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淑梅 龚蛟腾,2 王凤姣
1.湘潭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湘潭,411105 2.湘潭大学图书馆,湘潭,411105
图书馆新型公共文化空间是指图书馆参与建设的或者纳入总分馆体系的公共文化空间,包括城市书房、智慧书房、社区图书馆等具体形态,强调图书馆的“社会空间场所作用”,既是开展文化活动与知识交流的实体物理场域[1],又是承载社会关系及文化精神的空间场所[2]。 新型公共文化空间是多种文化场景的叠加,包含物理空间、精神空间和社会空间3 个维度[3]。 图书馆是一个包容历史文化、情感价值、符号象征和日常活动的复杂系统,是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现代化建设的重要角色,在城乡公共文化空间治理中充当着重要角色。 尤其是图书馆具有平等性、公益性、开放性等文化特质[4],其作为城市公共空间基本单元,是实现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网格化和数智化的执行机构[5],在空间创新、服务提升和机制改革方面取得了较大成就。 在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的政策指向下,新时期的图书馆将成为滋养民族心灵、培育文化自信的重要场所[5]。推进新型公共文化空间及服务的提档升级治理趋向城乡一体、普惠均等、全民覆盖是图书馆响应国家文化战略的重要举措,图书馆作为“场所”在公共文化治理中的作用进一步凸显。
目前,图书馆新型公共文化空间建设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随着空间重塑、功能重组、技术应用等实际性举措的落地,图书馆新型公共文化空间的空间价值进一步凸显,并逐渐受到业界与学界的关注。 图书馆空间研究集中在规划设计[6]、技术赋能[7]、功能升级[8]、体制机制[9]、服务创新[10]等。但随着图书馆事业被纳入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围绕图书馆空间角度展开的研究从本馆场域走向更广阔的文化场域,如解析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项目中的图书馆与阅读空间[11]、探究城市书房的运营模式与机制[12]、探析公共文化空间品牌建设等[13]。 综上,现有的研究更多是从图书馆单一机构角度即“事业内生”视角研究其场馆本体空间与服务,鲜有研究将图书馆置于公共文化空间治理的“环境外压”中探究其作用机理,仅少数学者探究了国家政策指向下图书馆建设新型公共文化空间的角色定位与参与机制[14]、图书馆空间智慧化变革[15]等,缺乏从公共文化事业治理角度分析空间建设的价值体系对于图书馆承担公共文化服务职能、拓展服务范围、深化服务内容的现实意义。 因此,文章梳理图书馆新型公共文化空间建设治理的创新做法、提炼优秀实践经验,并在面向高质量发展的语境下分析当前图书馆新型公共文化空间建设所面临的问题,为图书馆与其他机构协同推进新型公共文化空间治理提供研究参考。
高质量发展的时代要求下,图书馆正在从“工具理性”回归“价值理性”,强调以文化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图书馆空间作为阅读促进、审美体验、素养教育、文化交往等多元功能场所,已经成为塑造城市文化品格、文化形象和助力文化事业不可或缺的原动力[5]。 经过“数”的增长之后,如何更好地提升质量、增强效能来满足人民文化生活的多元需求是当前图书馆参与新型公共文化空间建设面临的重要问题。 营造公共文化空间是图书馆最具竞争力的社会功能[16],以图书馆为首的新型公共文化空间通过空间创新、服务提升和机制改革,不断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在推进公共文化乃至社会治理中扮演着愈加重要的角色。
立足总分馆制度优势将新型公共文化空间作为分馆和服务点,拓展了图书馆空间服务范围,同时人财物等资源的体系化运作推动着优质服务向基层下沉[17]。 图书馆城乡总分馆体系是实现覆盖全社会图书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重要路径[18]。 新型公共文化空间与总分馆制度的融合,创新了管理机制,通过增加服务点数量与调整空间布局实现了服务范围由场馆内部空间走向外部广阔的公共文化场域、服务布局由点面局部范围走向纵横交错的全面覆盖。 通过自建、购买或者合作运营等方式,图书馆构建了具有阅读推广、数字阅读、数字素养培训等功能的新空间,其将服务点嵌入居民生活与工作的日常场景,更新了图书馆的存在形态与服务内容,具有更强的空间可及性与便利性。 “图书馆之城”“城市书房”“阅读驿站”“邻里图书馆”等样态就是依托总分馆制度扩大图书馆空间服务范围的具体案例。 将这些小而美的公共文化空间纳入图书馆体系,一方面使得空间服务供给主体多元化,壮大了服务力量,图书馆优质资源借此走出馆内空间、走向读者;另一方面图书馆新型公共文化空间建设与布局纳入城市规划,加快服务点由城市中心区域向边缘郊区、农村发展,有效地推进了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一体化发展。
总分馆融入城市小半径生活圈规划,编密公共文化服务网络。 新型公共文化空间纳入城市“一刻钟文化生活圈”规划,构建了便捷的服务空间网络。浙江广泛推进“浙里文化生活圈”,在丽水、余杭等地推进新型公共文化空间融入居民生活圈,在改造工业遗址、老旧小区等空间作为公共文化场所的同时,积极推进新型公共文化空间嵌入商场、公园等公共场所。 上海全面推进15 分钟社区生活圈,利用“1+N”模式打造城市生活圈,将新型空间嵌入基层社区。 河南利用总分馆制,统筹城市、县、乡镇建设城市书房、阅读服务点,打通了图书馆阅读服务最后一公里,初步建成了“15 分钟”阅读圈。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图书馆法》规定建立符合当地特点的总分馆,完善数字化、网络化服务体系等,总馆加强对分馆和基层服务点的业务指导[19]。 图书馆通过建设城市书房、主题分馆等小微服务点,统一配送资源、进行人力管理、实行绩效考核,与社会力量合作嵌入景区、民宿、书店等,融入居民身边的生活圈,实现了优质资源向农村、基层下沉,拓展了服务阵地,提高了空间、阅读、展览等服务的可及性与便利性。同时,小半径服务圈促进了新型公共文化空间的快速布局与合理调整,实现了有效服务点数量的增加与图书馆新空间的全域覆盖,并协同其他机构进行社区文化创设与治理。
图书馆服务品牌建设对于促进事业发展和提高服务效能的作用越来越突出[20]。 品牌化运营有助于新型公共文化空间明晰发展定位、规范管理、提高服务专业化程度[13]。 通过培育品牌,新型公共文化空间实现了如舒适的视觉体验、富有特色的叙事场景等高质量要素的聚集,从动线、颜色、分区、照明等入手打造空间特色,再通过凝练空间特色进行经验复制与模式推广。 在“图书馆+”的新发展理念下,品牌化运营在创造小而美空间的同时注重地域文化的传承保护,融合地方特色文化构建主题空间是主要途径。 以广东省为例,在图书馆之城的规划指导下,按照“一吧一特色”“一市一品牌”原则,打造了“粤书吧”、深圳“海书房”、中山“香山书房”、佛山“读书驿站”、东莞“荔香书吧”等一批新型公共文化空间品牌。 “粤书吧”采用统一的空间标识,塑造了视觉识别形象,主题空间设计展现岭南地域文化,还规定了阅读资源必须反映广东文化与旅游特色。 这些小而精的城市书房或服务点,凝练空间特色模式,打造了彰显地方特色的新型公共文化空间IP 和城市文化名片。
案例赛事、示范区、示范项目建设也是图书馆以品牌建设促进新型公共文化空间质量提升的途径。长三角及全国部分省市最美公共文化空间大赛自举办以来,发掘发展了一批在空间设计、空间运营、服务效能等具有创新引领效果的新型公共文化空间品牌。 广州市推出相关项目资助新型公共文化空间建设,东莞举办公共文化供给创投大赛,鼓励社会力量积极参与空间的运营。 2022 年长三角及全国部分省市最美公共文化空间大赛中,获奖项目属于图书馆及其新型公共文化空间的有多个,图书馆参与建设、运营的品牌成为新型公共文化空间获奖项目的主流。 这些品牌因地制宜,完善了新型公共文化空间类型和功能布局,提高了品牌场馆的建设、管理与服务水平,逐渐成为城市公共文化空间微地标。 通过建设品牌、参加赛事、建设示范区,图书馆新型公共文化空间在环境构建、内容供给、机制体制等方面实现了创新性发展。 新型公共文化空间以舒适环境、智能服务、沉浸体验延伸图书馆阅读服务,同时融入社区、景区、医院等人流密集场所,与传统的图书馆空间互联互通,形成纵横交错、覆盖全面的服务网络。
标准化建设是图书馆事业健康发展的重要基石,是实现图书馆工作规范化、精细化和科学化的必要条件,能有力提升图书馆的工作质量与效率[21]。从基础数据、业务服务、空间建设、社会参与到中小学图书室标准,我国已经初步构建了自上而下的图书馆事业标准化体系[22]。 各省市也积极推进相关标准的制定,为图书馆新型公共文化空间标准化建设和改造提供顶层设计与方向指引,如佛山市总结邻里图书馆发展经验制定了《邻里图书馆建设及服务规范》,杭州市发布了《未来社区公共文化空间建设规范》,深圳市制定了《24 小时自助图书馆通用服务要求》等。 标准规定了图书馆新型公共文化空间应当具备的基本要素,如选址布局、功能设置、标志标识。 公共阅读空间规定了阅览座席、书册数量、功能模块,通过整合社会零散空间资源,灵活建设公共阅读空间,注重地域文化传承等,为空间建设提供了专业支撑,推动着图书馆新型公共文化空间健康有序发展。 浙江省发布的《未来社区公共文化空间建设规范》,明确指出社区公共文化空间应当具备公共阅读、培训讲座、文化展陈、特色主题空间等功能区,并且规定了面积、座席、场地来源等,具体内容如表1 所示。
表1 《未来社区公共文化空间建设规范》文化与体育空间的功能建设要求
提升城乡基层社区公共文化服务水平和服务效能、补齐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短板弱项,是“十四五”时期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必由之路[23]。加快图书馆新型公共文化空间标准化建设也是推进我国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一体化、均等化发展的重要抓手,在弥合城乡差距、补齐空间与服务短板上有着重要作用。 标准规范的体系化供给加速了图书馆新型公共文化空间的提档升级、提质增效。 “浙里文化圈”提出实现标识、公示牌、活动资讯、建设标准、服务五个统一,整合场馆与资源,实现业务协同,以此提升新型公共文化空间服务品质。 并就新旧空间提质增效实施了一系列标准化改造,如浙江省实施“微改造,精提升”行动,包括“运河书房”、杭钢公园艺术书店等项目,改造工业遗址打造基层服务项目,着力推进公共文化空间进行创意性改造、嵌入式生产,尤其是城乡新型公共文化空间的标准化与资源配置的均等化。 普陀区图书馆在改造过程中将“苏州河书房”嵌入其内部空间,设计示范体验区、数字阅读和学术交流空间,实现新型公共文化空间的共建共享与资源服务的互联互通。
线上线下一体、数实空间融合的数字化文化体验新场景拓展了公共文化空间形态与内容体系,成为公共文化服务迈上新台阶的突破口[24]。 以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为代表的信息技术改变了图书馆传统的空间模式[25],为空间内容体系的更新提供了新方法、注入了新活力。 新技术群的应用为新空间创造丰富且趣味的服务场景、体验项目提供了整套技术解决方案。 虚拟空间、数实融合成为当下新型公共文化空间建设的热点。 利用数字孪生、虚拟现实、增强现实等技术或设备,打造多种形态混合的空间,建设沉浸式的数字文化空间,实现线上资源在空间内的整合聚集,提高了读者参与活动的便利性与积极性。 如国家图书馆“印象数图”数字图书馆体验区,通过VR、AR、机器人、AIGC 等技术的融合,打造了全面感知、人机互动、互联互通的文化体验场景,这是技术赋能智慧阅读、沉浸阅读的典型案例。 从实体空间建设来说,图书馆新型公共文化空间综合运用人脸识别、物联网、可视化空间管理、自助借还等技术,节约了人力成本,提高了服务效率。
《“十四五”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规划》提出建设全国智慧图书馆体系[26],在全国各级图书馆及其基层服务网点建立实体智慧服务空间,加强数据挖掘,实现图书馆空间的智慧化管理。 数智技术群的应用不仅创新了图书馆新型公共文化空间的场景,也极大地提高了数字文化资源的可及性,实现了优质文化资源在线上空间的共建共享。 利用数智技术实现资源“一站式”送达,借助云端平台实现图书馆资源在新型公共文化空间的配置。 如佛山市图书馆不断优化云服务,目前与佛山市文化云、佛山市智慧城市平台、粤读通实现资源对接,同时与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合作,开展跨馆服务,打破资源孤岛,拓宽了群众参与公共文化活动的渠道,提高了线上空间资源服务效率。 深圳盐田区“海书房”运用数智技术实现了AI 互动、机器人导读、远程教育、虚拟办证等功能,由总馆统一垂直管理,构建了集用户、资源、场馆、城域于一体的智慧书房体系。 数字技术实现了从用户需求出发、以人为中心开展服务,打破图书馆边界,去图书馆中心化[27],促成了数字、数据和文化之间的高适配和高融合,产生便利、快捷、有效的数字化服务形态[28],拓展了公共文化服务供给的增量空间。
经过总分馆制创新、品牌化运营、标准化建设、新技术赋能,图书馆新型公共文化空间治理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其立足城乡特点,广泛建立起了有特色、有品位且融入社区生活、嵌入乡村治理的新型公共文化空间体系,实现了设施增量和服务提效,扎实推进了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构建。 随着国家层面政策供给的完善,图书馆新型公共文化空间迎来了快速发展的机会,但也面临着诸如基层存在服务盲区、空间内容有待优化等挑战。
国家与地方政府为推动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制定了多项政策,并将其纳入国民经济发展规划。“以人为本”“以人民为中心”“小而美”“城乡一体化”“均等化”等成为政策中的关键词,指引着新型公共文化空间健康有序发展。 但是从具体实践层面来看,文化空间政策供给体系仍有待完善。 考虑到地域特色文化之间的区别,目前还没有国家级的新型公共文化空间标准,可在全国范围内复制推广的标准缺失;城市书房类标准数量较多,其他类型的空间标准缺乏;标准内容趋向空间管理,社会力量的准入标准、场地来源标准、文化志愿者标准等涉及较少。 在标准实施方面,部分地区出现了消极懈怠思想,出现了政府包办一切、标准内容落实相对较慢甚至完全没有落实的现象。 图书馆新型公共文化空间标准体系内容的落实与完善,还需要从加强从业人员的培训,强化各参与主体之间的合作等方面入手。
《关于推动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指出要完善基层公共文化服务网络,优化布局基层公共文化服务网络。 我国城市图书馆发展的突出短板是设施的布局不够科学、密度的安排不够合理、服务效能不够高等[29]。 基层公共文化空间建设、创新与拓展是健全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基础与重点,服务尽可能地全面覆盖是图书馆新型公共文化空间治理的方向之一。 由于区域之间服务人群、基础设施、资源管理等存在差异,嵌入人民群众日常生活中的图书馆新型公共文化空间还没有遍布。 城市区域布局呈现出块状集中的特点,主要体现在核心区设施密集度高,边缘地区服务点数量相对较少。乡镇区域表现为经济发展水平高的区域运行情况比较良好,其他末梢区域的设施与服务缺乏,打通图书馆公共文化服务“最后一公里”、提高基层服务水平有待进一步努力。 乡村公共文化服务建设是保障村民文化权益、调节乡村文化生态、维护乡村文化秩序的重要载体,是实现公共文化服务普惠化、均等化的重要方式[30]。 如何加速城乡一体化、扩大乡村公共文化空间供给既是当前的挑战,也是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的机遇。
图书馆新型公共文化空间往往融合文创、餐饮、展览等多种业态,是图书馆开放包容理念的具体呈现,但过多要素堆积容易模糊空间定位,不仅给空间的运营管理增加难度,商业性内容也会使得图书馆公益性与社会教育职能削弱。 作为公共文化服务设施节点,图书馆新型公共文化空间应有之义是满足公民的文化需求,例如促进阅读,以良好的环境促进深度阅读,辅助书香社会建设。 部分新型公共文化空间在设计中过度追求设计,嵌入其他休闲场景要素过多,忽视了公共性、文化性与公益性,其公共阅读与精神培育的功能反而被挤压。 此外,空间内部的无障碍化水平有待进一步提升。 几乎所有相关标准都指出新型公共文化空间应当符合国家无障碍设计标准。 在社会老龄化日益加重、数字鸿沟变宽的当下,图书馆新型公共文化空间设计应当能够满足老年人的使用需求,并能在智慧阅读、数字阅读、自助服务等方面提供帮助。 同时,青少年、儿童等群体服务的空间标准与内容并未作出具体规定,但是青少年、儿童是重要的社区阅读服务群体,图书馆新型公共文化空间应当根据服务人群适当地增加分年龄阶段服务、特殊群体服务。
评估定级工作在公共图书馆事业发展过程中发挥了以评促建、以评促管、以评估促效能提升的作用[31]。 目前我国已经完成了第七次公共图书馆评估定级工作,评估组研制了不同层级的评价标准、明确了多个维度的指标,加分项集中在创新理念和技术的实践运用[32]。 而针对图书馆新型公共文化空间的评估制度体系尚未建立。 城市书房的空间与部分服务内容的评估监管已有相关标准。 但实体书店、民宿书吧等不仅在空间设施建设上缺乏专门的行业标准,其承担主体、服务内容、工作人员等也缺乏相应的资质审查。 与城市相比,农村地区的新型公共文化空间有着与图书馆相似的“弱持续性”,评估监管普遍缺位[33]。 图书馆新型公共文化空间质量提升需要政府、行业协会等加强监管评估,保证空间选址、建设、管理、运营等全过程的监管,确保新型公共文化空间的长期运营与效能提升。
图书馆在推进新型公共文化空间建设法治化、品牌化、标准化、智慧化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图书馆治理新型公共文化空间应当坚守国家文化政策指向,秉持以人为本、政府主导、注重实效、共建共享的原则,按照有特色、有品牌、有融合的要求,通过合理布局、提升改造、优化业态、合作共建,推进新型公共文化空间高质量发展,实现城乡一体、错位发展、便民生活等目标。 具体内容如图1 所示。
图1 图书馆优化新型公共文化空间建设
推动城乡一体化、全域均衡发展,实现人群全覆盖是当前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的主攻方向[34]。因地制宜建设城市书房等新型公共文化空间,切实精准为群众提供文化设施,显著增加了公共文化服务的覆盖面和实效性。 作为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的末梢节点,新型公共文化空间体系化建设可以梳理当前服务点的整体空间布局,发现区域漏洞,填补基层末端服务空白,促进公共文化服务覆盖面水平的提升。 文化地理学领域广泛运用GIS 系统,结合空间句法等理论构建起了文化舒适物体系,研究了空间生产肌理与场景表达[35]。 近年随着城市书房、新型公共阅读空间等模式的成功,城市掀起了建设新型公共文化空间的潮流,空间数量大幅增加,有效地提高了空间设施密度。 但是在设施数量逐渐饱和的情况下,如何通过合理调整空间布局以辐射更广泛的地域,满足不同人群的文化需求,是新型公共文化空间高质量发展需要考量的问题。
图书馆应当建好纵横交错的线下公共文化空间圈、打造便捷高效且内容丰富的线上公共文化空间,推进线上线下协同互动,利用数字技术创新公共文化空间供给方式。 在进行新型公共文化空间建设时,可结合地理空间理论,利用遥感技术绘制空间地图,在详细的数据支撑下,根据人口数量及其分布、地理位置、交通情况、已有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等,统筹规划、合理布局,与中心图书馆、总馆等传统公共文化空间实现功能互补、资源互通、工作互联、错位发展,增强公共文化空间场景覆盖面,共同编织、织密公共文化服务网络。 立足总分馆制度优势,中心馆与各节点图书馆形成覆盖城市的公共阅读网,实现在地域内的通借通还、数字资源的“一站式”获取,以及远程的邮借服务。 新时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要求面向农村地区的服务达到优质标准、质量共享,提高供给末端的效能,增加农村居民的有效获得[36]。
《“十四五”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规划》明确指出结合老旧小区、老旧厂区、城中村等改造,创新打造一批具有鲜明特色和人文品质的新型公共文化空间[26]。 采用渐进式更新、微更新的方式,创意性改造城市腾退更新中的旧建筑。 相关部门通过改建旧小区、旧厂区等现有空间、闲置空间,继续盘活存量空间,打造有温度、有互动、接地气的公共文化服务空间,在重塑社区生活空间的同时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持续发展,提高可及性与便利性。 例如杭州市拱墅区“小河公园”也是旧工业区改造的典型案例,其通过深化文旅融合、开发大运河文化基因,逐渐成为区域性文化地标。
图书馆秉持开放、融合、共享、包容的理念,与其他文化单位、机构合作,利用腾退空间、文化公园、城市绿地等场地,通过美化建筑外在环境,细化场馆内部功能分区,创意性改造来推进新型公共文化空间发展。 加快传统基层公共文化空间的提升改造,包括但不限于图文博美四馆,综合文化服务中心、文化礼堂、文化驿站、乡村戏台等服务场馆与设施的提升改造。 图书馆通过文旅融合、空间叠加,借助新技术等赋予新型公共文化空间新内涵。 鼓励现有体制内的公共文化设施改造内部空间,提升建筑场所的美观度,营造舒适的阅读学习环境,融合新的数字技术,增强场馆的科技感、趣味性与互动性,拓展传统空间的功能,为群众营造美丽、舒适、温馨的新型公共文化空间,提高传统文化阵地的吸引力。 例如图书馆在空间重造中打造智慧阅读空间、古籍活化全景体验空间、小剧场、非遗文化展厅等。
城市书房、智慧书房等新型公共文化空间布局在繁华热闹的城市商圈、社区街道、文创园区等人流密集的场域,与旅游业结合产生文化地标、生成文化休闲要素,通过不同类型、性质的空间叠加,成为多功能综合体[37]。 传统的图书馆服务立足自身的总分馆空间,受制于建筑本体,而在“场所”精神主导下的图书馆可以融入不同的空间场景,嵌入社会生活场景,优化业态内容,实现创新发展。 图书馆应当走出建筑空间窠臼,发扬“场所精神”,凝聚自身作为知识服务场所的“图书馆性”,找准与其他业态的融合点,通过开展与场景契合的专题性、地方性文化服务活动,加大对资源供给、知识传输和实践互动等方面的深度融合[38],嵌入居民生活场景,融入社会外部环境,与社会良性互动,在阅读习惯改变、数字化知识服务的时代实现创新发展。
具体包括:①图书馆+景区,嵌入国家文化公园、重点景区及游客服务中心,营造小而美且具备公共阅读、文化体验、艺术欣赏等功能的空间。 通过深化文旅融合,巧妙搭配文化舒适物,营造便捷、均等和开放的文化消费和体验氛围[23],提升与周围环境的协同性。 ②图书馆+商圈,为读者提供全面的生活体验。 图书馆在交通便利、位置优越、人流量大的商业综合体建设新型公共文化空间,嵌入市民生活工作场所,与其他设施联动,共同营造小半径文化生活圈。 ③图书馆+社区,建设“家门口的图书馆”,满足社区居民文化需求,关切社区成长与韧性塑造。社区结合地域文化特色开展多种文化活动,例如线下讲座、数字阅读、古籍知识普及等,以此激活社区空间。 ④图书馆+书店,国家鼓励实体书店融入公共文化体系为人民群众提供服务。 在书店开辟专门的空间,实现书籍借售、公共阅读、文创与餐饮、教育培训等多元业态融合,促进阅读的场景化、生活化和常态化,为市民带来新的阅读生态和阅读体验[39]。
政府主导、社会参与是我国建设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基本原则。 推动社会化发展可以释放图书馆内在活力、激活优质资源、提升服务力量[40]。社会力量参与新型公共文化空间建设有助于提高新型公共文化空间设施密度,构建公共阅读网络,提高文化设施的可及性,方便读者就近利用。 然而,当前我国社会力量参与新型公共文化空间建设面临着各方主体权责边界有待厘清、承包企业存在运营风险等问题。 就社会合作主体方面,图书馆积极与企事业单位、实体书店、民间组织、小区物业开展合作,发挥行业模范作用,通过合作、共建、冠名、认养等方式参与新型公共文化空间的建设运营,打造一批集公共阅读、艺术展览、轻食餐饮、教育培训等功能于一体的具有新型文化业态特质的城市书房、实体书店或其他类型的空间。 在合作之前,政府等主导部门应当调查清楚社会力量在场地、管理、运营等方面的风险,并针对潜在风险做预案,明晰政府与公共图书馆在资金保障、资源配送、绩效考核等方面的具体责任,提升空间的韧性,保证新型公共文化空间长久运行。
具体合作内容包括:①场地空间来源。 相关部门在城市腾退更新中找准结合点,发动街道、社区等积极参与建设,例如由文旅部门牵头,促进图书馆与街道办、园区管理中心合作,引入社会力量打造公共文化空间,统筹城市商住空间,及时掌握空间来源信息,选择恰当的位置与环境,在保障空间公益性、品质化、公共性、文化性的前提下,推动多业态融合发展。 例如开展普惠性非基本公共文化服务,适当性收费,提供符合公众个性需求的空间场所。 同时,规范场地招标条件,制定包括位置、面积、责任主体、资金来源、运营资质与年限等细则,引入社会竞争机制。 ②空间运营管理。 注重空间品牌培育,在设计过程中突出品牌特色,强化品牌宣传。 例如,新型公共文化空间投入使用前期进行试运营、参与城市文化节,主动“走出去”开展创意阅读活动、街角展览等,拓展图书馆服务阵地,提升其影响力与社会知名度,提高群众参与度和知晓率。 此外,政府应统筹城市整体新型公共文化空间品牌建设,避免同质化、重复性建设。
文化强国必须为人民群众提供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公共文化服务[20]。 图书馆是公共文化服务行业的中坚力量,其一系列创新性实践有效推进了公共文化设施的合理布局、密度提升、服务优化,保障了人民群众的文化权益,生动展现了以人为本的理念。 本文在梳理图书馆新型公共文化空间创新做法的基础上,针对空间政策供给不完善、基层覆盖不足等问题提出了优化方略,未来课题组将在进一步细化空间类型的基础上研究其社会化运营、数智化发展等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