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种衣剂对花生土传真菌病害田间防治效果

2023-02-03 10:22陈晓枫
植物保护 2023年1期
关键词:土传嘧菌衣剂

宋 敏, 陈晓枫, 张 勇, 马 冲

(1.泰安市农业科学院, 泰安 271000; 2.深圳诺普信农化股份有限公司, 深圳 518102)

花生是世界上重要的油料经济作物之一,同时也是许多国家重要的粮食作物[1]。我国是花生生产大国,2019年种植面积达465万hm2,约占世界花生种植面积的17.8%,产量达1 752万t,占世界花生总产的39.2%,居世界第一位[2]。目前,花生产区由于连年种植,导致土传真菌病害日益加重,其中由黑曲霉Aspergillusniger引起的花生冠腐病、由茄镰孢Fusariumsolani及尖镰孢F.oxysporum引起的花生根腐病以及由半知菌类齐整小核菌Sclerotiumrolfsii引起的花生白绢病近年来成为北方生产田的重要病害[3-6]。多种土传真菌病害通常在花生不同生长期先后发生或者混合发生,严重影响花生的产量和质量,制约花生产业的健康发展[7-8]。

目前农业生产中,花生土传真菌病害防治的主要措施之一是化学防治,其中种衣剂的应用省时省工,且能保证有限的农药成分集中作用于种子和根部,减少农药施用量,更容易被农民接受。我国登记用于防治花生土传真菌病害的种衣剂以防治根腐病种类较多,防治白绢病种类较少,冠腐病还未见登记农药种类[9]。而在实际生产中,对于多种土传真菌病害混合发生的防治主要选用多菌灵、甲基硫菌灵和咯菌腈等广谱型杀菌剂拌种[6],但防治效果并不理想。

本研究选取目前已登记防治花生单一土传真菌病害的混配制剂以其推荐剂量,在山东省泰安市省庄镇、新泰市刘杜镇两地选择花生土传真菌病害混合发生较重的典型地块开展田间药效试验,以期筛选出安全且兼治病害效果理想的种衣剂,为花生土传真菌病害的高效综合防治提供技术支撑。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供试花生品种为‘花育36号’。

供试种衣剂:11%精甲·咯·嘧菌(3.3%精甲霜灵、1.1%咯菌腈、6.6%嘧菌酯)悬浮种衣剂(FSC),11%吡虫啉·咯菌腈·嘧菌酯(9%吡虫啉、0.3%咯菌腈、1.7%嘧菌酯)FSC, 6%嘧菌酯·噻虫嗪·噻呋(1%嘧菌酯、3%噻虫嗪、2%噻呋酰胺)FSC,30%吡醚·咯·噻虫(2.5%吡唑醚菌酯、2.5%咯菌腈、25%噻虫胺)FSC,由深圳诺普信农化股份有限公司提供;27%苯醚·咯·噻虫(2.2%苯醚甲环唑、2.2%咯菌腈、22.6%噻虫嗪)FSC、25%噻虫·咯·霜灵(22.2%噻虫嗪、1.1%咯菌腈、1.7%精甲霜灵)FSC,由先正达南通作物保护有限公司提供;35%噻虫·福·萎锈(15%噻虫嗪、10%福美双、10%萎锈灵)FSC由江苏明德立达作物科技有限公司提供。

1.2 试验方法

试验于2020年5月—9月在山东省泰安市省庄、新泰市刘杜两地进行。试验地块为花生连作田,花生冠腐病、根腐病、白绢病等土传真菌病害连年混合发生较为严重。

两地分别于2020年5月4日、2020年5月7日播种,种植方式相同,人工起垄,垄宽55 cm,垄高20 cm,单垄双行开穴,穴距20 cm,每穴2 粒。试验参照《杀菌剂种子包衣防治苗期病害》GB/T17980.36-2000[10]、《田间药效试验准则(二)第 88 部分:杀菌剂防治大豆根腐病》GB/T17980.88-2004[11]进行,药剂剂量设置参考农药登记剂量,共设8个处理(表1),采用随机区组排列,4次重复,小区面积60 m2。

表1 供试种衣剂及试验设计

出苗情况调查:每小区随机选4点,每点调查50穴,记录出苗时间,计算出苗率,并观察花生生长情况。病害结果调查:花生冠腐病结果于齐苗后20 d调查,每处理小区采用随机5点取样,每区调查30株,记录病株数;花生根腐病于齐苗后10 d和60 d调查,每处理小区采用随机5点取样,每区调查20株,记录病株数及发病程度;花生白绢病于收获期调查,每处理小区采用随机5点取样,每区调查30株,记录病株数及发病程度。根腐病、白绢病病害分级标准分别参考李孝刚等[12]、董炜博等[13]0~4 级的分级标准。冠腐病根据公式(1)(2)计算病株率及防治效果;根腐病齐苗后10 d根据公式(1)(2)计算病株率及防治效果,齐苗后60 d根据公式(1)(3)(4)计算病株率及防治效果;白绢病根据公式(1)(3)(4)计算病株率及防治效果。于收获时测定花生产量,分别测定各小区荚果产量,折算公顷产量,根据公式(5)计算增产率。

病株率=发病株数/调查总株数×100%

(1)

防治效果=(对照区病株率-药剂处理区病株率)/对照区病株率×100%

(2)

病情指数=Σ(病级数×该病级株数)/(最高病级数×调查总株数)×100

(3)

防治效果=(对照区病情指数-药剂处理区病情指数)/对照区病情指数×100%

(4)

增产率=(处理区荚果产量-对照区荚果产量)/对照区荚果产量×100%

(5)

1.3 数据统计与处理

采用Microsoft Excel 2016 和DPS 17.0 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出苗率、病株率、病情指数、防治效果、增产率等均计算平均值±标准误,用Duncan 氏新复极差法进行差异显著性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包衣处理对花生田间出苗的影响

两地试验地块中,各药剂处理及清水对照处理的花生出苗时间泰安省庄均为12 d,新泰刘杜均为11 d,无明显差异。两地花生出苗率均在92.25%以上,各处理的花生出苗率与对照相比无明显差异(表2)。可见各药剂包衣种子对花生田间出苗没有影响。

表2 不同种衣剂处理对花生田间出苗的影响1)

2.2 不同包衣处理对花生3种土传真菌病害的防治效果

根据两地3种花生土传真菌病害防治结果(表3、4),泰安省庄试验田中对于花生冠腐病,27%苯醚·咯·噻虫FSC(T2)处理防治效果最高,为90.79%;其次为30%吡醚·咯·噻虫FSC(T4)、25%噻虫·咯·霜灵FSC(T3),分别为88.01%、85.88%,三者差异不显著。对于根腐病,齐苗后10 d,25%噻虫·咯·霜灵FSC(T3)处理防治效果最高,为69.10%;齐苗后60 d,25%噻虫·咯·霜灵FSC(T3)、11% 精甲·咯·嘧菌FSC(T1)处理防治效果最高,分别为81.21%、79.98%,二者差异不显著。对于白绢病,11%精甲·咯·嘧菌FSC(T1)、6%嘧菌酯·噻虫嗪·噻呋FSC(T7)、25%噻虫·咯·霜灵FSC(T3)防治效果较好,分别为85.48%、82.80%、76.40%,差异不显著。新泰刘杜试验田中,对于花生冠腐病,27%苯醚·咯·噻虫FSC(T2)、30%吡醚·咯·噻虫FSC(T4)处理防治效果位列第一、二位,分别为85.63%、83.79%,二者差异不显著。对于根腐病,齐苗后10 d,25%噻虫·咯·霜灵FSC(T3)处理防治效果最高,为69.74%;齐苗后60 d,25%噻虫·咯·霜灵FSC(T3)、11%精甲·咯·嘧菌FSC(T1)处理防治效果位列第一、二位,分别为83.93%、80.68%,二者差异不显著。对于白绢病,11%精甲·咯·嘧菌FSC(T1)处理防治效果最好,6%嘧菌酯·噻虫嗪·噻呋FSC(T7)其次,分别为84.40%、83.79%,二者差异不显著。两地的试验药剂处理整体防效趋势一致,11%精甲·咯·嘧菌FSC(T1)和25%噻虫·咯·霜灵FSC(T3)对3种病害均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在省庄防效分别为81.18%、79.98%、85.48%和78.58%、80.68%、84.40%;在刘杜的防效分别为85.88%、81.21%、76.40%和82.69%、83.93%、72.71%。

2.3 不同包衣处理对花生产量的影响

各处理花生收获后实测产量(表5),与对照相比,7个处理均有一定程度的增产效果。泰安省庄试验田增产率为4.76%~13.42%,其中11%精甲·咯·嘧菌FSC(T1)处理的增产率最高,增产13.42%;新泰刘杜试验田增产率为2.69%~10.25%,其中11%精甲·咯·嘧菌FSC(T1)、25%噻虫·咯·霜灵FSC(T3)处理的增产率最高,分别增产10.25%、10.09%,二者差异不显著。综合两地结果,11%精甲·咯·嘧菌FSC(T1)处理增产率最高,两地分别增产13.42%、10.25%,其次为25%噻虫·咯·霜灵FSC(T3)处理,增产率为11.83%、10.09%。

表5 不同种衣剂处理对花生产量的影响

3 结论与讨论

在山东各花生产区,整个生长期花生田最先发生的土传真菌病害为冠腐病,之后进入花生团棵期根腐病开始发生,进入花生饱果期后白绢病开始发生并延续至花生收获[14]。对于常年连作的花生田多种土传真菌病害常常先后发生或者混合发生,病害严重的地块农户可通过轮作倒茬避免损失,但部分地区为丘陵沙质土壤,农田供水不足,土壤保水能力差,以新泰市刘杜镇为例,可供轮作的作物仅有甘薯,因此使用化学手段进行土传真菌病害防治是首选。目前针对单一病害进行的药剂防治研究居多,缺乏混配制剂对花生生长期内多种土传真菌病害系统防治的研究。管磊[15]报道了吡唑醚菌酯、苯醚甲环唑等杀菌剂种衣剂对花生生长前期发生的土传真菌病害冠腐病、根腐病均具有较高的防治效果,对后期发生的花生白绢病具有较高的防治效果;曹海潮等[14]报道了30%噻虫胺·吡唑醚菌酯·苯醚甲环唑悬浮种衣剂对花生冠腐病、根腐病均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张霞等[4]报道了吡唑醚菌酯和芸苔素内酯协同能有效防治花生根腐病和白绢病。

种子包衣是防治花生土传真菌病害的重要施药方式,能够减少花生田用药次数与用药量,降低劳动力成本,但对药剂的安全性要求较高[16]。本研究选取目前在花生田获得登记的混配药剂并采用其推荐剂量,故未开展室内安全性试验。各药剂处理对花生田出苗率无影响,结合产量结果来看,所有处理比空白对照均有不同程度增产,所以各种衣剂处理对花生生长基本安全。本次两地试验期间气候条件正常,对于连续低温、降雨等极端气候条件下的安全性还需进一步研究证实。

根据曹海潮等[14]、管磊[15]、惠祥海等[17]、赵婷婷等[18]、李建涛等[19]的研究结果,咯菌腈对镰孢菌导致的土传真菌病害有特效;精甲霜灵可以抑制土壤中腐霉菌造成的病害;噻呋酰胺、咯菌腈对白绢病病原菌具有抑制活性;吡唑醚菌酯、苯醚甲环唑对冠腐病病原菌黑曲霉的抑制作用较好。本研究中,混配制剂11%精甲·咯·嘧菌悬浮种衣剂和25%噻虫·咯·霜灵悬浮种衣剂对花生冠腐病、根腐病、白绢病表现出较好的防治效果,防效均可达72.71%以上;其次为27%苯醚·咯·噻虫悬浮种衣剂、30%吡醚·咯·噻虫悬浮种衣剂。由于气候与地块原因,花生苗期发生的茎腐病未造成危害,无法评价各药剂处理对其防治效果,相关结果有待于进一步验证。

综上所述,11%精甲·咯·嘧菌悬浮种衣剂和25%噻虫·咯·霜灵悬浮种衣剂处理对目前在山东省花生产区普遍发生的花生冠腐病、根腐病和白绢病均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可以达到“一药多防”的高效、安全以及省时省力的防治目标,建议在生产中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土传嘧菌衣剂
不同种衣剂在鲜食玉米“申科糯601”上的应用效果初报
同种负密度制约效应与园林树木土传病害的有效防控
不同种衣剂处理对青瓜生长及产量影响的研究
不同种衣剂对黄瓜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
250g/L嘧菌酯悬浮剂防治黄瓜白粉病试验效果初报
土壤真菌多样性对土传病害影响的研究进展
8%嘧菌酯·22%霜脲氰悬浮剂的制备工艺研究
嘧菌酯与稻瘟灵复配防治稻瘟病
察右后旗马铃薯土传病害防治试验总结
250g/L嘧菌酯悬浮剂对不同地区马铃薯晚疫病的防治效果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