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象新闻的“现场”在哪里?

2023-02-02 08:54文_方
传媒评论 2023年1期
关键词:预报员台长气象台

文_方 力

方 力

钱江晚报

“气象局局长问明天天气怎么样?10个预报员,8个举手表示要下雨。局长说,好,明天80%的可能性要下雨。”这是网上流传的一个段子。

几年前,在我接手气象条线以前,对这样的段子也是一笑了之:天气预报总是不太准的。但跑了几年气象新闻,像一层层剥洋葱皮,逐渐深入后发现并不是这样。事实上,一条天气预报的出炉严谨得很。

在瞬息万变的信息化时代,手机软件点点,就能随时随地看到天气预报。气象新闻如何做出自身价值?

我认为,气象新闻尤其需要现场感,这是灵魂。毋庸置疑,在一些台风等灾害性气象事件发生时,记者只要人在现场,就具有足够的画面冲击力。

我想探讨的是,风云雨雪,四季更迭,在城市的生活日常中,气象新闻的现场在哪里?同时,作为一名工作了18年的“老记”,我又该如何转型,去寻找新的突破口?

坚持初心去现场直捣生产气象预报的心脏

2019年,浙江省气象局还藏在杭州老东站小商品市场旁的一栋老旧小楼里,高架旁的噪音,似阵阵狂风掠过窗子。但是这里聚集了全浙江最会“看天吃饭”的一群人。

那年11月底,冷空气频繁,长沙、合肥、南京都下雪了,杭州人迫切地想知道何时迎来初雪。但城市里下雪总是一副傲娇脸。分析的稿子一遍遍写下去,因为无法深入,而显得苍白无力。怎么办,哪里可以找到突破的现场?

想到这群“问天者”一定掌握着“雪”的密码,那么,他们的心情是否也和我们一样期盼着,还是极其复杂?我决定走进浙江省气象局来一次探访和揭秘。整整一天采访下来,那感觉真像挖掘到了宝藏。

气象台里最重要的就是一天3次会商,就像医生专家对天气展开问诊。如果有疑难杂症,讨论就更频繁,也可以提高准确率。比如碰上台风,气象预报大厅黑压压坐满人。有时候看专家一边看图一边讲解,像极了数学老师讲题。

单眼皮小马穿了一件卫衣,研究生毕业,做了5年预报员,他告诉我,预报真的很难。尤其是夏日午后强对流天气,神出鬼没,预报难度大,特别担心漏报。还有初雪,市民最期待,也是他最烧脑的预报项目。简单说,下雪要水汽气温等条件配合得天衣无缝才行,而城市有热岛效应,往往水汽足了气温还不够低。对此,小马有一句无比精彩的比喻,“下雪吧,就像初恋,可遇不可求”。

所以看似十几个字的预报后面,预报员要非常谨慎地看几十张图,方法就是依靠数值预报+经验判断。所以,我们在等一场浪漫的雪,预报员们则面临着一场严格的考试。

这个揭秘的现场描写,一下子让常规化的气象报道活色生香。我在客户端实时滚动更新稿子,读者们觉得新奇有趣,留言反馈很多很多。

稿子除了呈现不少长知识的内容干货,完成了我既定的任务目标,还意外挖到很多有趣的故事和细节,进一步丰富了稿件的层次。

“我们这里不是硕士就是博士!”这说的是“预报员天团”,90后小严美国大气科学博士毕业刚进气象台,要做半年跟班才能正式当预报员;还有一个“融媒体天团”,制作了很多抖音爆款。最爆的视频是这个:省气象台的各路“专家”们,对着天,对着地,对着气象台的招牌来“发誓”了——这个周末,浙江大部分地区能见到太阳!这是2019年年初被连日阴雨逼疯的预报员;再有“主播天团”颜值都逆天,小哥哥口播要练习“绕口令”:“暴雨到大暴雨转暴雨……”

看似“平平无奇”的气象事件,通过深挖气象局这个现场,寻到了更新奇的视角,做出了别有味道的稿子。

现在的信息如此发达,气象网站分分钟更新预报数据,盯网站、盯微博、盯发布也可以发稿子,为什么我们记者还要千方百计去现场?

刚接手气象条线时,我也这么问过自己。10多年的从业经验告诉我,任何一则新闻都可以挖掘到现场。而简简单单去现场3个字,则是每一个记者要始终坚守的珍贵初心。

坚持学习努力成为专业“死磕”气象专家

2022年年初的雪,有点“玄学”,下不下?有可能。有没有积雪?看情况。然而老百姓就是想知道,预报中的雪下到了哪里,明天有没有积雪,道路会不会结冰……

如何更快更有效地传递给读者精准的动态信息?这一次,我决定在晚来将欲雪的晚上,再次跑到杭州市气象台。我知道,这种日子台长必坐镇。果然,郑台长正目不转睛地盯着电脑分析图。

嗯,山区已经雪花飞舞,但杭州主城区仍是小雨。你看,水汽还充足的,近地面气温的表现还不行,要再下降1.5℃才有可能飘雪。

那么,雪的动态到底是怎么出炉的?具体看一些什么图,获取什么关键信息……我盯着郑台长不停追问,并让他手把手教我看图。比如要查看自动气象观测站实时传输的数据,以及高空天气形势图,1500米、3000米、5000米等等各层的风向风速和气温、湿度等情况,再结合地面天气形势图来综合分析。

而接下来,要不要发预警,是郑台长无比纠结的事情。要综合考量降雪量、积雪厚度,对城市运行以及老百姓生活的影响等等因素。一旦发布,城市多条线口部门就要联动,可发布了怕雪下不大,不发又怕下得大,时间节点是现在发还是清晨发……如果不是“死磕”气象台台长,我不会发现这么多专业内幕。原来一条稀松平常的气象预警发布,对一个城市而言,牵一发动全身。以后再写预警,我就清楚这背后的分量。

对气象记者来说,台风都是重点关注对象。2021年秋台风“灿都”是个厉害角色,诡异多变,在台风界必留有姓名。这一次,我采取了同样的办法,和气象台台长“死磕”到底,如解剖一只麻雀般,做出了一组《六问台风“灿都”》的解释性报道——凭实力刷屏的“灿都”究竟有多强,为何直扑浙江而来?未来,“灿都”何去何从,对我省最大的威胁又在哪里?

2022年夏天,杭州被高温牢牢控制,极端气温接连打破纪录。人们最日常的高频词汇就是热!8月14日下午3时04分,杭州气温高达41.8℃!成为自1951年杭州站有气象观测记录以来,最高气温历史极值。我查询此前的纪录,是2013年8月9日创下的41.6℃。

见证了历史后,专业的气象记者能做什么?不二法门还是去现场,去找气象专家学习。带着读者关心的问题,比如这些气温极值,是在什么地方测的,怎么测出来的等等,我实地探访了杭州国家基准气候站。很多人不知道,杭州国家基准气候站,位于凤凰山脚下的馒头山社区,这里是老底子的“皇城根儿”。我找到了坚守在这一方天地多年的气象观测员王俊骄,深入采访——50多年了,杭州站为啥一直都在馒头山?因为探测资料参加全球交换,要保证数据的代表性、准确性、比较性;打开百叶箱却没有温度计,原来2013年后彻底取消人工观测……

当晚,我迅速成稿,《神秘的“馒头山数据”出自这里,南宋气象工作机构也在这里,我在杭州馒头山“测”气温》登上了第二天的钱江晚报头版。这独树一帜的新颖报道,也受到了气象业界好评。

作为一个老记者要坚守初心,也要不停学习,增加条线专业知识,努力成为一名专业记者。

坚持创新,探索视频化看见气象生活的日常

满园春色关不住,2022年杭州的春天比往年来得早。这条入春的消息,我首次尝试不用文字,而是用视频化的方式呈现——那就是钱江晚报《小时说天气》。

第一条视频是在虎年第一场飘飘洒洒的大雪中,即兴创作诞生的。在此之前,我和小伙伴思考了很久,天气和生活息息相关,天气报道来源于生活,自然要回到生活,也就是看到一个个生活的日常。找到这一个个生动的新闻现场,用视频化的方式来呈现天气的悄然变化。

2021年2月,在杭州长达1个月的连续雨雪宣告结束后,是一串晴好天气。《小时说天气》的拍摄小组来到盛产西湖龙井茶的梵村,看看杭州人惦记的西湖龙井茶长势如何。三月春意藏不住,于是我们来到西湖边拍摄。我们捕捉到白堤第一棵冒出嫩绿新芽的柳树,追到了湖边欢快嬉水的鸳鸯,也看到红梅树下跳舞的阿姨舞团……这些画面足以展现杭州的春天正款款走来。拍摄完成时,气象台恰好官宣:杭州明日入春。这一条新鲜采集的天气视频,嫩得能掐出春的汁水来。

等阳光绽放,太子湾郁金香开出第一朵娇羞的花时,《小时说天气》就到达那里,送上第一手讯息。

紧扣时令而动,回到生活现场,是探索《小时说天气》的初衷。其中,我们还做过一次别具一格的尝试。农历二月二是民间说的龙抬头的好日子。我们带大家去五柳巷,感受初春温柔的阳光,然后在理发宝藏小店里打卡。若能将气象事件与社会新闻相结合,天气视频新闻可以走进小店、弄堂、菜场……

进行视频化探索,无非是想换一种亲切而日常的说天气做新闻的方式。作为一名仍在路上的老记者,保持敏锐的触觉,贴近当下年轻人的喜好,才能有所创新。

猜你喜欢
预报员台长气象台
江西省天气预报员现状调查分析与对策建议
从失误中寻找机会
意想不到
预报员培训的“复盘”方法
萌萌的气象局通知
航空气象预报人为因素的分析初探
关节为何成了“气象台”
黔东南州预报员队伍建设的实践与思考
走不出的遗憾和伤痛——几位同事写在北京电视台原台长王晓东辞世一个月之际
高考作文练习四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