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课程结构体系背景下高职院校设计构成课程教学探索

2023-02-03 13:41:17张丽
绿色包装 2023年12期
关键词:后继艺术设计实训

张丽

(湖南工艺美术职业学院 环境艺术设计学院,湖南 益阳 413000)

近年来,在《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等职业教育方面的相关政策中,一项新的重要要求是增强院校学生的实践能力。我国职业教育历来存在的问题之一,即校内教学内容与企业生产实际并不匹配,或者匹配程度不高。因此,高职院校的专业课程设置应以就业作导向,在国家相关政策的指引下逐步优化相关的课程结构体系,增加实训实践课程的比例。同时将专业课程和相关行业的职业资格证书之间相互衔接,从而提升专业课程设置的有效性[1]。新的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也鼓励产教融合型企业、产教融合实训基地等参与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和实施,发挥行业、企业、家长等的作用,形成多元监督机制,同时要求职业院校实践性教学学时原则上占总学时数50%以上,并积极推行认知实习、跟岗实习、顶岗实习等多种实习方式,从而强化以育人为目标的实习实训考核评价。

在这个大背景下,很多职业院校开始根据新的职教改革实施方案,对以往的人才培养方案进行适应性的改进,对专业课程结构体系进行较大程度的优化。但在总学时不变而又必须增加实习实训课时的前提下,则很多原有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内容就必须进行优化、删减。诚然,因为各种原因,不少职业院校课程体系中有一些课程的内容并不很充实,对学生的知识技能水平提高的成效不大,甚至还有一些内容较为空洞的“水课”,这些不足之处都可以在课程结构优化的过程中进行改进、删减,从而将教学效果真正落到实处。但在课程调整优化的实践中,笔者发现也有一些比较重要、反响较好的经典课程也不得不被缩减教学时长,以腾出更多课时给顶岗实习等实践课程。在无法改变基础课程教学时长被逐步缩减的趋势和课程结构体系优化这个大背景的前提下,笔者认为,作为专任教师,有必要对所授课程进行新的探索和改进,进一步理顺本课程的知识结构与整个专业课程体系的关系、将本课程与其他后继相关课程进行深度衔接,同时兼顾全方位育人的原则,稳步推进教学探索[2]。

笔者所任教的设计构成课程,是艺术设计类专业各层面、各方向都必须学习的重要基础课程,无论本科、高职中职层面的学生都需学习。设计构成由平面构成、色彩构成、立体构成三部分组成,故也被称为三大构成。在艺术设计类不同专业方向的教学中,对这三大构成的侧重有所区别,有时也会拆分为几门课程分别讲授。平面设计、媒体艺术等专业,通常仅教授平面构成与色彩构成,而雕塑艺术、环境艺术、工业设计建筑设计等专业则必须学习三大构成,方可为后继专业课程体系打好基础。笔者作为经常为园林景观设计、室内设计、展示设计、软装设计等环境艺术设计类专业讲授设计构成课程的专任教师,深知本课程对专业知识体系的基础性和重要意义。本课程在高职课程结构体系优化这个时代大背景下虽不会被删除,但也很难避免被减少课时甚至减去不少课时的情形。笔者所在学院在优化课程体系的改革中采用了渐进式的方法,用两到三年来逐步增加顶岗实习等实践性课时的同时,逐步减少专业基础课程的学时,例如笔者曾任教2019 级的设计构成课时有7 周、2020 级减为6 周、2021 级又减为5 周,在制定2022 级教学计划时甚至拟将设计构成课时再减少一周。笔者无法改变这种趋势,但为了保证设计构成课程的教学效果和对整个专业学习的知识技能水平衔接,笔者在近几年的教学中也逐步对教学内容、实训主题、材料工艺等进行适当改进,进行了一些行之有效的探索,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笔者认为设计构成课程在教学中首先应该优化基本内容和实训方式,并与后继专业课的内容进行有效衔接,将构成的设计思维向本专业体系中的其他重要课程延伸,同时还必须强化思政元素内容在设计构成教学中的融入,进一步完善学生的认知,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树立正确的观念。

1 设计构成课程教学优化的基本内容和实训方式

设计构成在艺术设计类专业课教学中的基础性意义在于,引导学生们认识到很多被有意识地设计创作出的产品、建筑等,都具有构成的思维元素,看似具有复杂外观的设计都可以被拆解为由很多简单构成元素的组合。在教学中还可以让学生们进一步感受到很多并不引人注目、我们习以为常的事物,往往也是深入论证、精心设计后的结果。设计构成的教学,看似琐碎零散,但学生经过动脑分析,动手制作,分解组合再出新的过程后所产生的深切感触,可以吸引学生主动学习。经过三大构成的系统化训练和培养,将为学生深入学习本专业重要的后继课程打下认知和思维方式的基础。

设计构成的教学需要占用一定课时,在过去数年间尚未删减学时的构成教学中,笔者往往通过许多经典案例讲析、由浅入深地引导学生认知视觉元素间的逻辑组合关系,培养专业学习兴趣,这需要一定的课时但又不必太长。当本课程的课时开始逐步缩减时,笔者则在教学讲授中剔除部分相对次要的内容、精简部分实训课题,力求用最典型的实训案例来培养学生们的综合造型能力。以三大构成中的平面构成为例,平面构成以研究平面图形造型及其排列组合方法规律为宗旨,着力培养学生们的平面造型运用和创造能力,以及对平面图形组合创意的视觉感受,这是艺术设计专业认知的基础。在教学中逐步训练学生应用点线面、基本形等元素的能力,构成思维培养的成果在艺术设计和美术创作领域中是通用的。教学中指导学生完成作业、绘制各种外观上有模有样的构成图形和立体造型并不难,但教学的目的不光是为了完成作业,更是为了在掌握基本规律的基础上进行有意义有目的的创新创作,在课时逐步有所缩减的趋势和课程结构体系改革的大背景下,教师应主动优化教学基本内容和实训方式。

例如,在色彩构成部分的教学中,传统的教学流程是顺着从色相环、对比、推移等名目依次进行的,每次训练都需要使用水粉颜料工具进行,完成作业时每一步涂色完成后往往还需要等待纸面干透才能进行下一步操作,这也在无形中占用了较多课时。在本课程的总课时有所削减的趋势下,笔者在教学中往往要求学生在临近中午、放学下课前才涂色,等到下堂课上课时则纸面干透,可进行下一步骤操作,这样能节约不少课堂作业时间。笔者甚至让学生放弃传统的水粉颜料和水粉笔,另行准备马克笔、彩色铅笔等工具材料,这些工具的特性更能节约不少作业时间,且适当的使用也可以增加色彩构成作业的多样性。

2 设计构成课程教学与后继课程的衔接

设计构成中的平面、色彩、立体这三大部分既是相辅相成、相互关联的,又可独立成章,事实上有不少艺术设计专业教师在教学中,仅教授平面和色彩构成。笔者所在学院课程的教学中,三大构成缺一不可,教学中既分解又时常结合进行,在色彩构成中可以看到平面构成元素和构成规律,在立体构成中能看到平色构成元素、构成规律及形式美法则等。这些多元素的结合运用,是知识的交叉,也意味着设计构成本身就需要与本专业后继课程之间进行衔接,从而可以在较少的教学时段里引导学生举一反三,增强其学习后继课程的信心。

有限的课堂时间里既要让学生们打好专业造型的基础和动手技能,又能了解设计构成与后继主干课程知识的关联,以及认识构成原理在具体设计实践中的运用,对教师自身的水平要求不低。因此任课教师应当在授课同时,紧密结合后继课程中的相关专业的知识。以笔者所在学院为例,教授基础课程的教师不管之前是否学习过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课程知识,都必须在教学实践中逐步了解环境艺术设计专业中的基本逻辑和材料工艺要求,才能使学生对目前设计构成所学的原理有明确的长远认识和学习目标,让知识在不同课程、不同时段维持着连续性并可随时转换,同时也能让学生们感受到设计构成课程中所学的基础技能和实训成果,这看似抽象零碎,但并未与本专业脱节,后继主干课程中所学习和实训的内容都将是现在之所学内容的片段和延续[3]。

3 设计构成课程教学强化思政元素的融入

设计构成课程开设于大学一年级第一学期,授课时段靠前,这一阶段正是学生们努力适应大学生活、辅导员和政工教师为新生树立正确观念和榜样的关键时期,专业课教师在此时应当在教学中融入思政元素,进行全方位育人的工作[4]。大学新生此时刚入学不久,对大学生活满怀期待,在专业课学习过程中的积极性普遍较高、课堂纪律好,设计构成的教学恰好处在这一时段,因此教师在课堂上以多种教学途径来灌输遵规守纪、勤奋学习的观念就显得十分重要和有效。

设计构成的教学,每个教师都有自己的方法和心得,笔者在观摩同事教授本课程后的作业展示时都能深刻感受到这一点,而每次教学过程之后都有新的总结和提高,并将继续运用于今后教学的改进和实践。设计构成教学需要合理有效的实训内容和形式,同时在本课程教学的改进和探索中仍须强化思政元素的融入。合理有效的实训内容可以让略显晦涩的知识和技术原理以较为直观的方式被学生所接受,以有趣的形式被吸收,而思政元素的融入更能将教育教学的宗旨及其所蕴含的观念以亲和的姿态融入实训环节、融入学生的思维中,令其长期受益。

设计构成课程中的实训作业数量及内容形式丰富多样,会因为教师的个人喜好、教学侧重点、所授课专业方向的差异等而有所不同,但都力图教会学生能运用三大构成基本构成规律来进行各种二维图像造型组合创意和三维空间造型的塑造,培养创意性思维和创新能力。创新创意思维是思政元素融入专业教学中的一个着眼点和教学目的,但每一门课程的教学目的并非为了创新而创新,应当以实用和具备推广意义为准绳。在设计构成的实训中,合理选择实训内容和形式十分重要,如果只是为了完成教学工作,展示作业成果,则仅需按照基本教学步骤绘制图形和着色,即可作出有模有样的学习成果,但这种流程下培养的学生很难将构成的创新思维运用到今后的专业学习中去,更难以培养学生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和职业素养,课程思政元素的灌输有所不足。

三大构成的教学实践中可以从多个角度和方式入手,众所周知三大构成是近代以来引进西方美术教育模式的形式之一,故教学中有较多运用现代的、西化的造型元素,但若使用中国传统元素作为平面、色彩构成实训的内容,如传统的建筑元素、图像、服饰等,并从古代织锦、服饰造型、建筑等素材中提取元素进行构成搭配处理,由此可于无形中培养并厚植爱国主义情怀、工匠精神等观念,也进一步提高了学生的职业素养。

4 结论

设计构成课程是高职艺术设计类专业各方向的重要基础课程,在高职课程结构体系优化背景下虽不会被删除,但也很难避免被减少课时的情况。为了完善课程在整个专业课程体系中的作用、完善教学效果,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对教学方式方法进行有效改进和探索。笔者在本学院渐进式削减设计构成课时的几年间,对教学方式进行了一定探索和改进,认为课程在教学中首先应该优化基本内容和实训方式,并与后继专业课的内容进行有效衔接,将构成的设计思维向本专业体系中的其他重要课程延伸,同时还必须强化思政元素内容在设计构成教学中的融入,进一步完善学生的认知,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树立正确的观念。本文论述的改进和探索建议源于笔者近几年来的教学实践,是伴随着高职课程结构体系优化进程的,也收到了一定效果。在未来几年的教学中,笔者还将跟随高职教育教学改革的进一步深入,继续探索设计构成课程教学的方式方法,以适应不断变化发展的时代。本文所述尚有不足之处,恳请广大同仁批评指正。

猜你喜欢
后继艺术设计实训
《星.云.海》
中国宝玉石(2020年4期)2020-09-23 07:45:56
《花月夜》
中国宝玉石(2020年4期)2020-09-23 07:45:56
基于CDIO理念的数控实训教学改革与实践
电工电子实训教学改革与创新
电子制作(2017年8期)2017-06-05 09:36:15
皮亚诺公理体系下的自然数运算(一)
湖南教育(2017年3期)2017-02-14 03:37:33
甘岑后继式演算系统与其自然演绎系统的比较
滤子与滤子图
微课在数控实训课中的应用探析
环境艺术设计中的“混沌之美”解读
人间(2015年17期)2015-12-30 03:40:57
安大略艺术设计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