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家信息中心预测部产业室主任、研究员 魏琪嘉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着力造就拔尖创新人才。这进一步凸显了人才强国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当前从数据上看,我国劳动年龄人口总量约8.8亿,劳动力资源丰富,是名副其实的“劳动力大国”。但客观上看,我国劳动力市场依然存在高技能人才数量不够多、劳动力综合素质有待提升等问题,仍处于“大而不强”的状况,这与我国全球第二大经济体的地位之间存在匹配度差距。因此,加快建设人才强国,在充分发挥劳动力数量优势的基础上,不断提升劳动力的质量,将“人口红利”转变为“人才红利”,“人口大国”转变为“人才强国”,不仅是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的关键所在,也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然要求。
人才强国建设是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重要“支撑力”。现代化产业体系是现代化国家的物质技术基础,而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离不开人才强国的支撑。近年来,经济全球化遭遇逆流,一些国家把供应链安全上升为国家战略,纷纷推动产业链供应链向本土化、区域化、近岸化调整,在此背景下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是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应对外部风险挑战的重要举措。对现代化产业体系而言,人才是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的根基,人才强国建设直接决定着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的成功与否。一方面,传统产业的改造升级需要有一支具备先进技术、创新能力和丰富经验的高技能人才队伍来支撑。另一方面,新兴产业的发展壮大需要有一支拥有战略眼光和超前视野,同时掌握信息技术的信息化人才队伍来引领。
人才强国建设是实现科技自立自强的关键“驱动力”。科技自立自强是强国之基、安全之要,加快实现科技自立自强是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应有之义。一方面,科技自立自强依赖于人才的创新能力和技术储备。高水平的科技人才通过开展前沿研究、研发关键技术,推动科技创新不断进步。另一方面,科技自立自强还包括科技成果的转化和产业化应用。高水平的科技人才具备将科技成果进行商业化的能力,从而打通科技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加速科技成果产业化应用。无论是推动科技创新的创新型人才,还是推动科技成果转化的应用型人才,都是人才强国的基础组成部分。加快推进人才强国建设,培养更多高水平的创新型和应用型科技人才将为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提供关键“驱动力”。
人才强国建设是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内动力”。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在量的增长方面,人才强国建设旨在培养一支庞大的劳动力队伍,这支人才队伍具备专业的知识和技能,能够有力地支持企业的生产活动,从而促进经济增长。在质的提升方面,培养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队伍是人才强国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人才能够有效地推动科技创新、提高生产效率,在引领和推动产业升级、促进新旧动能转换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为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奠定基础。
人才强国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只有统筹处理好“数量”与“质量”、“培养”与“使用”、“当前”与“长远”、“创新”与“应用”的关系,才能切实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筑牢人才强国建设的根基。
一是统筹好数量与质量的关系。人才强国建设的成效可以从两个维度来衡量,一个是数量维度,另一个是质量维度。数量维度强调加强人力资源开发,提升人才的规模和总量,而质量维度则强调提高人才的技能水平、综合素质和竞争力。一方面,应充分发挥我国庞大的人口规模优势,通过增加教育资源投入、强化职业培训等措施,积极培养高素质的劳动力,不断扩大人才的总量和规模。另一方面,要加强人才的技能提升工作,拓宽技能提升的途径,培养造就更多高技能人才、科技人才与大国工匠,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强大的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持。
二是统筹好培养与使用的关系。培养与使用是人才工作两个至关重要的环节,在推动人才强国建设中起着关键作用。培养人才是基础,用好人才是关键。在人才强国建设中,应当坚持培养与使用并重的原则,既要加强人才培养,坚持自主培养与对外引进相结合,拓宽人才培养渠道,同时也要善于用好用活人才,充分发挥各类人才的优势和特长,切实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从而实现培养和使用人才的有机结合,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三是统筹好当前需要与长远需求的关系。一方面,立足当前需要培养人才,随着数字经济的快速发展,企业对数字化人才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为解决当前数字化人才供应不足等问题,人才强国建设需要加强数字领域的人才培养,通过提供相关课程和培训,培养更多的数字化人才,满足企业的当前需要。另一方面,着眼长远需求培养人才,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社会的变迁,未来的岗位需求和就业市场也将发生变化。为适应未来快速变化的工作环境,人才强国建设需要培养具备创新思维、实践能力和适应能力的复合型人才,以便应对未来工作需求。
四是统筹好创新型人才与应用型人才的关系。针对创新型人才,应深化教育体系改革,从基础教育到高等教育阶段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同时营造良好的创新氛围,鼓励创新型人才开展基础研究和创新研究。针对应用型人才,应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根据产业的发展需求和企业的生产需求,改革和调整职业院校的课程体系与教学方式,促进专业教学活动与企业生产实践有效对接,培养适应企业生产实际需求的实用型、应用型技术人才。
一是要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多渠道增加人才供给。发挥高校人才培养主力军作用,大力推进教育体系改革,优化高校学科专业设置,加强基础学科、新兴学科、交叉学科建设,加快基础人才和复合型创新人才培养。发挥职业技术学校在培养技能人才方面的特色与优势,通过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等方式,推进职业技术学校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的对接,培养符合产业发展需要的高技能人才。支持和鼓励用人企业、社会化培训机构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对开展技能培训的企业、培训机构等给予适当的财政补贴。积极稳妥放宽境外人员参加境内职业资格考试的限制,支持和鼓励境外人士考取境内职业技能证书,对境外人士在华就业给予其在职称评审、社会保障等方面的平等待遇,吸引更多优秀的国际人才来华工作。
二是要面向产业变革和科技创新需求,加快多层次人才培养。加快推进高水平大学建设,提高高校教学质量,支持和鼓励高校开展科教融汇探索,加强教学与科研之间的互动联系,促进科研成果向教学领域转化,确保学生能够接触到最新的研究成果,提高学生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围绕产业变革和科技创新需求,尤其是先进制造、数字经济、新业态等关键领域,制定针对性的人才培养计划,通过加强学科交叉融合、强化实践教学与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等方式,培养出具备创新能力和实践经验的各类型人才。以高层次国际化人才培养为目标,积极与国际知名高校、研究机构开展合作,组织开展国际合作办学项目,中外双方共同制定培养计划和课程设置,确保课程内容与国际标准相符,全面提升国际化人才的培养质量和水平。
三是要健全人才流动市场机制,畅通人才流动渠道。建立人才流动机制,出台相关政策和法规,支持和鼓励人才在不同地区、不同行业、不同所有制企业之间正常流动,同时健全人才流动服务体系,为人才流动提供就业信息、协助档案流转等便利服务,促进人才有序自由流动。加大国家职业技能标准的开发力度,统一职业技能评价标准,推动建立完善的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跨企业、跨区域互通互认机制,打破人才流动壁垒,确保人才在不同地区之间的流动时,其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能够得到认可和转换。畅通国际技能人才流动渠道,积极稳妥扩大境外职业资格认可目录,支持和鼓励持有目录中境外职业资格的专业人才在国内就业。简化国外高层次人才引进签证、工作许可等审批程序,促进国际人才流动和交流。
四是要完善人才评价激励机制,激发人才活力。进一步优化人才评价体系,创新多元化人才评价方法,细化不同类型人才评价标准和指标,完善健全以职业资格评价、职业技能等级认定为主的人才评价制度,拓宽技能人才职业发展通道,激发技能人才成长内生动力。加大对高技能人才的表彰力度,国家级、省市县级荣誉适当向高技能人才倾斜,支持和鼓励地方政府、行业、企业举办职业技能大赛,在给予物质奖励的基础上,广泛宣传报道竞赛获奖选手,提高社会对高技能人才的认可度。提升人才的薪酬待遇水平,根据人才的表现和贡献,引入灵活的薪酬制度,以工资、奖励、带薪年假等形式为人才提供具有竞争力的薪酬水平和福利待遇,鼓励人才采用技术入股、专利入股、创新成果入股等形式参与公司分红。