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硕知
(大理大学民族文化研究院,云南大理671003)
道家作为中国“三教”的主要分支之一,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具有影响深广的心理作用。张亚林等学者的研究表明,这一思想模式可以作用于临床心理咨询的领域〔1-2〕。然而,如何确立其应用的范围,如何把握道家内部的多样性等都是开展道家心理咨询亟待解决的问题。以社会心理学“认同”的角度分析道家文化,可以将对这些问题的思考推向深入。
道家既是中国文化的主体部分,却又保留着自身的边缘特性与追求,这在一定程度上塑造了中国人的心理状态。施舟人(K.Schipper)先生所言,自汉代起,儒家思想被提升为国家正统的意识形态,这时,在官方与民间保留了一个开放的场域〔3〕。这就为道家的延续与发展留出了空间。中国士人的生活选择从此具有了两个方向——追求成功,或者离群索居“采菊东篱下”。不愿进入官方领域的人往往寄情于出世的道家思想,并试图通过生命中心主义的个体追求看淡世事。因此,尽管许多道士追求同样向往成功,但边缘与个体性才真正构成了道家心理的外在表征〔4〕59-71。道家的理念如守中不争、道法自然、虚怀若谷、上善若水、知雄守雌、清静无为等概念可以提供心理健康的相应指标〔5〕;并且事件相关电位(ERPs)等实验结果表明部分道家的锻炼方法,特别是气功和太极拳,能够在实践中提升人们的心理健康水平〔6-7〕。简而言之,道家心理咨询的前景来自心理咨询与道家意识形态和实践经验的深度对话。
道家的心理研究作为中国本土心理学的一部分,应在中国文化和社会现实的背景下感知其心理作用。无论边缘化还是归属感都是道家在中国文化中的位置与方向。道家心理咨询的研究,必须首先明确道家哲学的特定精神。
道家哲学为居于中国文化中的人们提供了价值观和伦理上有别于儒家的选择。三种中国古典哲学倡导了三种幸福结构:儒家的和谐、佛教的不依附与道家的辩证应对〔8〕。中国乃至世界存在着相当多的道家拥趸,在某种程度上,道家精神在很多方面都是中国思维方式的基本背景之一〔9〕。
人本主义道家心理健康学说通常将道家的概念与心理学的理论相对比。黎岳庭总结了《道德经》中哲学的七项原则:无为、自然、上善若水、柔弱、节制、小国寡民以及不争,并将其与人本主义心理学相比较。得出的结论是对这些概念的感知(sensitivity)有助于促进现代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发展,并且促使其成为全球性的文化心理学〔2〕。近年来关于《道德经》的心理学分析以及对道家大五人格(the Daoist Big Five Personality)或若水人格(the Water-like Personality)的讨论就是基于道家人本主义的人格心理学发展。不仅是《道德经》,其他的道家经典也被引入了心理学领域,如借由对道家炼养经典《金丹四百字解》的不同理解进一步区分埃里克森和马斯洛关于人类心理发展的观点之间的差异〔10〕。这些研究证明,道家的观念本身就具有一定的心理属性。
超个人主义心理学吸收了更多的道家元素。如庄子的“心斋”与“坐忘”,就被认为可以借助打破自我中心的方式,进而达到自我超越的境界。道士刘一明所著《悟道录》等经典正对应了其中超越自我之外的特性。《易经》《悟真篇》《参同契》等经典则诠释了超个人心理学中的整体性与变化性〔5〕。
不但如此,道家哲学提供了具体的理论和方法以恢复并提升心理健康。孔力维(Livia Kohn)研究表明,基于道家的心理学在其定位上非常积极。道家的目标是生命、长寿和健康。然而,实现这些目标的手段包括精神体验的积极和消极两个方面。道家的阴阳学说能够对应积极与消极的心理过程,从而达到积极和消极的平衡与整合〔11〕。
道家“阴阳和合”的观念,被荣格认为其具有意识与无意识相互和解的可能。尽管荣格声称东方的高等意识的特征是一种模糊的非意向性状态,但在他的理论中,将西方无意识与东方模糊意识等同并不恰当,因为其中牵涉到宇宙论的差别〔12〕。事实上,在古代中国,“物质”“心理”和“世界”的概念在交汇相通。气被认为是一种基本的物质,结合了身体、思想和世界。通过道家的炼养,气可以被人所控制。这种多元融合构成了道家心理实践的核心〔13〕。
相应的道家心理测量工具已获研发,如已编制出的《道家人格量表》〔14〕。另一项研究在262名台湾大学生被试中,显示出三种本土幸福构造(Chinese indigenous well-being,CIWB)的不同与心理健康相关性。其中,道家的辩证应对追求高层次的积极情感与生命意义。针对道家的辩证性,该项目研究人员开发了《辩证应对量表》,以测量个体应对挑战性环境时利用道家辩证思维的程度〔8〕。
人本主义心理学、超个人心理学及心理分析等在发现道家与心理健康的关联性中都发挥了积极作用。但在另一方面,道家的文化认同具有相当广阔的区间,且并非匀质,具有多层次分布的特性〔15〕。因此,相关的心理咨询指标需要基于此得到更精准的分析。
精神健康不仅仅是没有心理损伤,还应该被定义为具有一定程度的积极特征〔16〕。在连接道家概念和心理健康指标的图谱之前,有必要厘清一些与道家咨询模式相关的基本概念。
道家存在两种对人类精神以及自我与世界平衡关系的独到理解,这种见解也是其个体性与边缘性的来源。其第一个有关精神的观念是完整性。在道家的影响下,中国人更喜欢与自然法则相融而不是去改变环境〔17〕。如《淮南子·精神训》讲:“夫精神者,所受于天也;而形体者,所禀于地也。”当道家思索精神和身体时,他们最先考虑的是他们如何完整地相互依存。《庄子·在宥》指出:“抱神以静,形将自正……乃可以长生。”在道家学说中,精神成了更为根本的存在。然而,精神也必须留在身体里,葛洪认为:“人无贤愚,皆知己身之有魂魄,魂魄分去则人病,尽去则人死”(《抱朴子·论仙》)。因此,完整的性命双修是道家修养的中心理念。这能够对应认知科学领域的具身性思想〔18-19〕。具身认知大略而言即所有的心理过程都受到身体形态、感觉系统、运动系统和情绪的影响〔20〕。
在身心一致的基础上,道家进一步将完整性提升到了宇宙论的高度。《道德经》第二十五章载:“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从而将人与宇宙万物相统一,形成了“身—心—宇宙”的完整图景。在荣格那里,道家同样赋予了意识和无意识之间的阴阳整合,这造就了人的人格和心智的完整性〔12〕。
简而言之,道家最直观的心理健康观念即完整性,它包括精神和身体、个人和宇宙、意识和无意识的统一。道家隐士离群索居的原因之一就是感到了其完整性所受到的威胁〔4〕59-71。事实上,这种融合反映了道家对身心与环境和谐的向往。回归自然就成了道家所追求的最高目标,而回归的另一种表现就是回到自身生命的原初形态。
在个体心理学中,道家的退隐即回复到最初如婴儿的生命状态。这种原始生命的概念不仅指代胚胎,而且指向一个哲学概念——“无”(非存在,虚无)。老子讲:“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第四章)。因此,“无”成为了世界最为根本的状态。这种空无的状态不仅仅是人和世界的本原,也是对非存在状态的回归。老子讲:“常德不离,复归于婴儿”与“常德不忒,复归于无极”(第二十八章),就是人生与宇宙回归原始状态的两个维度。
哲学观念构成了人类认知的内在底色。道家倾向于无为,而非改变认知与行为〔17〕。这一理念在“中国道家认知疗法”中得到应用。其仿效“合理情绪治疗”(RET)等创制的心理干预与测量方法,应用的道家概念的总原则即不争或顺其自然。它在实践中使道家的最终复归于“空”的理念得以具体化〔21〕。然而,另一些学者则认为道家的原则不能代替传统认知疗法,因为它建立在文化认同之上,在大多数人那里并不一定适用〔22〕。
道家关于复归的具体实践方法之一是“坐忘”,即对世俗的物质、身体与心灵的全部遗忘。庄子将忘分为几个层次,从忘仁义、忘礼乐直至坐忘。坐忘的境界要求“堕肢体,黜聪明,离形去知,同于大通”(《庄子·大宗师》)。这意味着人们把自己从身体和心灵的桎梏中解放出来。追求复归另一种做法是“胎息”。葛洪提出:“欲求神仙……其大要者,胎息而已”(《抱朴子·释滞》)。道家的修行者认为,这样就复归到了人体最初的生命形态。然而其表面是一种实践,但更多依然限于理论层面的探讨,毕竟能掌握如此复杂炼养技术的人相对于需要解决心理问题的人而言要少很多。
坐忘与胎息都是道家通过炼养对人类初始状态复归的实践。它同时反映了道家的完整性和对称性。这些修炼法门的最终目标是个体的自我实现而非利他,为了实现复归于婴儿的修炼,古代的道家人士常居于偏僻的山中(或许因为传说中有神仙住在这里)以及其他隐蔽的地方〔23〕。这种个人主义标志着道家在中国古代主流社会的动态边缘化状态。此外,具有道家认知模式的人经常在社会中表现出特定的行为,特别是当社会失衡的时候通常选择归隐。据此可以判断,如果一个人拥有更深入的道家认同,那么他在中国社会中的位置则会更为边缘化。
纵览中国古代历史,道家的理想生活是边缘且孤寂的,其中至少蕴含了对人格独立的向往。道家隐居生活的状态总体上追求平静,而非自我放纵。在悲观或混乱的情况下,人们往往会对现实感到绝望,从而以各种形式逃避,常沉溺于声色犬马。但道家隐士即便不进入核心的社会系统也不会进行极端的自我放纵,而是选择居于边缘的孤独。这不仅是一种特定的生活方式,而且可以被理解为创造了一种世俗社会的替代品〔4〕59-71。
然而,就普罗大众而言,人们通常不把道家视为一种哲学学派或生活准则,而是作为一种民间宗教信仰活动中的生活技术。另一些试图入世获得功名或者试图劝善的人把上述的道家生活技术与儒家伦理相统一,著名的《太上感应篇》就是这种思想的产物。据此分析,至少存在三种道家认同模式:“与道合真”“伦理追求”“生活技术”。这些道家认同的层次具有各自的方向和追求,道家心理咨询也需要依据认同层次的不同而做出相应的调整〔15〕。如图1所示。
图1 道家认同程度层次图
依据社会认同理论,个体根据社会范畴进行自我归类,而归类的过程强调了群体间的差异。差异则映衬着群内的相似与自尊。个体在群内相似与群际差异的元对比中获得其社会认同。对于道家心理咨询而言,不同的认同层次暗示着差异性的文化观念,并影响各自的心理状态。涉及整个道家文化认同的多极结构可以分为四层,除了上述的修道、伦理与生活外,最外层的影响在于中国文化各种元素间的相互交织和包容。这也意味着道家心理咨询可以适用的范围。
如果从中国文化认同的大范围观察,那么道家认同是其中的一部分,道家的各个分支又是道家认同的一部分,最为核心的则是个体性的道家认同。如图2所示。
图2 道家认同范围图
理论而言,如果一个人进入了道家的核心认同(与道合真),那么他在中国文化中会具有更多的边缘性和个体性特征,反之亦然。但是这四个层次并非截然分开,而是通过社会流动和社会变革的机制相互影响。无论如何,“与道合真”的道家思想追求是道家身份的根本,因为道家认同的其他层次必须通过它获得哲学层面的支持。因此,“道”这一概念是所有道家认同子层次的理想型,而道家认同的层级则决定了道家心理咨询的有效性。
道家身份认同的覆盖从与道合真至生活技术的范围,不同层次的认同可以更有效地对应各自的心理需求。
在心理咨询与提升个体心理健康的领域,道家可以提供一种积极的心理学方法。心理健康的双重因素模型可以作为其理论支撑。因为道家追求的心理健康不仅在于没有精神疾病,而且需要塑造一个高水平的积极心理。在这个模型中,心理健康包括完整和不完整的状态,完整的心理健康是一个综合体,它整合了正向的积极稳定情绪、认知功能正常和人际关系良好,以及负向的没有精神疾病的诸方面。
道家心理健康维度既涵盖快乐论的幸福及其积极影响与高生活满意度,但也需考虑到其偶尔的负面影响,如一定程度上的孤僻。边缘状态也会造就离群的性格〔24〕。若设计完整的道家心理健康模型并应用于道家心理咨询,必须结合心理维度和上述文化背景。
就道家心理咨询而言,存在一些适当的参考模型,包括哲学咨询和佛教咨询。哲学咨询由哲学家阿肯巴克(Achenbach)发起。他于1981年建立了第一个哲学咨询机构〔25〕。哲学咨询通过探究哲学问题将精神治疗过程与哲学思辨联系起来。对于处于压力与困境中的人们,这样的思辨探索可以指导人们的实践。在哲学咨询中,哲学家大多担任顾问的角色。这是哲学在心理学上的一种系统化的应用〔26〕。
佛教咨询是一种借用佛教的智慧的心理干预方式。其目的是通过训练人们的思维,从而达到平静、快乐和解脱。近年来,佛教影响了泰国的咨询师培训和咨询服务,有助于将西方的心理学理论与泰国文化和佛教的宗教实践相结合,使人们能够获得更加本土化的咨询体验〔27〕。道家作为中国文化的一支,应用在中国本土的咨询服务中,同样具有相应的价值。
与佛教相仿,道家的观念同样对心理咨询的发展有所帮助。道家认为平静是心理调适的开始,更重要的在于心性的炼养。道家心性修炼的目的在于以不同的方式汇聚积极的心理资源,这类似于西方的“认知—行为”疗法。就道家而言,更为积极的心理健康产生于走出个人内在的独白的时刻,获得个体同宇宙的合一知觉(即“与道合真”)。在这一认同层面上,心理健康通常更多地连接自我与世界的完整性,其接近于自我实现。
具体而言,个体性、边缘性、流动性以及由此产生的创造力是道家身份认同核心层次的精神健康表现。研究发现,个体、边缘和流动的状态与独立、前沿精神、探索性和创造力这些特质直接相关。通过一些道家的特殊认知方法,如内观,冥想,胎息,坐忘,内丹等,追求心理上“与道合真”的境界。在这里,心理状态与道家精神相一致。简而言之,道家认同核心部分的心理健康更多地依赖于道家哲学,并倾向于通过相应的实践达到自我实现。他们的社会心理状态则很容易边缘化(孤独),并具有高流动性,且可能通过创造力对社会做出特殊的贡献〔4〕59-71。
然而,与道合真的炼养毕竟是少数人的追求。大多数中国人则把道家归入一种生活技术的范畴。在此维度,效用成为他们的主要心理要求。其核心伦理是现实主义和自我生命中心主义。这是一种享乐主义的幸福原则,是对当下利益的直接追求。他们的积极情感价值来源于对当下目标的认知,其中包括良好的社会关系,世界的正义,物质满足,身体健康,政治上的成功等〔28〕。并且,一旦他们的需求没有借助想象的超自然力量实现,道家学说就会有一套心理补偿机制来填补其心灵的失落。道家“承负”理论即时生效,使人们对于公平的期待延伸到后代子孙之中,从而达成一种更为飘渺的实现。简而言之,生活技术层面的道家认同非常广泛,其心理健康主要的指标在于生活满意度。
在这两个道家认同的层级中,影响心理健康状况的对应因素如图3所示。
图3 道家认同与心理咨询因素对应图
将道家认同进行分层更多的目的在于方便理解。从生活技术的认同至“与道合真”的认同并非截然分离,而是一个连续的心理状态,尽管与道合真拥有最核心的道家精神,并贯穿于所有道家认同的层级中。道家心理咨询需要允许具有道家认同的人居于适当的自然和人文环境中,并利用道家精神和实践来增加心理健康的积极因素,或减少心理损伤的负面影响。
并且,道家吸收了丰富的外部元素和思想,在复杂的中国文化、社会和政治环境中绵延数千载。道家认同在整个中国文化和社会中呈现出各种各样的形式〔5〕。伦理层面的认同就很大程度上体现了道家对于儒家或古代官方伦理的妥协。因此,道家心理咨询不仅要把道家思想或概念引入到本土咨询师的培训和咨询服务中,还要考虑到道家认同的程度以及其他文化和社会因素。实际上,正是在与儒家和中国传统祭祀宗教的博弈中,道家才显现出边缘的内在性格。另一方面,道家也不断自觉地向中国文化和政治的中心靠拢并为其服务。
“与道合真”已经包含了心理健康的积极目标,并提供了一些精神治疗的方法。道家的基本概念“道”与心理的幸福和疗愈息息相关,因此需要在心理学语境中得到恰当的解读。长期以来,“道”被西方心理学界诠释为道路或途径,然而中国古人则将之视作贯穿宇宙和生命的力量,与此最为接近的西方概念为“上帝”或“实在”。实质上,“道”既无法定义又永恒变化,是一种至大无外又至小无内的力量〔29〕。因此,道家心理咨询最好的方式就是作为本土心理咨询的灵活补充而开展,向具有一定程度道家认同的人们提供相应的心理支持。
对于完整与复归的追求显示了道家对心理健康的理解。不将身体与精神分开是道家的基本原则。根据社会认同理论,如果一个人在道家认同的层面上获得更为中心的位置,那么他会拥有更多的个体性,并居于中国主流文化的边缘。此外,处于其他道家认同层次的人并不总是接受道家的理论和方法,而是在中国文化的其他部分中获得更多的心理支撑。因此,道家身份认同的程度直接关系到道家心理咨询的过程和效果。
以往的研究与临床实践更注重道家的文本与意识形态,但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道家身份的多样性。如辩证应对和中国道家认知疗法等研究或实践,大多只是把不分层的道家思想或观念带入了他们的心理学理论与临床咨询之中,从而忽视了被试或个案本身道家认同程度的影响。就前瞻的角度而言,道家心理咨询应根据个案对道家认同的程度而选择不同的理念与方法,并对进一步如何产生具体的咨询方式与效果测量工具进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