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黑龙江省泰来县乡村振兴局局长 谭德刚
就业是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的基本措施,黑龙江省泰来县结合实际,坚持“思想再解放,政策再放开”,进一步明确促进稳岗就业的工作内容和方式方法。全县脱贫户、监测户实现就业3296 人。2022 年就业人数同比增长2 个百分点,稳定就业人口规模,实现就业稳中有增。
泰来县多措并举、综合施策,持续强化“就业优先”导向,不断巩固提升,扩幅增面,打造就业服务知名品牌,不断提高就业工作服务质量。
一是培训提升就业力。加大对脱贫人口职业技能培训力度,用好致富带头人培育基地,继续落实职业技能培训补贴政策。发挥县人力资源市场作用,开展订单式、精准化职业培训,吸引在外务工人员返乡就业、农民进城务工、外地人前来创业,实现人口集聚,推动产业发展、扩大市场消费、激发社会活力。按照多劳多得、多劳多奖原则,给予参与务工的脱贫人口、边缘易致贫人口生活、交通补贴。
二是稳企保证就业率。企业稳定是就业稳定的前提,我们积极落实对吸纳脱贫劳动力并缴纳社会保险费的企业给予补贴的政策,2019年以来,泰来县飞鹤、绿能生态牧业等5 家企业共吸纳27 名脱贫人口就业,并且就业情况稳定。累计共为5 家企业发放社保补贴32.4 万元。
三是电商带动就业群。泰来县作为2015 年第二批国家电子商务进农村示范县和2019 年国家电子商务进农村示范县升级版,在探索县域电商发展过程中,打出“政策+服务+环境”组合拳,创建“云服务小镇”,先后引进阳光保险、浙江赶街、京东集团等13 家企业,主要开展云呼叫、云客服和云存储等业务,涉及电信、金融、保险、电商、教育等5 个领域,吸引外出打工人员返乡就业和外地人员到泰来创业就业,累计实现就业2800 人次,就业人员涵盖农民子弟、陪读妈妈、退役军人、残疾人等群体,累计产值突破8.5 亿元。
四是补贴政策暖人心。根据上级文件精神,泰来县对应出台各项补贴政策文件,积极落实交通补助、生产奖补、务工生活补贴、培训补贴等政策来支持脱贫人口就近就业,健全就业帮扶长效机制。
《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意见》强调,“要坚持和完善社会力量参与帮扶机制”,提出“更加注重发挥市场作用,强化以企业合作为载体的帮扶协作”。
一是依托企业和村级合作社,利用闲置村办公室、校舍和农家小院等场所,采取“企业+车间+农户”的模式,在村屯合理谋划建设幸福车间42个,让农户“务农、顾家、挣钱”三不误。幸福车间在原有手工编织、缝纫基础上,增加了种植业、养殖业、食品加工业、网络直播等内容。实现1100 人就业增收,吸纳脱贫户及监测户220 人,年人均增收4000 余元。在就业增收基础上,我们积极拓展车间功能,以“保就业、拓功能、提素质、转风气”为目标,将幸福车间打造成百姓就业培训阵地、乡村政策宣传阵地、党员教育阵地、百姓文化娱乐阵地、矛盾调节阵地、互助服务阵地。“幸福车间”的典型做法被选为2021 年全国巩固脱贫成果和推进乡村振兴典型案例。
二是农村弱劳动能力、低收入、年龄较大的这部分群体,一直是就业增收的重点和难点,外出务工无门,就近就业没渠道。乡村环卫一体化项目,带来了大量的就业岗位和就业机会,泰来县政府购买服务的康洁公司填补这一空白。公司雇佣保洁人员工作技术含量低,易上手好操作,时间相对固定,极大激发了他们的就业热情。
三是依托“万企兴万村”行动,全县14 家对接企业与帮扶村各自融合资源优势,从产业就业、消费帮扶、公益捐赠、人才培育、基础设施上着手,共同谋划发展路径,有效提升帮扶村造血功能,增加农民收入和壮大村集体经济。
统筹各类资金,开发保洁员、护林员、护路员、护水员等乡村公益性岗位,保持公益性岗位规模总体稳定,加大各类岗位统筹使用力度,优先安置符合条件的脱贫人口和监测帮扶对象特别是其中的弱劳力、半劳力,动态调整安置对象条件。健全“按需设岗、以岗聘任、在岗领补、有序退岗”管理机制,按照谁开发谁管理的原则,进一步强化乡村公益性岗位监管,规范安置流程,明确岗位责任。年初以来,乡村公益岗位已就业1020 人。为了增强脱贫群众增收致富的内生动力,我县采取政府购买服务在村屯建立互助服务队,服务队员优先从脱贫户、监测户中选用,服务队员每月工资300 元。为老年人、重度残疾人和农村特困供养人员(五保户)等重点服务对象提供互助养老服务。互助服务的模式,既解决了老年家庭个人和室内外卫生脏乱差问题,又让队员增加了收入,实现了双赢。
泰来县就业帮扶工作以“稳就业、保就业”为抓手,多维施策、多措并举,就业领域工作在稳步推进的同时,特别注重人文关怀,使就业工作“有温度、有力度”,实现就业有政策,入职有关怀。一是县农村工作领导小组遍访县内企业,与企业负责人沟通协商,在维护已就业脱贫人口权益、按时足额发放劳动报酬、改善劳动条件等方面提升质效,为务工人员营造舒心的工作环境。二是乡村两级政府、驻村工作队、帮扶责任人定期与外出务工人员沟通联系,掌握外出务工动向,解决后顾之忧。特别是省外务工人员,长期在外务工,家中留守儿童、留守老人问题,是他们最为挂念和最为担心的。我们通过互助服务、定期走访等方式,在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兜底保障等方面采取有力措施,解决这部分人员的实际困难,达到“老有所养、少有所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