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翠萍,贺 敏,岑俏丹
阳江市人民医院,广东529500
变应性鼻炎多因人体出现过度变态反应及较高的敏感性,对某些特殊变应源表现为鼻腔黏膜炎症变态反应,病人多以鼻痒、鼻塞、打喷嚏、流涕等为主要临床症状[1]。因该病症可反复出现,故病人日常生活及夜间睡眠质量均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病人身心舒适度降低,常伴抑郁及焦虑等心理,严重影响生活质量。变应性鼻炎诱发因素较多,现临床多选择特异性免疫治疗以缓解变应性鼻炎进展,其治疗效果及治疗安全性均较理想。但因该治疗方式起效慢,又因病人对疾病及相关治疗方式认知不足,易降低其治疗依从性,进而严重影响最终治疗效果。为有效促进病人康复,治疗期间配合科学、有效的护理干预至关重要。相关研究发现,中医护理配合家庭干预可在有效促进脏腑功能恢复的基础上,提高其机体免疫力[2]。鉴于此,本研究针对本院收治的变应性鼻炎病人实施中医护理配合家庭干预,旨在研究该护理模式对病人症状改善及睡眠质量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选取本院2020年5月—2021年9月耳鼻喉科门诊收治的96例变应性鼻炎病人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干预组与对照组,各48例。纳入标准:①符合《变应性鼻炎诊断和治疗指南(2015)》[3]的诊断标准;②临床表现为鼻塞、鼻痒、流涕、打喷嚏及水肿等;③油烟及吸入冷空气等刺激性物质发作或加重病情;④经临床症状、鼻咽喉镜及CT等检查确诊;⑤所有病人均知晓本研究,并自愿签署研究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①存在变应性鼻窦炎、自主神经性鼻炎及急性鼻炎等非变应性鼻炎病人;②存在鼻部手术史,存在鼻息肉等鼻部疾病者;③存在气道高反应性、严重器质性疾病及哮喘并发者;④存在免疫缺陷、肾功能损害、心脑血管疾病、恶性肿瘤及糖尿病者;⑤妊娠期或哺乳期妇女;⑥存在精神系统疾病或认知与意识功能障碍者;⑦护理依从性差者。干预组:男26例,女22例;年龄22~47(35.62±7.16)岁;病程3个月至5年[(3.07±0.65)年]。对照组:男30例,女18例;年龄25~49(36.41±8.24)岁;病程5个月至6年[(3.32±0.72)年]。两组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已通过我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批。
1.2.1 对照组
实施常规护理干预。①健康教育:通过文字、视频、图片等方式告知病人变应性鼻炎的相关知识,以提高病人对疾病认知度;实施治疗前应告知病人免疫治疗时间较长,避免病人治疗初期因无明显效果而中止或放弃治疗;完成相关治疗后,护理人员应再次告诉病人继续接受治疗,以巩固疗效,避免鼻炎复发。②日常生活护理:做好病人饮食护理,饮食以清淡为主,避免进食辛辣及刺激类食物,做到荤素搭配均衡,确保病人摄入足量营养;做好病人生活指导,做好清洁与消毒工作,及时消除动物毛发及尘埃等致病源,控制病房内湿度<50%,避免曲霉菌及霉变等。③生理变化护理:病人接受免疫治疗期间极易引发严重过敏反应风险,故医护人员实施相关治疗期间应备齐吸痰管、氧气、钙剂及肾上腺素等药物或器械,若病人发生过敏现象,医护人员应立即按既定程序为其实施相关急救工作。干预时间为4周。
1.2.2 干预组
实施中医护理配合家庭干预。
1.2.2.1 中医护理
①口服药物护理:给予病人加减温肺益气汤治疗,药方为:蝉蜕15 g,黄芪15 g,防风10 g,白术10 g,苍耳子6 g,麻黄6 g,薄荷6 g,辛夷6 g,甘草3 g。随症加减:无鼻痒者去蝉蜕;鼻塞严重者加石菖蒲6 g;清水样鼻涕者加乌梅10 g。取1 000 mL水常规煎煮30 min,煎煮至400 mL,于早晚餐后30 min温服,每天2次,每日1剂,每次100 mL。第3次煎药液后用于鼻腔冲洗,每晚1次。以10 d为1个疗程,连续用药3个疗程。3疗程结束后给予病人0.9%氯化钠注射液10 mL,并加热至30 ℃用于冲洗鼻腔。鼻腔冲洗时应指导病人学会自我冲洗,掌握药液温度,避免药液过热而烫伤鼻黏膜;若病人无法完成自我冲洗,可在护理人员帮助下通过鼻腔冲洗器完成鼻腔冲洗。②穴位按摩:帮助病人取仰卧位,于所需按摩穴位处涂抹凡士林,各穴位均按摩1 min,按摩力度以病人可耐受为宜;按摩鼻通穴时,单侧各按摩5 min;再指导病人取坐位,轻柔按摩双侧合谷及曲池穴,各穴位按摩2 min;每天1次,以15 d为1个疗程,连续按摩3个疗程。实施穴位按摩时应掌握力度,避免按摩力度过大致病人不适感;按摩时可为病人讲解各穴位相关知识,以提高病人对治疗及中医知识的认知度。③穴位敷贴:将延胡索、白芥子、麝香、细辛与半夏研磨成粉,再与鲜姜汁调和成糊状,制成半径1.0 cm、厚0.5 cm圆饼状,放置于医用敷贴上,并贴于病人天突、大椎及命门处,贴于双侧肺俞、膏肓、百劳、涌泉、足三里及肾俞处。每次6 h,每周1次,共治疗4次。穴位敷贴期间病人饮食应清淡。
1.2.2.2 家庭干预
为病人建立家庭健康档案,通过短信微信、电话及上门等方式与病人沟通交流,及时对家属进行相关干预指导。①心理干预:护理人员分析病人依从性不佳的可能因素,根据表情、坐姿、交流语气等初步判断其焦虑、抑郁程度,为其实施针对性、个性化的心理疏导,同时邀请本院康复进程较好或康复期病人与其交流,使其以积极、乐观、良好的心态面对疾病、相关治疗及护理干预,以提高其战胜疾病的信心;告知病人少发怒,发怒易动肝火,少烦忧,烦忧易伤肺腑,保持心平气和,以促进精神状态的改善。②认知干预:护理人员应采取组织讲座、发放宣传册、张贴告示栏等方式为病人讲解变应性鼻炎的相关疾病知识、治疗方式、护理措施及相关注意事项等,同时将变应性鼻炎相关知识编制成册,分发给病人及其家属,使其正确认识疾病的发生、发展与转归。③环境干预:护理人员定期上门对病人居室内尘螨变应源进行检测,以判断其性质及浓度;指导病人及其家属做好居室内卫生,经常暴晒床单被褥,勤换洗衣物;居室内尽量不使用地毯、厚窗帘及沙发罩等,选择纤维填充制品或棉花以代替鸭绒及糠皮类材质;居室内每天开窗通风,以促进空气流通;同时告知病人远离烟尘及花丛,防止吸入粉尘对鼻腔功能恢复造成影响。④自我管理:护理人员为病人讲解药物用法、用量,相关注意事项及药物副作用等,告知病人遵医嘱合理用药;指导病人饮食清淡,特别是接受中药护理期间,因禁食生冷、辛辣类食物,少食荤腥,以高纤维食物为主,确保营养均衡,满足机体所需;指导病人进行有氧运动,有效提高机体免疫力,多进行户外活动,注意季节气候变化,积极预防各类急性感染。干预时间为4周。
1.3.1 症状改善
干预前及干预4周后采用鼻炎伴随症状总分表(TNNSS)及鼻症状总分表(TNSS)[4]评价两组症状改善情况,TNNSS量表包含鼻或眼氧、鼻涕由咽部流过、头痛、流泪及鼻或口腔上额痛等项目,有症状计1分,无症状计0分,比较两组TNNSS累积得分;TNSS量表包含鼻痒、鼻塞、喷嚏及流涕4项症状,各症状均以0~4分计,无症状计0分,轻微计1分,中度计2分,较重度计3分,极重度计4分,以累积得分为TNSS总分。
1.3.2 睡眠质量
干预前及干预4周后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5]评估两组睡眠质量改善情况,该量表包含入睡时间、睡眠效率、睡眠质量及睡眠时间4项内容,该量表评分为0~21分,0~5分为睡眠质量良好;6~10分为睡眠质量一般;11~15分为睡眠质量差;16~21分为睡眠质量极差。
1.3.3 心理状态
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评估两组干预前及干预4周后焦虑情况,该量表满分100分,以50分为分界值,<50分为无焦虑,50~59分为轻度焦虑,60~69分为中度焦虑,≥70分为重度焦虑;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评估两组干预前及干预4周后抑郁情况,该量表满分100分,以53分为分界值,<53分无抑郁,53~62分为轻度抑郁,63~72分为中度抑郁,≥73为重度抑郁[6]。
1.3.4 生活质量
干预前及干预4周后采用中文版健康调查简表(SF-36)[7]评估两组生活质量,该量表包含生理职能(RP)、生理机能(PF)、一般健康状况(GH)、社会功能(SF)、躯体疼痛(BP)、精力(VT)、精神健康(MH)及情感职能(RE)8项内容,各项评分为0~100分,评分越高则生活质量越好。
1.3.5 护理满意度
护理后采用本院自制护理满意调查问卷调查两组病人对本次护理工作满意度情况,该量表总分100分,>85分为非常满意,60~85分为较满意,<60分为不满意。总满意率=(非常满意例数+较满意例数)/总例数×100%。
表1 两组TNNSS、TNSS评分比较 单位:分
表2 两组PSQI评分比较 单位:分
表3 两组SAS、SDS评分比较 单位:分
表4 两组SF-36总评分及各维度评分比较 单位:分
表5 两组护理满意度比较 单位:例(%)
变应性鼻炎因病情反复,病人伴水样鼻涕、鼻塞、阵发性喷嚏及鼻痒等症状,严重影响病人日常生活、学习、工作及睡眠[8]。近些年,中医护理在临床应用率较高,通过针灸、口服中药汤剂、穴位按摩、贴敷等方式改善病人临床症状,促进疾病康复,而家庭干预在各类慢性疾病中应用率较高[9]。胡佩瑞[10]研究发现,对变应性鼻炎病人进行家庭干预联合中医护理,可有效缓解病人临床症状,提高其生活质量。变应性鼻炎对病人造成不适感多因鼻部症状及鼻部伴随症状所致[11]。本研究结果显示,干预后,干预组TNNSS、TNS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中医护理配合家庭干预有利于促进变应性鼻炎病人症状改善。从中医学角度出发,变应性鼻炎以肺气虚为基本病根,通过辨证施护给予病人温肺益气汤调理,通过应用中药汤剂冲洗鼻腔,可有效清除鼻腔污染物,减少变应原;穴位按摩由表皮致经络,有效祛除脏腑内痰,以畅通气血,温肺固表;穴位敷贴于腧穴应用中药,对病人皮肤进行刺激,已发挥腧穴及中药的双重作用,由此调理五脏六腑气血,恢复其机体功能,增强机体免疫力,进而达到改善病人临床症状的作用[12]。
变应性鼻炎虽为非致命性疾病,但病人若未引起重视,未及时得到有效治疗,随着病情反复及逐步发展,易引发哮喘、鼻息肉、支气管炎及鼻窦炎等呼吸道并发症。同时,因变应性鼻炎以鼻涕、鼻塞、流涕及鼻痒等为主要临床症状,影响病人生活、学习、工作,使其出现不同程度的心理变化,进而影响其睡眠质量[13]。现代西药治疗虽能暂时取得一定疗效,但整体治疗效果欠佳,停药后易复发,且药物副作用较多,中医学可有效改善病人临床症状,且药物安全性较高。本研究结果显示,干预后,干预组睡眠质量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中医护理配合家庭干预有利于改善变应性鼻炎病人睡眠质量。本研究中病人口服中药汤剂的同时应用中药冲洗鼻腔,可有效清除病人鼻腔内分泌物及尘埃颗粒等,以此清除变应原,提高局部血液循环,增强黏膜纤毛黏液清除能力,改善鼻腔黏膜水肿,减轻鼻部症状,由此改善病人睡眠质量[14]。
变应性鼻炎因并发症较多,病程长,疾病易反复,病人长期受疾病折磨,易产生焦虑、抑郁、消极等负面心理,无法积极接受治疗及护理。长期被消极情绪折磨的病人易失去治疗信息,降低其治疗及护理依从性。故及时为病人实施心理疏导可有效降低病人交感神经活性,稳定期内分泌水平,增加其治疗与护理配合度,由此有效改善病人精神健康及情感职能[15]。本研究结果显示,干预后,干预组心理状态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中医护理配合家庭干预有利于改善变应性鼻炎病人心理状态。本研究中通过观察病人心理状态并给予针对性心理疏导,告知病人疾病相关知识,可提高其对疾病的认知度,以此提高其治疗及护理依从性,进而改善病人心理状态。
变应性鼻炎病人不合理饮食、不合理用药、不注重生活环境等均易影响病情,降低生活质量[16]。马静等[17]研究发现,中医护理干预在变应性鼻炎病人护理过程中应用效果显著,有助于改善病人生活质量。本研究结果显示,干预后,干预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中医护理配合家庭干预有利于提高变应性鼻炎病人生活质量。实施家庭干预可经心理、认知、环境及自我管理等方面实施干预,以提高病人及其家属对疾病的认知度,促使病人主动避开各类诱发因素,提高其治疗及护理依从性,由此缓解症状,提高机体舒适度,进而促进病情好转,改善生活质量[18]。此外,中医强调“三分治、七分养”,病人休养期间远离皮毛及花粉等外部感染源,可有效促进鼻腔功能恢复,同时配合中医护理改善机体内循环,促使病人生活质量整体提升[19]。
范丽萍[20]研究发现,在变应性鼻炎病人中应用中医特色护理可有效提高其护理满意度。本研究结果显示,干预后,干预组护理总满意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中医护理配合家庭干预有利于提高变应性鼻炎病人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护理人员调动病人家属参与病人治疗及康复,可督促病人改变不良的习惯及生活方式,增强自我保健、自我管理及自我防护意识;指导病人通过调节自身不良情绪,以积极、乐观的心态面对疾病;通过疾病相关知识的干预,可促使病人及其家属充分认识该疾病,使其感受到医护人员的关心与关爱,以提高其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21]。
综上所述,中医护理配合家庭干预可促进变应性鼻炎病人症状改善,提高其睡眠质量及生活质量,改善心理状态,且病人对护理工作满意度较高,使护理工作得以延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