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高计划”背景下高职院校做好科技新闻宣传工作的思考

2023-02-03 23:44龙跃梅
广东科技 2023年6期
关键词:双高计划新闻宣传科技成果

文/龙跃梅

随着我国科技水平的不断提升,科技创新渗透到各行各业,人们对于科技新闻的关注度持续升高。高职院校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以下简称“双高计划”)的推出,高职院校科技创新、科学研究、技能人才培养等受到了广泛关注。如何顺势而为,做好高职院校的科技新闻宣传,为学校科技创新营造浓厚的氛围,提升学生和公众对科技新闻的认知和兴趣,助力“双高计划”实施,成为了当前的重要课题。

1 高职院校做好科技新闻宣传的重要性

高校是教育、科技、人才的集中交汇点,而高职院校是我国高等院校的重要力量。根据教育部发布的数据,截至2023年6月,全国高等学校共计3072所,其中普通高等学校2820所(含本科院校1275所、高职院校1545所)、成人高等学校252所。高职院校数量占据全国高等学校的一半以上,做好高职院校的科技新闻宣传工作意义重大。

1.1 有助于营造浓厚的科研氛围

在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以下简称“双高”)建设背景下,高职院校提升核心竞争力的关键要素在于教师。长期以来,由于高职院校对教师从事科研工作重视程度不够,相关考核要求不高:一些高职院校教师的科研创新和成果转化意识不强,缺乏对科研的热情和兴趣;同时,一些高职院校安排给教师的教学工作量较大,导致教师缺乏足够的时间开展科研工作。在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下,高职院校科研氛围不够浓厚。通过在学校做好科技新闻的报道,可以逐步营造科研创新氛围,正面引导教师进行科学研究,提高“以研促教”的积极性、主动性,进而提升教师科研创新能力,助力破解职业教育教学科研“两张皮”现状。

1.2 有助于提高学校知名度

科技创新水平已经成为衡量一个地方发展活力的重要指标。对学校同样如此,加强科技创新的宣传,对外展示高校的科研实力、科技成果、工匠精神、高技能人才等方面,可以让外界更好地了解学校的综合实力。此外,科技新闻报道与社会关注的热点、社会需求的难点有着较高的吻合度,在线上线下很容易得到传播,学校的知名度便在这些新闻报道中得到提高。

1.3 有助于培养学生技能

高职院校以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为主要培养目标。一些高职院校的学生学习目标模糊,动手能力不足,不清楚专业与社会需求的关系,在日常学习中找不到着力点、兴趣点。通过科技新闻的宣传,不断塑造科技改变生活、科技创造未来、科技自立自强等理念,可以让学生树立更为远大的理想,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和专业技能等,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培养更多实用型人才。

2 高职院校科技新闻宣传存在的问题

2.1 科技新闻数量不多

当前,科技新闻在高职院校的各类新闻报道中重视程度不够,数量较少。从国内各职业院校的网站、微信等宣传平台可以看到,科技新闻在高校宣传报道中所占的比例非常低,偶尔有一些涉及科技创新的报道也是寥寥数笔带过。一些高职院校刊发的科技新闻,也没有摆在其官网中显眼的位置,而是放在网站的二级频道。

2.2 宣传方式单一

许多高职院校的科技新闻宣传方式过于单一,以简短的消息为主,且内容大多艰涩难懂。一些学校虽然产出了一些有代表性的科技成果,但是并没有做充分的科普解读,没有说清科研成果的重要意义、成果转化的可能方向等;部分职业院校的科技新闻宣传内容缺乏生动性、互动性、针对性和趣味性,难以吸引年轻人的关注。

2.3 缺乏专业团队

专业团队是做好科技新闻报道不可或缺的力量。许多职业院校宣传部门人员队伍力量薄弱,很多都是身兼数职,对于他们而言,做好宣传只是众多工作之一,时间上和专业上都难以保证。加上科技宣传的专业要求较高,缺乏专业的科技新闻宣传团队导致宣传质量和效率不高,无法满足科技宣传工作的需求,也无法引起读者的兴趣和共鸣。

2.4 外力借助不足

做好科技宣传工作离不开外力的支撑。然而,目前高职院校更多的是利用自身的平台和人员做好宣传,利用外界媒体较少,一些具有一定代表性的科技新闻只是在自身内部传播,对外传播较少。由于自身微信公众号、网站的影响力有限,往往一些有代表性的科技新闻也难以走出学校,没有在社会上引起关注。

3 高职院校科技新闻宣传的策略

高职院校作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担负着为经济社会发展培养高技能人才的重任,需要顺势而为,通过建立多元化的宣传渠道、发布高质量的宣传内容、建立专业化宣传团队、加强与校外媒体合作推广等,将科学精神与科研创新、大国工匠与技能人才、科技强国与个人命运等内容结合起来,在校园内营造出积极向上、奋发有为的风气。

3.1 建立多元化的宣传渠道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和互联网的普及,传播手段、传播方式、受众需求等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高职院校要积极适应形势的变化,构建多渠道的宣传架构,包括官方新闻网站、微博、微信公众号、抖音等多平台的社交媒体,根据不同的新闻属性,及时对外发布学校的科技新闻。在日常工作中,要将传统宣传与新媒体宣传有机结合起来,采取新闻报道、专题片制作、公众号推送等多种方式,以生动形象的方式多方位多渠道展示学校的科技成果和形象。

3.2 突出生动有趣的宣传内容

对大众而言,科技新闻专业性比较强、文字内容乏味难懂,高职院校要化繁为简、化难为易,将各种论文、科技成果通过科普的形式来展示,体现科技新闻宣传内容的生动性和趣味性,如通过故事、实例等方式阐述科技知识,让广大读者易于理解和接受。在现阶段,高职院校可利用受关注度较高的抖音等网络平台制作和传播科技新闻,以达到良好的传播效果。

3.3 建立专业化宣传团队

高职院校一般都建有学生记者团作为校园新闻采编的主力军,为了加强科技新闻的宣传,可在学生记者团内部设立专门的科技新闻宣传团队,成员由宣传部门、科研部门、学生以及校内科研人员组成,负责收集、编写、审核和发布科技新闻。此外,有条件的职业院校可招募具有科技背景和新闻宣传经验的专业人才加入学校的宣传部门,并定期组织学生记者团等相关人员进行培训和考核,提高其专业素养和宣传能力。

3.4 加强与校外媒体合作推广

各类媒体是科技新闻宣传的重要渠道,高职院校的科技新闻宣传影响力及效果,在一定程度上与各类媒体的报道有直接关联。高职院校要加强与各级各类媒体的沟通和联络,建立良性的互动关系。重大的科技成果或者重要的新闻线索,可以召开新闻发布会,让各类媒体第一时间知晓;一般的科技成果、科普活动等,可将文字、视频、图片等投稿给各类媒体,供媒体根据自身情况选用;定期举行科技新闻座谈会、科技人物专访等活动,让学校的优秀科技人才、技能人才、科技成果等在各类媒体刊播,让学校的“科技好声音”在社会广泛传播。

猜你喜欢
双高计划新闻宣传科技成果
“双高计划”下高职院校图书馆建设思考
从“示范”到“双高”:高职院校回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逻辑机理与路径优化
双高计划背景下高职院校会计技能人才培养路径研究
新媒体背景下的人大新闻宣传
打通科技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
广播电视新闻宣传方法的创新实践
企业电视新闻宣传的思考
基于双高计划的专业文化建设研究
科技成果
科技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