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况
迪士尼的经典形象——米老鼠,是个小机灵鬼,几乎每个人都对米奇或米妮印象深刻。可是,去掉了前面的“米”字,回到现实,我们可能就避之不及了。虽然很多人家里养猫,但是你不知道的是,和猫相比,我们和老鼠更“亲近”。这个“亲戚”,还真是八竿子打得着的。
很多年前是一家
5亿多年以前,在中国西南地区的昆明,诞生了迄今最古老的脊椎动物——昆明鱼。而后,在两亿多年前出现了可能是世界上第一只哺乳动物的摩尔根兽,而摩尔根兽的长相就像是老鼠。第五次生命大灭绝后,又出现了一种似鼩鼱的动物,同样像老鼠,而它可能就是灵长类、啮齿类、鲸类等哺乳动物的祖先。早期的灵长类,如阿喀琉斯基猴,也不过是身长几厘米、甩着一条尾巴的家伙。
大约在这个时间,同属灵长总目的人类和老鼠产生了分化,分别向着灵长目和啮齿目两个方向发展,长相上更是渐行渐远。
为什么实验总选择小白鼠
毫无疑问,无论是“血缘关系”还是形象,人类和猴子、黑猩猩更为接近,那为什么不用它们来做动物实验呢?
不光小白鼠,兔子、豚鼠、狗、猪等动物也会被用来做实验,但要说数量和普遍性,小白鼠最受瞩目。因为做实验,除了基因匹配相似度,数量和成本也是必须考虑的因素。
医学实验需要大量的统计分析,药物必须确保足够安全才可以,这就需要相当数量的实验动物。无论生存空间还是操作难度,小白鼠都比较适合。试想一下,如果用黑猩猩作为大批量使用的实验动物,光是体形和力量,实验员就招架不住。一间屋子可以放几百只小白鼠,但是如果放几百只黑猩猩,就是灾难了。而且,黑猩猩吃得多、活得久。一个遗传实验做下来,实验室的人类可能都换了好几代,实在太漫长。要知道,小白鼠的寿命只有一两年,一年可以生几十只,可谓“子子孙孙无穷匮也”。
简单来说,由于小白鼠在数量和成本上的保证,才让大部分出现在医院和药店的药物售卖价格较为低廉,更多病人能够用得起。
它们从何而来
这么多的小白鼠肯定不是野生的,不然漫山遍野地抓小白鼠,也是一道奇怪的风景线。
一想到小白鼠,我们脑海里就会蹦出它那尖嘴、浑身白色绒毛、有两颗红宝石一样的眼睛的形象。假如你对鼠类或者有毛生物没有太多恐惧的话,你会感觉小白鼠比老鼠温和不少,甚至还有几分可爱。
你的感觉是对的!
小白鼠作为野生鼷鼠的变种,已经被人类培育了上百年,而被定向培育的结果就是性情温和、差异性小,减少了实验过程中一个重要不可控的变量。此外,还可以根据需要培育特定的小白鼠,以供不同的实验使用。所以,小白鼠虽然有个“白”,但并非所有的实验小鼠都是白色的。小白鼠只不过是实验小鼠的一个白化品系,也就是实验人员常说的BALB/c小鼠。就像我们在有些动物园看到的白虎,它们实际上是正常的老虎基因突变所致。而科学家要做的,就是将小白鼠身上有利于我们做实验的基因稳定地保留下来,这样就可以准确地观察到药物的反应。
不残忍的未来
总会有动物福利组织的人反對利用小白鼠做实验,认为这是对生命的践踏,小白鼠无法说话,却承受着人类带给它们的伤害。实际上真的是这样吗?
中国有句老话“两害相权取其轻”,恐怕是对动物实验最好的解释。用小白鼠或者其他动物做实验,是为了更好地测试药物的安全性,在人类使用时不至于因为药物的副作用致残、致死,这也是对人类负责。这几年,新冠肺炎肆虐全球,为了尽快研发疫苗,就有新闻称“实验小鼠供不应求”。供不应求的背后,其实是科研人员对人类生命的负责。
像小白鼠这样的实验动物,因为实验本身的高要求及其自身的身体情况,饲养环境是十分干净的。即便经过实验,它们最后往往也都是进行没有痛苦的安乐死。而它们带给人类的,是数以亿计人的健康。
科技的高速发展也给动物实验带来了新的希望,让计算机模拟动物实验,可以通过机器学习直接导出结果。虽然这项技术还没有成熟,但可以期待的是,能减少这些小动物为我们承担的痛苦,而且还能缩短药物研发的时间。
在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实验动物中心——一个拥有近半个世纪悠久历史的中国实验动物基地,有一座特别的纪念碑,上面写着:“谨以纪念为生命科学研究而献身的实验动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