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DEMATEL方法的高校学生应急能力影响因素分析

2023-02-02 09:34李忠洪
技术与创新管理 2023年1期
关键词:高校学生应急因素

宋 军,李 芳,李忠洪

(1.重庆化工职业学院 建筑工程学院,重庆 401228;2.重庆对外经贸学院 跨境商务学院,重庆 401228)

0 引言

2019年李克强总理所做政府工作报告提出高职教育扩招100万人,我国高等教育正向普及化阶段迈进,中国高校在校人数也达到全世界第一。然而,近年来高校突发事件却时有发生[1-2]。2021年10月,南京某大学实验室发生爆燃事故,致2死9伤事件;2018年7月,西南石油大学5名师生于新疆野外考察遭遇泥石流,致4人遇难事件;2016年3月,四川某高校大一新生被室友杀死于自习室事件。除上述个案,近年来影响较大的校园网贷、网约车乘客遇害等高频次安全事件也涉及到高校群体[3-4]。

高校突发事件的诱因已然是一个复杂体系,有来自个体、家庭、高校、社会、自然等因素,也有高校应急能力不足的原因。学术界针对“应急能力”相关问题也做了大量研究。SMITH J[5]指出高校突发事件牵扯范围广,涉及校方、学生、家庭和社会等多方,处理过程需各方协同配合。李广利等[6]为提升大学生应急能力水平,基于应急能力研究调查提出了评估指标体系。王丽等[7]提出教育是减轻灾害的中心,知识是减轻灾害成败的关键。任国友[8]基于KAA模型研究了高校学生应急能力影响因素,提出了6个关键要素和17个次因要素。李球杰等[9]通过对黑龙江省7所高校应急准备现状分析,提出从学校、家庭、社会和个人等方面建立应急教育体系。

梳理国内外相关文献[10-13],高校应急相关研究集中于现状调查或应急教育,缺乏对高校学生应急能力影响因素的研究。结合我国高等教育正迈向普及化的背景,高校作为社会群体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高校学生应急能力影响因素,对高校应急管理建设具有较好的参考。为此,以高校学生群体为研究对象,利用DEMATEL方法识别应急能力的影响度,分析提取关键影响因素,梳理各因素间的关系,以期为提高高校应急能力提出针对性的策略。

1 应急能力影响因素

1.1 应急能力结构模型

利用DEMATEL方法对应急能力影响因素分析,首先要全面筛选出相关的影响因素,为避免筛选的混乱,提出构建高校学生应急能力影响因素体系的研究思路。中国矿业大学刘伟教授[14]等在认识高校应急管理能力时提出了三维高校应急管理能力结构模型,该模型保证了在提取应急管理能力指标时的全面覆盖。在提取应急能力影响因素时,可借助该模型思路,从应急过程、应急环境、能力要素3个维度对高校学生应急能力影响因素进行系统分析。

1.1.1 纵向——应急过程

过程指事物发展所经过的阶段,应急过程包括了安全事故发展的各阶段。参考突发事件发展阶段的划分,即预警期、爆发期、缓解期和善后期,可将应急过程划分为应急防备、应急准备、应急反应和应急反馈4个阶段。

1.1.2 横向——应急环境

环境是指围绕某一事物及对事物产生影响的所有外界事物,分析学校应急环境有助于分析应急问题产生的根源。高校学生的应急环境主要有高校、家庭及半涉社会。家庭是起始点,塑造了学生独特的性格。社会作为高校学生人生的下一站,其波动变化时刻受到大学关注。高校是载体,是学生学习生活的主要场所,是应急管理的主阵地。

1.1.3 应急能力要素

结合应急能力的定义,应急能力要素是指高校学生如何在应急环境下更加顺利完成应急目标需具备的条件。参照解决问题所需条件,资源、知识、技能,学生在有效应对安全事故时,同样需要拥有应急资源、知识和技能。

1.1.4 应急能力结构模型

通过以上分析,以应急过程、应急环境和能力要素3个维度建立应急能力结构模型。指导高校学生应急能力影响因素的筛选,如图1所示。

图1 应急能力结构模型

1.2 应急能力影响因素体系

通过大量的文献检索[15-17],以高校学生应急能力结构模型为导向,进行全面识别筛选高校学生应急能力影响因素。为保证在提取影响因素时的条理性和目标性,把应急过程维度融入到应急环境和能力要素维度中,以学生个体、高校、社会和家庭为目标类别,提取应急能力影响因素,获13个影响因素,见表1。

表1 应急能力影响因素体系

2 DEMATEL模型构建

2.1 DEMATEL方法

决策试验与评估实验室方法,简称DEMATEL[18-19],是运用图论与矩阵工具对复杂系统问题量化为数学语言,主要用于分析系统因素间的相关关系。DEMATEL利用计算出的影响度和被影响度,获取各因素的中心度和原因度,借此分析各因素之间的依赖关系,进而提出对改善系统问题有帮助的精准措施。DEMATEL具体方法步骤如下。

1)确定对象因素,根据因素间逻辑关系建立直接影响矩阵X。

2)矩阵归一化处理,将矩阵X的各行求和,设其值为Sumi(i= 1,2,…,13),找到最大值Summax,令X′=X/Summax,得到归一化后的矩阵X′。

3)计算综合影响矩阵T,按公式T=X′(I-X′)-1计算矩阵T,其中I为单位矩阵。

4)根据综合影响矩阵T计算因素影响度(D)、被影响度(R)、中心度(P)和原因度(E),求得完整综合影响因素矩阵T。

5)根据中心度和原因度绘制影响因素分布图。

6)对原因因素组和结果因素组进一步迭代分析,绘制因果层次结构关系图。

2.2 应急能力影响因素DEMATEL模型建立

基于高校学生应急能力影响因素建立直接影响矩阵X,考虑到影响因素的复杂多样性,同时兼顾DEMATEL并不适用于复杂系统的分析,在以3点标度法作为衡量准则时,采取了适当调整,综合文献对比和专家讨论进行评分。因素ai对影响因素aj没有直接影响关系,对应分数记为0,即aij=0;因素ai对因素aj有间接影响关系,对应分数记为1,即aij=1;因素ai对因素aj有直接影响关系,对应分数记为2,即aij=2。

在数据可靠性上,贴合现场实际邀请高校安稳办专家进行评分,综合各专家的评判结果,依据相应权重求出综合矩阵X。考虑到普通高等教育主要分为高职类和本科类,其中本科人数多于高职类,邀请了2所高职和3所本科院校应急专家组建5人代表团对此评分,见表2。

表2 专家打分结果

3 应急能力影响因素分析

收集整理专家评分数据,利用Excel同时计算获取影响因素的影响度、被影响度、原因度和中心度,见表3。

表3 应急能力影响因素关系计算结果

其中,影响度(D)表示为影响因素ai对其他影响因素的综合影响值,被影响度(R)表示影响因素aj对其他影响因素的综合影响值。

(1)

(2)

中心度(P)为影响度和被影响度之和,表示影响因素在评价指标体系中的位置和作用大小。原因度(E)为影响度和被影响度的差,表示影响因素对其他因素的影响大小。原因度为正值,则影响大被称为原因因素,为负值则被影响大被称为结果因素。

3.1 计算结果分析

3.1.1 影响度分析

由表3可知,影响度:政策导向对其他因素影响最大,应急组织次之。国家政策是开展应急相关工作的依据,政策导向影响其他因素符合现实情况。高校作为学生应急能力的直接培养地,应急组织因素将决定其他因素的落实状况。被影响度:应急准备和思想政治受其他因素影响较大。高校学生的风险意识、应急态度和自我效能感等容易受到其他应急影响因素的影响,同时验证了学生在无准备情况下遇到突发事故时受到的伤害相比有准备的大。

3.1.2 中心度分析

依据表3以中心度为横坐标,原因度为纵坐标,建立笛卡尔坐标系,获应急能力影响因素因果关系图,如图2所示。根据图2可清晰判定应急能力影响因素群的分布特点,即多数因素位于第Ⅰ、Ⅳ象限说明应急能力影响较为重要的因素占比较大。Ⅰ、Ⅳ象限的影响因素分布占比相差不大,说明在分析这些重要因素时,结果因素和原因因素都需要充分考虑,其中重要—原因因素有应急组织、政策导向、信息宣传平台等,重要—结果因素有应急准备、思想政治、应急知识体系等。应急准备因素以中心度2.388排在首位,表明应急准备是影响应急结果的最关键因素。该结果论证了,在安全事故预防时,当原因因素改变困难和缓慢,可通过强调应急准备的方式来提高高校学生的安全意识,改善严峻的应急形势,如周五离校统计、周日晚点名。

图2 应急能力影响因素因果关系图

3.1.3 原因度分析

从图2可知,高校学生应急能力影响因素原因度大于0的因素有6个,说明这6个因素对其他影响因素有着较大的影响。原因度小于0的因素有A1、A3、A4等7个,说明该7个因素受其他因素影响较大。对提取的原因因素和结果因素进行多次迭代计算,原因因素共经历2次迭代,迭代最终结果得2个原因因素,考虑到舆情监管因素的最终原因度(0.006)趋近于0,故最终原因因素为政策导向(0.164),见表4,结果因素共经历2次迭代,迭代最终结果得1个结果因素思想政治(-0.084),见表5。

表4 原因因素迭代结果

表5 结果因素迭代结果

3.2 原因度影响因素结果分析

对表4分析可知,应急组织、舆情监管和政策导向对其他原因因素的干扰较大。其中,政策导向因素因法律法规具有长效性和短期不可变性的特点,改变难度较大,舆情监管因素同样存在改变难度大的特点,应急组织因素因其主体为高校,在调整或变动上相对容易,说明提高高校学生应急能力要特别重视高校的应急组织因素,将应急组织因素确定为相对最终原因因素。对比其他原因因素,应急资源保障因素(0.393)的影响度值相对较大,体现应急资源保障影响到其他因素的变动,说明应急资源投入是应急管理的基础不能被忽视。

对表5分析可知,应急体适能、应急准备和思想政治较易受其他结果因素干扰,其中思想政治是最终结果因素,说明学生的思想政治最容易受到影响。结合当前高校工作情况,思政工作始终是摆在重要位置,恰好说明思想政治因素的重要性。

通过原因度影响因素结果分析,理清了各影响因素间的逻辑关系,按迭代次数可分为基层影响因素、中层影响因素和顶层影响因素,依据因素间的干扰度(被干扰度)可构成金字塔形影响关系结构图,如图3所示。结合事故案例,提升应急能力时要高度重视顶层影响因素、抓稳基层影响因素、发展推进中层影响因素,即高度重视高校的应急组织建设和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加强应急资源投入、做好信息宣传平台建设、落实开展应急演练,确保学生掌握应急技能、建立应急知识体系、提高身体素质。

图3 高校学生应急能力影响因素的逻辑关系

4 应急能力提升策略

4.1 突出思想政治教育

思想政治因素作为最终结果因素,最易受到干扰,在提升高校学生应急能力时,高校要抓好思政建设工作,关注学生的思想动态,确保思想稳定性、健康性。结合案例数据分析,思想政治教育在高校学生应急能力提升过程中发挥“生命线”的作用。高校应紧紧围绕这条“生命线”构建相关类别应急事件的思政教育工作机制,多样化思政教育手段,依托网络信息新技术,保持内容的时代性及实效性,让思政教育融入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各个环节。

4.2 增强高校应急组织建设

高校应急组织因素作为相对最终原因因素,对其他因素干扰大,高校要重视应急组织架构的建设。应急资源、应急教育、应急演练和信息宣传等都需要应急组织的统筹协调,构建一套适合当前高校实际校情的应急管理机制,是应急能力提升的重要保障。

4.3 落实应急技能培养

在培养高校学生应急能力的过程中,学生具备应急能力增强应对安全事故能力是目的。数据结果揭示了应急演练、应急教育为基层影响因素,关系到应急体系的稳定,而当前高校应急培养是存在问题的。主要体现在应急准备意识缺乏,施救主动性不高,高校应急演练落实不到位,有预案无演练,应急宣传停留于通知传发。结合影响因素逻辑关系,高校需增加应急投入、落实应急演练、确保有预案有演练,重视宣传建设,不定期考核学生对应急知识和相关技能的掌握,量化是否具备了应急能力。

4.4 推动高校相关应急法律机制建设

政府的政策导向在源头上影响着高校、家庭和高校学生群体,法律法规为高校应急工作的开展提供法定依据,指导高校能够全面履行应急管理职能,体制机制无形引导家庭对应急教育的关注。《教育法》《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等与高校学生管理相关的法律法规并未对高校突发事件应急管理做出明确、系统的规定,导致各高校在校园内部应急安全管理过程中缺乏纲领指导。鉴于当前情况,各级各类高校应基于高校学生应急管理工作所遇到的问题和取得的成绩建立相关数据库,积累案例数据,推动高校相关应急法律机制完善。

5 结论

1)从应急过程、应急环境和能力要素3个维度建立应急能力结构模型,以结构模型为导向从学生个体、高校、社会和家庭等方面提取了13个影响因素组成了应急能力影响因素体系。

2)DEMATEL方法中心度表明应急准备是最关键因素,表明在原因因素改变困难和缓慢的条件下,可通过强调应急准备的方式来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改善严峻的应急形势。

3)通过对原因因素和结果因素多次迭代,理清了应急能力影响因素间的逻辑关系,表明高校学生应急能力的提升应重视顶层影响因素、抓稳基层影响因素、发展推进中层影响因素。

4)提出了突出思想政治教育,增强高校应急组织建设,落实应急技能培养,推动高校相关应急法律机制建设的应急能力提升策略。

猜你喜欢
高校学生应急因素
人民的期盼就是应急青年的使命
高校学生党支部建设及作用发挥探索
完善应急指挥机制融嵌应急准备、响应、处置全周期
高校学生意外伤害事件应对与处理
解石三大因素
应急管理部6个“怎么看”
国际新应急标准《核或辐射应急的准备与响应》的释疑
小议高校学生违纪处分制度
短道速滑运动员非智力因素的培养
关于高校学生工作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