自下而上”的公共文化服务供需机制,积极引导群众参与,强化可持续性保障机制的构建[9]。 在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实践样态方面,国内学者的研究多从案例出发,研究不同地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的发展现状,发现农民群众公共文化参与主要呈现出参与频次低、参与时间短、参与内容重娱乐化、参与交通成本高的特征[10],提出要结合区域、城乡的实际情况来设计和创新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制度[11]。 在空间重塑方面,农村公共文化空间是农村文化产生与继承的载体,是农民群众日常生活交往的场域,对农村社会道德价值的塑造和秩序体系的建构有重要意义[12]。 当下,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正处于“空间转向”的过程,学界多聚焦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的空间重塑问题,研究空间弱化、空间主体作用发挥等突出问题,从提升农民群众文化自觉意识、优化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供给、引导农村文化市场健康发展、凝练农村公共文化空间特色等多个维度出发,提出要发展农村公共文化[13],打造“内嵌型”公共文化空间[14]。 在困境探讨与路径研究方面,学界认为要想推动农村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需要改变思维定式,全面落实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制度,构建县域图书馆、文化馆总分馆制,推动公共文化服务社会化发展[15]。
由于历史文化背景、政治体制和社会结构的差异,西方国家的农村与我国农村存在较大的差异。西方国家的农村正逐渐由“生产性空间”转向“消费性空间”[16],国外关于公共文化服务与农村发展的研究,多从“城镇化发展”这一主题出发,从产业化、市场化和多中心治理的视角展开[17]。 西方学者重点关注农村文化的内涵特质和价值作用,提出农村文化具有社会交往、社会教育和人性复原的功能[18],农村文化对于农村经济、产业转型和社会变革具有促进作用[19]。 同时,国外研究总体倾向于微观研究,一方面,深入具体行业的实践,如农村旅游[20]、农村文化遗产[21]等,探索农村文化治理的模式;另一方面,聚焦有关国家农村文化发展的典型案例,基于文化治理、协调整合等视角提出文化旅游能够有效解决非洲贫困问题[22]、政府支持和地方企业家精神在日本农业经济发展中起到重要作用[23]的观点。
学术界对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开展的系列研究为本研究议题提供了理论参考,但目前的相关研究大多探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对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建设产生的影响,缺乏从公共文化服务视角出发探讨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与乡村振兴逻辑关系的深入研究。基于此,本研究在梳理和借鉴国内外学者现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通过分析现阶段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助推乡村振兴的逻辑关系和内在机制,指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与乡村振兴之间存在双向赋能关系,并进一步从实践层面归纳当下我国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助推乡村振兴的主要模式,分析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如何更好地推进乡村振兴,从而为乡村文化振兴提供相应的理论框架和路径支持。
国家乡村振兴战略和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战略具有协同性,公共文化服务政策及相关法律的制定始终以乡村振兴为背景,聚焦乡村问题,关注用文化的力量来破解农村发展中的问题,重塑城乡关系,促进城乡融合。 因此,有必要先厘清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和乡村振兴二者之间的逻辑关系,再探讨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助推乡村振兴的内在机制。
从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和乡村振兴的核心内涵、价值指向来看,乡村振兴具体指的是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24]。农村公共文化服务是促进农村文化发展的主要载体,是指由政府主导、社会力量参与,以满足农村居民精神文化需求、保障农村居民基本文化权益为目的而提供的非竞争性、非排他性的农村公共文化设施和农村公共文化活动[25]。 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建设在促进乡村文明建设、推动乡村治理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与乡村振兴有着相同的价值指向,即二者的核心都是对接人民的实际需求,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
从社会持续发展需要的角度看,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和乡村振兴共同服务于农业农村现代化的过程。 当前城乡发展不平衡、农村发展不充分问题突出,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是直面现实痛点、推进农村现代化的正确抉择。 文化作为国家软实力的代表,文化治理是国家推进治理水平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主要手段,公共文化服务是文化治理的关键抓手。一方面,农村公共文化服务能够为乡村振兴提供精神和智力的支持。 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的发展能够带动乡土文化的创新性继承和发展,加深农民群众对乡土文化的认同感;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在发展中通过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渗透,能够提升农村整体的思想道德建设水平。 另一方面,乡村振兴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的建设提供了良好的环境。 农村经济水平的提升,有利于缓解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发展中资金短缺的困难,优化农村公共文化基础设施的配备和文化资源的供给质量;农民群众生活水平提高,文化需求会相应提升,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的使用率会随之提高;乡村振兴的成果会吸引优秀人才投身乡村建设,壮大人才队伍。
笔者对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的实践进行梳理总结,并基于乡村振兴背景下各地区公共文化服务效能提升的工作实际,结合相应理论,构建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助推我国乡村振兴的内在机制框架,如图1 所示。
图1 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助推我国乡村振兴的内在机制框架
2.2.1 系统完善的外部公共政策环境
2011 年,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 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首次提出公共文化服务应遵循公益性、基本性、均等性、便利性的要求[26];2017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对公共文化服务进行了明确定义,即公共文化服务是指由政府主导、社会力量参与,以满足公民基本文化需求为主要目的而提供的公共文化设施、文化产品、文化活动以及其他相关服务[27]。2021 年,《关于推动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出台,明确指出加强乡村文化治理是现阶段的主要任务之一,必须紧紧围绕乡村振兴战略,将乡村文化建设融入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全局[28]。 目前,我国在宏观政策层面已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的发展作出明确要求与基本指引,现阶段的公共财政也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建设提供了基本保障。 系统完善的外部公共政策环境有利于农村公共文化服务更好地作用于乡村振兴的诸多方面,成为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基础和保障。 随着多层级的公共图书馆总分馆制建设的不断推进,县级图书馆、县级文化馆、乡镇文化站、村级文化室等公共文化基础设施的全覆盖,多样性农村文化活动形式的开展,“公益性、基本性、均等性、便利性”的公共文化服务在全国范围内已基本实现。
2.2.2 多元参与的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供给
从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供需双方的关系来看,农民群众是主要需求主体。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经济水平的提高,农民群众的文化需求呈现出多样化、精准化、特色化的特点,即农民群众需要获取更多类型丰富、品种多样、具有乡土地域特色的公共文化产品。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的供给主体包括政府、公共文化类机构以及社会力量。 农民群众的文化需求得到有效反馈能够提高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的针对性,而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方的主要责任在于准确把握农民群众的有效需求,深入分析当前和未来农村基本人口结构的公共文化服务特征,将现有文化资源与农民群众的需求相匹配,据此提供相对应的公共文化服务内容和相适应的服务形式,并采取有效率的服务措施。
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的高质量发展需要形成政府、公共文化类机构、社会力量等多方资源的通力协作。 政府起到保障农村公共文化服务有效运行的作用,主要提供三方面支持:一是经费保障,坚持“小财政办大文化”的理念,设置文化发展专项基金,注重资金拼盘,整合党建、政法、农业及社会各项资本。二是人才保障,吸引高层次专业人才进入农村文化事业,为乡镇配齐文化专兼职干部,培育发展文化协会、文艺团队、文化志愿服务者等,强化基层文化队伍建设。 三是制度保障,政府需要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发展制定相应的政策和规定,同时建立起科学可行的绩效评价体系,重视群众意见,不断提升农村公共文化服务满意率。
公共文化类机构作为公共文化资源供给的主要来源,是将政策落地的执行者。 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供给中的公共文化类机构主要包括图书馆、文化馆、文化站等基层文化设施和文化活动场所,主要发挥以下三个作用:一是实现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的专业化生产。 这些公共文化类机构具有自主性,不完全依赖政府,能够充分发挥专业性优势,一方面注重自身资源和服务的整合创新,另一方面着眼于与外界其他主体的联系、协作,共同打造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品牌、平台等。 二是提供符合农民群众兴趣的公共文化服务产品。 三是监督农村公共文化服务。 公共文化类机构通过农民群众交流渠道,让农民群众诉求得以反馈,从而实现对农村公共文化服务效果的监督。
社会力量也是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建设的主力军,其参与过程可总结为三个阶段:一是在政府的引导下参与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建设的阶段;二是积极提供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的阶段;三是对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的效率和效果进行评价的阶段。 政府与社会力量通力合作,形成“政府搭台、社会唱戏、群众参与”的模式,实现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的真正下沉。
2.2.3 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与乡村振兴的双向赋能关系
农村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为乡村振兴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 农民群众作为乡村振兴的重要参与主体,通过参与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建设,其精神生活得到丰富,这种沉淀而成的精神力量能够为乡村振兴提供主体能动性的内在支撑,具体表现主要有三:一是乡村文化宣传阵地的形成。 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的建设需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积极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不断完善农村公共文化的基础设施配备,健全文化站、农家书屋等重要文化宣传阵地,提升农民群众的综合文化素质。 二是农民群众文化活动得以丰富。农村针对农民群众兴趣开展的文化活动更加贴近农民群众生活,通过“送戏下乡”“书服到家”等文化惠民活动,能够在潜移默化中引导农民群众自觉抵制落后文化,崇尚科学,培养其健康向上的生活态度,激发农民群众参与文化建设的公民主体意识。 三是促进乡村文化产业的发展。 农村往往具有特色民俗、古典建筑和艺术特产,通过对农村文化资源的深入挖掘,扶持一批以传统手工业为主的农村特色文化产业,促进乡村文化产业链的形成,对于促进农村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推动城市文化与乡村文化融合发展和加快各文化要素在城乡之间自由流动具有重要的现实价值。
乡村振兴反促进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的高质量发展。 一方面,乡村振兴战略的贯彻落实对于农村发展水平的整体性提升有重要作用,乡村振兴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外在系统环境。通过对农村经济社会结构的调整,依托优质的农村基础产业,发展特色农业、智慧文旅、健康养老等,农村的经济、社会、文化和生态环境得到相应改善,“产业兴旺、生态宜居和乡风文明”的目标逐步实现。 另一方面,逐步富裕的农村让农民群众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得到进一步满足,乡村振兴战略下的农村治理结构更加优化,农村治理主体之间形成良性互动,能够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的效能提升提供强大的动力支持,有利于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的可持续发展。
当前,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助推乡村振兴的优秀实践案例数量颇丰、成效显著。 “文化+旅游+农业”相融合的农村公共文化服务模式日益成熟,是释放农村活力、发展现代农业、促进农民增收的有益探索,是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助推乡村振兴的创新实践。笔者将现有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助推我国乡村振兴的典型案例进行梳理总结,发现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助推乡村文化振兴主要有文化铸魂型、文旅融合型、文农互助型3 种模式。 地区典型案例如表1 所示。
表1 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助推我国乡村振兴的典型案例
文化铸魂型是指以农村本土的优秀传统文化为重点宣传内容,将图书馆、文化馆等公共文化服务主要阵地作为平台,以城区带动引领、镇村互动分享和农民普遍参与为手段,通过阅读推广、文艺表演等形式挖掘本地特色文化,传承优秀乡土文化,弘扬时代精神,旨在便民惠民,促进社会文明进步。
北京市门头沟区军庄镇结合当地历史文化氛围和现有资源,发展特色“军庄锣鼓”文化品牌,排演以军庄大鼓为表演主体的《战歌行》群众文化节目。在打造过程中,还选取了12—14 周岁的学生进行校园教育,从校园传承角度来实现军庄锣鼓文化的传承[29]。 为推动书香建设、营造良好文化氛围,引导青少年绿色阅读、文明上网,净化文化环境,助力“护苗”行动,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木渎镇开展“护苗·绿书签”的宣传活动。 活动将阅读与非遗技艺相融合,用木偶演绎经典儿童故事,让少年儿童在了解非遗文化的同时爱上阅读。 木渎镇还开设了“1 所12 站”的青少年暑托班,招募大学生志愿者,围绕绿色阅读、非遗课堂、课业辅导等内容开展儿童教育,培养儿童阅读兴趣[30]。 陕西省榆林市府谷县以府谷县图书馆为重要载体,突破传统“重城轻乡”的路径依赖,开展以公益合作为特色的“书服到家”活动,让图书馆与邮政局合作,推出“同城快递”,借助“搭便车”的方式让府谷县农民群众享受阅读服务,借助公益力量实现全民阅读的城乡一体统筹[31]。 四川省遂宁市安居区创新实施“三香安居”工程,重视对书院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形成以黄峨书院为核心,其他5 所书院为补充的“1+5”书院格局,黄峨书院也成为全市首个家风教育基地[32]。
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不仅要有简单的娱乐文化活动和单调的书籍供给,而且需要将自身同增强文化自信、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相结合,提供对农民群众具有吸引力的服务。 文化铸魂型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助推乡村振兴的模式,摒弃了“吹拉弹唱”的陈旧套路,组织具有地域特色的文化活动,开发出蕴含当地传统文化精神的文创产品,塑造了可持续的文化品牌,其应用形式最为丰富,开展的活动成效也最为直接和明显。 该模式仍是未来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建设的重点,但需进一步提升整体效能和持续创新运营理念。
文旅融合型是指以当地历史文化和特色文化为依托,以景区、古镇、古街等为平台,实现以文促旅、以旅彰文,推进农村文化和旅游的深度融合。 旅游业在乡村振兴中发挥着巨大作用,使得乡村文化、非遗资源、古村落文化等乡村天然的、专属的IP 出现在大众视野,促成文化赋能旅游、旅游振兴乡村的良性互动关系。 文旅融合型的应用形式丰富多样,其中以农家乐、主题民宿、土特产与文创消费等为主要典型。
浙江省台州市是主题民宿的建设示范地区,其民宿多与佛道、唐诗、地方特色等文化主题相结合。例如浙江省台州市三门县的红色民宿,以文化氛围和独特创意吸引游客入住[33]。 福建省拥有深厚的民俗文化和秀美的绿水青山,在全国创新性地提出“全域生态旅游”的发展思路下,将福建农村打造成旅游厚植本土人文生态资源的样本。 福建省三明市沙县夏茂镇俞邦村有着富有特色的小吃文化,“沙县小吃”流行于全国各地,俞邦村从小吃文化出发建设小吃街,将“小吃村”进一步转变成“旅游村”,推动农村餐饮业态,释放旅游消费需求[34]。 广东省佛山市三水区传统祠堂资源丰富,三水区通过建立试点祠堂、制定指导标准等多项举措,结合祠堂在凝聚人气、诗书教化、议事调和等方面的传统功能,为祠堂文化注入新的内涵和现代元素。 诸如将以弘扬族人忠孝精神为主的“邓氏宗祠”改造成以“红色家史”为主题的红色教育基地,吸引大量年轻游客走进祠堂,了解宗祠历史和文化。 此外,通过对古建筑和文化遗产的活化利用,也能在一定程度上解决农村地区因公共文化设施不足导致的文化活动匮乏等问题,拓展和巩固了农村文化阵地[35]。 广西壮族自治区民间传统节日丰富,柳州市融水苗族自治县深度挖掘民间传统节庆、产业节庆的文化价值和商业价值,依托节庆民俗打造了多个节庆旅游项目、乡村景观和非遗类文化品牌。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芦笙斗马节”,吸引了大批游客,特色文旅产业成为当地经济发展和群众发家致富的阳光大道[36]。
在国家战略指引下,各地依托政策扶持、企业跟进和资本投入积极开发乡村旅游市场。 在公共文化服务领域,文旅融合不断深入,文化旅游的新生态呈现出服务多元、广域覆盖的特点。 文旅融合型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助推乡村振兴的模式,经过多年发展,已经具有成熟的运作流程,在吃、住、游、购、娱等环节进行供给创新与需求拉动,共同推动乡村文化和旅游市场的发展。 鉴于农村文化空间建设的需要和农民对高质量文化的向往,该模式具有巨大的挖掘潜力,将成为农村文化振兴持续深入的重要发展方向。
文农互助型是指强调农村农业文明的建设,以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和产业聚集“中心村”为平台,充分保护和利用农村民俗文化和传统农耕文化,开展乡风文明建设、实用技术开发培训、农特产品包装推介等,提高文化“红利”,推动农民群众素质提升、农业产业发展,实现乡村文化与产业同步振兴。
山西省大同市云州区坚持“以花为媒”,打造重点扶贫项目“田园超市”,定期举办杏花节、菊花节、农民丰收节等具有人文气息的集休闲观赏、农事体验、农产品销售为一体的传统节庆活动,实现产业增值,农民收入翻倍[37]。 山东省济南市槐荫区利用黄河沿线村庄丰富的土地资源和人文景观,在水稻种植间隙期放弃种植小麦等农作物,选择种植油菜花,将席家庄村打造成农耕文化气息浓厚的油菜花“网红打卡地”。 同时,席家庄村还策划推出了“水稻研学线路”“莲藕研学线路”等主题多样的打卡项目,着重打造“槐荫四宝”“黄河稻蟹”等农产品品牌,实现了生态振兴新突破[38]。 安徽省巢湖经济开发区顺应农村电商的大势,以电商形式助推农产品销售,把农村改造成专业的“南瓜电商村”“冬瓜民俗村”“西瓜美食村”等产业村,建设“三瓜公社”,吸引实力电商和文化名人入驻,深入挖掘瓜果文化创意,同时借助二十四节气馆和主题农业带等宣传江淮农耕民俗文化[39]。 云南省昆明市将文化和农业融合,以文农产业为抓手,推动文化与农村自然资源、生态环境、特色村落的产业嫁接。 如晋宁小渔村打造“渔·恋”新型公共文化空间,提供花艺、手作、创意石膏画等文化体验,让古老渔村焕发新生;富民县推出“半山耕云”等项目,打造田园文化综合体,实现公共文化服务场馆互嵌互融,引领文农消费新潮流[40]。
将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和农业文明相结合对于农村的经济利益提升具有明显促进作用,能够提升农民群众劳作的幸福感和获得感,振奋其生活的精气神,孕育积极向上的乡风民风。 文农互助型的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助推乡村振兴的模式,其运作规模和效能还有比较大的发展空间,需要有专门的理论和政策指导。 让文农互助型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真正走入公众视野,赢得更多实力产业的进驻和消费者的青睐,是未来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的努力方向。
农村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是民生领域改革的再出发,是对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及时性、针对性回应,凸显了优质公共文化资源在农村场域中均衡供给的现代公共治理要求,彰显着政府改善公共服务质量的职责[41]。 根据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和乡村振兴的双向赋能关系,研究发现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的高质量发展能够在环境业态、参与主体、产品服务与实现方式等方面实现创新突破,从而促进乡村振兴。
当下跨界融合态势日益增强,乡村振兴背景下的农村公共文化服务抓住时代机遇,重视供给主体改革,“政府包揽”的传统供给方式不复存在,公共文化机构间彼此独立的僵局也被打破。 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主动与科技、旅游、农业生产相融合,文化事业和社会产业相融合,政府、社会组织和公共文化服务机构多元主体协同的供给体系建立。 首先,明确公共文化服务职能部门之间的相互合作,将政务资源和文化资源进行充分整合,从顶层设计上根据农民群众文化需求制定精准的文化供应政策;其次,教育、科技等其他部门进行辅助供给,综合各方力量,将农村公共文化服务渗透到乡村建设的各个方面;最后,广泛调动市场和社会力量等多主体参与到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的建设,给予其允许范围内的最大自由度,发挥群体组织、社会组织、志愿者等的文化治理作用,各主体之间相互独立、地位平等。 由此,开放多元、共建共享的农村公共文化服务新业态得以塑造。
传统的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建设,政府通常处于绝对的支配地位,基层文化部门容易出现只追求数量和规模的“面子工程”。 另外,由于城市文化的侵袭,农村文化会在“精英主义”的文化配给下逐渐边缘化,一大批不契合农民群众喜好、不符合农民群众使用习惯的文化产品出现,农民也只能被动接受,导致农民群众参与到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建设的积极性被打击,自主价值难以得到充分发挥。 农村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环境下的农民群众对于文化的需求更加旺盛,其主体意识大大提高,农民群众既是公共文化产品的享有者,也是公共文化服务的决策者和监督者。 乡村振兴背景下的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建设秉持着“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在公共文化的资源选取、供给形式等方面坚持便民、利民的原则,充分听取农民群众意见,为农民群众提供更有针对性的服务,农民群众在文化建设方面的话语权增强,能够在文化认同的基础上实现广泛参与。 作为乡村振兴的最终受益者,农民群众因其基本文化需求得到充分满足,参与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建设的意愿得以增强,农村内部的自主性力量在公共事务领域中充分发挥基础性作用,降低了政府治理农村的成本,使得乡村振兴的步伐更加稳健。
传统意义上的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产品内容陈旧、类型单一、局限性较大,其形式多为“露天电影”“送戏下乡”等,活动开展频率较低,仅仅能够为农民群众提供最基本的文化保障。 乡村振兴背景下的农村公共文化服务通过对农村本地历史文化、红色文化等的挖掘,依托当地地理环境培育乡村文化,打造田园旅游,不断推进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 另外,通过探索“总分馆制+农家书屋”的建设路径,在农村各处建立基层服务点,形成“共建共享、互联互通、城乡一体”的总分馆格局,农民群众能够享受到多样化、特色化的优质公共文化产品。 值得一提的是,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开始关注到不同人群的偏好特征,有针对性地提供公共文化产品。 例如,针对广大农村青少年群体开展科普活动、文化教育、职业技能培训,针对留守儿童和老年人等开展不同年龄段的差异化服务,如养生讲座、歌舞表演等。 文化活动类型更加丰富,渠道更加多样,农民群众的文化获得感得以提升。
传统的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实现方式多为单一的线下服务,需要农民群众到场参与,农民群众的积极性和参与度都不高。 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和移动终端的全面普及,农民群众纷纷通过互联网来满足自身的精神文化需求,数字文化成为农村文化消费的主要组成部分。 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公共文化服务进行数字化转型,依托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等技术发展公共数字文化。 区县级公共文化服务云平台已基本建成并投入使用,电视、电脑、手机、广播“四端一体”的网络服务体系逐步完善,农村公共文化资源借助文化云平台得以聚集和传播,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的实现方式从单一线下转变为线上线下互联共通。 可以预见的是,农村公共数字文化将在未来得到更加深入的拓展,也将成为助力乡村文化振兴的主流方式。 然而,数字化的线上体验并不可能完全替代实体的线下参与,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必须根据当地发展的实际情况,有所侧重地实现线上和线下的双线并行。
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不仅直接关乎乡村文化振兴的实践,也影响乡村振兴战略的整体实施进程[42]。目前,乡村文化振兴的实践仍然存在痛点。 不同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不同,农村公共文化服务能力也有所差异。 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助推乡村振兴并没有统一的模式,各乡村必须开阔眼界,因地制宜,结合自身实际情况采取针对性的措施,探索具有地方特色的农村公共文化服务效能提升新路径,提高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的整体水平,为我国乡村振兴事业注入丰富多彩的文化肌理和人文内涵,打造“美丽乡村、文化乡村”的动人图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